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11:44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贫困区生活着一家人,罗莎和丈夫内斯特开着一家周围人尽皆知的杂货铺,同时夹带贩卖少量毒品。原本就已经入不敷出的生活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夜里变得雪上加霜,所谓的警察临检在杂货铺搜出毒品,罗莎和丈夫被带走,几个孩子为了向贪得无厌的“协警”交付巨额赎金只得四处奔走。大哥杰克逊变卖家产,妹妹拉奎尔四处借钱遭受的白眼和辱骂,弟弟欧文为筹钱与一个老男人的肉体交易。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主创单位
上映信息
作为手持运动长镜头美学的代表,《罗莎妈妈》比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的前作拥有更为粗粝和简陋的影像,摇晃不止的跟拍,长时间的失焦,昏暗的自然光环境,会让绝大多数习惯了好莱坞电影标准工业化水平的观众倍感不适和恶心,甚至以为这是业余电影爱好者的玩票之作。但熟悉导演电影的影迷则知道,这是导演苦心经营的场面调度方法,看似不专业各种运镜却赋予了电影一种真实的美学氛围。与马尼拉潮湿、逼仄、穷困、混乱的贫民区环境相匹配,这种在影像上所塑造的知觉性的厌恶感,常常也正是人对罗莎妈妈一家生活环境的厌恶感。相比于导演既往作品会在纪录片式的真实跟拍外在影像色调和构图上做更多功夫,《罗莎妈妈》在这方面努力并不明显,它既不如2008年首次入围戛纳的作品《情欲电影院》那样拥有多重色调,也不像《基纳瑞》那样画风黑暗且节奏紧凑。诚然,影片中各个演员自然且即兴的演出,与影片大段长镜头跟拍有机组成了一个整体,让整部电影的现场感十足,也更接近一种真实纪录片形式的再造。但对于喜欢导演之前电影中格外出彩的视觉表达的观众来说,这样一个不痛不痒的剧作很难撑起曼多萨风格转变所引发的不习惯感。即使影片进一步拓展了导演对于纪录片式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挖掘,尽管《罗莎妈妈》越来越接近一种真实、天然的不加以任何渲染的视觉风格。但总体来说,《罗莎妈妈》乏善可陈剧作,既不深刻也难以从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最后只有“戛纳主竞赛”背书才能让观众略感到它作为一部艺术电影的存在感了(腾讯娱乐评)。
《罗莎妈妈》充斥着黏湿腐朽的味道:超市、街道、杂铺、警局等等,摇晃的手持镜头扫到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比脏乱,倾盆大雨让贫民区变成泥沼,人们在里面苦苦挣扎,遍地蝼蚁。用低角度造成新闻跟踪拍摄的效果、曝光过度和低清晰度拍摄,这些手法都是导演想要影片呈现出现实主义色彩。导演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但在剧作上弱了些,跟着永远在移动的镜头观众看到了菲律宾社会的罪恶不公以及所有黑暗,但除了影片结束时在罗莎眼睛上停留的几秒钟,导演没有让镜头安静下来,挖掘表象背后更深刻的东西。比如相比警察局“协警”违规办案更让人感兴趣的三个孩子筹钱段落,每一段背后都有可深挖的东西。导演无法表现,可能是因为严格遵守“真实时间”的规则,线性叙述让他不得不放弃深度和广度,但这样的取舍确实让影片显得单薄。再比如罗莎这个角色,最后的一段表演非常有冲击力,但因为前面的戏份不够突出,被其他角色分散了力量。这个同样有非常大的表现空间,设置很棒的角色因为剧本结构局限,深刻性并没有被挖掘出来。而且影片不该用这个片名,它误导观众对“罗莎”过于期待,然而“罗莎”的角色在影片结尾才感觉进入状况,这便让人觉得失望。非常遗憾,《罗莎妈妈》从题材到表现手法有不少闪光之处,它本该可以更好(搜狐娱乐评)。
《罗莎妈妈》不如导演2008年首次入围戛纳竞赛单元的《情欲电影院》华丽,也不如2009年那部拿下最佳导演奖的《男孩看见血地狱》紧张、黑暗,因此,需要更多地依赖情节和人物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是,影片以情节为导向的剧本,和导演对纪实风格的偏爱,没能拿出足够的深度和共鸣。剧本十分简单,几乎没有任何支线情节、隐喻内容或是宏观的社会背景。影片中唯一在推进情节向前发展的,就是这个凑罚金的事儿,伴随着更像噪音而不是音乐的配乐,时不时增添一点气氛或是紧张感。影片没有给观众带来什么悬念,因为它并没有说明如果一家人凑不到钱,会面临什么样的下场。片名“罗莎妈妈”其实也选得不太好,因为影片并没有全程从罗莎的角度来叙事。所幸的是,导演再次展现了让影片的背景“说话”的一技之长。《罗莎妈妈》选择在八月的台风季拍摄,这增加了室外戏的戏剧性,尤其是伴随着瓢泼大雨的那场警察突袭。导演镜头下的夏日马尼拉黑暗、潮湿,水漫金山,营造了“腐败之城”的氛围。摄影师碎片化的暗棕色手持镜头,始终给人压抑、紧张的感觉。不过,如果能再增加一些人物的特写镜头,尤其是从导演的处女作就开始与其合作的女主角贾克琳·乔斯,会带来更强的情感冲击力,也能更深入地诠释这个家庭中个体面临的困境(《好莱坞报道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