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

更新时间:2023-07-16 10:32

《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是2005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士林。本书主要阐述了学人发生的两个条件即“一种纯粹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生活方式”。

内容简介

学人之诗的第一重内涵可称之为“诗之新声”。学人之诗可略分为远、近二源。学人之诗的远源在于宋代的“才学诗”或“议论诗”,其近源则在于晚清民初的“不专宗盛唐”而以“宗宋”为主旨的同光体。同光体诗“喜用冷僻故实”和“寄托遥深”这两个特点,恰好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为学人之诗奠立了基本范式。

学人之诗的第二重内涵可称之为“学之别体”,即学人之诗是作为其学术整体之一有机部分而存在的。其表层结构即“诗中有学”。这是由于学人本身作为“读书人”或“大学者”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其深层结构则为“诗中有人”。对这些不同寻常的文字、意象与学理予以深入解读、梳理,不仅可以直接还原、钩沉出他们隐蔽在“冷僻故实”与“寄托遥深”背后的精神世界,而且更可由此而建构出一种以“学人之诗”为研究对象的微型中国现代思想史。

学人之诗不仅从一个深层心理层面再现了中国现代学术的发生过程,同时也以一种十分曲折的方式构成了现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学人本身是20世纪中国的产物,它根源于中国现代学术独立意识的产生,并随着中国现代学术走向独立的艰苦历程而进化和发展着。而这些现代学者在这个过程中以“言志”和“缘情”方式所留的诗篇,也就为《20世纪中国学之诗研究》提供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作者简介

刘士林,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诗学、当代文化研究,原创性成果有“非主流美学”、“中国诗性文化”、“新道德主义”新世纪以来主要致力于“现代学者旧体诗词”、“中国美学与江南文化”、“都市文化的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等学术领域的开拓与研究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报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与论集多种,代表性著作有《中国诗性文化》,(1999)、《先验批判——20世纪中国学术批评导论》(200)、《澄明美学——非主流之观察》(2002)、《新道德主义》(2002)、《苦难美学》(2004)|《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2005)等。其中,《中国诗性文化》等著作曾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主编有《江南话题》、《文化中国·边缘话题》、《诗性智慧》、《中国人文叙事》等丛书。

目录

第一章“诗之新声”与“学之别体”

一“有斯人而后有斯诗也”

二诗之新声

三学之别体

第二章学人的“学人之诗”与学人的“诗人之诗”——论王国维的诗词

一学人之诗的两种范式

二“为寻甘石问,失纪自何年”

三“人生过处惟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

第三章“力振前文觉道孤,耻与流辈论荣枯”——论陈寅恪的诗

一从“历史真实”到“历史的精神真实”

二“他生同认旧巢痕”

三“负鼓盲翁正作场”

第四章“诗可以兴”与“诗可以怨”——论马一浮的诗

一“老圃能开冬花,结春实”

二“尘劳本是如来种,诗力都从定慧生”

三“诗可以兴”与“诗可以怨”

第五章“欲说还休”和“欲罢不能”——论钱钟书的诗

一“亦小雅之变”

二“后死之悲”与“年命之嗟”

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第六章“才思”与“性情”——论萧公权和吴宓的诗

一现代语境中的才思与性情

二“最有诗才的现代学人”

三“最具诗人气质的现代学人”

第七章“诗健别从新境辟,道高犹许后生闻”——余论

一“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二“辛苦遭逢”与“寄托遥深”

三“残酷底气运”与“不忍人之精神”

附篇

刘梦溪先生关于答辩论文的评语

[附]梦溪先生关于博士论文提纲的一封信

后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