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5 15:23
《弗兰肯斯坦》(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其它译名有《科学怪人》、《人造人的故事》等)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故事一开始出现的人物是罗伯特·沃尔顿,他正在去北极探险的旅途中。他写信告诉姐姐他特别渴望能有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在第四封信中,他说自己在浮冰上发现一个饥寒交迫、虚弱不堪的人,于是就把他救上了船,并把他看做是自己向往已久的朋友,这个人就是维克多·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向沃尔顿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在瑞士日内瓦长大,一直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研究。他试图征服死亡,创造一种新的生命。对于他来说,科学就是能够给予人们上帝般力量的知识的集合。他终日躲在一间斗室中进行制造生命的研究,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完全不顾自己的健康,还疏远了亲人和朋友,连他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和他最好的朋友亨利·克勒瓦尔都无法让他回心转意。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弗兰肯斯坦终于发现了创造生命的秘诀。他从住地附近的藏尸间里偷来各种死尸的肢体,并把它们组装成一具八英尺高的人体。他又通过数月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使他的创造物睁开了眼睛。当他看见面目丑陋的怪物向他走过来并试着向他微笑时,他吓得魂飞魄散,一下子就逃走了。第二天,在好朋友克勒瓦尔的陪伴下,他战战兢兢地回到实验室,但怪物已经不见了。弗兰肯斯坦发起了高烧,昏睡中他仿佛觉得那怪物将他攥住,无论他怎样呼叫挣扎都无法摆脱。克勒瓦尔精心照料了他几个月,他才恢复过来。为了摆脱心头的恐惧,弗兰肯斯坦决定回家。
然而家中等待着他的却是年幼的弟弟遇害的噩耗,警方已经根据现场证据逮捕了忠诚可爱的女仆贾斯汀·莫里兹。悲痛的弗兰肯斯坦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独自在勃朗峰徘徊,突然一道闪电掠过远处的一座山峰,在电光中他看到了自己制造的怪物。这时他明白了,是怪物杀死了弟弟,贾斯汀是无辜的。然而他却无法说出真相,不得不痛苦地目睹贾斯汀被定罪处决。当他与怪物又一次不期而遇时,怪物请求他听一听自己的经历,弗兰肯斯坦同意了。
怪物开始叙述自己痛苦不堪的经历。当他被弗兰肯斯坦遗弃之后,他不得不栖身森林,备受饥寒煎熬。为了寻找食物,他壮着胆子走进一个村庄,村民们都被他的怪模样吓坏了,有的落荒而逃,有的用石子砸他,将他打得遍体鳞伤,他只好躲在德拉西家屋外的棚子里。每天他都从墙缝中偷偷地观察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地,他不仅学会了人类的语言,更懂得了人们之间的爱与关怀。德拉西一家生活十分艰难,“他们经常要忍受饥饿的煎熬,那两个年轻人更是如此。但他们常常将食物放到老人面前,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吃的”。因此他不再偷吃村民的食物,以野果、树根充饥,他还经常帮助德拉西一家收集柴火,偷偷地为他们做好事;在去日内瓦的路上,他救起了一个落水的女孩。但他的行动并未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接纳,相反,他得到的回报永远是冷漠、鄙视和遗弃,他感到深深的孤独。因此,他请求弗兰肯斯坦为他制造一个异性同类以伴余生,并保证他们将远离人类文明,去南美荒原安家落户。
弗兰肯斯坦勉强答应了他的要求,却最终放弃了努力,因为他担心如果雌雄两个怪物繁衍出许多怪物,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小说接下来的部分中,弗兰肯斯坦讲述了他和怪物之间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斗争。怪物先是掐死了正直善良的克勒瓦尔,弗兰肯斯坦本来以为怪物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自己,然而在新婚之夜他才知道怪物是想让他比死亡更加痛苦:怪物竟然在他们的新婚床上杀死了他亲爱的新娘伊丽莎白。弗兰肯斯坦发誓要报仇,他一路追踪怪物到北极,直至奄奄一息,被沃尔顿发现。弗兰肯斯坦讲完怪物的事之后,警告沃尔顿要吸取他的教训,然后就死去了。沃尔顿意识到他未来旅程中潜伏着的巨大危险,便掉转航向,朝着南方温和的水域驶去。而怪物最终自焚而死。
19世纪初期是启蒙运动与理性时代,工业迅速发展、科技飞速进步,新发现和新发明层出不穷,人类社会日新月异。当人类面对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时,往往对于科学产生的巨大力量深信不疑。但是科学一旦被误用,可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科学研究离不开理性主义,然而盲目理性之下的科学终究是毁灭性的存在。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正是玛丽·雪莱创作《弗兰肯斯坦》的背景。
作家生活在整个西方社会经历深刻历史变化的时期,当时,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文明空前发达,天文、地理、物理、生物等学科也有了很大的发现。经过科学理性洗礼的广大民众普遍盲从科学并对科技改变世界抱有各种幻想,他们迷信科学知识是一件魔力无边的法宝,它“永远能为你提供精神食粮,使你不断探索,发现奇迹”。
玛丽·雪莱的父亲威廉·葛德文是政治家哲学家,母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则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女权辩护》一书的作者,她的家里常有各领域的学术界人士出入,而其父葛德文的崇拜者更是络绎不绝,雪莱就曾是这些年轻的崇拜者之一。他们谈古论今,话题多种多样,但谈论更多的是对当时许多问题的思考,而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类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与成功在令人欢欣鼓舞的同时,又让人陷入恐慌和沉思之中。
这部作品最初产生于一次文学游戏,1816年夏天,作者玛丽同丈夫雪莱、拜伦等人在日内瓦郊外经常聚会。大家提议每人写一篇恐怖故事,后来只有玛丽·雪莱的故事成型。
这部作品既受到《暴风雨》《失乐园》《老水手之歌》等名著的影响,也含有玛丽的自身经历。比如,书中的克勒伐尔仿佛雪莱化身,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也是素食者,正如玛丽和雪莱。1817年春天,玛丽写完《弗兰肯斯坦》,次年出版。
维克多·弗兰肯斯坦
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出生于日内瓦一家名门望族。作为家中长子,他自幼受到父母关爱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与浮士德相似,他也是一位潜心学问且才华横溢的学者。在他内心世界中,唯一值得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就是探索自然的奥秘。他说:“我所渴望探求的乃是天地之奥秘。我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配着我?是构成事物的外部物质,还是大自然的本身意志和人的神秘的灵魂?更为重要的是,我要探明这个世界上的一种超自然的奥秘,也就是一种从其本质上来说的的确确存在的奥秘。”后来在因格尔施塔特大学求学时,他的学习热情“令同学们惊讶不已……在学业上的谙练纯熟又使教授们瞠目结舌。”而且他的研究能力出众又极具创新意识,让他赢得了学校师生的尊敬和赞誉。
沃尔顿船长
沃尔顿船长不仅是读者了解弗兰肯斯坦及怪物故事的关键媒介,而且还是一位与弗兰肯斯坦性格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的人物。沃尔顿在小说开篇给姐姐萨维尔夫人的信中,提到了从儿童时代起就对航海探险事业产生的狂热追求:“那时我的学业荒废了,但我酷爱阅读这些(海上探险的)书籍。我夜以继日地一卷卷地读着”。随后当有机会进行航海探险时,他更是日以继夜地学习海上探险的相关知识。他说:“每到夜晚,我便学习数学、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中那些对海上探险者最为实用的学科。”正是在这种对内心世界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驱使下,他踏上前往北极探险的旅程。
怪物
无名无姓的怪物是弗兰肯斯坦从藏尸间盗来的人体的各个部分拼凑而成的。他的外表是它一切痛苦的根源。世人见它无一不被吓跑或攻击它;而它只能隐藏行迹,终日游离于人类社会之外。在怪物的自述中,对知识的追求不仅是其自身成长经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它与了解自身起源紧密联系起来。自从被弗兰肯斯坦遗弃后,身形高大、相貌丑陋的怪物在处处充满敌意的社会中举步维艰。可以说在最早的阶段他对世界的认知是被动的体验和接受,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关照和监护。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特别是火的感知,他初步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后来在渴望融入社会的同时,他逐渐掌握了语言并自觉开始学习人类知识。
对科学的反思
科学是人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并逐步认识、利用其客观规律。但是,科学大厦的建立和维持必须依据两个重要的支柱:一是科学知识的产生需要以客观性为基础;二是科学知识的产生应受人类理性的约束。离开了这两个支柱,科学的发展必将导致科学主义的泛滥,为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痴迷于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渴望探索自然的奥秘,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缺乏对自己行为后果的理性思考。凭一时狂热,做出了令他追悔莫及的造人一事。弗兰肯斯坦最后向沃尔顿痛陈自己的命运,就如同在讲述一个寓言故事,目的就是为了劝诫、改变或阻止沃尔顿一住无前的冒险欲望。弗兰肯斯坦告诫道,如果盲目追求至高的权力,到头来将会陷入永劫不复的深渊。当时,沃尔顿已被重重冰山包围,多人丧生,后来他迫于形势,忍痛返航。非常明显,弗兰肯斯坦故事的寓意是:如果为了领教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力量,冲动行事,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都感到应接不暇,怪物在某种意义上正代表着正在发展和渗透进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忧虑的心情充分表现于作品,阴郁的情调贯穿全书,并投射入文字当中。比如作品中的四次暴风雨,正是预示着变革的来临。读罢整部作品,会发现作者有一种非常紧张、躁动的心情。
在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怪物本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最后却发展为一个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魔鬼,但即便如此却仍保有一定的良知;而弗兰肯斯坦本人开始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错误,后来逐渐变得内疚,最后终于勇于承担责任,与怪物进行决斗。此后的科幻作家们——包括如凡尔纳和威尔斯——在这点上都不如玛丽·雪莱。
小说刻画的不只是人类与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着冲突这一“不朽”的主题,展现的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滥用科学及其后果,更重要的是,它借19世纪初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现代”社会语境,揭示了在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驱使下,人类无所顾忌、狂妄地自我奋斗的丑态及其对社会构成的巨大危害。作家自觉地将哥特式风格融于科幻描写,深刻地反思了现代化进程中个人追求与社会道德、传统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当时文学和情感的氛围”。也许正是小说所蕴涵的这种丰富的人性关怀和超前的社会“忧患意识”,才使其在“后现代”的今天,仍是英美文化中的一个持续热点。
玛丽·雪莱通过弗兰肯斯坦的悲剧,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应该如何掌握和使用科学技术,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应该保持一种敬畏,保持一种有限性,而不能无限制地追求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如果人类盲目地试图驾驭或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对自己的行为疏于理性的抑或伦理方面的周全考虑,不可预测的可怕后果将难以避免。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之源是他病态的个人主义激情,整部小说几乎可说是他失败人生的忏悔录。他一再责备自己当年对激情缺乏警惕防范之心。经历人生劫难的弗兰肯斯坦,领悟到治疗个人主义激情的灵丹妙药就是保持一颗宁静平和之心,从自我关注中摆脱出来,回归自然,融入家庭和社会。
弗兰肯斯坦敏感、孤傲的个性,使他对自我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别人的关心,他会为个人的利益自私地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包括家人、恋人和朋友,而自己却无时无刻不被他们牵挂着,友情、亲情、爱情永远是他身心的庇护所。当实验失败,理想遭受重创时,儿时好友亨利的出现,使他“突然感到内心平静,充满安宁温馨”。在对往事的追忆中,弗兰肯斯坦情不自禁地赞美真挚的友谊:“我曾经只求利己,结果禁锢的是自己的心灵,心胸也变得更加狭窄,最后还是你亲切诚挚的情谊给了我温暖,开阔了我的眼界,扩展了自己的胸怀。我又变成多年前的我,爱别人也被别人所爱,快乐、无忧无虑。”作者礼赞友谊的力量,无疑是要告诫世人完善自我,走出个人主义狭隘思想,必须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起亲切友好的关系。
“善与恶”
“善与恶”作为统领小说的另一主题,既是怪物对于人类文明社会的思考,也是人类的自我反思。小说前三章讲述了弗兰肯斯坦进行生命探索实验前的人生经历,着重描写了其和谐的家庭生活,向读者展现了父慈母爱、兄妹和睦的幸福之家。小说第十一章与之呼应,以怪物的所见所闻描绘了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的温馨田园生活,再次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小说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化身,他们宽容、友善、公正、纯真,虽不具有上帝之名,但都有着拯救世人的博爱情怀,是“善良”的代名词。极具反讽意味的是,这些友好善良的情景与对待怪物的场景完全相反,面对怪物时,这些生性善良的人第一反应是将其赶尽杀绝。作为一个原生态的生命,在逐步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怪物也受外界的影响,由无知变善,进而再由善转向恶,怪物的这一系列极端转变与人类对其的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刚进入人类社会的怪物如同一张白纸,通过观察农舍内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学习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尽可能帮助他们。本以为当村舍居民了解自己对人类的崇拜时会同情自己,不在乎自己的奇形怪状,但收获的仍是罪恶的棍棒之刑,因此在经历了绝望之后,怪物开始对人类社会展开报复性反击,随之也被定义为“恶”的代表。事实上,作为与周围世界割断联系的个体,怪物因外形丑陋被冠以“恶”的罪名一直游离在人类社会之外。怪物对人类“善良”品质的认识是片面的,它没能意识到人类的友好善良是狭隘的,只限于感官上“善良”的人,而对于外形丑陋可怖的怪物,出于对自我的保护,“善良”是不复存在的。小说场景中对人类善良品格的极致渲染,既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美好,又讽刺了人性的阴暗面,即在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的同时,也未能摆脱偏见,以善良的心平等对待不同于大众的他者。
哥特元素
作者笔下恐怖的人物形象、惊悚的故事情节及氛围都充满着神秘诡异的色彩。恐怖的人物形象具体体现在对怪物的描写上。例如,“那两只眼睛湿漉漉的,与它们容身的眼窝颜色几乎一样,黄里泛白,他脸色枯黄,两片嘴唇直僵僵的,黑不溜秋”等,利用对怪物丑陋的外貌描写把小说的惊悚感突显出来,引起读者的恐惧心理。其次,小说以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交替式第一人称叙述角度来推动情节发展,当怪物对人类实施血腥的残暴行为时,读者与第一人称受害者达成共鸣,使阅读氛围越来越紧张,恐怖体验就越来越刺激。
叙事
该作采用了书信体和记叙体相穿插的形式,因而使形式不致过于单调。书信体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
《弗兰肯斯坦》所表现出的最不可思议的荒诞之处,就是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与他创造的魔鬼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理性认知与耳闻目睹的感性认知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强烈错位,构成了该作品鲜明的怪诞风格。作为故事接受者和部分事实见证人的“我”——沃尔顿,一方面向他的远在家乡的姐姐声称弗兰肯斯坦在“叙述的时候就像在讲朴素的事实”,自己也确信“那是事实”,然而另一方面却又掩饰不住自己复杂矛盾心理地认为“我还是惊讶和感叹得难以自持”。这种叙述上的含糊、矛盾、对立态度所造成的感官认识上的非幻似幻、似幻非幻的迷离效果,正是“隐含作者”幻笔巧妙运用的结果,也是产生不可抵御的情节魅力之所在。“隐含作者”出于真实感的考虑,更特意安排了沃尔顿奇遇怪人并与怪人面对面谈话的场面,从而不仅亲耳聆听了从怪人口中自述的他与他的创造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及其所犯罪行,而且又进一步确证了弗兰肯斯坦讲述的可靠性。在这里,原本荒诞的故事经第一人称视角讲出,就不太像小说,倒更像是真实的生活经历,但读者的理性往往又马上会质疑这种“像真实”。它们之间形成的张力关系,必然导致作品更加强烈的荒诞感。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弗兰肯斯坦》始终严格遵循着第一人称视角的叙事规范,绝不让人物讲述超出自己知道范围外的事。例如“弗兰肯斯坦”这个名字的说出就独具匠心。一开始沃尔顿与我们一样不认识那个被从海里救上来的人姓甚名谁,故向姐姐称他为“陌生人”。当“陌生人”从第一章自述经历时,也并未先自报姓名,直到第三章,他讲述大学时代自己的冲动时才说道:“弗兰肯斯坦的灵魂高叫道,别人已经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要完成得更多……”既真实再现了自己当年的想法和雄心,又巧妙地交代出了自己的名字,这种叙述策略远比开头“我叫某某”的介绍法来得更为自然、生动、真切,令人难忘。又如,在怪物叙述农舍一家人的故事中,作者同样让怪物始终保持着他自己视角的一元性。怪物最初观察农舍里的三个人时,并不知道他们叫什么,是什么关系,所以只称呼“年轻女人”、“年轻男人”、“那个老人”,后来模仿他们渐渐学会了发言,解开了声音和事物的连接之谜,了解了他们谈话中最常说到的一些东西的名称,这才终于知道小屋主人们的名字:“年轻人和他的同伴每个人都有几个名字,而老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父亲’。那个姑娘叫‘阿加莎’;那个青年叫‘费利克斯’,‘弟弟’,或者‘儿子’”。而且,由于叙述主体限知角度控制得好,又常常留下空白与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怪物发现,费利克斯常常显得并不快乐,后来,他又发现,随着一个骑着马的“陌生女子”的到来,费利克斯阴云尽扫,笑逐颜开。而“陌生女子”的名字,作者是这样交代的:“当他们分手的时候,费利克斯吻着陌生女子的手说:‘晚安,可爱的沙菲’。”“费利克斯吻着陌生女子的手”的叙述声音的发出者是怪物,显然说明他当时并不知道“陌生女子”的名字。“晚安,可爱的沙菲”则叙述的是费利克斯的声音,他自然是知情者。他向沙菲道晚安时,怪物,当然也包括读者记住了这个“陌生女子”的名字。那么,为什么沙菲的到来就能令费利克斯满心喜悦呢?这里面一定有故事。作者就是这样精心安排叙事,不断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期待,让读者寻着怪物的视线去发现,而作者自己则隐藏在故事背后。
《弗兰肯斯坦》是一部典型的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的作品。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又是一部颇为典型的以见证人视角且由见证人本人叙事的作品。作品虽然由沃尔顿的四封信组成,但沃尔顿并不是中心人物,他仅仅是弗兰肯斯坦这一真正主角故事的见证人,换言之,他仅仅属于一个线索人物。没有他,弗兰肯斯坦不会进入我们的视线,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更无从展开。他是弗兰肯斯坦倾诉自己不幸遭遇的承载者、记录者和转述人。然而这也仅仅是沃尔顿作为见证人的一个层面。还有一个层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即他与弗兰肯斯坦所创造的怪物之间发生了一次明明白白、不容置疑的遭遇和对话,也就是说他见证了怪物的真实存在。这次意外的遭遇和对话,不仅让他验证了弗兰肯斯坦所讲述故事的真实性、恐怖性与悲惨性,而且也使他更加确信不疑地将此事告诉给他的姐姐。因此,沃尔顿是作者为了让弗兰肯斯坦的故事获得更为令人信服的真实感而精心设置的一个角色。
另外,《弗兰肯斯坦》的重复叙事也值得一提。例如,怪物诞生后所遭遇的孤独、歧视与不公的处境,在文本中实际上被叙述了两次:一次是怪物向弗兰肯斯坦的详细叙述;另一次是怪物死前对沃尔顿的简要叙述。这种重复,从怪物的角度说,是为了强调出他对人类同情与关爱的强烈渴求,以及对他的创造者对他于孤独绝境之中的满腔憎恨和报复心理;但从沃尔顿的角度而言,则是基于深度的叙述功能的需要,即从而进一步证实弗兰肯斯坦故事讲述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玛丽·雪莱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自1816年面世以来,已经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根据它改编的舞台剧和电影多达几十个版本,1931年《科学怪人》的续集电影,被视为影史上重要的恐怖电影之一。其中的怪物形象在西方家喻户晓。美国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高特博士进行过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根据接受状况来确定世界文学和传说中最重要的100名虚构人物,根据她的统计结果,第一名是哈姆莱特,贾宝玉名列第八,弗兰肯斯坦排名第三十三。
在两百多年的时间跨度里,《弗兰肯斯坦》被改编成舞台剧、音乐剧、电影电视作品、芭蕾、网络游戏、网络虚拟体验、儿童绘本、超文本小说等各种形式的产品,其中影视改编作品更是独占鳌头,仅2000年就有超过30多个版本的电影和电视作品面世。
它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1817年5月14日,小说在几经删改后定稿。经过雪莱奔走推销和两度退稿,《弗兰肯斯坦,或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于1818年1月1日由拉辛顿出版社(Lackington)正式发行,初版500册,作者匿名。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出生于英国,父亲是政治家兼哲学家;母亲是公认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在原来的婚姻破裂后与玛丽的父亲结婚。两人都小有名气,并著有各种小册子。1797年玛丽出生,10天后母亲便因病离世,这件事一直影响着玛丽,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自己害死了母亲”的念头。后来父亲再婚,玛丽不得不与生父、继母、继母原来的孩子、继母与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复杂,矛盾较大。直到玛丽长大成人后遇到了雪莱,才终于获得了与人交流感情的机会,可其时雪莱已有妻室,因此玛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充当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莱妻子投河自杀后,玛丽终于得以与雪莱结婚,但婚后多次流产,只成活了一个孩子。6年半之后雪莱又被淹死。玛丽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和恐怖,终生为死亡所缠绕,所有这些后来都被表现在她的作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