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3 01:32
20世纪末,北京。小贵(崔林饰)从农村来到北京打工,他找到了一份快递公司的职业,骑自行车送快递,每单收费10元。等他挣够了600块钱,他就可以买下他特别喜欢的那辆公司借给他的银色山地自行车。小贵承受着客户经常的抱怨,努力地工作着。
就在他快要攒够钱的时候,他的自行车丢了。他跑遍了整个北京城寻找他的自行车,然后在街上,他看见一个学生骑着它。新的车主小坚(李滨饰)说这辆车是在旧货市场上买的,而小贵必须要回自行车,于是两人只好设法共用这辆自行车。
以上内容来自、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该片为台湾电影学者、影评人焦雄屏经营的吉光电影公司的“《三城记》系列电影之一。该片拍摄时正处于相关政策转变期,完全市场化的阶段还没开始。电影资金来自法国、台湾,但版权属于北京电影制片厂,要向电影厂交钱购买厂标。由于北影厂对电影的版权所属模糊不清,审查很严格。
上映信息
参考资料
票房信息
据粗略统计,该片国内发行的DVD版本达十几种,总销量达数十万。
影片在叙事手法清晰流畅,于矛盾设置把握得当,毫无造作和刻意煽情。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的情感追求,王小帅用轻飘的手法剪辑生活片段,虽然对残酷现实的挖掘不够深入,但营造出的鲜活气息,还是优于其他同辈导演的。(东北网评)
在反映苦涩青春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里,高圆圆清纯、甜美、干净的形象扫除了影片带给观众心头的阴霾。导演试图通过几个惟美的镜头告诉观众,在直面窘迫、绝望的现实生活境遇时,还要保持着一 种对美好事物一如既往的追求。(《时代人物周报》评)
影片中出现了多种意象来暗指城市的生活以及城乡之间的矛盾。最重要的是单车。电影的名字叫《十七岁的单车》,整个故事也围绕城市展开,在影片中,单车绝非物理意义上的单车,它指代了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单车的态度反映出了社会的差异。导演通过两人对单车这一意象的不同态度,折射出城里人和农村人生活的差异,哪怕是和最底层的城里人的差异。导演着眼于17岁的少年符合农村人初次进城打工的年龄,也用17岁梦想的破碎反衬农村人融入城市的困难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的巨大。通过意象的符号设置来寄托情感比直接用语言表达情感更加生动具体。(《电影评介》熊仁国、张银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