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23弹道导弹

更新时间:2022-04-24 18:40

RT-23弹道导弹(俄文:РТ-23/РТ-23 УТТХ Мо́лодец,英文:RT-23/RT-23 UTTKh Molodets,美国国防部及北约代号:,SALT:RS-22B/RS-22V/RS-22A)是苏联/俄罗斯的一种洲际战略弹道导弹。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缺乏弹道导弹核潜艇,而美国的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已经服役,因此苏联采取陆基机动发射来弥补二次核报复的手段的差距。这时美苏已经由“确保相互摧毁”战略转向了“确保相互生存”战略,因此双方都出现了公路和铁路机动的战略导弹设计方案。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就曾考虑把当时研制中的民兵1型导弹部署在火车上。当时的想法是在10节车厢中以3至5节有可掀盖的车厢作为导弹发射车,其它则为支援车厢,但由于种种原因终未实现。1967年服役的YP-100预封装液体燃料弹道导弹体积小巧,但是液体燃料在机动中的不安全性使苏联没有急于大量应用在铁路机动发射中,而1975年服役的世界上体积最大、威力最大的R-36M弹道导弹由于是液体推进、体积庞大,所以不仅发射反应时间长,而且无法机动,与以高精度见长的美国导弹相比成为致命的弱点。

当时苏联能够装进火车车底的导弹有1961年服役的P-9导弹。这是一种两级的液体单弹头洲际弹道导弹。然而其液体燃料及氧化剂必须临时加注。如果列车有6节发射车厢的话,全部氧化剂和燃料至少需要8节60吨的特种槽车运输。列车运载如此数量庞大的氧化剂和燃料运行是非常危险的。在铁路发射阵地临时加注要求加注车辆尽量靠近发射架,防止燃料静电和泄漏引起爆炸。这就要求采用液体燃料的机动发射列车在发射准备前,需要解编将运载燃料的车厢牵引到发射车临近的股道,而解编停靠意味着列车只能在有多股道的车站内或专门建立发射车场才能进行发射。这极大地限制了列车的机动发射能力。由于P-9导弹的结构也无法进行整体起竖,需要加强侧向的机构,这导致了机构复杂。P-9导弹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在起飞的主动段,需要用无线电测量、指令修正弹道。弹道修正的无线电测量设备天线等系统非常庞大,无法机动。这使得导弹必须位于这些测量站附近才能顺利发射。苏联军方认为美国能够监视这些测量站范围内的地区,因此机动显得意义不大了。

美苏间,限制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也限制了苏联的铁路机动系统的发展。60年代苏联的铁路机动发射一直处于研制之中,其中可能有试验性的列车,但是没有形成战斗能力。70年代苏联的667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始服役,但是其噪声水平高,只能在受到己方严密保护的苏联近海执行核威慑战备值班,因此苏联仍然继续发展铁路机动发射系统。

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终于在美国之后逐步解决了大型固体推进剂药柱浇铸工艺、推力矢量控制、稳定燃烧等技术难题,固体燃料推进技术可以省去液体推进剂繁琐的发射准备程序,实现快速反应,还可以实现导弹的小型化,使地面机动成为可能。1968年部署了第一种三级固体导弹SS-13。随后又经过固体洲际导弹 SS-16的试验性论证,苏联的固体燃料推进技术已日臻完善。

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依据这一思路,指示南方设计局研制一种集分导技术、固体推进技术、路基机动技术于一体的弹道导弹和导弹专用列车,即RT-23弹道导弹。

生产服役

1982年10月,RT-23弹道导弹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1987年开始服役。在第四代战略导弹中,SS-24的设计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它是一种三级固体洲际弹道导弹,由巴甫洛夫勒机器制造厂制造。

1982年10月26日,首次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因第一级发动机发生故障而失败。以后又进行了多次试验。

1985年,具备初步作战能力,首批RT-23弹道导弹部署在SS-11的加固地下井中。

1987年10月20日,首列以铁路机动部署的RT-23弹道导弹列车,在苏联战略火箭军科斯特罗马导弹师投入战斗执勤。

技术特点

弹体设计

RT-23弹道导弹射程为10000千米,可以配备8~10枚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的爆炸当量为10万吨。分导式弹头又称“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这8~10枚弹头可以独立互不千扰地对不同的目标发动攻击。首先,这种多弹头攻击是突破导弹防御的较好方式。当时美国虽然已部署部分导弹防御系统,但即使美国NMD对分辨真假弹头(气球)和多弹头饱和攻击还是无能为力。其次,分导式多弹头可以造成比多弹头当量总和还要大的破坏效果。科学家研究表明,对近似圆形的大城市目标,可用3枚20万吨当量的弹头实施攻击,并使炸点呈三角形,只要炸点合适,其毁伤效果相当于1枚100万吨当量核弹头的爆炸效果。

RT-23弹道导弹采用惯性加星光修正的制导方式。星光制导是利用弹上星光跟踪器跟踪观测恒星星光的方法,来确定导弹运动相对于地面的位置。这种制导方式多被机动式导弹所采用,与惯性制导配合,相辅相成,对提高导弹打击精度十分有效。这种复合制导方式使RT-23弹道的打击精度达到了200米,这对于射程10000 千米的战略导弹来说已经很高了,也使RT-23弹道导弹基本具备了打击硬目标的能力。

发射方式

RT-23弹道导弹在出厂前装入铁路发射槽车的发射容器内,发射时用蓄压器的燃气将导弹弹射出筒,接着导弹在空中点火工作,这也就是所谓的“冷发射”。地面和水下机动的战略导弹一般都采用“冷发射”方式。可以避免导弹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尾流对地面发射车辆或舰艇造成破坏性的烧蚀。由于RT-23弹道卓越的性能,在装备部队时,又增加了地下井发射方式。地下井发射用的导弹在出厂时呈水平状态放入多功能发射容器,用装弹运输车将其运往发射阵地,然后起竖并将导弹和发射容器一起放入地下井。

导弹列车

RT-23弹道导弹使用的铁路发射车为TsN11-Kh3-0重型4×4轴货车,载重量120吨。除了车首由有三台机车牵引之外,从外观上看与普通的货运列车相比几乎没什么分别,有的车厢上甚至还印有“载重135吨”“轻型货物专运”等货运说明字样。列车中间的一些车厢像是没有窗口的铁路保温车,然而却比铁路保温车要长得多,接近旅客客车车厢的长度。这些车厢采用的是货车的转向架,甚至是采用4轴转向架。在导弹列车的机车后面有几节全封闭式的“冷藏车厢”,这些车厢的长度比普通冷藏车要长一些,车上装有电动液压力臂式升降器、导弹保护筒、车顶盖可向两侧打开并有供发射用的悬臂式稳定器。

铁路机动型RT-23弹道导弹,是以一列发射列车作为一个作战单元,一列标准的导弹列车通常由20节车厢组成,包括牵引单元、指挥通信单元、生活单元、保障单元和发射单元,即3台内燃机车和17节车厢组成的列车。而最小发射单位为三节车厢,其中一节装有可直立起来的发射座,另外两节用来提供支援与搭载人员。在实际中,导弹列车通常由6~8节车厢组成,其中有两节铁路发射车厢各装1枚导弹,电源车车厢、测控车车厢、指挥通讯车车厢各1节,其余为人员生活车。列车平时停放在导弹基地的车库内或支线、专用线上,战时可做长距离的机动转移,在铁路上的任一点实施发射。导弹列车作战区和作息区由数个车厢隔离开,除战备值班人员,谁也无权进入作战禁区。列车内的装置与普通列车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级别的包房属于级别不同的长官,列车还有军官食堂和士兵食堂及医护室等保障设施。

发射技术

导弹发射时,导弹列车借助水平液压装置自动固定在铁轨上。随后,发射车厢顶棚上迅速竖起一个20余米高的导弹发射架。待蓄压器的燃气将导弹弹射出筒后,导弹点火飞向目标。为了应付导弹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力学效应,弹道导弹发射车与其他车厢采用了特殊设计。RT-23弹道导弹起飞重量高达105吨,车厢在发射瞬间要承受数百吨的冲击力,这个装置可以将力量传递到其他车厢,来平衡物理力学效应。弹道导弹铁路机动发射时,要求导弹应能实现全方位发射。铁路线路的方向是因地而异的,机动途中的列车如在任一点益实施发射,无论列车朝向如何,都能保证导弹在起飞后,自行准备飞向目标。弹道导弹的机动发射要求平台能实现快速定位定向,列车在铁路的任意点皆可实施发射,由于事前已无法测定发射点处的经纬度,高程和基准方向。因此,要求发射列车上装载快速定位、定向设备,到列车停稳后,很快给出需要的数据。此外铁路陆基有三角坑和弯道内外侧轨道高差问题,需要对发射车底底盘进行自动校水平。长期机动战备值班的列车在转移过程中,需要一边行进,一边对导弹进行测试检查及射前准备工作,这要解决惯性器件对不断转向列车的适应性和电气化电网对导弹控制系统等的干扰,解决惯性器件在测试中调水平的问题。

在铁路发射时,铁路两侧难于架设瞄准经纬仪,无法实现垂直瞄准,只能在导弹水平位置时,采用水平瞄准的方法将射向或基准方向传送到垂直陀螺仪的棱镜上或者陀螺平台上的棱镜上。由于苏联境内电气化铁路区段多,丘陵和山区是发射列车最为活跃的地域,而此区域电气化铁路所占比例也最大,如何在电网下实现发射筒起竖和发射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铁路电气化电网下实现起竖、发射前,要将接触网悬臂转开接,发射完毕后,再恢复接触网。在紧急或故障情况下,苏军发射分队可以炸掉接触网。苏联在在导弹发射列车上,发射车厢的研制困难最多。车厢内不仅要布置起竖设备和开车顶盖机构,还要解决发射后座力的传达,底座水平自动校正等问题。发射时,由地面陀螺仪及电子光学系统校准后,将基准射向方位角数据传送给弹上陀螺仪。由于导弹发射后坐力极大,普通的两轴转向架很可能承受不住。因此苏联采用的是在原来的两轴转向架之间,增加两个两轴8轴转向架,一来可以承受发射时的后坐,而来减小车体大梁的跨度。而发射底座位于车厢一侧的2个两轴转向架正上方,使车体大梁悬空的中部在发射时不受力。RT-23弹道导弹采用的是运输发射筒封装。由位于发射筒底部的固体燃气发生器瞬间爆发的高压,将导弹射出发射筒。起飞重量104.5吨的RT-23弹道导弹象迫击炮弹一样射出,车辆底盘的瞬间过载可想而知。由于铁路车辆无须千斤顶,车体的行走缓冲机构会有很大的震动和反弹颠簸。可能影响相邻的导弹发射车厢,所以挂接车厢时,都有缓冲隔离车厢隔开发射车。在极端情况下,可能连续密集挂发射车厢,在此情况下发射时,同批发射的车厢要保证间隔一节车厢,以免发射抖动相互影响。这批发射完毕后,在将原来充作隔离车的发射车导弹起竖,进行第二轮发射。可见铁路机动发射能力力不亚于弹道导弹潜艇。正是由于弹道导弹铁路机动发射的巨大威慑,一些国家都尝试这种部署。

机动能力

1987年起,苏联一共部署了三个铁路机动导弹师,共12列导弹列车,每列导弹列车上都配备有3枚RT-23弹道导弹,共36枚导弹,核弹头数量达到360个。苏联为了这些导弹列车建了专用铁路,导弹列车的机动速度可达100~200公里/小时,一次可机动转移1000~2000公里,可以做大范围的机动,便于摆脱敌方侦察手段的跟踪。这些神秘列车从来不停靠在城市,都是在边远的隐蔽侧线上停放,且有武装军人严密把守,依托俄罗斯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可供导弹火车穿行的电气化铁路约有12万公里左右,且沿途还有数百个铁路涵洞可供隐蔽,因此导弹列车的机动范围大大拓展。铁路机动战略导弹系统能够在不暴露自己情况下,一昼夜行驶超过1000公里,且能够在行程中的任何阶段发射导弹。有美国卫星实时侦察,而预先装定目标资料的导弹从美国飞到苏联境内也要数十分钟,在这一时间内铁路机动的列车可以轻松跑出近百千米,甚至可以就近找到一处铁路隧道或山区峡谷隐藏起来。因此从理论上讲,美国对它的打击几乎是不可能的。

性能数据

性能数据参考资料

服役事件

1987年10月20日,首列RT-23弹道导弹列车在苏联战略火箭军科斯特罗马的第10导弹师投入战斗执勤,并不定期在境内巡逻值班。

苏联曾计划部署600枚以上的RT-23弹道导弹,但直至1991年苏联和美国签署《第一阶段削减和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时,只部署了89枚:俄罗斯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12枚,科斯特罗马12枚,塔吉谢沃10枚,别尔谢奇9枚,乌克兰的五一城46枚。其中,有12列导弹列车及36枚铁路机动型RT-23弹道导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部署了3个RT-23弹道导弹列车导弹师,共有39枚铁路机动的RT-23弹道导弹。除科斯特罗姆斯基导弹部队外,另外两个师分别部署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别尔什金附近。

2001年10月30日,乌克兰境内最后一批RT-23弹道导弹发射井被拆除。

2005年8月15日,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索洛夫佐夫对外公开宣布,俄罗斯铁路发射RT-23弹道导弹已在8月12日全部、永久性地被拆除。。

2012年12月13日,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副司令费拉托夫发表声明说,将恢复制造导弹列车。

2015年5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表示,俄军战略导弹列车“巴尔古津河”(Berguzin)项目已经完成。“Berguzin”,这一名字来源于席卷贝加尔湖的强东风的名字,其目的是应对美国的“常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这一计划使美国有能力在一小时内对世界上任何目标发动精确打击。“巴尔古津河”铁路作战武器系统由研制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制,俄军计划到2020年组建5个“巴尔古津河”导弹团列装战略导弹部队,每个团都将拥有6枚导弹。根据设计方案,“巴尔古津”系统使用的特种车厢将和标准的铁路车厢相同。这要求企业研制出比苏联时期的产品稍轻一些的弹道导弹。这一系统类似RT-23弹道导弹,但是这种武器系统与标准的列车有所区别,能够被专家识别。

总体评价

战略削减

由于RT-23弹道导弹列车外形上与普通货运列车相似,几乎无法从俄罗斯境内每天数千辆普通货列中发现它。一旦出现核危险,根本无法判断在铁路上行驶的哪辆列车是可以随时竖起发射架、并对西方世界予以毁灭性打击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列车,对其先发制人的打击就更无从谈起。只要有一辆RT-23弹道导弹列车在打击中得以幸存,就可以毁灭大半个美国。因此自从俄罗斯装备了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器后,美国就耿耿于怀,坐卧不宁。最初,美国被迫监视苏联境内的所有列车,18颗军用间谍卫星在苏联上空全天候监视,搜集任何有用的情报,这使美国情报机构应接不暇,而效果并不明显。因为任何核弹列车在地下隧道中就可以与普通列车交换身份,使卫星难辨真假。

为了拔掉这个“眼中钉”,美国借苏联解体、俄罗斯遭遇政治经济危机、国力衰弱之机千方百计地向俄罗斯施加压力。美国先是与俄罗斯当局达成政治协议,要求俄铁道式导弹系统不要再进行战斗巡逻行驶,而是停在常驻地内,从而使俄罗斯上空的美军间谍卫星数量从 16~18个减少到3~4个。尔后,美国利用俄经济困境,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为诱饵,迫使俄政治家同意削减并最终销毁RT-23弹道导弹。

销毁RT-23弹道导弹最终以《第一阶段削减和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这以后,俄罗斯在国际压力和国内困难的情况下对RT-23弹道导弹进行了大幅度削减,但2000年7月俄战略火箭军公布的数据表明:井基的RT-23弹道导弹有10枚,携带弹头100个;铁路基RT-23弹道导弹有36枚,携带弹头360个。可见,签订条约后近10年来,俄罗斯只削减了地下井式的RT-23弹道导弹,而对铁路机动型RT-23弹道导弹一枚也没舍得削减。直到2001年11月,俄罗斯才最终迫不得已开始销毁铁路机动型RT-23弹道导弹。

2005年4月,俄国防部长命令,从4月1日起俄军撤销驻车里雅宾斯克州卡尔塔雷和科斯特罗马州境内的两个战略导弹师的编制。俄战略火箭兵司令索洛夫佐夫在2005年8月15日再次宣布,截止8月12日,俄已将铁路机动型RT-23弹道导弹全部、永久性地拆除。至此,这种世界上最难对付的战略武器烟消云散,最终成为了历史。

削减原因

井基RT-23弹道导弹的最初部署时间是1987年,但1994年俄罗斯就一次销毁了46枚,铁路型RT-23弹道导弹的最初装备时间是1989年,2001年即开始了销毁工作,这对于一种战略导弹来说不能不说部署时间太短暂,俄罗斯的痛下决心既有技术原因,也有政治上的难言之隐。

俄罗斯装备有780枚洲际弹道导弹,其中的60%已经超过了保质期。保质期过后,必须从发射筒(井)中将导弹拆除并返修,因为有毒的化学推进剂可能开始变质或性能下降,导弹的电器性能也已降低,难以保证射程和精度。特别是核弹头中的核材料也可能衰变,必须进行保养。R-36M弹道导弹、SS-19、 RT-23弹道导弹、RT-2PM弹道导弹等导弹都有58%超过服役年限或性能不佳,急需保养。

从设计上来看,RT-23弹道导弹的设计寿命本身就较短,只有10年,这与世界上同类型导弹20~30年的寿命来比较,明显服役年限较短。RT-23弹道导弹的最后一枚生产时间是1991年,早已已完全超过了正常使用年限,虽然经过努力,但也只延长了5年。机动式导弹一般都在密封的发射容器内,而且几乎始终处于使用状态,但在发射筒中不可能进行维护和检修,必须返厂维护,而生产该导弹的巴甫洛夫勒机器制造厂位于乌克兰,苏联的解体使该型导弹无法送返原厂返修。另外,处于警戒状态的导弹惯性制导组件的系统寿命的期望值只有3年,而俄罗斯第四代导弹惯性制导平台的主要生产商克哈琼尼也在乌克兰,因此俄罗斯要么不断换导航组件,要么不断减少值班导弹数量。可见,性能的降低是RT-23弹道导弹从历史舞台退出的根本原因。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RT-23弹道导弹刚刚上马时,美国就意识到这种性能卓越的武器将对美国安全构成严重挑战,于是通过各种渠道向苏联施加压力,并将RT-23弹道导弹列在限制和削减战略导弹名单的前列,最后终于趁苏联解体,与俄罗斯签署了《第一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START1) ,并草拟了《进一步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2 ),特别是START2条约要求全部销毁容易诱发第一次打击的陆基洲际分导式多弹头弹道导弹,并从2003年起双方不得生产、拥有、试验和部署多弹头洲际导弹。而俄罗斯政府认为,俄罗斯大部分陆基多弹头导弹寿命到期,生产厂家又在乌克兰,无法更新,所以不如顺水推舟削减RT-23弹道导弹等导弹,以争取俄罗斯在政治上的战略主动,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争取西方的经济援助。因此,RT-23弹道导弹的削减就成了俄罗斯与西方世界交换利益的一份礼物,这是RT-23弹道导弹削减的直接原因。

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衰退,政局不稳,综合国力大减。苏联以前具有的常规力量在数量上的优势已不存在,在军事上俄罗斯甚至没有能力与北约打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也没有能力大量发展和生产核武器,保持一个庞大的核武库。但面对北约东扩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的威胁,俄罗斯为继续维护核大国的地位,维护其国家安全,放弃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并放宽了核武器的使用条件,宣布即使在受到生化武器攻击时,也可能使用核武器还击。这种在政策上威慑强度的增加,使俄罗斯即使在核武器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对西方必要的威慑程度。因此,耗费大量维护资金的核武器储备和值班已没有必要,这使RT-23弹道导弹的削减有了理论上的依据。

冷战后,俄罗斯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国内经济持续衰退,社会不稳定,综合国力下降。普京执政前,俄国防预算只能达到实际需要的1/3,而且70%用来支付军响,仅有30%用于军事训练、新式武器的采购和研制。与此同时,俄罗斯却拥有世界最庞大的战略核力量之一。因此普京一上台就以战略火箭军改革为突破口,大幅削减员额,退役老化武器,并将航天部队分离出去。据外电报道,2000年左右,俄装备采购经费的80%用在了RT-2PM2弹道导弹的生产制造上,而加快RT-23弹道导弹的削减无疑可使有限的装备维护和发展经费集中在了少而精的战略核武器上。为了解决经费问题,俄罗斯还曾计划将RT-23弹道导弹改装成“太空剪”商用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场,这也使RT-23弹道导弹能够完成最后的辉煌。

战略影响

俄罗斯虽然削减了RT-23弹道导弹,但并不意味其使命的完全终结,RT-2PM2弹道导弹RS-24弹道导弹等将成为新世纪俄罗斯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他们将接替RT-23弹道导弹的战略使命,成为俄罗斯战略威慑的主力。一部分RT-2PM2弹道导弹将会使用RT-23弹道导弹的地下发射阵地,以减少费用。2000年12月25日,俄战略火箭军司令雅可夫列夫上将批准新的单弹头RT-2PM2弹道导弹第3团开始值班。该团就部署在修整过的RT-23弹道导弹发射井内,RS-24弹道导弹、RS-24弹道导弹具备RT-23弹道导弹的全部特点,并担负了两种型号RT-23弹道导弹的几乎所有战略任务。看来美俄的战略核争霸决不会因为“手术刀”的退出而有所停顿,反而加快了俄战略核力量的转型。

2005年1月,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宣称,俄罗斯要在核武器技术上而不是战略核武器规模上与美国保持同步。普京也透露:“有些项目不但其它地方没有,而且在未来几年中其它核国家也不会有。” 2005年11月,伊万诺夫再次宣称,俄罗斯必须拥有现代化核力量,俄2005年以来在更新核力量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强调,俄美两国1993年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已被废除,俄罗斯可以自由地研发各种新式武器,包括多弹头导弹。可见,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发展思路已经改变,战略核力量正在快速实现转型,企图以技术威慑代替规模威慑。RT-23弹道导弹的退役使俄可以更加集中财力和人力发展新型战略武器,并促使俄罗斯核战略思想的转变。

根据俄罗斯战略核力量削减计划,俄到2012年的陆基和海基核力量分别占21.1 %和56.7%,以海基为主。俄海基核力量只占总弹头数的24.2%。RT-23弹道导弹的退役使其携带的360枚弹头和近40枚备份弹头也随之退役,这样大批量的弹头退役无疑将使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结构发生一定变化。2000年1月,陆基核弹头3544枚,占俄弹头总数的63 % ;到2005年1月,RT-23弹道导弹基本退役,陆基核弹头2436枚,占俄弹头总数的51%。RT-23弹道导弹的退役使俄罗斯陆基力量所占比例大幅下降,而使海基力量相对增长,这无疑使俄战略核力量发生结构性调整。

由于RT-23弹道导弹的退役使美国不得不遵守“和平卫士”/MX退役的承诺,美国紧随俄罗斯销毁RT-23弹道导弹之后,从2002年10月开始拆除“和平卫士”/MX导弹,美国在2004年削减了17枚该型导弹,2005年拆除了剩余的10枚MX导弹,到2005年9月19日,美国完成了该型全部导弹的拆除。“和平卫士”导弹的退役使美国陆基战略导弹减少近10% ,弹头减少25%左右,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核力量的结构和未来发展,制约了美国战略核力量的发展。

为了弥补RT-23弹道导弹退役而带来的战略威慑不足,俄罗斯近年开始加快了RT-2PM2弹道导弹RS-24弹道导弹的改进和最终部署进程,新的导弹将从质量上弥补由于RT-23弹道导弹退役而带来的战略威慑不足,推进了俄新型武器的服役进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