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4 21:28
1月16日,皮钦尼,意大利作曲家,生于巴里的一个音乐家庭,1800年5月7日卒于巴黎附近的帕西。
4月16日,法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布莱克出生。
8月,维他斯·白令出生于丹麦霍尔森斯,1741年12月19日逝世于白令岛。
隆科多,清朝大臣(生卒不详)
永顺土司受封
永顺宣慰司是湖广有名的大土司之一。湖广的土司边远省份大不相同,由于这里的经济发展要超过边远省份,因此,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土司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土司制度在这里已出现危机。土民们迫切要求改土归流,土司难以继续控制局面。特别是在大规模改土归流的情况下,湖广的土司绝大多数自动呈请改流,永顺宣慰司彭肇槐便是第一个呈请者。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彭肇槐在看到临近的桑植、保靖二土司的土民奔向官府要求改流的情况下,主动向桑植副将杨凯呈请自愿改土为流,并绘具本司舆图,册开土民一万九千八百六十一户,男女九万九千三百七十口。湖广总督迈柱得知此情,立即向雍正帝汇报。雍正六年(1728)二月二十一日,雍正帝批准永顺宣慰司改土归流,并表示:彭肇槐实愿改土为流,情辞忌切,不忍拒却,特沛殊恩,以示优眷。为了表彰彭肇槐的举动,雍正帝下令授其为参将,即于新设流官地方补用,并赐以拖沙喇哈番(汉名为云骑尉)之职,世袭罔替。再赏银一万两。听其在江西祖籍立产安插。
擒拿刀正彦
刀正彦是云南车里宣慰司所辖之土目,盘踞茶山一带。他素与土司刀金宝不睦,久欲夺取车里宣慰司世职,终未得逞,遂于雍正五年(1727)四月煽动茶山一带的窝泥人打家劫舍,危害地方,企图嫁祸于刀金宝,乘机取而代之。云贵总督鄂尔泰闻讯,令普威营参将邱名扬等领兵千余人进剿,并檄知土司刀金宝协同擒拿不法之徒。刀金宝起初不知是刀正彦暗中作祟,接到命令后还委其前去与官军协商会剿事。不久,清军捉住一些窝泥人,其中有带头滋事的麻布朋等人。后,清军终于获悉真正的元凶乃刀正彦,于是下令捉拿,并攻打窝泥人聚集的攸乐地区。同地十一月,邱名扬大败窝泥人于攸乐,事态平息,但刀正彦却潜匿。清廷一面安抚百姓,一面严守各关卡,并行文老挝、缅甸等邻国,不许容留刀正彦。雍正六年(1728)三月初四,刀正彦及其随从在孟腊地方被清军擒拿归案。
雍正帝推广官话
雍正帝继位之后,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一些地方的官员,特别是福建、广东两省官员不能很好地讲官话,以至影响治理地方。雍正六年(1728)八月初六日,他下谕推广官话。谕示中说:官员有临民之贵,其语言必须让百姓共晓,才能通达上下之情,进而把政务办好。可是每逢召见福建、广东官员,总是带有浓厚的乡音,他们已经赴部演礼,尚有不可通晓之语。如果赴任他省,如何保证宣读训谕,审继词讼都让百姓听得清清楚楚呢?一旦官民上下,语言不通,需用吏胥从中代为传递,必然会出现弊病。应令福建、广东督抚转饬所属各府、州、县有司及教官遍为传示,多方教导,务期语言明白。他还要求两省有力之家,先于邻省延请官音读书之师教其子弟,然后转相授受。并且规定,以八年为限,如生童不能如期学会官话,则不许参加科举考试,直到官话习会之日为止。雍正帝推广官话的效果并不明显,雍正十年(1732)五月二十七日,署理广东巡抚杨永斌上奏折反映:广东人学官话很困难,自从奉旨推广官话已经四年,但乡音未改。建议改建粤秀书院,延师教徒,并推广官话,得到了雍正帝的赞赏。
削夺八旗旗主之权
雍正六年(1728),雍正帝进一步削夺八旗旗主权利。八旗自努尔哈赤始建时,即由旗主管理旗下事务,皇帝对八旗只是间接管理,这就造成了皇权与旗主权的矛盾。自皇太极起,清朝的前几代皇帝都谋求削弱旗主的权力。首先是对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定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统领。对于其他五旗,即下五旗,康熙时又采取派皇子到下五旗作管主的办法,以替代原来的旗主地位。至雍正帝即位,又对本已衰弱的八旗旗主势力做了进一步的削减。八旗都统是八旗的军政长官,是一种职务,由皇帝临时任命,不能世袭,与所在旗的旗民是官民关系,而非主从关系。而管主与都统并存,不仅还会影响皇帝对旗民的直接统治,而且两者易产生磨擦。于是,自雍正六年(1728)起,采取减少管主的办法,同年(1728)十月十六日取消崇安、锡保及信郡王德昭等人的管理旗务,即管主地位。雍正七年(1729)以后再派到八旗的亲王、郡王等均以管理都统事务的身份到任。实际上是去担任(或兼任)都统职位。至此,八旗即全部由皇帝所亲自控制,任何影响皇权在八旗中行使的力量已不复存在。同时,雍正帝还从意识形态上革除旗主的痕迹。八旗都统,满文译为“固山额真”,而“额真”满语意为“主”,雍正帝为正名份,下令改称“固山昂邦”,意为总管,即汉文之都统,而此时的都统,早已不再是旗主的意思。文字上的改变,也标志着旗主权力的实际消失。设咸安宫官学
咸安宫官学是清代八旗中的上三旗子弟学校。因设于西华门内咸安宫,故名。雍正六年(1728)十一月十日,因咸安宫房屋空闲,雍正帝下令在此设官学,选内府三旗佐领、管领下幼童及八旗俊秀者九十名,以翰林官居住咸安宫教之。次年正式兴办。分汉书十二房、清书三房,分别教授满、汉文及翻译。各设教司一人,教射、教国语各三人。规定五年后钦派大臣考试,一、二等用七、八品笔帖式。后增加学生名额,并设管理大臣一人,由内务府大臣内特简;协理事务大臣一人,由六部堂官中之满员内特简。同时规定学生结业目标:凡由“闲散人”(未授职者)挑补者,学习十年要能考中“生员”(即府州县学学生),由贡生(各省举报学行俱优者)、监生(在国子监入学者)挑补者,要在三届乡、会试中(每三年一届)考取举人、进士。凡不能达到这一标准者,一律退回本旗。对入学生除供给生活、学习用品外,每月给银二两,每季另给米五石三斗,待遇可谓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