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6 09:54
柏柏尔人是世居北非的民族,今主要分布于非洲西北部,绝大多数人口是穆斯林。“柏柏尔”这个称呼并非柏柏尔人的自称,而是拉丁语中的barbari(野蛮人)的变音,不过有的柏柏尔人自称为“阿马齐尔格人”,意为“高贵的人”或“自由人”。
关于柏柏尔人的起源没有定论,但是不同的学科提供一定的线索。
非洲北部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和马里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柏柏尔语,属闪含语系,多数人信伊斯兰教。
柏柏尔人的起源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柏柏尔人的祖先一支来自欧洲,一支来自撒哈拉。柏柏尔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名称。
公元前202年柏柏尔人建立努米底亚王国。“努米底亚”一词是古代罗马人对努米底亚人居住地区的称呼。努米底亚人骑马狩猎和从事游牧,他们的活动范围东达今利比亚地域。
公元前3世纪末,马西尼萨统一了国家并任国王,建都锡尔塔(今君士坦丁)。游牧部落开始转入定居,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种植大麦、小麦,栽培果树;兴建城市,发展商品生产,加强同欧洲国家的商业联系;接受希腊文化,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在马西尼萨执政期间,努米底亚成为地中海地区的强国,马西尼萨对外联络罗马反对迦太基。第2次布匿战争时期,罗马在马西尼萨的支援下打败了迦太基。公元前148年,马西尼萨去世,但他的影响持续了许多世纪。
公元前146年,罗马打败迦太基后,又入侵努米底亚王国。公元前118年马西尼萨的孙子朱古达领导努米底亚人进行反侵略的朱古达战争,最后失败。长期以来,阿尔及利亚人民把马西尼萨、朱古达尊为民族英雄。公元前46年,努米底亚王国被罗马灭亡。它管辖的地区成为罗马阿非利加省的一部分。
639年阿拉伯人侵入埃及,在北非大力传播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在阿拉伯人影响下,以及在与阿拉伯人的斗争中,柏柏尔人曾建立两个强大的王朝:阿尔摩拉维德王朝和阿尔摩哈德王朝。其势力南至毛里塔尼亚,北达西班牙,东抵利比亚。尔后则为突尼斯的哈夫斯王朝、阿尔及利亚的齐亚尼德王朝、摩洛哥的马宁王朝所取代。在这些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人大批迁入,多数柏柏尔人被同化。部分未被同化者则逃到山区和沙漠地带,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柏柏尔人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定居民和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及半游牧民。定居民主要种植小麦、大麦、黑麦、葡萄、豆类、蔬菜和油橄榄;游牧民主要饲养牛、羊、驴、马、骡和骆驼。传统手工业有制陶和编织等,能烧制各种储粮盛酒的大型容器,以及各种小巧玲珑的杯盘、灯盏、烛台等,编织各种地毯、帐幕以及褡裢等用品。
定居的柏柏尔人以村庄为居住单位。每个村庄选举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长老会,管理日常事务。所有柏柏尔人都实行父系大家族制。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主持家务,外出不戴面纱,行动较自由,反而男人外出要戴面纱。
柏柏尔人是非洲北部民族,属尼格罗-欧罗巴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摩洛哥(称里灰人、塔马齐格特人和什卢赫人)、阿尔及利亚(称卡比尔人和沙维亚人)、利比亚(称乔夫拉人)、马里(称图阿雷格人)等国家和地区。
20世纪晚期摩洛哥境内约有890万柏柏尔人,阿尔及利亚约有470万,邻近国家人数较少。柏柏尔人分为若干部落,各有不同的语言。这些部落中最大的是里夫人(Rif)、卡比尔人(Kabyle)、沙维亚人(Shawia)、图阿雷格人(Tuareg)、哈拉廷人(Haratin)、施卢赫人(Suluh)、柏拉柏尔人(Beraber)。
总人口:约4200万人
主要遍布地区:
摩洛哥:22,500,000人
阿尔及利亚:13,500,000人
突尼斯:700,000人
利比亚:约104,000人
毛里塔尼亚:80,000人
埃及:10,000人
法国:100,000人
西班牙:50,000人
荷兰:450,000人
比利时:450,000人
以色列:300,000人
语言:柏柏尔语
柏柏尔人分布于非洲西北部,柏柏尔人主要居住在摩洛哥(约占总人数的35%至60%)和阿尔及利亚(约占总人数的15%至33%)。
柏柏尔社会相当松散,一群家庭组成氏族,几个氏族组成社区,许多社区组成部落。很多北非的阿拉伯人其实有柏柏尔人的血统。
最简单的柏柏尔政治机构为贾玛赫(jamaah),见于阿尔及利亚和上阿特拉斯山脉地区的一些村庄,是村中所有成人的集会。完全游牧的部落选出一个常任的酋长和议会,而季节性的游牧者则每年夏季选一个首领指挥迁移。最大的柏柏尔人社会单位是部落,它仅是松散的组织。
柏柏尔人大多保持父系大家族制,族长对家族中的产品分配、婚姻、对外交涉等一切重大问题有绝对权威。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社会地位较高,出门不戴面纱,行动较为自由。
有史以来柏柏尔人生活在非洲埃及和大西洋之间的地区。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纪录中经常提到他们。最早提到柏柏尔人的纪录来自于古埃及前王朝时期。在新王国时期,埃及人与他们西部边境上的部落争战。许多埃及学家认为约从前945年开始,希沙克一世领导的柏柏尔人建立了第二十二王朝。此后埃及长期受柏柏尔人统治,但也有人认为这些入侵者是努比亚人。长时期里他们是西部沙漠地区最主要的居民。拜占庭帝国的文献经常抱怨他们袭击当地偏远的修道院。
在历史上,非洲北部曾多次被入侵和殖民。腓尼基(奠定了迦太基)、希腊人(主要在利比亚)、罗马人、汪达尔人、阿兰人、拜占庭、奥斯曼帝国、法国、西班牙均曾入侵非洲北部。几乎所有这些入侵者都给予柏柏尔人一定的影响。始终也有欧洲人被当作奴隶贩卖给柏柏尔人(有人估计奥斯曼帝国时期有125万欧洲人被带到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之间的交往也给柏柏尔人留下了影响。
在有史时期中柏柏尔人向南扩张,进入撒哈拉沙漠,取代了当地的黑人人群如索宁克人等。与此同时,尤其是在11世纪班纽希拉尔部落的入侵中,在北部他们在文化上大部分被阿拉伯人同化了。
非洲北部柏柏尔人保存了他们的语言和传统的地区一般是最少受到外部影响的地区,尤其是卡拜利和摩洛哥的高地上。这些地区在罗马和奥斯曼时期大多数保持了它们的独立,而腓尼基往往在这些地区的海岸也没有立脚。不过这些地区也不是完全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法国的入侵也涉及到了这些地区。尤其在撒哈拉沙漠另外一个重要的外部影响是欧洲商人组织的从西非跨大西洋的劳力贸易。
与此前的宗教和文化的入侵不同的是,由阿拉伯人带来的伊斯兰教对非洲西北部有长久和保持的影响。伊斯兰教不同的形式渗透了社会几乎所有的方面,它带来的军队、学者和神秘主义取代了大多数部落的宗教,造成了新的社会标准和政治教条。
虽然如此,这个地区的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虽然游牧的柏柏尔人很快就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帮助阿拉伯入侵者,但一直到12世纪阿尔摩哈德王朝时基督教和犹太教社群才缩小到微不足道的地步。
最早到达非洲西北部的阿拉伯军事远征是在642年和669年,它们带来了伊斯兰教。这些从埃及的基地出发的远征是出于地方军官的命令,而不是从中央哈里发明令的。哈里发的首都从麦地那移到大马士革后,倭马亚王朝认识到要控制地中海的话,需要集中兵力远征北非。670年阿拉伯军队在乌克巴·伊本·纳菲的领导下在突尼斯以南160千米处建立了凯鲁万作为下一步行动的基地。
纳菲的继承人继续向西推进,进驻阿尔及利亚,最后他与信基督教的柏柏尔人联盟的统治者达成了一个暂行架构。柏柏尔人同意皈依伊斯兰教,并将其首都从特莱姆森移到离凯鲁万比较近的塔基尔万(Takirwan)。
但这个和平维持不长。直到697年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交替控制这个地区。711年倭马亚王朝在皈依伊斯兰的柏柏尔人的帮助下占据了整个北非。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委任的总督的首府在凯鲁万,它是新建立的伊夫利卡省的省会。这个省由黎波里塔尼亚(利比亚的西部)、突尼斯和东阿尔及利亚组成。
但是伊斯兰教在柏柏尔人当中的传播并没有保证他们支持阿拉伯人控制的哈里发国。阿拉伯人对柏柏尔人加重税、对待他们就像对待二等穆斯林一样、而且还奴役他们,这使得柏柏尔人非常反对阿拉伯人。在伊斯兰出走派的旗帜下,柏柏尔人于739年至740年发生暴动。出走派伊斯兰反对倭马亚王朝,在哈里发国的东部抵抗倭马亚王朝,并且宣扬不论其民族、级别、是否先知穆罕默德的后人,任何合适的穆斯林均可以成为哈里发。这对柏柏尔人非常有号召力。
暴动后出走派在当地建立了许多神权的部落王国。大多数这些王国都很短命和困难重重。一些位于重要商路上的王国如特莱姆森则比较繁茂和强大。750年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马亚王朝后,阿拉伯帝国的首都转移到巴格达。阿拔斯王朝重建了它在北非的统治。当地驻于凯鲁万的总督虽然名义上是由哈里发派驻的,但实际上至909年为止他们形成了一个世袭的王朝,享有独立的权利。他们的宫廷成为一个学习和文化的中心。
在其西部从塔赫特至阿尔及利亚西南从761年至909年是一个由一位被市民领袖选举出来的伊巴迪出走派阿訇统治的地区。这位统治的阿訇必须具有诚实、怜悯和公正等名声。这个位于塔赫特的宫廷支持数学、天文学、占星术、神学和法学的学者。但是他们未能阻止一支可靠的常驻军,这个错误以及后来其统治者陷入奢侈为后来法蒂玛王朝战败塔赫特统治者提供了条件。
711年进入伊比利亚半岛的穆斯林主要是柏柏尔人,他们的首领塔里克·伊本·齐亚徳就是一个柏柏尔人。不过下达命令的是大马士革的哈里发瓦利德一世和他在北非的总督。712年一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混合组成的军队增援。据说伊比利亚半岛的穆斯林中,柏柏尔人占66%。另外据说他们帮助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征服安达卢斯是因为该哈里发的母亲是一个柏柏尔人。泰法时期的众多小王国的来源各不相同,但是一些是柏柏尔人统治的,比如格拉纳达的兹里德王朝就是柏柏尔人。来自西撒哈拉和毛里塔尼亚的柏柏尔人的阿尔摩拉维德王朝征服安达卢斯,结束了这个混乱时期。此后源自摩洛哥的阿尔摩哈德王朝统治安达卢斯。在这段时期里,安达卢斯非常兴旺。
在安达卢斯的阶层中,柏柏尔人的地位介乎阿拉伯贵族和平民阶层之间。民族之间的竞争是安达卢斯政治的因素之一。
哈里发国分裂后,托莱多、马拉加、巴达霍斯和格拉纳达的国王均是柏柏尔人。
9世纪以前非洲西北部主要是柏柏尔人地区。班纽希拉尔的到来促使阿拉伯化进展迅速。埃及的法蒂玛王朝派遣班纽希拉尔进入这个地区作为对柏柏尔人放弃什叶派的惩罚。很快大多数平原地区都被班纽希拉尔占据,柏柏尔人只剩下了少数海岸城市。他们的入驻也导致过去许多农业地区被放弃,游牧被推广。
北非国家独立后很快就设立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来取代法语(利比亚是唯一的例外)。用阿拉伯语取代法语的过程依然在进行。大多数柏柏尔人必须学和懂阿拉伯语,他们在学校和大学里无法使用他们的母语。这可能会加速柏柏尔人的阿拉伯化,尤其在使用双语言的地区这个过程非常迅速。
非洲西北部国家独立后,长时间里政府忽视或者故意缩小柏柏尔文化的存在以及其文化的特殊性。但是在有些国家情况有所好转。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改变了它们的政策,阿尔及利亚将自己定义为“阿拉伯人的和柏柏尔人的穆斯林国家”。
在阿尔及利亚,柏柏尔语被定为官方语言之一,在一些柏柏尔人居住区里它是学校里的必修语言。在摩洛哥,柏柏尔语虽然不是官方语言,但在全国是必修语言。
柏柏尔人在北非国家中并不因为他们的民族和语言而被歧视。只要他们同意政府政策,他们可以在社会上获得很高的地位。比如前阿尔及利亚总统拉明·泽鲁阿勒和现任摩洛哥总理德里斯·杰图都是柏柏尔人。在阿尔及利亚军队中柏柏尔人的比例也比较高。甚至公开支持柏柏尔民族主义的政治家也有机会在政治中获得比较高的地位,比如女权主义和柏柏尔民族主义政治家卡丽达·图米成为阿尔及利亚的文化部长。
一些柏柏尔人部落(尤其卡比尔人)与北非的政府之间爆发矛盾,部分由于语言和文化问题。比如在摩洛哥孩子不能使用柏柏尔语名字。
虽然许多人以为柏柏尔人是游牧民族,但实际上大多数柏柏尔人是传统的农民。他们住在地中海岸附近的山里或者沙漠的绿洲里。南萨哈拉的图阿格雷部落和泽纳加部落是游牧民,也有些部落是半游牧民。柏柏尔人的经济生活方式现已不统一,有的是以农业为主的定居民,有的则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或半游牧民。曾有过制陶、编织等较发达的手工业,但在殖民时期衰落了。
虽然大多数柏柏尔人是定居农民,但是有些部落冬天在低地耕种,夏天在山区草原牧羊。其他则是常年牧民。其种植的主要作物是小麦、大麦、水果、蔬菜、坚果、油橄榄。家牛、绵羊、山羊成群,与牛、骡、骆驼和马一起用来拖拉和运输。定居农民住单层石屋,季节性迁徙部落立起防御性和储藏用碎土造据点,放牧时住在山羊毛帐篷。制陶、编织等大部分家庭工业由女人来做。现代许多柏柏尔人是在西班牙、法国打工的流动劳工,其他人则移居大都市找工作。
柏柏尔人是非洲较古老的民族,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北非后,开始归信伊斯兰教,接受阿拉伯文化,经过十几个世纪的发展变化,大部分柏柏尔人都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而成为穆斯林民族之一。大部属逊尼派,但有少部分山区和沙漠绿洲地带的柏柏尔人仍保持原有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柏柏尔人在接受伊斯兰教的过程中,还保留本民族的许多古代宗教残余,如对岩石、高地、树木等物进行祭祀,并把它们看作“守护神”。许多部落还都有自己的圣徒。部分柏柏尔人的清真寺建筑亦与阿拉伯人有所不同,尖塔不是圆形的,而是四角形或六角形的。
柏柏尔语,是闪含语系的一支。关于柏柏尔语与闪含语系中的哪个语言最接近还有争议,但一般语言学家认为闪米特语族或乍得语族是与柏柏尔语最近的。
柏柏尔人主要是逊尼派穆斯林,主要是马里奇学派的,撒哈拉沙漠北部的柏柏尔人则主要是伊巴底穆斯林。在西部苏非主义比较普及,在东部比较少见。在大多数地区传统性的崇拜马拉布隐士非常重要。
在他们皈依伊斯兰之前,一些柏柏尔人皈依基督教(往往是多纳图派)或犹太教,其他则继续信仰传统的多神教。在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下当地产生了一些短暂的混合宗教,最后这些宗教全部被伊斯兰教取代了。
对于饮食柏柏尔人有独特的见解,他们认为生吃雄性山羊的睾丸可以壮阳,这个观点十分的奇特(当然,这个也很难吃)。而且他们认为骆驼的纯粹脂肪在生吃的时候,更是难得的美味佳肴,但是实际上却足以让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尔·格里尔斯吃过之后吐掉。在沙漠中极度缺水时,柏柏尔人常将骆驼杀死,从而获得骆驼瘤胃内的水。以此可以推断,他们的饮食状况令人担忧。
图阿雷格人是柏柏尔人的一个分支。他们尊重妇女,酷爱音乐和诗歌;以牧驼为主,兼养绵羊和山羊;惯用剑、矛和匕首。他们过着流浪生活,住在用羊皮或毛织物做成的红色帐篷里,没有固定的住所。
图阿雷格人有个独特的习俗,即男子带面纱,而女子则不戴面纱。所以人们把图阿雷格人称作“戴面纱的人”,同时由于面纱是蓝色的,故又把他们称为“蓝色的人”。这种面纱当地土语叫做“伊勃恩·巴多特”,又名“达格里”。面纱是一块宽为25厘米、长为3米、绣有褐色花边的毛织物,披头盖脸,只露眼睛,在脖子上绕一圈后下垂到胸前或背后。男子们无论何时都不能不戴面纱或任意揭开面纱,连睡觉时也必须戴上。只有吃东西时才将面纱揭开一部分,但还需用手遮住嘴。男人若当着女人的面露出脸嘴时,则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失礼行为。即使陪着客人喝茶,也要小心翼翼地把嘴巴藏在面纱里。
图阿雷格人的另一独特习俗是尊重女性。妇女社会地位很高,可以参加公共活动与部落会议,并拥有财产;她们不从事经济活动和家务劳动,有充分时间倾注在文艺创作上;她们学识广博,精通本民族的传统。而男子识字的人却不多,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放牧和劳动。图阿雷格人尊重女性的习俗集中体现在婚俗上。以求婚为例,若姑娘看不上男方,则可用手指按在求婚者手腕处表示拒绝。此时男方不得再次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