《卡萨布兰卡》是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迈克尔·柯蒂兹执导,凯西·罗宾逊、Murray Burnett、Joan Alison、朱留斯·J·艾普斯坦、菲利普·G·艾普斯坦、霍华德·科克编剧,亨弗莱·鲍嘉、英格丽·褒曼、克劳德·雷恩斯、保罗·亨雷德等主演的爱情电影。该片于1942年11月26日在纽约首映,1943年1月23日在美国上映,1943年7月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二战爆发后,大量的欧洲人逃离了自己的国家以躲避纳粹的铁蹄,摩洛哥北部的城市卡萨布兰卡成了从欧洲到美国的重要中转站。在小城的里克酒吧里,常常聚集着各种肤色和各种身份的人,老板里克(亨弗莱·鲍嘉饰)是个玩世不恭的神秘人物。
捷克反纳粹组织的领袖维克多(保罗·亨雷德饰)和妻子伊尔莎(英格丽·褒曼饰)成了里克酒吧的不速之客,他们的目的是要得到里克手中可以通往美国的通行证。而里克发现伊尔莎正是自己当年失散的情人,误解解开之后,仍然深深相爱的里克和伊尔莎陷入了艰难的抉择。
里克对伊尔萨的深情让他选择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爱人,在卡萨布兰卡的机场,里克击毙了阻止维克多和伊尔莎离开的德国少校,目送着自己最爱的女人奔向自由。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简介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来源)
创作背景
《卡萨布兰卡》改编自舞台剧《人人都去里克酒店》。《卡萨布兰卡》的剧本是由朱利叶斯·爱泼斯坦、菲力浦·爱泼斯坦以及爱德华·科赫三人共同编写的。在舞台剧中,伊莉莎这个角色是一个名为洛伊丝·梅雷迪思的美国人,一直到她和里克在巴黎的关系结束之后她才遇到了维克多·拉斯罗。编剧为了让里克的动机更加可信,于是决定将电影的背景时间放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此外,没有被列入演职员表的凯西·罗宾逊也用了三周时间参与剧本的改写工作。
角色选择
在影片拍摄之前,哈尔·华勒斯本来考虑让海蒂·拉玛来出演伊尔莎这个角色,但是由于她是米高梅公司的签约艺人,公司并不希望她出演这个角色,而海蒂·拉玛也不想冒险参演一个剧本还不是很完备的影片。1942年华纳兄弟公司请罗纳德·里根和安·谢里丹在这部电影中担任男女主角,但是因为剧本的问题,两人均退出了剧组,替代他们的是英格丽·褒曼和亨弗莱·鲍嘉。在影片开拍前,英格丽·褒曼的演出合同归大卫·塞尔兹尼克所有,于是《卡萨布兰卡》的制片人哈尔B·沃利斯委托两位编剧菲利普·爱泼斯坦和朱利叶斯·爱泼斯坦去说服塞尔兹尼克出借英格丽·褒曼。在向塞尔兹尼克讲述了大约20分钟故事情节后,塞尔兹尼克终于答应让英格丽·褒曼出演该片。
拍摄过程
由于战时资源紧张,影片中的大部分场景都用的是华纳的旧场地,只有里克的咖啡馆是专门为这部影片搭建的布景。因为影片是在二战期间拍摄,所以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天黑后在机场拍摄,于是剧组改在摄影棚中拍摄,飞机的图像是用纸板制成的,而且为了让纸板飞机体现出真实飞机的尺寸,剧组让一些身材不高的孩子扮演机场的地勤人员。在拍摄影片结尾一幕之前,没有人知道伊尔莎最终会选择里克还是维克多。所以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英格丽·褒曼问导演自己在片中到底是比较爱里克还是维克多,导演告诉她要表演得好像两个都爱。
影片结尾
1942年11月8日,盟军部队挺进卡萨布兰卡,而影片预期在1943年春季上映,于是制片方建议改动影片结尾情节,以与现实中的事态发展相吻合,但被华纳兄弟公司老板杰克·L·华纳拒绝,因为他觉得这样一改就与影片故事背景相矛盾。最终,华纳兄弟公司终于妥协,制片人开始着手准备重拍结尾,但在克劳德·雷恩斯动身前,雷恩斯所属公司的老板大卫·塞尔兹尼克预览了影片并催促华纳公司将原封未动的电影尽快上映。华纳公司认为计划可行,于是让该片于1942年11月26日首映。
《卡萨布兰卡》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该片被美国电影协会评为影史百大爱情电影之首。影片以1941年尚未落入德军之手的卡萨布兰卡城为舞台,讲述了乱世背景下一段身不由己、感人至深的三角爱情故事,并在爱情主题中很好地融入了战争、正义、自由、忠诚、友谊等元素(时光网评)。
《卡萨布兰卡》是一部紧密结合二战形势,以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法西斯为主调的影片。影片有曲折、惊险的追捕和枪战镜头,有富于异国情调的北非风土(网易评)。
影片拍摄于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白热化阶段,该片可以说是适时诞生的佳作。除了精彩的台词之外,鲍嘉和褒曼的精湛表演也是该片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混合着危险的异国情调的浪漫中,片中男女主角在乱世重逢,亨佛莱·鲍嘉硬汉式的沧桑和英格丽·褒曼沉默中的娇柔,各自都有着身不由己的无奈和矛盾(搜狐网评)。
在世界电影的历史上,《卡萨布兰卡》是一个让人心动的名字,爱情本身是美丽的,如果对爱情的讲述也达到近乎完美的境地,那么被讲述的爱情就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卡萨布兰卡》无疑具有这种魅力(金鹰网评)。《卡萨布兰卡》的故事结束在男女主人公的分离之中,英格丽·褒曼忧伤而迷离的眼神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表情,其中蕴涵的深沉的爱、无尽的思念与眷恋,打动了全世界不同时期、不同种族的男人和女人们(中国作家网评)。
影片镜头技巧的运用娴熟,叙事手法卓绝,剧情跌宕起伏,对白精彩、结构严谨,时代背景波澜壮阔,这一切都是《卡萨布兰卡》成为经典的理由。《卡萨布兰卡》故事的基本结构是失衡到平衡模式的转变。影片首先呈现一个被意外事件打破了平静与和谐的世界,通过一些列因果联系事件的线性推进,有发展,有高潮,直至结尾重新找回世界的平静与和谐。这样一种叙事逻辑,加上强烈的戏剧冲突以及大量悬念、误会、偶然性等戏剧性情景的营造,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此外,影片还以较快的节奏推动故事的进展,使得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至于厌倦。
《卡萨布兰卡》之所以成为经典,片中音乐的运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卡萨布兰卡》中的插曲《As time goes by》原是1931年一出音乐剧中的配乐,在影片中由黑人歌星杜利·威尔森配唱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被视为电影插曲的典范。音乐可以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把影片一次次推向高潮,《As time goes by》在影片中响起的时候大多是里克和伊莉莎相见的时候,这本来就是为他们的爱情所奏响的歌曲。里克伤感的眼神,伤感的话语,再配着伤感的爱情歌曲,不禁让人为之动容(金鹰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