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利俄斯

更新时间:2024-09-28 15:42

赫利俄斯(Helio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依据赫西俄德的《神谱》,是泰坦许珀里翁忒亚的儿子,月神塞勒涅黎明女神厄俄斯的兄弟, 传说他每日乘着四匹火马所拉的日辇在天空中驰骋,从东至西,晨出晚没,令光明普照世界。在后世神话中,他与阿波罗被逐渐混为一体。在罗马他被称为索尔(Sol)。

人物背景

赫利俄斯(古希腊语:Ἥλιος,英语:Helios),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的人格化。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常用“Ὑπερίων”来修饰或直接指代他,有时也用“Τιτάν” 指代他;而在《奥德赛赫西俄德的《神谱》和《荷马祷歌 致赫利俄斯》中称他是许珀里翁和忒亚(欧律法厄萨)的儿子、月女神塞勒涅和黎明女神厄俄斯的兄弟。罗马的奥维德在《变形记》称为“lumina Titan(发光的泰坦)”。

神话将赫利俄斯描绘为高大魁伟、英俊无须的美男子。他身披紫袍,头戴散发出无数光束的太阳金冠。每天当黎明女神厄俄斯用玫瑰色的手指打开天门,赫利俄斯便驾着由四匹焰马所拉的日辇,开始至西游,直到黄昏降临俄刻阿诺斯的彼岸。这四匹焰马分别是:皮洛斯、赫俄俄斯、埃同、佛尔工。在后来的神话里,赫利俄斯逐渐和阿波罗混同。尽管如此,他们通常也被视为两个不同的神(赫利俄斯是泰坦神,而阿波罗奥林匹斯神,但同属奥林匹斯神系)。赫利俄斯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索尔,特别是·“索尔崇拜”。

名字含义

Ἥλιος的本意就是太阳,源自原始印欧语的*sóh2wl̥ ,这和拉丁语的sol、梵语的सूर्य 、古英语的swegl、日耳曼语的sunna,、威尔士语的haul等词同源。

神话传说

法厄同

文引古罗马奥维德的长篇神话讽刺诗《变形记

法厄同为了证明自己是赫利俄斯的儿子,便向父亲请求,得到赫利俄斯的发誓给他想要的任何东西。他于是要求驾驶父亲的日辇一天,从东方天边日出处到西方日落处。日神百般劝解,说其无法控制日辇,这样反会给自身和人类带来祸害。法厄同不听,驾日辇而去。 由于炎马感到车子很轻,载重也比平常轻,而导致升得太高,大地骤然变冷;这时法厄同已无法控制日辇 ,日辇极速下降,造成地上的草木被烧焦了,许多的山都燃烧起来,青泉枯萎竭,河流被烧干。 利比亚成为沙漠,埃塞俄比亚居民的皮肤也被烧成黑红色。盖亚更是叫苦不断,向宙斯诉苦。最后,宙斯不得不亲自动手,用霹雳把法厄同击死。尸体落入厄里达诺斯河。据说法厄同会葬身大海是因为赫利俄斯曾向冥河中的誓言河斯提克斯立下重誓,如果法厄同提出无理要求,必将死无葬身地,而对着斯提克斯立下的誓言是不可以收回的,最终法厄同应誓死无葬身之地,是厄里达诺斯河的神灵那伊阿得斯不忍他魂无依归,这才用海水掩埋了他的尸骨,而她的母亲和妹妹得知此事在埋葬他尸骨的大海处哭泣,眼泪变成琥珀,身体变作了白杨树。

向日葵

文引古罗马奥维德的长篇神话讽刺诗《变形记》

克吕提厄是一位海洋女神。她曾是赫利俄斯的情人,但后来赫利俄斯又爱上波斯公主琉科托厄(Leucothoe),妒火中烧的克吕提厄向波斯王俄耳卡摩斯(Orchamus)告发了琉科托厄与赫利俄斯的关系。俄耳卡摩斯下令将不贞的女儿活埋。赫利俄斯得知此事后,彻底断绝了与克吕提厄的来往。痴情的克吕提厄不吃不喝,凝望着赫利俄斯驾驶太阳车东升西落,日渐憔悴,最终化为向日葵。

太阳神

关于阿波罗是太阳神说,是由于一些古希腊的诗人与戏剧家的添加而产生的说法。

自公元前五世纪后,太阳神赫利俄斯就与艺术神阿波罗开始严重混同。因此阿波罗被认为是赫利俄斯,即太阳神。不过由于赫利俄斯最终没有完全和阿波罗混合,因此一些后世非希腊作家才写了诸如“在泰坦之战(Titanomachy)后,天神宙斯封赏众神,光明神阿波罗索要司掌太阳之职,宙斯忘记了正在值日的赫利俄斯,便允应了阿波罗的要求。另外有一种说法,因太阳神赫利俄斯之子法厄同(Phaethon)因驾太阳车造成灾难,宙斯把驾驭太阳战车一职交由阿波罗。

当然,这是后世的作家所谓,并不是古希腊人所著不能算是希腊神话。(赫利俄斯自出生起便是太阳神)

在古希腊晚期,人们常把阿波罗当作太阳神崇拜。此外,赫利俄斯早先的别称——福玻斯(Phoebus,发光之意),也成为了阿波罗的别名,尔后又被拉丁语诗人们用到了罗马太阳神索尔(Sol)之上。至此,人们对阿波罗与赫利俄斯的混淆已愈演愈烈到了随处可见的地步。(关于赫利俄斯的名字,他的名字本意中即有“发光的”、“辐射的”、“明亮的”意思,故而可以确定的是,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确是赫利俄斯。)

阿波罗和赫利俄斯的不完全兼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形成。在荷马的笔下,太阳神的就是赫利俄斯。在古希腊较早期的文献比如《荷马史诗》中,没有提到阿波罗驾驶太阳车的事情。《奥德赛》第八卷第265行开始至270行,300行至303行,两次明确讲述了太阳神是赫利俄斯。

荷马生活的时代约在公元前8世纪,而到了公元前5世纪,希腊神话出现了一次很大的变革,阿波罗和赫利俄斯的不完全兼并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关于阿波罗和赫利俄斯的不完全兼并,最早的记载应该是出自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法厄同》,在尾声部分,克吕墨涅(Clymene)悲叹赫利俄斯毁了她的儿子,这里她将赫利俄斯称呼为阿波罗,意思是“毁灭者(destroyer)”,阿波罗的属性当中的确有这样的存在。《伊利亚特》中,阿波罗因为克律塞斯的女儿克律塞伊斯被劫持,听到大祭司的祷告后立刻给希腊军送去了瘟疫,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福玻斯(Phoebus,光明)原是古希腊的光明神,随着时间的慢慢演化,他最后完全和阿波罗兼并。在《伊利亚特》第二十四卷中,阿波罗就已经被称为福玻斯·阿波罗。由此阿波罗“光明之神”的身份渐渐成型。

可以肯定的是,阿波罗与福玻斯之间的完全兼并发生得要比阿波罗与赫利俄斯的不完全兼并来得早,且早得多。

巨像

简述

罗德岛(Island of Rhodes)的太阳神巨像(the Colossus of Rhodes)曾经在希腊的罗德市(Rhodes City),在前292年由罗德岛的建筑师卡瑞斯(Chares of Lindos)负责兴建,在公元前前280年竣工,建设过程共13年。塞浦路斯安提柯一世(Antigonus I Monophthalmus)曾在前305年侵略罗德岛,巨像正是为了纪念岛民成功保卫家园而建,描绘的是岛在当时信奉的主要神祇——赫利俄斯高举火炬指引人民的形象。像高107英尺(约3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雕像,后被世人评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传说中雕像手举用作灯塔的火炬,两腿分开站在港口上。过往船只在雕像腿间穿行,非常壮观而有趣。公元前226年,巨像不幸被一场地震毁坏,这时距完工只有56个年头。

详细历史

公元前323年,罗德岛统治者,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驾崩,时年仅32岁。皇位空虚,后继无人,内战随即在他的四位大将军间展开。在各势力瓜分领土、地中海版图新置的过程中,罗德岛依附托勒密(Ptolemy),即尔后埃及的统治者托勒密一世,并在其后与埃及结盟,控制了东部地中海的主要贸易。

邻国的塞浦路斯安提柯一世为了打破两国的贸易垄断,前305年命他儿子德米崔(Demetrius Poliocretes)将军率军四万进犯罗德岛。但由于罗德市城高墙固,绰号“围城者”的德米崔不得不搭建移动塔楼来令军队可以翻过城墙。他先搭建了一座由六艘船载运的巨大塔楼,但未等启用便在一次暴风中翻覆;第二次德米崔选择了一种更庞大的陆用的塔楼,但聪明的罗德岛民让城墙外的地面泛洪泥泞,结果破城器根本寸步难行。不等德米崔再施第三策,托勒密的援军就在前304年兵临城下,结果塞浦路斯军丢盔卸甲,夺路而逃,大部分的围城军械都没能带走。

罗德岛岛民们为了纪念这一次伟大的胜利,变卖了缴获的破城器及军备,集资兴建了岛的守护神赫利俄斯的巨大雕像。而这座雕像的建筑师,正是著名建筑师利西普斯(Lysippos)的学生,Chares。

公元前226年,罗德岛遭受了一场灾难性的地震。港口、城镇主要建筑被毁,其中也包括建成仅56年的赫利俄斯像。太阳神的膝盖处裂开,身体因失去支撑倒地不起,随即开始了他长达800年的俯卧长眠。此期间托勒密三世曾提出帮助重建巨像,但迷信的岛民受到特尔斐神使(oracle of Delphi)的蛊惑,认为他们已经不可挽回地触怒了大神赫利俄斯,因惧怕遭到天谴而拒绝再去移动神像。

公元654年,伊斯兰教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Muawiyah I)率领阿拉伯人攻陷了罗德岛。根据史料记载,巨像的残骸被卖给了一位“来自埃德萨伯国(Edessa)的犹太商人”,他更是夸张地动用了九百头骆驼将巨像身上的铜块运回自己的家乡——然而这段历史逸闻的成分远大史实,反映的是当时的宗教对人民对异教进行的仇恨灌输,真实可信度不高。而罗德岛巨像的真正命运,依然存在巨大的疑问与争议。

展望

希腊在2008年11月正式宣布启动重建巨像计划。新的巨像将在海港区耸立,预计高60至100米(即其前身的两到三倍),可供游人进入攀登。这项计划的预算被定为2亿欧元。

族谱

第一代:俄刻阿诺斯 -科俄斯- 克利俄斯 -许珀里翁- 伊阿珀托斯 - 克洛诺斯 -忒堤斯- 福柏 - 忒亚 -瑞亚- 谟涅摩叙涅 -忒弥斯

第二代:赫利俄斯 - 厄俄斯 - 阿斯特赖俄斯 -勒托- 珀耳塞斯 - 阿特拉斯 -普罗米修斯- 厄庇墨透斯 - 塞勒涅 - 阿斯忒里亚 -帕拉斯- 墨诺提俄斯

第三代:福斯福洛斯 - 赫斯珀洛斯 - 赫卡忒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