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1 16:02
Q分类法是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方法之一。依两两分类原理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评估的方法。美国苏德1978年在《使用研发项目评估方法的一种系统》一文中提出。主要步骤为:(1)确定项目评估准则和组建一个专家小组。每个专家得到一叠卡片,每张卡片代表一个候选的技术创新项目,记载着项目的有关信息。(2)专家根据项目与评估准则相符合的程度,把项目分成两类:与评估准则符合较好标为H类,较差的标为L类。(3)重复上述过程,把H类项目分成HH类和HL类;把L类项目分成LH类和LL类;并把HL类和LH类项目合并为M类。(4)再重复上述过程,把HH类项目分成HHH类和HHL类;把LL类项目分成LLH类和LLL类。经过上述过程,所有候选项目被分成HHH、HHL、M、LLH和LLL五大类。这一分类结果可作为技术创新项目选择的依据之一。也可与德尔斐法结合使用。
Q分类法,或称之为Q技术(Q-sort)的实质是按照对称分布(如正态分布)的要求,对标有不同的陈述卡片进行分类,然后对两次分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例如,为了研究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性,可以先让某学生就“我对教师的看法”和“教师对我的看法”两个主题,对一套标有各种师生关系的陈述卡片(通常是60一150个)进行分类(每类所分的卡片数目是事先按对称分布安排的)。待分类完毕,赋予各类卡片一定的数值(评定值),而后求出这两组评定值的相关系数,这一相关系数即为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程度的定量描述。
[编辑]
3、每个分数位置上的语句数目分配应该是正态分布的(可查正态分布表)。
例:某次调研共拟订50条语句,其语句分配及100名被调查者的选择情况统计如下:
根据各被调查者的态度经Q分类法处理后的资料,被调查者可分为三类:有良好印象的;持中性态度的;有不良印象的。
经过Q分类法后,被调查者的各种态度可以被分成少数几类。而大多数情况下,因为调研人员在事先或调研中对被调查者的经济能力、社会背景等都有所了解,因此,可以对每一类调查者联系其背景资料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类被调查者的特点和要求。
优点:
(1)Q分析与理论密切结合,逻辑性和实用性较强。
(2)适用于单一被试或很少的样本的研究情景。
(4)适宜于进行探索型的研究,有利于产生新的研究思路和假设。
(5)收集的资料可以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使这一个方法更为实用。
缺点:
(1)首先是人员的取样和代表性,关于人员类型分类的普遍性往往不高,因此,应该用横切法研究加以补充。
(2)项目不易满足某些统计处理方法的假设,比如项目反应的独立性、项目数据的等距性。
(3)强迫选择和分类,使得受测者的自由反应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