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3 09:47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当前《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焦点议题之一。“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成为指导2020年之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新纲领性文件,指导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各国行动,促进2050愿景的实现。对其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即将在中国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期间,将通过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为实现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景的奠基石。
A.背景
1、生物多样性及其带来的好处是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的根本。尽管不断努力,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仍在恶化,在一切照旧的情况下,这种下降预计将继续或恶化。《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为基础,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以实施基础广泛的行动,实现社会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转变,并确保到2050年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愿景。
B.目的
2、该框架旨在促使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包括原住民和地方社区、民间社会和企业,采取紧急和变革性行动,以实现其愿景、使命、目标和指标中所规定的成果,从而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和其他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多边协定、进程和文书的目标作出贡献。
3、该框架旨在促进执行,主要是通过国家一级的活动,并在国家以下、区域和全球各级采取支持行动。具体而言,它提供了一个面向成果的全球框架,用于制定国家和酌情制定区域目标和指标,并在必要时更新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实现这些目标,促进定期监测和审查全球一级的进展情况,并促进《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和其他有关进程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协调。
C. 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系
4、该框架是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的基本贡献。同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将有助于为实施该框架创造必要的条件。
D.变革理论
5、该框架建立在一种变革理论(见下面的图1)的基础上,该理论认识到需要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采取紧急政策行动,以转变经济结构,建立社会和金融模式,使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在今后10年(到2030年)趋于稳定,并使自然生态系统在今后20年得以恢复,到2050年实现净改善,以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到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想。它还假设,政府和社会的整体做法是必要的,以便在未来10年内作出必要的改变,作为实现2050年远景的垫脚石。因此,各国政府和社会需要确定优先事项,分配财政和其他资源,将自然的价值内在化,并认识到不作为的代价。
该框架的变革理论
6、该框架的变革理论假定采取变革性行动:
(a)为实施和主流化提供工具和解决办法;
(b)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c)确保生物多样性得到可持续利用,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并确保这些行动得到有利条件的支持,以及充分的执行手段,包括财政资源、能力和技术。它还假定以透明和负责的方式监测进展情况
7、框架的变革理论确认需要适当承认两性平等、赋予妇女权力、青年、促进两性平等的办法以及原住民和地方社区充分有效地参与执行本框架,它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的,即它的执行将在全球、国家和地方各级的各组织的伙伴关系中进行,以利用各种方式建立成功的势头。将采取以权利为基础的办法,并承认代际公平的原则,来实施这一方案。
8、该框架是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补充和支持。该框架还考虑到多边环境协定的长期战略和目标,包括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公约和里约公约,确保从所有协议中为地球和人类协同提供利益。
9、该框架的愿景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其中:“到2050年,生物多样性得到重视、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维持一个健康的地球,并为所有人提供必要的惠益。”
10、该框架到2030年的使命,走向2050年的愿景是:“在全社会采取紧急行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确保公平和平等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的惠益,到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复苏之路,造福地球和人类。”
E、2050愿景和2030使命
9.该框架的设想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其中:“到2050年,生物多样性得到重视、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维持一个健康的地球,并为所有人带来必要的惠益。”
10.到2030年,实现2050年远景的框架的任务是:“在全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养护和可持续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确保公平和平等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的惠益,到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复苏之路,造福地球和人类”。
F、2050年目标和2030年里程碑
11、该框架有四个与2050年生物多样性远景有关的2050年长期目标。每个2050年目标都有若干相应的里程碑,以在2030年评估实现2050年目标的进展情况。
目标A:加强所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自然生态系统的面积、连通性和完整性至少增加15%,支持所有物种的健康和有弹性的种群,物种灭绝率至少要降低10倍,所有分类和功能组的物种灭绝风险要降低一半,野生和驯化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得到保护,所有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至少保持90%。
里程碑A1:自然系统的面积、连通性和完整性的净增长(Net gain)至少增加50%。
里程碑A2:停止或扭转灭绝率的增加,灭绝风险至少降低10%,受威胁物种的比例下降,物种的丰富度和分布得到加强或至少保持。
里程碑A3: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驯化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保持至少90%遗传多样性的物种比例增加。
目标B:通过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支持全球发展议程,为所有人造福,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得到重视、维持或加强;
里程碑B.1:大自然及其对人类的贡献将被充分记录,并融入所有相关的公共和私人决策。
里程碑B.2:确保各类自然对人类的贡献的长期可持续性,修复当前下降部分的贡献,以有助于实现各项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标C:利用遗传资源的惠益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分享,货币和非货币惠益分享能大幅度增加,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
里程碑C.1:遗传资源的提供者(包括传统知识持有者)所获得的金钱利益份额有所增加。
里程碑C.2:诸如遗传资源提供者,包括传统知识的持有者,参与研究和发展,得到的非金钱利益有所增加。
目标D、现有的财政和其他执行手段与实现2050年远景所必需的手段之间的差距缩小。
里程碑D.1: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实施该框架,到2030年,逐步缩小每年至少70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里程碑D.2:有足够的其他手段,包括能力建设和发展、技术和科学合作以及技术转让,以执行到2030年的框架。
里程碑D.3:2030年至2040年期间充足的财政和其他资源将在2030年前规划或交付使用。
G. 2030行动计划
12.《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全球框架》有21个面向行动的目标计划,要求在截至2030年的十年内采取紧急行动。每个目标中规定的行动需要立即启动,并在2030年前完成,这些成果将有助于实现2030年的里程碑和2050年面向成果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应与《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及其议定书和其他相关国际义务保持一致和协调,并要考虑到国家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1. 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具体目标1:确保全球所有陆地和海洋区域都处于综合生物多样性包容性空间规划之下,解决土地和海洋利用变化问题,保留现有的完整和荒野区域。
具体目标2:确保至少有20%的退化的淡水、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确保它们之间的生态连通性,并注重优先生态系统。
具体目标3:确保全球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地区,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及其对人类的贡献特别重要的地区,通过有效和公平的管理得到养护,具有生态代表性和连接良好的保护区系统和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并融入更广泛的陆地景观和海洋景观。
具体目标4:确保采取积极的管理行动,包括通过迁地保护,恢复和保护野生生物物种和驯养物种的物种及遗传层面的多样性,并有效管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或减少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
具体目标5:确保野生生物物种的采集、交易和使用对人类健康安全、合法。
具体目标6:管理引进外来入侵物种的途径,防止或减少至少50%的引入率(rate of introduction)和建立种群的概率(rate of establishment),并控制或根除外来入侵物种,以消除或减少其影响,重点是优先物种(priority species)和优先地点(priority sites)。
具体目标7:减少各种来源的污染,使其降低到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健康无害的水平,包括将流失到环境中的营养物(nutrients)至少减少一半,杀虫剂(pesticides)至少减少三分之二,并消除塑料废弃物(plastic waste)的排放。
具体目标8:尽量减少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ecosystem-based approaches)促进气候减缓和气候适应,每年至少为全球减缓努力贡献10 GtCO2e,并确保所有的减缓和适应措施要尽量避免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2、通过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具体目标9:通过对陆地、淡水和海洋野生物种的可持续管理,并保护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习惯上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包括营养、粮食安全、药品和生计在内的福利,特别是最弱势群体的福利。
具体目标10:确保所有农业、水产养殖和林业领域得到可持续管理,特别是通过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提高这些生产系统的生产力和复原力。
具体目标11:维持和加强大自然对调节空气质量、水质和水量以及保护所有人免遭危害和极端事件的贡献。
具体目标12:增加城市地区和其他人口稠密地区的绿地和蓝色空间的面积、使用和受益,以促进人类健康和福祉。
具体目标13:在全球一级和所有国家采取措施,促进获得遗传资源,并确保通过相互商定的条件和事先知情同意等方式,公平、公正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所产生的惠益。
3、实施和主流化的工具和解决办法
具体目标14:将生物多样性价值充分纳入各级政府和所有经济部门的政策、条例、规划、发展进程、减贫战略、会计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所有活动和资金流动都符合生物多样性价值。
具体目标15:所有企业(包括公营和私营、大、中、小企业)评估和报告从地方到全球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性和影响,并逐步减少至少一半的负面影响,增加正面影响,减少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企业风险,实现开采和生产实践、资源和供应链以及使用和处置的完全可持续性。
具体目标16:确保鼓励并使人们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并能够获得相关信息和替代品,同时考虑到文化偏好,将食物和其他材料的浪费和过度消费至少减少一半。
具体目标17:在所有国家建立、加强能力并实施措施,以防止、管理或控制生物技术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的潜在不利影响,降低这些影响的风险。
具体目标18:以公正和公平的方式重新调整、调整用途、改革或消除有害于生物多样性的奖励措施,每年至少减少5000亿美元,包括所有最有害的补贴,并确保激励措施(包括公共和私营经济及监管激励措施)对于生物多样性来说是积极正向的、或是中和的。
具体目标19:将所有来源的财政资源增加到每年至少2000亿美元,包括新的、额外的和有效的财政资源,使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金每年至少增加100亿美元,利用私人资金,并增加国内资源调动,考虑到国家生物多样性融资规划,加强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与科学合作,以满足执行的需要,与《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全球框架》的目标和指标的雄心壮志相称。
具体目标20:确保相关知识,包括原住民和当地社区的传统知识、创新和做法,在他们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指导有效管理生物多样性的决策,促进监测,并促进认识、教育和研究。
具体目标21:确保原住民和当地社区公平有效地参与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决策,尊重他们对土地、领土和资源的权利,并尊重妇女和女孩以及青年的权利。
H、实施的支助机制
13、框架的实施及其目标和指标的实现将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支助机制,包括财政机制,以及资源调动、能力建设和发展、技术和科学合作及技术转让战略得到支持,知识管理以及通过其他公约和国际进程下的相关机制。
I、客观条件
14、《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需要综合治理和政府整体办法,以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政治意愿和政府最高一级的认识。
15、这将需要一种参与者和全社会的包容性办法,使国家政府以外的行动者参与,包括国家以下各级政府、城市和其他地方当局(包括通过《爱丁堡宣言》)、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原住民和地方社区,妇女团体、青年团体、商业和金融界、科学界、学术界、宗教组织、与生物多样性有关或依赖生物多样性的部门代表、广大公民和其他利益攸关方。
16、通过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与相关多边环境协定和其他相关国际进程相结合,包括通过加强或建立合作机制,提高所有人的效率和效力。
17、此外,成功将取决于确保更大程度的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和女孩权力,减少不平等,增加受教育的机会,采用基于就业权利的办法,并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各种间接驱动因素,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所述,包括框架目标和指标未直接涉及的目标和指标,如人口统计学、冲突和大流行病,包括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J、责任与透明度
18、《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全球框架》的成功实施需要责任和透明度,这将得到有效的规划、监测、报告和审查机制的支持。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的国家,有责任实施规划、监测、报告和审查机制。这些机制有助于向所有人透明地通报进展情况,及时纠正进程,为编制下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投入,同时尽量减少国家和国际一级的负担,具体做法是:
(a) 制定国家目标,作为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并作为对实现全球目标的贡献;
(b) 报告国家目标,以便根据需要整理与全球行动目标有关的国家目标,并对其进行调整,以符合全球行动目标;
(c) 能够评估针对目标的国家和集体行动。
19、这些机制与议定书下的国家报告保持一致,并酌情加以补充,并与其他进程和其他相关多边公约,包括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
20、鼓励制定补充和补充办法,使其他行动者能够为执行该《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全球框架》作出贡献,并就承诺和行动提出报告。
K、宣传、认识和接受
21、所有利益相关方对《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宣传、认识和接受,对其能有效付诸实施至关重要,包括:
(a) 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认识和欣赏,包括原住民和当地社区所使用的相关知识、价值和方法;
(b) 提高所有行动者对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和指标的存在及其实现进展的认识;
(c) 促进或发展平台和伙伴关系,包括与媒体和民间社会的伙伴关系,以分享在采取行动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的成功、吸取的教训和经验。
2022年12月7日至19日,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作为大会主席国,中国正尽最大努力推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达成,为到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锚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