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6 17:35
作品简介
“序曲”原指歌剧、芭蕾舞剧或清唱剧等的开场音乐,19世纪以来,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管弦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加有标题。《1812》序曲即属于独立、有内容的管弦乐曲。
在乐评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柴氏本人,在写给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赞助者)的信中也说:“这首序曲将会非常嘈杂而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太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讽刺的是,《1812》序曲在首演时已大受欢迎,为柴可夫斯基赢得极高的声誉。后来陆续在俄罗斯许多城市和德国、捷克、比利时各地演出,自此一直成为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作品中最形象鲜明、通俗易懂和备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点恐怕出于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
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写的《1812》序曲,全名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够长吧!如果你去唱片店买碟时可以一字不漏的背下去,那我真的佩服你了。
这首曲是柴可夫斯基应他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之请而作,目的是庆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这座教堂曾在1812年法俄战争中被战火焚毁(另一说是此曲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而写)。
1880年10月,尼古拉·鲁宾斯坦(俄国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建人),请柴可夫斯基为即将到来的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写一首大型乐曲。他提出三个题目请柴可夫斯基选择:博览会开幕、亚历山大加冕二十五周年、救主基督大教堂落成。
柴可夫斯基围绕第三个题目展开构思。这座天主教堂是在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中被毁的,作曲家以俄国人民的抗法战争为创作素材,写成了这首作品,称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庄严序曲”(简称《1812》序曲)。
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国军队迫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仍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于是下令撤离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仑军队不能适应俄国严酷的冬天,加上饥饿和俄军的反击,终致溃败。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多达六十万的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最后只剩下不足万人逃出俄国国境。
《1812》序曲是根据上述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1812年的这一事件,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和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国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每个声部两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到了(1:18)左右,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紧张的气氛在增长着,随着(2:10)左右的一声定音鼓,你会听到低声部出现一种惊惶不安的节奏,它带来骚乱而激动的情绪,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
(3:06)这时你可以听到一个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声部轮流传递。
(3:23)至(3:30)左右,你会听到鼓钹对击的声音,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在(3:50)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绪被一个描绘征集俄罗斯军队的插段所代替,(4:00)时,你会听到急促的军鼓声,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后是一个短暂的休止(4:45)左右,音乐转入快板部分(4:51)左右。
这时的音乐和前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音乐的速度极快,开始描写两军决战的场面,从这主题特意加强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佛可以听到剑击声和马蹄声似的。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在(5:32)左右你会听到击鼓声,到了(5:47)左右,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法国军队侵入俄国的象征。
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6:44),接着出现的是同《马赛曲》主题相异的两个俄罗斯风格主题。(7:06)出现一支流畅、辽阔的俄罗斯民歌,诉说着俄罗斯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他们不畏强暴、准备给予来犯的敌人迎头痛击的决心。留意这时乐团打三角铁的声音,你应该听到足够的泛音,如果你只能听到喑哑的音色,不是你的唱片录音欠佳,就是你的器材差劲。
另一个在(8:10)出现的主题是俄罗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具有一种热情的特性,在(8:35)左右你会听到铃鼓的声音,它应该是澄清的。这投歌曲充分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即使在危难时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气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罗斯旋律一样,舒缓了紧张的战斗情绪。
随后一段(9:16)又是会战场面的描绘,音乐显示新一轮的搏斗,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象征刀光剑影的搏斗。
(9:44)开始,你会听到多次击鼓和击钹的声音,而《马赛曲》在后期会渐次减弱并逐渐消失,它的片断只是加快了速度,时断时续,后来在低音弦乐器的阴沉音衬托下转入低音区(大管、低音长号和大号)。
(10:46)又出现我们熟知的两个俄罗斯风格的主题,留意三角铁的声音。这段再一次强调俄罗斯人民对入侵的敌人的胜利。
(11:32)左右你会再听到熟悉的俄罗斯民歌。紧接在《马赛曲》(11:53)主题之后,乐声的速度加快和加强。
到了(12:24)出现第一声炮响,接连出现五下炮声,音乐转入暴风骤雨般的下行乐句。
至(13:16)停止,描绘最后的搏斗和敌军的溃逃,形象鲜明、逼真。
(13:17)左右,进入乐曲的尾声,从引子的赞美歌主题开始,这时候,整个乐团添加进来的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你会听到加入来的钟声,由于结合着管钟的特别新颖的色彩,显得更加威武堂堂,成为一首辉煌的胜利颂歌,象征着斗争的光荣结局。但是这首赞美诗的有力陈述屡次被会战主题的一些急速的乐句所打断(14:20),这些音阶式乐句的重现,使人们又回想起过去同敌人的搏斗。
最后,一个庄重而有力的主题响起来了,这就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场合唱《光荣颂》的主题,(14:32)左右,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它是俄罗斯人民最后胜利的宣告,整个乐曲就以这凯旋的欢乐颂歌作为结束。
美国泰拉克唱片公司在他的录音历史上,曾经出版过4张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音乐制品;其中有3张是CD唱片,1张是超重装的LP唱片。
泰拉克公司的第一张《1812序曲》是在七十年代末出版、发行的。这是一张划时代的超级LP唱片。采用240克的超重装压制(常规的LP唱片每张重120克)。该唱片的重播音色细致,层次丰富,表现力很好。尤其是在大炮效果录音的段落,动态十足,质感极佳。当然这也对播放器材、尤其是LP唱头的循迹能力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该LP唱片在大炮效果部分的片纹十分宽大,纹矩超过了1毫米(常规纹矩为0.1毫米左右)。
这张“大炮”LP唱片的编号为:10041。共收录了《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哥萨克舞曲》等三首乐曲。
这张唱片的整体音色厚重、温暖,歌唱性非常强。这张LP唱片的重播音场宽大,而且建立在厚重、歌唱性基础之上,十分难得。
该LP唱片采用独立硬盒包装。该片的销量有限、有良好播放该片的音响器材更有限,能亲耳聆听该张LP唱片的播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音乐台《发烧门诊部》就曾在北京音乐厅的视听欣赏会上,满足了在场观众的这一要求。
泰拉克公司的第二张《1812序曲》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版发行的,片号为80141,共录制了《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哥萨克舞曲》。仅长35分21秒。这张CD片创当年CD唱片录制动态最大的记录。由于在CD唱片中,首次加入了大炮的录音,为了保护播放者的音响器材,在CD唱片的显著位置,用鲜黄与黑色作了提示,并标出了“参看第6页”的文字。
这张唱片的录音动态很大。《1812序曲》开始时的音量很小,而在结尾处的11声炮声中,其中的10声达到了0dB,一声达到了+6dB的最大录音电平。
在第二段《意大利随想曲》的开始部分,独奏小号与铜管声部的融合度非常好,但小号的质感稍有些不足。
在第三段《哥萨克舞曲》中,弦乐组的整体感不错,但铃鼓、三角铁等乐器的音色稍有些偏暗。
这张唱片的音色厚道,但稍微暗了一点儿。对于使用优秀音响器材的朋友,重播效果不错。对于中低档的器材,重播的层次感稍有欠缺。
2001年初,泰拉克唱片公司第三次出版、发行了《1812序曲》的CD唱片。并标明了采用数码直接比特流方式录制(简称DSD技术)。
这张编号为CD?80541的唱片,共收录了俄罗斯作曲家彼德·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波罗乃兹舞曲》、《意大利随想曲》、《斯拉夫进行曲》、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华尔兹舞曲》、《加冕进行曲》和玛捷帕中的《哥萨克舞曲》等7首乐曲。总长60分23秒。这张唱片的《1812序曲》是合唱加大炮效果的录音版本。
在这张唱片中,原母盘的采样频率达到了2?8224MHz;是CD标准的64倍。这在录音技术上是一个历史性的高度。然后再转成44?1k/16Bit的普通CD格式。
一般录音时,都是先录制成数字母带,经编辑制成编辑母盘,再转成工作母盘后压制CD唱片。这张《1812序曲》在录音的过程中,直接录制在母盘上,减少了母带编辑的工序,减少了在音乐制作中的损耗。这张《1812序曲》还采用了“超比特”录音技术。进而保证了该片在原母带状态具有120dB以上的动态范围。
这张《1812序曲》的整体音乐表现是宽广、通透、声音很细致。由于用了很先进的录音技术,弥补了第二版《1812序曲》清晰度稍差的毛病。这张唱片的录音长度为60分23秒,比老《1812序曲》长了20多分钟。该片第一首乐曲的长度由实际的15分45秒,误印成14分23秒。对于喜爱错版收藏的朋友是一个机会,因为泰拉克公司的制作风格异常严谨,出毛病的时候不多
2001年中,泰拉克唱片公司又正式推出SACD版的《1812序曲》。采用复合盘的方式制作。这是泰拉克公司推出的第4张《1812序曲》唱片,片号是:SACD—60541。
这张SACD唱片与DSD版CD唱片的曲目相同,共有7段、60分23秒的音乐。
由于采用复合方式制作,其中有一层与DSD版的《1812序曲》相同,能与普通CD播放机完全兼容。另外一层是SACD层,其中包括双声道SACD、6声道SACD和部分信息资料。
在使用SACD播放机进行播放时,音扬十分宽大,清晰度非常地好。在《意大利随想曲》的开始部分,你可以清楚地听到独奏小号的金属振动声、演奏家的气息声和铜管乐组清晰的定位。在《哥萨克舞曲》中,弦乐组的面积扩大了,每把小提琴的定位准确化了。铃鼓具有更强的质感,三角铁的泛音也丰富多了。
由于重播时的音场过于宽大,使听音时的亲切感少了一些,好像是整个交响乐队离你远了。整体的音色也显得稍薄了一些。
如果把SACD的《1812序曲》与LP版的《1812序曲》作比较,SACD版的《1812序典》属于宽广、淡雅的类型,而LP版的《1812序曲》则属于宽大、凝重的类型。LP版的歌唱性与艺术表现力是4个版本中最好的。其次是SACD版。普通CD版和DSD版各有千秋。
随着音响技术的进步,说不定以后还会有第五版、第六版的“大炮”录音问世……。
由于HDCD在普通工作状态下的动态范围缩小了,在主观听音时反而会觉得声音的能量集中了。例如一个录音的动态范围是120dB,那么在重播时,会有相当多的时间在小音量、微小音量的状态下工作;如果把这个录音的动态压缩成72dB,那么小音量、微小音量的播放时间就明显地减少了。在这里提出一个音响方面的概念:这就是动态范围与最大音量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动态范围指的是从最小音量(电平)到最大音量(电平)的范围大小;最大音量指的是最高录音电平或重播时的最大声压级。一个是范围的大小,一个是最高绝对值的大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HDCD录音格式自从1992年研制开发成功之后,由于众多的唱片公司和音响器材厂家没有对其积极支持,所以HDCD技术不论是从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都没有得到及时的普及。直到2000年以后,才有相应数量的HDCD唱片上市。但这时SACD、DVD—Audio等高格式的CD唱片也已经研制成功了。
2000年以后,使用原版片号再版了一批HDCD唱片。例如美国阿里斯搭公司1989年出版的肯尼·G《回家》A2CD?86B、1992年出版的肯尼·G《兄弟》07822?18646?2;普利维塔唱片公司1992年出的简妮佛·瓦娜丝的《猎人》01005?82089?2等等。
这些再版的HDCD唱片在与原版普通CD进行对比试听时,明显提高了高频的透明度与细节。但整体音色有偏薄的趋势,动态也有一定的压缩。原版的普通CD的整体音色与融合度相对好一些,动态也大一些,但清晰度不如HDCD。
从上面的对比结论可以看出,如果一种新的CD录音格式在技术上没有明显的进步,在播放效果上也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变化。HDCD所采用的预加重方式,在普通CD格式上也同样可以实现。只要在母带制作时把相应增加的高频、相位信息直接混入母带中即可。
因此,HDCD确实属于一种过渡型的格式。
DVD—Audio是一种新型的、高格式的CD方式。DVD—Audio分为96K/24Bit多声道和192K/24Bit双声道2种格式。96K/24Bit多声道格式的DVD—Audio唱片在普通的DVD播放机中,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能够获得相当多的重播细节,宽大的音场和比较甜美的音色。192K/24Bit的双声道DVD—Audio唱片需要使用专用的播放机,才能达到最佳的播放效果,但这种专用的DVD音频播放机的价格并不便宜。
对比了LP、SACD、DVD—Audio、HDCD和普通CD等音乐唱片,播放效果最好的、最有艺术感染力的仍然是传统的高质量LP唱片(当然需要高质量的播放系统);其次是SACD唱片;然后是DVD—Audio唱片。而普通CD唱片与HDCD唱片的播放效果各有长处。以上的主观试听结论,与它们各自的技术特征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