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

更新时间:2024-01-24 15:4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部分红军武装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边等抗日武装发展而来的。其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1948年11月17日,第6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洪学智任首任军长,赖传珠任政治委员,下辖第一二七师(原十六师)、第一二八师(原十七师)、第一二九师(原十八师)、第一五六师(原独立第六师)。第43军曾参加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湘赣战役、解放海南岛等战役,涌现了一大批战斗英雄和英雄集体。

部队前身

第43军一部的前身为北伐战争中的“叶挺独立团”,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至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4军)。1933年6月,编为第1方面军第1军团第2师,下辖第4、第5、第6团。参加中央苏区第1至5次反“围剿”作战。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2师为前卫师之一,强渡乌江,智取遵义,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出色地完成中革军委赋予的开路任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2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1938年底,东进苏鲁豫边区,改称八路军苏鲁豫支队。1940年8月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11月改为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1旅。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改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转战于苏北两淮地区,日本投降后,第3师第7旅奉命挺进东北。(下图参考《百战雄师四十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

第43军另一部的前身为“七·七”事变后我党领导的鲁东、冀鲁边的抗日武装,后分别发展为清河军区、冀鲁边军区部队。1944年这两军区部队合并为渤海军区。抗战胜利后,以该军区主力部队组成6个团先后开赴东北,与冀东一部分武装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辖第19、第20、第21旅。

上述两部到达东北后,分别参加了山海关保卫战、秀水河子歼灭战和解放长春之战。1946年4月参加四平保卫战,给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1军以重大打击。

1946年10月,第3师第7旅与第7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陈光任司令员(1947年1月洪学智任司令员,同年7月赖传珠任政治委员),杨国夫任副司令员,刘其人任副政治委员,括捷三任参谋长,徐斌洲任政治部主任。原第3师第7旅改为第16师,师长王东保(代),政治委员郭成柱;原第7师第20旅及第19旅一部编为第17师,师长龙书金;原第7师第21旅改为第18师,师长王兆相,政治委员陈德。全纵队2.3万余人.1947年1月至3月中旬,参加“三下江南”(松花江以南),寻歼当面分散孤立之敌,配合南满我军“四保临江”作战。1947年5月至翌年春,参加东北夏季、秋季、冬季三次攻势作战,攻克辽阳、鞍山等地。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6纵队。1948年5月,进攻和围困长春。9月,参加辽沈战役,第17师参加锦州攻坚战,担任战役总预备队,攻打范汉杰的“剿总”指挥所和兵团司令部。纵队主力第16、第18师插至大虎山以东厉家窝棚一带,切断敌军东逃沈阳的退路,为全歼廖耀湘兵团5个军于辽西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辽沈战役中,第6纵队共歼敌3.6万余人。

整编成立

1948年11月17日,第6纵队接到中央军委颁发的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按照全军的统一序列,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洪学智任第43军首任军长,赖传珠任政治委员。杨国夫、李作鹏任副军长,刘其人任副政治委员,雷震任第一参谋长,黄一平任第二参谋长,邓飞任政治部主任。四十三军归十五兵团建制。

组织序列

第43军下辖第一二七师(原十六师)、第一二八师(原十七师)、第一二九师(原十八师)、第一五六师(原独立第六师)。

第127 师由原第 16 师改称,师长李作鹏兼,政治委员张池明,副师长王东保,副师长兼参谋长冯精华,政治部主任刘锦屏,原辖第46、第47、第48团依次改称第379、第380、第381团。

第128师由原第17师改称,师长龙书金,政治委员徐斌洲,副师长李培功,参谋长陈乙斋,政治部主任相炜,原辖第49、第50、第51团依次改称第382、第383、第384团。

第129师由原第18师改称,师长阎捷三,政治委员袁克服,副师长黄荣海,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孙正,参谋长周明国,原辖第52、第53、第54团依次改称第385、第386、第387团。

第156师由原独立第6师(1948年2月由吉林军区3个独立团组成)改称,师长邓克明,政治委员钟人仿,副师长马逸飞、全宇,副政治委员祝世风,参谋长刘甦,政治部主任江学彬,下辖第466、第467、第468团。

整编后的第43军共63000余人,长短枪26220支,轻重机枪1268挺,各种炮1105门,骡马7742匹,部队的战斗力大为增强。

部队事迹

参加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4日,第43军由辽西黑山地区出发,分两路向关内开进。经20天急行军,于12月12日到达河北蓟县地区集结待命。12月14日,第43军作为平津战役的预备队进至平津公路东侧通县以南徐官屯地区,第127师进驻香河县西南平津公路西侧之永乐店,第128师进驻香河正西之郭家镇,第129师进驻香河正北之张各庄,第156师进驻香河西南之安平镇。1949年1月14日,第128师参加攻取天津的作战,共毙伤俘敌8441名,缴获各种枪3898支(挺)、各种炮76门。

南下作战

1949年2月25日,第43军分两路南下,经历时40余天、行程1200余公里的急行军,于4月8日进至汉口以北的黄安(第127师)、河口镇(第128师)、桃花镇(第129师)、黄家湾(第156师)、黄财畈(军直)一带停止待命。此时,第43军牵制了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5月14日,该军从团风至田家镇段渡过长江,解放了鄂南、赣北广大地区,为第四野战军主力南下开辟了前进道路。

5月14至15日,第43军横渡长江,共歼敌4000余人。渡江战役结束后,第 156师奉命调归江西军区建制,进驻南昌。

7月8日至16日,第43军参加湘赣战役,歼敌1640人。7月17日至9月10日,第43军在江西宜春地区休整。

9月10日,第43军奉命继续南下。10月14日,第128师与第44军一部同时占领广州。11月13日,第127师代表入粤部队举行广州入城式,接受叶剑英等领导人的检阅。

11月15日,第43军由广州出发,西进参加广西战役。28日,第129师在北流及其以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11兵团司令部及第58军大部,击毙敌兵团副司令胡若愚。29日,第127师在安民铺将敌第156师师部及2个团全部歼灭。30日,第127师在博白歼灭桂系主力第3兵团司令部,生俘兵团司令张淦。

在广东、广西战役中,第43军共歼敌39862人,缴获各种枪 20268 支(挺)、各种炮442门。

参加解放海南

12月中旬,第43军主力回师雷州半岛,准备参加解放海南岛的作战。

1950年3月10日,第43军第128师第383团一营配属团炮兵连、警卫连、侦察连共1007人,以木船为航渡工具,分乘21条船偷渡海南岛,突破敌由陆海空军组成的“立体防御”,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于11日9时前后顺利登陆,12日与琼东北独立团胜利会师。31日,第127师4个加强营共3733人再次偷渡成功。

4月16日,第43军和第40军正式发起海南岛登陆战役,至5月1日海南岛全部解放。第43军在此役中共毙伤俘敌16166名,缴获各种枪9424支(挺)、各种炮259门、坦克2辆、汽车68辆。

海南岛解放后,第128师留在海南岛配合海南军区部队(琼崖纵队)担任守备任务。军主力返回雷州半岛,奉命兼粤西军区,开展剿匪和土地改革。至年底,共歼匪21503人,基本肃清了粤西地区的匪患。

1952年7月5日,第43军与海南军区合并为海南军区兼第43军。10月,第44军第132师调归第43军建制。

后来,第43军撤销番号,所辖第一二八师第三八三团改为武警部队。

总体评价

第43军在全国解放战争中,从东北松花江转战至海南岛,历经主要战斗百余次,歼敌近18万人,涌现了“渡海先锋营”、“英雄连”、“钢铁连”等英雄模范单位和以刘梅村、蒲恩绍等为代表的一批英模人物。

解放战争中,第43军从黑山白水打到海角天涯,经历主要战斗百余次,涌现了一大批战斗英雄和英雄集体,共毙伤俘(含投诚)敌171477名,缴获各种枪93891支(挺)、各种炮2106门、飞机6架、军舰1艘、坦克7辆、装甲车4辆、汽车713辆。在作战中,第43军共伤亡32000余人,其中牺牲7000余人,他们的不朽业绩将永垂青史。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