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信息系统

更新时间:2024-11-07 22:39

战略信息系统(Strategic InformationSystem)是通过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战略的深度融合,支持或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优势的信息系统。

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在一些企业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这些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发展。此时,人们开始关注如何从战略上应用信息技术,战略信息系统(SIS,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的概念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高度兴趣和重视,得到广泛的研究。

1988年,查尔斯.惠兹曼(Charles.Wiseman)为战略信息系统下了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一个成功的战略信息系统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或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Laudon和Laudon所下的定义更加具体:“战略信息系统是通过生成新产品和服务,改变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或者通过改变公司内部的运作方式,以使公司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1992年,Liang和Tang提出,一个战略信息系统必须至少具备三个特点:

第一,系统连接多个实体,能给这些实体带来直接效益,并促进竞争。“连接多个实体”的特征将战略信息系统限定为特定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如企业间信息系统(IOS);

第二,系统能带来明显的效益,这种效益并不一定是战略性的;

第三,系统能影响企业间的竞争,可能会给行业以及产业结构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典型特点

分析战略信息系统的各种定义,以及总结人们对战略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战略信息系统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战略信息系统能支持公司的经营战略

战略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它不同于过去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简单模式,如提高效率、减轻人的劳动、辅助决策等,而是将信息技术与公司的经营战略结合在一起,直接辅助经营战略的实现,或者为经营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方案。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城市银行(CITIBANK)为实施其“改善客户服务、降低业务成本”的经营战略,率先在纽约建立起包括800多台自动提款机(ATM)的网络系统,自动提款机24小时全天候地工作,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及时和快捷的服务,使客户在任何需要的时间都能提取现金。同时,大量自动提款机的应用大大减少了银行分支机构和出纳员的数量,降低了业务成本。显然,这一以自动提款机网络应用为代表的战略信息系统,为城市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有力地促进了其战略目标的实现。

2、战略信息系统能极大地改变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或削弱竞争对手的优势。

许多战略信息系统的实施,如:事务处理系统(TPS)、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等,往往会引起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人员的精简及组织机构的重组,同时,也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与决策手段产生深刻的变革。业务流程的优化、机构的重组以及管理手段的变革,能大大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库存数量,并极大地改善服务质量,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3、战略信息系统往往能给企业所在行业的产品、服务、企业经营过程、企业的组织管理以及行业结构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当行业中的某个企业出于战略目的而建立和应用某一信息系统并取得巨大成功时,其示范效应会影响到整个行业,从而改变行业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的过程和行业结构。例如,美国航空公司的自动订票系统、美国城市银行(CITIBANK)的自动提款机、联邦快递公司的包裹投递及跟踪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系统由于在当初为各自所属的企业赢得了竞争优势、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迫于竞争的压力,行业内的其它企业会尽可能地模仿和应用类似的信息系统,从而对整个行业带来影响,并促进行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战略信息系统往往是信息技术在某个行业中的创造性应用。

从战略信息系统的上述特点可以看出,并非任何用于管理的信息系统都能称得上是战略信息系统,只有当信息系统能直接支持或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并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或削弱了竞争对手的优势时,才能认为该信息系统是战略信息系统。例如,当一个企业决定实施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同时库存成本在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时,企业建立了一套“库存管理及控制系统”。如果这套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库存成本,则该系统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经营战略,并为企业赢得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可以认为该系统是一个战略信息系统;而如果该系统的应用没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尽管该系统的建立是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不能说该系统是战略信息系统;同样,若这套“库存管理及控制系统”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库存成本,为企业带来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但如果企业并不实施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同时也并不打算因该信息系统的成功而转向采用低成本的战略,则也不能认为该信息系统是战略信息系统。

发展动力

竞争需要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活动日益走向全球一体化区域集团化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表现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质量和性能价格比提高,产品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特色越来越突出,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围绕着产品的服务也越做越好。这就要求现代企业除了具有传统的质量、价格、服务等竞争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两种基本竞争能力:

(1)创新竞争能力。这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能力。除了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的创新外企业的创新还应该包括观念更新、组织再造和业务重组,即综合创新。从英特尔(Int)到微软(Microsoft),从北大方正到青岛海尔,无数成功企业的事例证明,不断更新和提高的知识是竞争优势的原始源泉,而综合创新能力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最强大的竞争武器。

(2)时间竞争能力。即产品生产周期短,上市快,交货及时。这也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企业的竞争战略从60年代的扩大生产规模、70年代的降低生产成本、80年代的改进产品质量,演变到90年代的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为中心的竞争战略上来,时间因素已经被提高到现代企业竞争的关键地位。为此,一个能够实现企业反应敏捷性和技术、人员、生产及管理等多种组织柔性的分布式网络化企业“虚拟企业”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虚拟企业,就是指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超越空间约束、依靠电子手段联系、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多样化的新产品。它的特点是在企业功能上的不完整性、组织结构上的非永久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即企业功能虚拟化、组织虚拟化和地域虚拟化)的前提下,通过信息集成和管理,发挥资源的总体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随着日趋激励的竞争,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任何变化都要作出快速反应,从而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随企业竞争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能满足现代企业基于快速反应的竞争决策要求。

技术推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以企业内部信息资源为主要对象的信息管理模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并为新一代信息系统的诞生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些技术主要有:

(1)面向对象技术。敏捷性企业所具有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机构重建的动态特性,对企业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企业重组的动态变化特性。面向对象技术本身的封装性、继承性多形性、层级性、易修改性、动态链接性、可重复利用性等特点,使一个系统不仅可具有可缩放性和可维护性,而且还能满足敏捷性管理的低成本、高质量、短周期和小批量以及灵活性和可靠性等各种不同需求,从而使以面向对象技术为开发工具的515能为企业提供迅速响应变幻莫测的市场变化的竞争实力。

(2)数据仓库技术。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竞争其实是信息的竞争。作为企业的管理决策者,掌握的信息当然是越准确、全面、高效越好。数据仓库技术将企业内各种跨平台的分散数据经过重新组合和加工,构成面向决策的数据仓库,使最终用户可以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数据挖掘、多维数据分析、动态查询和报表等,开发利用有战略意义的信息资源。数据仓库是为管理决策者服务的,它的目标是从大量杂乱无章的历史数据和汇总数据申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用于支持高层决策分析,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数据仓库技术也是企业SIS的重要支持工具。

(3)Intranet技术企业内联网Intranet)利用Internet的Web模型作为标准平台,采用TCP/IP作为通信协议,同时运用防火墙技术保证内部网络资源的安全性,在企业内部网络上形成了一种三层结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即测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模式,并由此构成了企业SIS的基础结构。Intranet充分利用了Internet的技术,因而开发简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通过lntranet,使企业将以往分散的信息结构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网络体系相对集申的“信息大陆”,这样,不仅可在企业内部实现以Web为中心的更加方便灵活的信息发布与交换方式以及更加迅捷的协同作业,而且由于Web服务器与数据库的成功连接,使得从企业外部也可以及时访问企业的主干数据库。因此,利用Intranet很容易构筑起能够对竞争环境作出快速反应的SIS,增强竞争实力。

Internet的商业化,特别是Intranet技术的兴起,使企业的信息管理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企业的信息生产、发布、收集和处理能力及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的同时,企业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多重性。他们之间可能既是合作伙伴或客户关系,又是市场对头或竞争关系。随着全球信息基础结构(G11)的建设和社会信息环境日益走向网络化、数字化,企业之间跨机构或跨国合作的机会和范围都大大增加。善于利用信息环境的企业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全球化实时运作,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战略协同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参与竞争。注意通过网络化、数字化的开放式信息环境共享全球信息资源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有机会进入以往难以挤迸的国际市场和商贸关系的各个环节,并以质量、价格和服务优势同大公司展开竞争。全球竞争环境将因此变得更加公平。这些进展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死存亡。企业为了生存,必须适时转变其经营管理战略,更多地强调敏捷性,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市场经营方式进行革新。这就是说,企业需要制定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战略,即重新确定企业与顾客及竞争对手的关系,并据此改变企业的内外信息联系方式,建立更加灵活的、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信息系统SIS。这是企业在全球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

管理变革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既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更多、更大、更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并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与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为企业515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

(1)ERP。ERP即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ces Planning)的缩写,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管理理论的最新进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供的企业整体经营管理解决方案。它最早起源于物料需求规划(MateriaI Reduiements Planning, MRP)。MRP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制造业库存管理系统,其特点是考虑各种物料之间的相关需求基本方程生产计划(要生产什么?)、产品结构(用什么生产)D和库存记录(已有了什么?)进行计算,指出未来何时将会出现物料短缺并以最小存货量来避免物料短缺(还应得到什么?),从而使企业可确定各种物料的定货数量和交货期(计划何时下达?)。但MRP没有把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复杂多变的外界因素纳入系统,忽略了供需之间的矛盾,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也没有把车间作业和其他信息及时反馈到系统中,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不能得以顺利进行。

制造资源规划(ManufacturingResource Planning, MRPI)是MRP的发展和扩充。它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管理,并从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库存控制、车间控制延伸到产品销售,同时辅以企业运营所必需的财务管理,以便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生产、营销和财务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全面规划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达到整体优化效果。利用MRPII,可在周密的计划下有效地调动各种制造资源,控制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但它与传统MIS一样,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对外部信息不够重视,缺乏灵活性,因而到了80年代后期,已很难适应企业竞争战略的发展需要。ERP在传统的MRPII基础上,吸收了适时生产(JIT)和全面质量管理(TQC)等先进的管理思想,极大地扩展了企业信息管理的范围,给出了新的企业管理结构,即把用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以及供应商的生产资源整合在一起。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生产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生产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市场营销工程技术、财务、人事等,还包括对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显然,ERP就是一种面向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它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并通过这些环节的紧密联系以及协同与平衡,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多企业、多地域跨国经营合作。由此可见,ERP与SIS的思想是一致的,它将为企业SIS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持。

(2)CIMS。CIMS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或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以往多指前者,此处为二者含义的集成,又称CIMS。

CIMS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企业活动全过程中各功能子系统的完美集成。它以产品为主线,集成了产品设计/制造/控制层(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生产管理层(ERP,MIS,OAS)和经营决策层(DSS,ES),使产品的管理决策过程、设计开发过程、加工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过程等通过计算机网络合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以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的一致性、共享性及时性和可靠性,实现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的智能化,达到优质高效的目标。由于CIMS对于现代企业的竞争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各国对CIMS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H国政府将CIMS列为影响国家经济命运和竞争地位的22项关键技术之一,欧共体、日本均制定了CIMS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清华大学设立了国家CIMS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第一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北京第一机床厂通过实施CIMS工程,使超重型数控龙门铣的交货期由36个月缩短为18个月,因而在1996年的国际招标中一举申标。1995年,北京第一机床厂的CIMS工程还获得了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实施CIMS,可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CIMS概念的核心内涵就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系统观点和信息观点。所谓系统观点是指,CIMS强调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市场需求、产品开发、加工制造、质量控制、销售服务、人事与财务管理等都是一个整体,要统一起来考虑;信息观点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过程,这一观点为企业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SIS奠定了认识上的基础。CIMS便是在这种哲理的指导下,通过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信息集成,支持了技术的集成,进而由技术的集成进入物资、人员、资金、组织和经营管理的集成,使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整体优化运行,以此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CIMS形成了企业SIS的内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