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式中型坦克

更新时间:2022-01-14 09:13

61式中型坦克(英文:Type 61 Medium Tan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仿照美国M47/48坦克设计、制造的第一代国产坦克。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1955年日本防卫厅根据武器装备国产化、现代化计划的需要,正式决定研制国产坦克。当时,防卫厅充分估计到战后首次发展坦克的困难和有利条件,例如,尽管战后没有独立的坦克工业,同时还有经费不足等问题,但是日本在侵朝战争中从维修、拆修美军的M46、M47等坦克中掌握了一定的坦克技术,加之战前制造坦克的基础,因此防卫厅对发展国产坦克的信心是充足的。

防卫厅对战后国产坦克要求必须能适应日本本土作战,性能必须能与苏制的T54/55坦克相匹敌。研制的国产坦克样车命名为STA,意为“日本第一代国产坦克样车”。因STA的研制时间紧迫,故部件研制与样车研制是同时进行的。

研制历程

1955年10月,技术研究本部根据STA的设计方案,按实际尺寸先制成坦克木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技术研究本部与三菱重工协作,从1955年12月开始到1960年1月先后进行了两次整车试制。两次试制共制造型号为STA1、STA2、STA3和STA4等4辆样车并进行了技术与使用试验。在正式定型之前,对第二次整车试制的STA3和STA4两辆样车进行了适当改进。于1961年4月正式定型,命名为61式坦克。

该坦克在1962年度正式装备,最初优先装备一部分陆上自卫队直属部队以及北海道部队。到1975年2月总共生产560辆,1984年12月开始退役,到1988年度尚有424辆。该坦克的研制总经费按1962年度币值计算约5亿日元,每辆坦克的价格约7000万日元。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61式中型坦克总体布置的特点是动力后置,传动前置,传动轴通过中间的战斗舱。

该坦克内部自前至后大致可划分为传动装置及驾驶员和操纵装置、乘员及武器和火控装置、动力装置3个空间。车体由防弹钢板焊接而成。驾驶员位于车体右前部,他有1个向右开启的单扇舱盖,舱口前面装有3具潜望镜。炮塔采用整体铸造结构,呈对称椭圆形,但右侧突出得稍大些,侧面的轮廊也稍有不同,后

半部向后突出。炮塔尾舱里存放炮弹,炮塔内有通风装置、无线电台,还装有各种小型工具箱。车长炮长坐在炮塔内右侧,炮长位于车长前面,车长的鼓形指挥塔可360°旋转。其后有一向背后开启的单扇舱盖。指挥塔上有4个观察镜,指挥塔下部安装合像式测距仪。装填手位于火炮左侧,他有1个向后开启的单扇舱盖,舱盖前面炮塔顶上有一简单的潜望镜。车体后部动力舱的布置自前至后为蓄电池、空气滤清器、发动机。4个蓄电池的电压为12V,容量为200Ah。发电机装在发动机上,输出功率为2.4kW。为便于检查和维修动力传动装置,车体前上装甲的一部分及车体后部的一部分均用螺栓连接。车体两侧翼子板上各装有1个油箱,车体后部还装有备用油箱,备用油箱可由车内操纵供油及将其丢弃。

防护系统

坦克车体低矮,炮塔外形呈流线形,前装甲倾斜度较大,前部装甲厚46毫米,两侧厚25毫米,后部厚15毫米。炮塔前部装甲厚64毫米,两侧厚40毫米,后部厚20毫米。车内装有防原子装置。

武器系统

1、坦克炮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90毫米加农炮,是日本制钢所以美国90毫米M36反坦克自行火炮以及M47坦克安装的90毫米火炮为样炮自行研制的。该炮于1961年正式采用,称为61式90毫米加农炮。炮管长为口径的52倍,炮管前部装有抽气装置,最前端装有T字形炮口制退器。采用横楔炮闩,装有手动以及电磁螺线管式击发装置。火炮最大射速为10~15发/分钟。

2、炮弹

配用的弹种有榴弹、黄磷烟幕弹、被帽穿甲弹4种,榴弹的初速为850米/秒,穿甲弹的初速为1160米/秒,弹药基数为50发。

3、火控系统

采用基线长1米的合像式光学测距仪,放大倍率为12×,装在指挥塔内,与炮长用直接瞄准镜同时使用。测距仪测得的目标距离传给主炮,决定主炮的俯仰角度。炮长使用的瞄准装置是1具放大倍率为6×的单目式直接瞄准镜和1具放大倍率为4×的潜望式瞄准镜,前者固定安装在90毫米火炮上,后者通过机械式联动装置与火炮联动,总是与火炮的俯仰角度一致。车长用M15单目潜望镜装在指挥塔顶部的12.7毫米机枪架下,放大倍率为7×,用于机枪瞄准。在车体两侧前护板上各装有1对白光及红外驾驶灯,在火炮防盾左侧可安装红外/白光探照灯。

火炮和炮塔的旋转与俯仰利用电液操纵,并备有人工操纵方式。旋转驱动为电液式,电动机和油压泵布置在炮长左侧。当炮长把座椅前面的手柄向所需旋转的方向移动时,火炮和炮塔就旋转,其回转速度与移动手柄的角度成正比。手动时炮长转动位于炮长座椅右侧的手柄。当火炮和炮塔以动力方式旋转时,右侧的手柄必须停止使用。此外,还装有限制器,当炮塔旋转到限定位置时可闭锁。俯仰驱动也是电液式的,俯仰与旋转使用同一个电动机。人工俯仰时由炮长操纵转换杆,转换杆向右下方转动时火炮呈俯角,向左下方转动呈仰角。

4、辅助武器

美制M1919A4式7.62毫米并列机枪装在固定于主炮上的枪架上,可利用主炮的瞄准具进行瞄准,具有勃朗宁机枪所特有的散热护套和手枪式握把。该机枪使用北约国的7.62毫米通用机枪弹,携枪弹750发,初速为868米/秒,射程为3150米,射速为500发/分钟。美制M2式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固定安装在炮塔右上方指挥塔顶部机枪架上,由炮塔内遥控操纵,旋转与俯仰由指挥塔内的手柄控制,瞄准是通过装在机枪架下的M15潜望镜进行,初速为890米/秒,射程为6660米,射速为600发/分钟。

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采用三菱12HM21WT型4冲程12V90°风冷直接喷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缸径为140毫米,功率为441kW(600马力),标定转速为2100r/分钟。该机是在日本旧陆军坦克上使用的风冷柴油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从1956年6月至11月进行单缸试制,于1957年2月制成样机。在该机研制阶段,曾对风冷、水冷两咱型式反复进行研究,经试验,在性能方面水冷较为理想,但为适应使用情况,要求采用风冷型式。经进一步研究、试验,风冷型式的性能终于达到了规定指标。最初考虑采用2冲程,虽经努力研制,而性能却不理想,故确定采用4冲程。而2冲程风冷柴油机仍在继续进行研究,直到1962年制成了4缸样机,为研制61式坦克的下一代新坦克的发动机奠定了基础。

2、传动装置

该坦克的传动装置前置,发动机的动力经主动轴传给前方的离合器。采用干式多片双离合器,控制离合器可转换高速、低速和空档。采用自动液压操纵常啮合齿轮式机械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这些排档均具有高、低速转换能力。

转向装置为双差速式,差速器的动力经侧传动传至主动轮,驾驶员操纵两个操纵杆实现转向。

3、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独立扭杆悬挂,每侧有6个小型负重轮,3个托带轮。前面的2个以及后面的2个负重轮装有减振器,最后部的负重轮与诱导轮通过联动装置联动,并可调节履带的松紧度。主动轮前置,诱导轮后置。履带为单销式,着地面上可安装橡胶衬垫或防滑钉,履带宽500毫米,平均每侧87块履带板,由高锰钢铸造制成。

性能数据

61式中型坦克参考数据:

衍生型号

67式架桥车

67式架桥车取消61式坦克炮塔、以61式底盘为基础发展的装甲架桥车,于1967年正式定型,命名为67式装甲架桥车。该车仅装备第七机械化师、第七工兵大队。

该车的剪式轻金属折叠桥展开发度为12米,跨度10米,桥宽3.5米,最大承载能力40t,架设时间3~5分钟,可从任一端收桥。该车总重为36.7t,乘员3人。

67式工程车

67式工程车,是战场上工程兵使用的车辆,装有推土铲和轻型吊车,车重35t,乘员4人。

70式工程车

70式工程车,为日本首次仿美M47装甲抢救车自制的国产装甲抢救车,于1963年进行部件试制,1967年进行整车试制,1970年正式定型,命名为70式装甲抢救车。

该车定型后装备4辆,随后停产,它是用1971年度和1972年度的预算制造的,其中包括定型在内。

该车取消61式坦克的炮塔,装有固定式作业舱,上部结构的尾舱中装有绞盘,绞盘拉力为343kN,可沿陡坡拉起陷落的坦克。车体前面装有可朝前摆动的A形吊车,起吊能力为18t。吊车通过独立的液压油缸,除容易进行小角度俯仰外,靠吊杆的两支脚可进行较小的方向性调整。为确保起重工作的安全性,还装有防止倒转的制动器,以免牵引、起重作业时负载意外地掉下来。A形吊车不用时向后卧于车体上面。液压操纵的推土铲安装在车体前面,在抢救作业时或者在使用A形吊车时用以稳定车辆。

该车重35t,乘员4人,载有1门可安装在前上甲板上81毫米迫击炮,还装有1挺12.7毫米和1挺7.62毫米机枪。

总体评价

61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本国军事工业技术基础上,参照美国M47/48坦克自行研制的二战后第一种中型坦克。61式坦克的研制成功,标志日本坦克工业在二战之后得到了恢复,同时也是日本在战后武器技术空白情况下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日本继续研制坦克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起步较晚,技术起点较低,61式坦克在装备陆上自卫队的时候,与同一时期的美国M60A1、苏联的T-62等坦克相比,已经相差了整整一代。(《国外坦克》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