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 Media

更新时间:2022-09-26 22:20

从1997年RM出现算起,Real Media已经陪伴我们二十余载。互联网大行其道之后,Real Media 出现了。这种文件格式几乎成了网络流媒体的代名词。RM/RMVB皆为封装RealMedia编码的特有格式(包括RealVideo和RealAudio),RA/RMA这两个文件类型就是Real Media里面向音频方面的格式。它们是由Real Networks公司发明的,特点是可以在非常低的带宽下(低达28.8kbps)提供足够好的音质让用户能在线聆听。这一特点在互联网的早期简直是广大网虫的福音。也就是因为出现了Real Media之后,相关的应用比如网络广播,网上教学,网上点播等等才浮出水面,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

原理与特点

网络流媒体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简单说就是将原来连续不断的音频分割成一个一个带有顺序标记的小数据包,将这些小数据包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在接收的时候再将这些数据包重新按顺序组织起来播放。如果网络质量太差,有些数据包收不到或者延缓了到达,它就跳过这些数据包不播放,以保证用户在聆听的内容是基本连续的。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促成了网络上的又一个传奇。

由于Real Media是从极差的网络环境下发展过来的,所以Real Media的音质并不怎样,包括在高比特率的时候,甚至差于mp3。特别是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Real Networks公司只顾着往Real Media里面加入各种各样的新特性比如广告插播什么的,而忽略了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和宽带网的普及,用户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后来Real Networks通过与SONY公司合作,利用SONY的ATRAC技术(http://www.minidisc.org/,也就是MD的压缩技术)实现高比特率的高保真压缩,但这些举措始终都带给用户一个姗姗来迟的感觉。由于Real Media的用途是在线聆听,并不适于编辑,所以相应的处理软件并不多。一些主流软件可以支持Real Media的读/写,可以实现直接剪辑的软件是Real Networks自己提供的捆绑在Real Media Encoder编码器中的Real Media Editor。但功能非常有限。这一点与现在的Windows Media相比是两个世界。

兴衰史

RealMedia诞生伊始,网络仍处在小水管横生的时代。使用RealMedia编码可以在56KbpsMODEM接入的网络下依然能够流畅观看视频,这在当时简直就是黑科技。RM视频支持流式播放,压缩率高,和小水管是绝配。在RM的加持下,互联网动了起来,便捷的点播方式俘虏了人们的心,网络视频也取代了光碟租借成为人们获取视频的最常见的方式。

时势造英雄,RM攻城略地,占领了各家各户电脑的硬盘。而RM的改进版RMVB出现后,RealMedia更是一发不可收,可变码率的引进进一步缩减了视频体积,一部4G多的DVD压缩成RMVB后仅为四五百兆,惊人的压缩率对当时主流容量还没到百G的硬盘来说无疑是福音。

然而好景不长,英雄终有落幕时,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FLV/F4V的普及,网络上的视频点播服务已经基本见不到RealMedia的身影。FLV全称为FlashVideo,如名字一样属于Flash的扩展技术。FLV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好保护网络视频的原始地址——这个可是视频网站们的命根。不仅如此,FLV能够封装H.264和AAC,优秀的影音质量也足以让RealMedia无颜以对。所幸FLV的特性注定了它只能在网上称王,在砸了RealMedia在网络上的场子后就没有赶尽杀绝了。

直到现在,RealMedia仍是中国网民的硬盘中蕴藏量最大的视频格式。在本地播放领域,RM/RMVB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王牌。在寻找资源的时候,很多人看到格式不是RM/RMVB后根本不会去瞟第二眼。RM/RMVB多年来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树立起了一个体积小、画质高的形象,人们的这种认识也影响到了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能播放RM/RMVB的MP5在大陆市场遍地开花。

然而RM/RMVB体积小画质好的这种认识已经过时了。RealMedia编码格式得以在本地播放领域苟延残喘并不是因为它真的很优秀。随着技术的进步,早已经有大量的视频编码格式超越了RealMedia,久未更新的RealMedia在压缩率和画质上都劣势明显。事实上在国外,RealMedia已是明日黄花。

和XP、IE6的情况类似,中国市场也是RM/RMVB视频格式的最后依仗。由于特殊的国情,重度依赖视频压缩率的中国网民依然相信着RM/RMVB的神话,十数年积聚下来的高画质的口碑也延长了RM/RMVB的生命周期。长年累月形成的使用习惯让RM/RMVB仍寄生在这片土壤,更先进的视频格式在中国举步维艰。

不过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中国网民获取的网络视频如美剧、动画等多来源于各大字幕组,字幕组又掌控着获取片源-压制视频-发布的环节。目前不少字幕组都已经舍弃了RM/RMVB压制和发布,致力于使用更好的视频格式。虽然这种做法并没有得到所有网民的理解,有人甚至非RMVB不看,但在历史的铁骑面前,陈腐的RM/RMVB不过是螳臂挡车。

落伍于时代

RM/RMVB是十几年前的产物,RealMedia编码器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06年,距今也已经有了6年。6年对于瞬息万变的IT业来说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足以让某种东西变成化石。RM/RMVB的落伍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码速度慢。坐着等片看的观众老爷们当然不用管什么编码不编码的,但是苦逼的字幕组们可不得不关心这个,压片压慢了发布太迟可是会被伸手党们骂得满头包的,而且还会被别的字幕组抢了生意。RealMedia编码器最后一次更新在06年,那时酷睿处理器的传奇才刚开始谱写,怎么想RealMedia的编码器也不可能为如今四核八线程的i7优化。打开RealMedia编码器,看着那价值两千多的i7八线程只占满一个,进度条龟速前进,换你你也不想干了。

二、体积大/压缩率低。没错,你没看错,RM/RMVB没有体积优势了。RM/RMVB文件曾以高压缩率赢得人心,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RM/RMVB的压缩率优势早已成往事。使用H.264/X264编码可以轻松在画质持平甚至高于RMVB的情况下,做到比RMVB文件更小的体积,只要压制组愿意,可以轻松作出六七十兆的画质不输甚至更胜百兆RMVB的X264视频。

三、RealMedia编码器为商业用途,并不开源和免费使用。其实想想都知道了,连RealMedia的解码器都要收钱,Real公司还曾控告国内某播放器未经授权使用RealMedia解码器,RealMedia编码器有可能让你白用么。当然国情特殊,很多情况下压制者的确也是在白用,但这免不了夜长梦多。有免费开源的X264放着不用,去用又落后又贵的RealMedia编码器,这不科学。

四、画质差。RealMedia的设计初衷本来就不是为用户提供高画质,它流行的年代高清视频也远未普及,RealMedia最为人称道的战绩就是挤垮了一大堆租碟店,它以十分一的体积做到了接近DVD MPEG-2的画质。然而现在早已迈入了MPEG-4的年代,在连毛都看得一清二楚的FULL HD分辨率面前,RealMedia的画质劣势被进一步放大。如果你不想步兵变骑兵,还是抛弃RM/RMVB吧。

五、解码困难。这个解码困难表现为两方面,首先是支持度差。现在的移动设备在消费市场横行霸道,默认支持RM/RMVB播放的可没几个(预装RealMedia解码器可是要钱的)。相反,无论是Android这类开放的系统,还是PSPiOS这类系统封闭的机器,甚至是非智能的山寨机,都对H.264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解码支持。其次,RealMedia解码起来特别费劲,唯一的好处就是在冬天你会多一个续航三小时的暖手宝,还不用钱,多体贴多超值。

六、容器封闭。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一个视频其实就是一道菜。一道菜里面有主食材和配菜,还有调料,炒和以后才能构成一盘。视频也一样,我们需要先用视频、音频编码器制作视频流和音频流,在加上字幕导航等零零碎碎的东西,最后把它们一并封装到一个容器里,才能做成一个视频文件。MP4、AVI、MKV等容器可以封装的编码格式非常多,其中包括高品质的H.264/X264视频编码和FLAC、AAC等音频编码。很遗憾,RM/RMVB只能封装RealMedia编码,阿斗实在扶不起啊。

七、Real公司自甘堕落。想想你最后一次用Realplayer是什么时候了?RealMedia编码长期不更新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此外,Real公司还在全球各地向各种组织和公司榨取RealMedia解码的专利费。快醒醒,你认为这么个缺乏诚意只想坐着吃白饭的公司还能统治FULL HD高清时代么。

好吧,RM/RMVB的缺点不多,随心想随口说了一点,基本也就上面这些了,勉强一只手数不完。当然你也可以坚持使用RM/RMVB,但当你尝试更先进的视频格式后,你会发现RM/RMVB的缺点其实是两只手都数不完的。

RM/RMVB的生命已经走到了终点,然而我们对高质量影音的需求仍未完结。谁将接过RM/RMVB的大旗呢?目前有两种呼声最高的格式:MKV和MP4。无论的MKV还是MP4,都能封装现在远比RealMedia编码先进的视频流和音频流。现在流行的视频编码多为H.264/X264,音频编码多为AAC。这些音视频编码的质量、压缩率和使用的方便程度都远高于RealMedia。RM/RMVB格式从技术上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存在下去的理由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