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7 21:52
瑞典(瑞典语: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首都是斯德哥尔摩。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瑞典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2181千米,总面积45万平方千米,是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划分为21个省和290个市,首都为斯德哥尔摩。截至2023年12月,瑞典总人口为1055万。
主词条:瑞典历史
冰河时期的冰川退却后,瑞典迎来了石器时代,这时瑞典已经有人类居住,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从事狩猎和食物采集的部落。瑞典北方的耶姆特兰省发现过约前9000年前的岩画。随着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商路形成,南欧的铁器传入了斯堪的纳维亚。而北欧的兽皮、琥珀则被贩卖到希腊和罗马。
3至4世纪的罗马帝国末期,被称为“人种作坊”的斯堪的纳维亚诸部族向西欧和南欧输出了大量移民。哥特人据称就来自瑞典哥特兰岛。苏维汇人则来自瑞典南部海岸。
10世纪,罗马天主教从丹麦传入到瑞典,并很快巩固下来。
11世纪初,瑞典开始形成国家。
1157年,瑞典兼并芬兰。瑞典独立后,新教路德宗取得了支配地位。早期的传说留下了几位早期瑞典国王的姓名和事迹,如埃里克家族和斯沃克家族,直到福尔孔王朝统治的建立。
与近邻丹麦人和挪威人相比,海盗时期的瑞典人更注重商业贸易而不是征服和殖民,致力于向欧洲东部和东南的经营,势力曾经远达黑海和里海沿岸。在这里瑞典人与阿拉伯人甚至更往东的民族交换皮毛,金属等产品,到达过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和巴格达。瑞典王宫钱币展览馆收藏有当地出土的古代西亚国家铸币。
瑞典人首先到达了芬兰湾北岸、涅瓦河和拉多加湖一带。他们在这里建立据点,并继续向南推进,在诺夫哥罗德建立了诺夫哥罗德公国。据基辅修士的记载,一支瑞典人进入东欧腹地并建立了基辅罗斯,他们被称为瓦良格人。过程是这样的:维京人因对斯拉夫人征收重税而被逐出,但斯拉夫部族却由此陷入混乱之中。有人提出从别的国家请一位国王来统治他们。于是使者来到瑞典,有三兄弟成为候选人,他们是留里克,辛由斯和特鲁弗。他们成为后来诺夫哥罗德、白俄罗斯和伊兹伯斯克的统治者。辛由斯和特鲁弗去世后,留里克接管了他们的土地。他的继任者奥列格征服了基辅,成立了基辅罗斯国。
瑞典王国形成之初,瑞典是个由一些独立性很强的省组成的松散王国。各省通行自己的法律。而国王负责各省之间的协调和组织对外战争等事务。12世纪时王权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税收和法律。此时,瑞典已征服了芬兰的西南沿海地区,并继续向东南方扩张。
1397年,为了对抗强大的汉萨同盟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势力,丹麦、挪威、瑞典三国在瑞典东南部的卡尔马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由丹麦王室主导的卡尔马联盟,从此瑞典和挪威臣服于丹麦国王的统治,同时保留了王国的地位。但在联盟时期瑞典人与丹麦人的冲突不断发生。
1520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进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平息了一场独立运动。随后,本地贵族出身的古斯塔夫·瓦萨在达拉纳省组织反抗联盟国家的运动。很快,反抗丹麦统治的势力控制了瑞典的大部分地区。抵抗运动得到了与丹麦敌对的汉萨同盟盟主城邦吕贝克的援助,攻入斯德哥尔摩。
1523年,丹麦军队镇压武装反抗失败。瑞典获得独立,古斯塔夫·瓦萨被选为瑞典国王,建立了瓦萨王朝。挪威继续则留在联盟内,成为丹麦的一个政区,而瑞典的南部沿海地区仍在丹麦控制之下。即位之后,古斯塔夫·瓦萨宣布与吕贝克断绝关系。
1593年,路德宗成为瑞典国教。
16世纪,瑞典经过几次战争,打败了丹麦、波兰的军队,成为北欧的军事霸权。在30年战争期间,瑞典加入新教阵营参战,并派兵深入神圣罗马帝国腹地。
1625年,瑞典控制了利沃尼亚。
1632年,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吕岑战役中阵亡。
1634年,瑞典军队在纳德林根战役中战败,撤回国内。
1642年,瑞典再次出兵德意志。1648年,法国与瑞典联军最终战胜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瑞典得到了德意志领土前波美拉尼亚、维斯马、费尔登和不来梅。30年战争后,瑞典在波罗的海的势力达到顶峰。
1654~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1658年,瑞典从丹麦手里收复了南部沿海的斯科讷、布勒金厄等地。
1700年,俄国、丹麦、波兰结盟与瑞典交战,大北方战争开始。
1709年,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军队在今乌克兰境内的波尔塔瓦被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击溃,逃至奥斯曼帝国。俄国开始取代瑞典成为北欧及波罗的海地区的新兴强国。
1718年,瑞典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
1721年,瑞典战败,丧失了波罗的海属地及其军事强国地位。利沃尼亚地区被并入俄国。
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
1809年,瑞典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兼任芬兰大公。
1814年1月14日,丹麦与瑞典签订《基尔条约》,丹麦将挪威割让予瑞典。挪威乘机宣布独立并颁布了宪法。瑞典对其发动战争,挪威被迫同意作为一个国家臣服于瑞典国王,结成挪威—瑞典联盟。
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未参战。
1995年,瑞典加入欧盟。
2022年5月16日,瑞典政府正式决定向北约提出加入申请。
2022年6月29日,北约领导人正式邀请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28日,土耳其一改立场,对瑞典和芬兰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进程“开绿灯”。
2022年6月30日,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结束时表示,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议定书将于7月5日签署。
当地时间2022年7月4日,瑞典正式确认愿意加入北约组织并承担盟约规定的政治、法律和军事义务。
当地时间2022年7月5日,北约组织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与瑞典外交大臣林德在北约总部布鲁塞尔正式签署,加入北约组织议定书。
当地时间2022年7月5日,据瑞典电视台消息,30国驻北约大使现已签署了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协议。
当地时间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议定书。
2023年3月29日,匈牙利政府发言人佐尔坦·科瓦奇说,匈牙利暂时搁置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申请的程序。
当地时间2024年3月5日,匈牙利总统舒尤克签署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的法案。
当地时间2024年3月7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向北约文件保管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递交瑞典加入北约的文件,标志着瑞典正式入约,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
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边境长586千米;西部与挪威为邻边境长1619千米;东临波的尼亚湾和波罗的海与俄罗斯隔海相望,西南临北海,并与丹麦和英国隔海相望。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领海有12海里,海岸线长约2181千米,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瑞典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高原。瑞典地形狭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
瑞典靠近海洋地区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平均气温1月北部-16℃,南部-0.7℃;7月北部14.2℃,南部17.2℃。
瑞典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湖泊约10万个,可通航河流较少。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千米,居欧洲第三。
瑞典有铁矿、森林和水力三大资源。截至2014年,瑞典已探明铁矿储量为36.5亿吨,是欧洲最大的铁矿砂出口国。铀矿储量为25至30万吨。森林覆盖率为54%,蓄材26.4亿立方米。平年可利用的水力资源有2014万千瓦(1760亿千瓦时),已开发81%。此外,北部和中部地区有硫、铜、铅、锌、砷等矿,储量不大。
主词条:瑞典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21个省和290个市。省长由政府任命,市级领导机构由选举产生,省、市均有较大自主权。
“瑞典”一词来自瑞典语“安宁的王国”的意思。国名来自瑞典的起始地区(今瑞典中部)。别称:“森林王国”“湖泊王国”“欧洲锯木场”“北欧雪国”“禁酒王国”。
主词条:瑞典国旗
瑞典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8:5。旗面由蓝、黄两色的构成。旗帜底色为蓝色,黄色宽条十字把旗地分成4块蓝色长方形。靠旗杆一边的上下长方形面积相等,靠右边的上下长方形面积也相等。
瑞典国旗于1906年6月22日正式制定。在1157年,瑞典国王埃里克九世于远征芬兰前向神祷告,看到如同金色十字架的光芒横越青空。根据这个传说,蓝底金十字与蓝底金王冠的图案成为了瑞典的国家象征。也有指金十字是来自瑞典福尔孔王朝中的金色十字架,并以蓝底为本而设计的。
主词条:瑞典国徽
瑞典国徽分为大小两种。瑞典国徽(大)图案带有中世纪色彩。一面绘有国旗图案的盾徽配置在华美高贵的大帐篷里。后面的图案分为两组:一组是蓝,地上浮出三顶美丽王冠。自1364年之后,瑞典王国就以此作为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仍保留的君主体制;另一组图案是蓝、白条相间的背景上,上面站立着一只金色雄狮,它象征古老的福尔孔王朝。
瑞典国徽图案中心镶嵌着一枚小国徽图案:红底银色宽带上托着一把金壶;一只金色雄鹰飞翔在星光灿烂的夜空中;蓝天下,一座银白色双塔城堡巍然矗立。它们分别代表了瓦萨王朝及其继承人伯纳道家族。盾徽两侧侍立着一头戴着金色王冠的雄狮,顶部的皇家冠冕由六翼天使勋章的链条环绕,链条上装饰着生动的天使形象。
主词条:瑞典国歌
《你古老,你自由》(Du gamla,Du fria)。
乌鸫,顾名思义,全身羽毛乌黑色。鸣声婉转动听,还能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有“百舌”的美名。
瑞典国石是水晶,水晶因美丽晶莹、硬度较高,瑞典人将其作为国石。
瑞典全国各地人口分布不均匀,全国90%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区,马尔默胡斯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达151人,而耶姆特兰省每平方千米只有3人。导致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的城市化;二是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人烟稀少。
瑞典来自南欧、中东、亚洲和中美洲的难民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很难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移民的增加也导致瑞典犯罪率的上升,20世纪70年代以后,瑞典政府对移民加强了限制。2008年之后,外来移民数已超过瑞典向外移民数。外来移民多来自斯世纪堪的纳维亚国家,其中又以芬兰人最多。
1056万(2023年10月)。绝大多数为瑞典人,移民多来自于中东、东南欧、非洲等地区。北部萨米族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约2万人。官方语言为瑞典语,通用英语。主要宗教为基督教路德宗。
瑞典民族中,瑞典族占90%。北部有芬兰族约3万人,拉普族近2万人。此外,还有丹麦人、挪威人、德意志人、犹太人等。
瑞典人为北欧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统一的瑞典民族形成于9~11世纪,是由斯维尔人和高特人为主体,并不断吸收后来迁入的移民以及部分拉普人和芬兰人而构成的。
萨米人亦称拉普人,属乌拉尔人种,为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拉普语。萨米人现聚集在北极圈附近,多已过上安居生活,以养鹿为业。
芬兰人为北欧民族之一,属乌拉尔人种,为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
瑞典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2022年9月,瑞典举行全国议会选举。10月,温和党、自由党与基督教民主党组成少数联合政府,瑞典民主党为政府支持党。本届政府施政重点包括打击犯罪、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加入北约等。
瑞典现行宪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订)、王位继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订)、新闻自由法(1949年制定)和言论自由法(1991年制定)四个基本法组成。此外还有议会组织法(1866年制定,1974年、2014年修订)。宪法规定瑞典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作为国家象征仅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不能干预议会和政府工作。议会是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国王的长子女是法定王位继承人。
主词条:瑞典议会
瑞典议会实行一院制,共349名议员。议员经普选产生,任期四年。议会组织法规定,政党在大选中需获得全国选票的4%或一个选区的12%才能进入议会。本届议会于2022年9月选出,由社会民主党、环境党、左翼党、温和党、自由党、中间党、基民党和瑞典民主党组成,设有16个常设委员会。温和党人安德烈亚斯·诺尔连(Andreas Norlén)任议长。
2022年10月,温和党、自由党与基民党组成新一届联合政府。现共有阁员24人。主要阁员包括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温和党),副首相兼能源与工商大臣埃芭·布施(Ebba Busch,女,基民党),外交大臣托比亚斯·比尔斯特伦(Tobias Billström,温和党)。
瑞典法院分三级:最高法院、6所中级(上诉)法院、72所初审法院,此外另设28所行政法院,皇家最高法院由16名政府任命的终身法官组成。全国设国家检察院、6个中级检察院、38个区级检察院和11个专司经济犯罪的检察院,国家检察长由政府任命。设有独立监察官,对议会负责,监督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员。
主要政党有:
(1)温和党(Moderaterna):执政党。1904年成立。原名温和联合党,2006年改为现名。主张坚持私有制和为企业减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现有党员约5万人。主席乌尔夫·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
(2)自由党(Liberalerna):执政党。1934年成立。原名人民党,2015年改为现名。主张自由竞争和宽松的移民政策。现有党员约1.1万人。主席约翰·佩尔松(Johan Pehrson)。
(3)基督教民主党(Kristdemokraterna):执政党。1964年成立,原名基督教社会民主党,1996年改为现名。现有党员约2.5万人。坚持基督教价值观,重视家庭。主席埃芭·布什(Ebba Busch,女)。
(4)瑞典民主党(Sverigedemokraterna):在野党(支持政府)。1988年成立。党员约3.6万人。极右翼政党,要求政府实行更加严格的移民政策。2010年首次进入全国议会。主席吉米·奥克松(Jimmie Åkesson)。
(5)社会民主党(Socialdemokraterna):简称社民党。1889年成立。瑞典第一大政党,曾长期执政,现为反对党。现有党员约8万人。主张保持和发展福利制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主席玛格达莱娜·安德松(Magdalena Andersson,女)。
(6)环境党(Miljöpartiet):在野党。1981年成立。现有党员约1.5万人。强调环保,主张关闭核电站,反对加入欧元区。实行集体领导制,主要领导人玛尔塔·斯特内维(Märta Stenevi,女)和佩尔·布隆德(Per Bolund)。
(7)中间党(Centerpartiet):在野党。1913年成立,原名农民协会,1958年改为现名。现有党员约2.3万人。反对中央集权,强调环保。主席穆哈雷姆·德米罗克(Muharrem Demirok)。
(8)左翼党(Vänsterpartiet):在野党。1917年成立。原名左翼党—共产党人,1990年改为现名。现有党员约1.1万人。要求缩短工时,重视妇女权利,反对加入欧盟。主席努史·达格斯塔(Nooshi Dadgostar,女)。
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1946年4月30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966年高中毕业后在部队接受军事训练,1968年在乌普萨拉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进修。1973年9月15日即位。爱好体育运动。1976年6月与德国人希尔维亚·索梅尔拉特结婚。有二女一子,长女维多利亚公主为王储。1981年9月和2006年7月偕王后访华,2008年出席北京奥运会,2010年5月出席上海世博会,11月随瑞典皇家工程院科技考察团访华,2011年2月和王后因私访沪。
乌尔夫·克里斯特松:首相。1963年生。1985年加入温和党青年团。1988至1992年任青年团主席。1991年当选议会议员,先后担任议会社会保障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劳动力市场委员会委员及议会审计员等。2010年出任社会保障大臣。2017年成为温和党主席。2022年10月当选首相。已婚,有三个女儿。
19世纪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加上一直在世界政治上保持中立,瑞典经济发展逐渐加速。到20世纪中叶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开始,瑞典实施了新的产业调整战略,加大科研的力度和投入,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现代化福利社会。
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农业在瑞典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瑞典农业劳动人口只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左右。
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出现衰退。1994年经济开始回升,此后发展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经济一直保持2~4%的增长速度。2008年之后,瑞典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面临经济增长下降、实体经济遭受冲击、市场信心持续疲弱、企业倒闭增多、失业率上升等不利局面。2009年后,瑞典经济企稳回升,第三产业产值占瑞典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
高度发达。以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为主要内容的“瑞典模式”为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59509亿瑞典克朗。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4万瑞典克朗。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2%。
失业率:8.0%。
主词条:瑞典货币
瑞典货币为瑞典克朗(Svensk kronor)。
全国耕地面积共282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粮食、肉类、蛋和奶制品自给有余,蔬菜、水果主要靠进口,农产品自给率达80%以上。
瑞典林木资源丰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还建立了庞大的纸浆、造纸、家具、林产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业部门,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
瑞典在保留传统特色产业的同时,优势部门却已转向技术集约度高的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环保等新兴产业。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瑞典主要有矿业、机械制造业、森林及造纸工业、电力设备、汽车、化工、电信、食品加工等。
瑞典财政状况良好,政府债务负担适中,2023年公共债务占GDP比率低于17%。
瑞典服务业发达,从业者主要分布在医疗护理、商业、运输通讯、金融、企业服务、教育、科研、公共行政、文化服务及家庭服务等领域。
2011年,瑞典服务业从业者占总人口70.7%。2011年,服务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3%,为3836.65亿美元。
旅游业稳定发展,主要旅游地有首都斯德哥尔摩、北部自然保护区、西部哥德堡市和南部斯科纳省。
2011年,瑞典共接待外国旅客约775万人次。
外贸依存度较高,2023年对外货物贸易总额4.151万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2.45%,其中进口额约2.048万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0.28%,出口额约2.103万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5.26%。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与交通运输设备、木材与纸张产品、化工与塑料制品、工业机械、电子与电信设备、矿产品等。
1989年正式取消外汇管制。主要投资对象是美国和欧洲国家,截至2011年瑞典对外投资262亿美元。
瑞典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高科技人才吸引了大量外资,外资主要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和北欧邻国。截止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22亿美元。
2011年瑞外援额为352亿克朗,占国内生产总值1%。主要受援国是埃塞俄比亚、刚果、莫桑比克、坦桑尼亚、乌干达、阿富汗、苏丹、肯尼亚、巴勒斯坦等。
瑞典语为瑞典的官方语言,通用英语。瑞典南北距离很长所以在各地都有各自的方言,以斯德哥尔摩地区的语言为瑞典的标准语言。瑞典学校中英语是必修课,大多数20世纪40年代以后出生的瑞典人都会讲英语。英语和瑞典语为通用商业语言。瑞典使用芬兰语的人口主要居住在斯德哥尔摩、哥德堡等大城市。
瑞典语属印欧语系属日耳曼语族斯堪的纳维亚语支。瑞典语与丹麦语及挪威语有关系,但发音与写法均相异。英语是第二语言。从1849年开始,英语就是高中的必修课程,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更是成为所有瑞典学生的必修课程。大部分瑞典人还掌握其它一门甚至几门语言,在学校就有除英语以外的外语课如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
瑞典的传统民族服装是,男子上身穿短上衣和背心,下身穿紧身裤子。少女一般不戴帽子,已婚的妇女则戴式样不一的包头帽。在正式礼仪场合,男子一般是西装革履,加上一件长外套;女子一般是西服上衣配短裙,或穿低胸露肩的长裙。
瑞典人在与客人交谈时,一般保持1.2米左右的距离,他们不习惯靠得太近。他们喜欢在交谈时直视对方,认为这是尊重对方的表示。
在瑞典,熟人见面时都会主动打招呼,并互相问候。与外国客人相见时,通常以握手为礼,有时也行接吻礼,在一般情况下,互不相识的人初次交往时要作介绍。其介绍的原则是把男子介绍给女子,把年幼者介绍给年长者。
瑞典人婚礼有宗教婚礼和非宗教婚礼两种形式。宗教婚礼一般按福音路德教的礼仪进行,非宗教婚礼则由法官或其他有权主持婚礼的人主持,同时要有两位证婚人。
每年1月1日,元旦节。
每年4月,复活节。
每年5月1日的前一天晚上,是瑞典人庆祝冬去春来的一个节日——五朔节。
每年五朔节之夜,人们集在野外,点起高大的篝火,伴着乐曲合唱。
每年5月1日,劳动节。
每年5月末,基督升天节。
每年5月末或6月初,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一。
每年6月6日,国庆节(1809年6月6日,瑞典通过第一部现代宪法。1983年,议会正式宣布6月6日为瑞典国庆节。)
每年6月末的星期六,夏至——仲夏节。
每年8月,吃虾节。
每年10月末或11月初的星期六,圣人纪念日。
每年12月13日,瑞典传统的露西亚女神节,瑞典人传称露西亚女神在每年12月13日夜晚降临人间,给人们带来光明;在首都斯德哥尔摩;这一天,太阳直到上午9点钟才迟迟升起,而到下午3点钟便早早落下,但从此以后,漫漫长夜便日见缩短,而光明的白昼则一天长似一天。
每年12月24日,圣诞节(瑞典的圣诞节比其他西方国家早一天是24日圣诞节23日在ghhdh晚圣诞夜)。
每年12月26日,节礼日。
11世纪之前,瑞典人信仰挪威多神教,信奉阿萨神族的神灵,乌普萨拉神庙是瑞典的宗教中心。随着11世纪的基督教化,国家的法律也做了相应的修改,禁止信奉其它宗教,直到19世纪末期才废止。1530年代宗教改革后,瑞典不再信奉罗马天主教,信义宗取而代之。18世纪后期,信奉犹太教和天主教等其它教派的信徒开始被允许在瑞典生活和工作。1951年,瑞典将宗教自由写入了法律。大约75%的瑞典人属于瑞典信义会,不过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减少,定期去教堂的人亦然。据统计,瑞典人大约有275000人属于自由教会,在瑞典生活的移民中约有9.2万人信奉天主教,10万人信奉东正教,50万人是穆斯林。瑞典年有学校都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教科书中也不乏有关宗教的内容。但平时普通路德派教徒仅有3%去教堂作礼拜,大部分教徒只在举行洗礼、婚礼、葬礼时才去教堂。每逢复活节和圣诞节时,大多数教徒都前往教堂祈祷。
基督教路德宗是瑞典的国教。国王信奉国教。法律规定非信奉国教公民不得担任首相。教会分为13个主教区,2365个堂区,3249个牧师。1993年国教会成员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88%。瑞典教会在国家享有特权,国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就宗教会议推荐的三人候选名单指定大主教和主教。国家征收教会税,由瑞典教会用于民事支出。1951年起允许教徒退出国教会。
除了路德宗教会外,瑞典拥有相当多的独立教会,最主要的有瑞典礼会联盟(有310座教堂,20124名教徒);卫理公会教会(3665名教徒);瑞典宣教契约教会(75000名教徒)等。瑞典五旬节运动是当前瑞典最大的新教教派。1991年其信徒达95800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外国移民的涌入,东区教会教徒人数得到增加,1991年教徒人数达10万人。
瑞典曾于1604年至1873年间禁止国民信奉天主教。据1992年12月31日的统计,全国有148440名教徒,占全部人口的1.7%。
1870年,犹太教获得合法权,斯德哥尔摩、哥德堡和马尔默都建有犹太教会堂。瑞典大约有1.5万至2万犹太人,其中绝大部分居住在斯德哥尔摩。
截至1991年,瑞典约有73000伊斯兰教徒。另外瑞典还有几个佛教组织。在瑞典迄今为止有14个藏传、南传佛教“寺庙”。
主词条:瑞典电影
瑞典电影拥有一百多年历史,从1896年开始就有外国人在瑞典拍摄新闻片。瑞典人自己拍片从1898年开始。1907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影片公司。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拍摄的故事片《赛尔日·维根》(又译《巨浪的日子》,根据H.易卜生的诗作改编)开始了瑞典电影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中立的瑞典处于隔绝状态,外国影片停止进口,该国的电影生产增加了。1940年开始,瑞典电影复兴起来。这期间的影片虽然大部分是娱乐片,但是反映尖锐社会问题的现代题材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A.汉力克孙导演拍摄的《一件犯罪案》(1946)、《第56号列车》(1944),莫兰德尔的《诺言》。20世纪60年代,瑞典电影界出现了一代新人。
1963年,瑞典政府对电影事业的政策进行了改革,给开始从事创作的新导演创造了一些比较好的条件。这个时期出现了所谓的新瑞典电影学派。这个流派的很多导演本人是作家,他们都是根据自己撰写的电影文学剧本进行拍片的。在当代瑞典影坛上,老一辈的电影工作者一直没有停止拍片,如伯格曼又拍摄了《面对面》(1976)、《秋天奏鸣曲》(1978)、《芳妮和亚历山大》(1982)等,并逐渐恢复了传统叙事结构。活跃在20世纪70~80年代的许多青年导演,有一部分是瑞典电影学会培养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瑞典每年摄制故事片15~20部。
瑞典的音乐为欧洲最佳之一。
主词条:瑞典美食
瑞典人以西餐为主,面包和马铃薯是他们的主食,其中特别喜欢黑面包。一般人的早餐是夹果酱和奶油的面包、咖啡、红茶;午餐有面包、肉、蔬菜、马铃薯和色拉等;晚餐与早餐的食物相仿,只加一份汤。瑞典人也喜欢吃中餐,如各种凉菜、花生仁、火腿扒白菜、红烧鱼、香酥鸭、酸辣海参、肉丝榨菜汤、烧麦、蒸饺、花卷、酥饼等,对加入火腿的广东菜比较感兴趣。瑞典人对清鲜、嫩滑、焦香的菜肴非常喜欢,但口味偏重,食物的咸度以及甜品的甜度往往较高。爱吃瘦嫩肉和新鲜蔬菜,喜欢喝浓汤。其菜肴基本上以鱼为主,其中又以鲱鱼、鲭鱼为主,也吃鸡、鸡蛋、牛肉、猪肉、野味和其他水产品。
瑞典人在饮食上有一种独特的习惯,就是每天要吃固定的菜品。如星期四的菜品是“艾他鲁、米德、佛拉斯克”,这种菜以豆类和猪肉为主要原料。“西鲁布拉”则是星期一的菜品,以牛肉的鲱鱼为主要材料。他们还有一种代表性的吃法,即在一张大桌上摆上几十种菜,按自己的爱好分取,菜的烹调质量仅为中等,称之为“海盗席”。
瑞典曾长期奉行军事不结盟政策。2022年6月18日正式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2024年3月正式入约。和平时期注重包括军事防务、民防、经济防务和心理防务在内的总体国防建设。国王为全国武装力量最高代表。三军总司令负责提出军事战略,领导部队训练,指挥全军作战。全国划分为四个军区。2017年7月1日,瑞典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军工发达。三军总司令米克尔·毕登(Micael Bydén)上将。
2023年12月5日,美国和瑞典签署防务合作协议(DCA),该协议在瑞典加入北约《部队地位协定》(SOFA)前后生效。
铁路在瑞典国内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19年,铁路总长15568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占2/3。全国铁路货运量6935万吨,54%为国内货物。轨道交通客运量达2.3亿人次。主要线路有连接南部大城市的环线(斯德哥尔摩—哥德堡—马尔默—斯德哥尔摩)以及北部输出铁矿砂的吕勒奥—基律纳—纳尔维克(挪威)线。瑞典铁路与丹麦和挪威等国相连,凭在瑞典有效的欧铁通票,可免费搭乘从哥德堡和斯德哥尔摩开往奥斯陆的列车。
海运是瑞典水运的主要方式。2020年,瑞典所有港口吞吐量总和为1.7亿吨,客运量1402万人次。主要海港有哥德堡、斯德哥尔摩、吕勒奥、乌克瑟勒松德和马尔默。大多数港口拥有储藏干货、农产品及冷冻产品的先进储藏设备。内陆的配送由大型托运承包公司负责,即使国内最边远地区也可很快到达。内河航运在瑞典居于次要地位,全国运河总长约2603公里,瑞典9条运河和挪威2条运河共同组成瑞典和挪威运河协会,负责改善河道、周边环保及旅游等服务。
瑞典拥有众多大中小航空公司,航线众多,航运便利。瑞典全国共有商用机场(年均运送乘客超过1.5万人的机场)32个。瑞典、丹麦、美国和挪威共同拥有北欧航空公司(SAS),瑞典政府持有其中的14.82%的股份。该公司现有服役飞机157架,航线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上百个城市以及国内的24个城市。此外,瑞典还有安德森商业航空公司(Andersson BusinessJet)、商业喷气公司(Business Jet)等从事商业旅行服务和国内短途旅行的10多个小型航空公司。经由德国至荷兰或英国港口的航线是瑞典最繁忙的航空线。中国飞往瑞典的直航(北京—斯德哥尔摩)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经营,几乎每天都有航班。东方航空公司于2018年6月开设了上海—斯德哥尔摩直航。
瑞典公路总长23万公里,其中有国道、省道10.6万公里。2019年全国公路货运量4.49亿吨。公路运输现已承担国内客运量的90%和货运量的50%左右。瑞典公路网北接芬兰,西临挪威,南可通过丹麦到达欧洲大陆。
白天开灯行车。这项措施是从1977年开始作为法令实行的。专家们认为,人的眼睛对晃动的灯光特别敏感。车辆白天开灯行驶,可以使处在远距离或拐弯、上下坡处的行人很容易看到,特别是雨天、下雪天效果更明显。自从实行这项措施后,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为防止雨雪污泥遮住前灯,瑞典生产的汽车都在前灯安装了雨刷。
瑞典使用国际通用的交通法规和信号,路上的交通标志通俗易懂。驾车时只要留神,一般不会走错道。同其他许多国家不同的是,这里市区的信号灯一般仅高两米,使行人和驾车者无须仰视而行,重要路口在同一方向设立4个信号灯,不管从哪个角度都一目了然。
瑞典的公路平坦坚实,但车速却受到严格限制,时速最高不得超过110千米,通常情况下限制在70千米上下,在学校、居住区和医院附近则限制在20至30千米。在孩子常玩耍的住宅区附近,路面上还专门设置了“障碍”,筑起几道10厘米左右的小坎,迫使车辆降低车速。在瑞典,平常很少见到交通警察,但是实际上监视很严。因此开车时千万不能心存侥幸,空中的直升飞机,地上的闭路电视,都严格注视来往车辆。超速行车者,第二天就会收到一张罚款单。
截至2011年,瑞典公路总长21.6万千米,其中有国道、省道13.9万千米。2011年公路货运量3.5亿吨。截至2011年,瑞典拥有轿车440.1万辆,公共汽车1.4万辆、卡车54.7万辆、拖拉机32.1万辆、摩托车28.1万辆。
实行十年制免费义务教育。2020年,84%的人口受教育水平达高中及以上。全国有各类高校48所(其中综合性大学11所,艺术类院校5所)。著名高校有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皇家工学院等。
瑞典科研较发达。全国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国家资助的全国各级高校、专业研究所、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以及企业资助的下属研发部门。
瑞典皇家科学院,是瑞典最高学术机关和最大的科学中心。瑞典皇家科学院是一个不属于政府而独立存在的科学机构,在世界上与英国皇家学会、法兰西科学院和前苏联科学院齐名。
瑞典发明:安全火柴、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滚珠轴承、护理残疾人的机器人、活动扳手、抗赌瘾技术、拉链、蓝牙、免费看日报、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奶油分离器、三点式安全带、网络语音聊天工具Skype、卫星导航系统GP&C、温室效应、虚拟病历、音乐网站Spotify、黄色炸药、智能头盔。
瑞典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丰富,网球、冰球、乒乓球、足球、手球、高尔夫球、赛马等竞技项目普及并有较高水平,全国约有2.7万个体育协会和俱乐部。
瑞典年出版图书近1.6万多种,日报170种。主要报纸有《每日新闻》、《瑞典日报》、《晚报》等。新闻媒体有瑞典通讯社,1921年创立,为半官方新闻机构,下设瑞典全国广播电台、瑞典电视台和教育台。
截至2021年7月,瑞典全国有公共图书馆692个,各类博物馆373个,电影院415所。
瑞典通讯社是瑞典最大的通讯社,创建于1921年。它是瑞典各报纸和广播电台合作所有的一个股份公司,其任务是向瑞典140多家报纸以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提供国内外新闻。总社设在斯德哥尔摩,在马尔默、哥德堡、松兹瓦尔、吕勒欧和延雪平5个城市设有分社。总社有雇员近180人,其中记者约150人,瑞通的国内新闻约占2/3。1954年,它作为第一家欧洲通讯社开始使用电传机发稿。
2010年,瑞典共有医生3.4万人,护士10.2万人。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8.8岁和83.5岁,老龄化较严重。
生活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发达。老龄化较严重。
瑞典生活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发达。瑞典是少数未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之一,战后瑞典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行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项目从父母带薪长期产假,到医疗保障病假补助,从失业保障和养老金,到义务教育,内容广泛,被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
瑞典是通过高个人所得税率,通过高额的税收,来实现福利保障的资金。瑞典的税种名目繁多,对个人而言,除个人收入所得税外,还有利息税、遗产税等,炒股票基金,买卖房屋等其他经营活动所得同样也要交税。购买商品要交增值税。公司则要付雇主税。每年的四月份到六月期间,瑞典人都要主动向税务局申报自己每年的所有收入。
有学者认为这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福利模式是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一种模式,是一种混合经济。瑞典的福利制度也因为欧洲经济衰退而面临困境,人口老龄化,年轻人缺乏就业性。这都是高福利国家普遍面对的问题,瑞典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增强经济活力,完善制度。
奉行“小国大外交”,视人权、民主和多边合作为外交政策基石。支持经济全球化,倡导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重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作用,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希通过提供发展援助、参与国际维和等方式发挥影响,外援占国民总收入比重约为1%。积极参与欧盟事务,支持欧洲一体化,为欧盟和北约成员国。主张加强跨大西洋合作。近年重视发展同新兴国家关系。
1950年1月14日,瑞典承认新中国,1950年5月9日同中国建交,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同年,两国互派大使,耿飚为中国驻瑞典首任大使。建交后,中瑞关系平稳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并取得显著成果。
中瑞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得到长足发展。1957年,两国签订政府间贸易协定。两国建有经贸联委会机制,迄今共举行20次会议。
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稳定发展,两国互为在亚洲和北欧地区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188.5亿美元,同比下降8.2%。其中,中方出口额94.7亿美元、同比下降16.7%,进口额93.7亿美元、同比增长2.5%。双向投资活跃。截至2023年12月底,瑞累计在华投资1918个项目,实际使用金额68.8亿美元;中国对瑞投资累计达194.8亿美元。
瑞在华主要企业有:伊莱克斯(中国)电器有限公司、斯凯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通信有限公司、北京爱立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宜家家居公司等。
2006年,瑞典“哥德堡号”仿古船复航中国并举办文化活动。2010年两国签署《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2015年续签。2012年,两国以互换照会形式确认在瑞典设立中国文化中心。2015年,瑞典国家交响乐团来华巡演。2016年,中国文化中心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落成。中国已连续多年在瑞举办“欢乐春节”活动。此外,中国乒乓球、速滑、田径等各类运动队也多次访瑞。
中瑞科技交流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8年中瑞成立科技合作混委会(司局级),1981年签订科技合作议定书,2004年签署《中瑞科技合作协定》。1992年,中国为瑞典搭载发射科学实验卫星“弗利亚”号。目前双方科技合作已扩大到通讯、环保、医药、农林、宇航等20多个领域的80多个项目。自1980年起,瑞典为中国培训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约2000多人。2007年9月,中瑞科技联委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瑞典科技周”在京举行。2012年国开行设立10亿欧元中瑞创新合作专项贷款;中瑞合作举办“绿色创新论坛”;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成立。2022年1月,中瑞科技联委会第6次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
中瑞1964年起正式交换留学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教育领域交往增多。两国签有《关于高等教育合作的框架协议》。2017年,双方签署《中瑞教育与科研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两国教育部举行首次教育政策对话会。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瑞有公派和自费留学生约7820名。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瑞军事交流起步较早。上世纪50年代,中瑞军方开始接触。
1996年瑞在上海开设总领馆。1997年中国在瑞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开设总领馆。1997年双方就瑞保留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领馆达成协议并换文。2002年11月瑞在广州开设总领馆,后于2009年11月关闭。目前,瑞在上海和香港设有总领馆。
瑞典同北欧国家有传统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密切协商与合作关系,视北欧合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础。主张进一步消除北欧内部的各种壁垒,发展北欧同环波罗的海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关系。瑞、芬、丹三国建立了在欧盟首脑会议前磋商机制。2008年担任北欧部长理事会主席。
1995年加入欧盟,2001年3月开始实施申根协定。支持欧盟一体化的深化和欧盟东扩,赞同土耳其加入欧盟。推进欧盟农业政策改革,反对设立欧盟主席。支持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2003年9月14日全民公决否决加入欧元。2007年12月,签署《里斯本条约》。
1994年,瑞典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承认北约在欧安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对北约东扩不持异议,重视深化与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认为北约在使用军事力量时,原则上必须以国际法为基础,除特大人道主义灾难和自卫外,须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曾参加北约在科索沃和阿富汗的维和行动。
2022年3月8日,瑞典首相安德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瑞典申请加入北约将使局势恶化。
2022年3月30日,瑞典首相马格达莱娜·安德松称,在俄乌冲突后,瑞典不排除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在此之前,安德松一直坚持瑞典的军事不结盟政策。
2022年5月15日,瑞典执政党社会民主党宣布,社会民主党党委委员会已正式决定支持瑞典加入北约。
2022年5月17日,瑞典外交大臣林德正式签署了该国加入北约的申请。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9日,北约在公报中宣布,北约成员国已正式同意邀请瑞典加入北约。当地时间7月4日,芬兰外长哈维斯托和瑞典外交大臣林德与北约助理秘书长卡登巴赫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完成了有关两国加入北约的最终会谈,芬兰和瑞典正式确认愿意加入北约组织并承担盟约规定的政治、法律和军事义务。当地时间7月5日,北约组织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与芬兰外长哈维斯托及瑞典外交大臣林德在北约总部布鲁塞尔正式签署了芬瑞两国加入北约组织议定书。按照程序,这份议定书随后将交由北约现有的30个成员国批准。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议定书。
2023年3月22日,瑞典议会投票批准政府关于瑞典加入北约的提案。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5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签字正式同意瑞典加入北约,该决定发布在土耳其官方公报上。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6日,匈牙利国会投票表决,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的申请。
当地时间2024年3月5日,匈牙利总统舒尤克签署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的法案。
当地时间2024年3月7日,瑞典正式加入北约,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
瑞典认为俄罗斯对瑞的安全比较重要。希与俄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支持欧盟与俄罗斯通过有关建立欧俄四个统一空间“路线图”的一揽子文件。愿看到俄更紧密地融入欧洲合作,支持俄加入世贸组织。强调俄必须尊重人权和保障人的基本自由,车臣冲突问题必须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俄政府应正确处理与国内媒体的关系。主张欧安组织在俄格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支持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呼吁俄格双方通过政治接触和平解决冲突。
2024年6月15日, 在阿曼斡旋下,瑞典释放伊朗前官员哈米德·努里,作为交换,伊朗同一天释放两名在押瑞典人员。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8日晚,瑞典议会投票批准一项防务合作协议,该协议使得美国可以自由进入并使用瑞典全国所有17个军事基地和军事训练场。
瑞典重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主张发达国家应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减免穷国债务,解除对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等产品的贸易壁垒并大幅削减对该国的农业补贴。表示将在现政府任期内使对外援助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1%的水平。把预防冲突、反对毒品、防治艾滋病及保护妇女权利列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重点。
2014年10月3日,瑞典新首相、社会民主党主席斯特凡·勒文宣布,瑞典政府将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支持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
美国总统拜登2024年1月24日致信美国国会多个重要委员会领导人,称一旦土耳其完成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的程序,他将正式通知国会向土耳其出售F-16战机。
2024年8月3日,由于担心加沙战争可能升级为地区冲突,瑞典关闭驻贝鲁特的使馆。
诺贝尔故居坐落在瑞典中部卡尔斯库加市的白桦山庄,离斯德哥尔摩200多千米。1894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结束了海外飘泊生涯回到祖国定居,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最后两年中的大部分时光。由于他当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生的旧居如今已经矗立起高楼大厦,白桦山庄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诺贝尔故居。
自1975年建立起纪念馆之后,这里已成为一游览胜地和诺贝尔学术活动的中心。每年一度在这里举行诺贝尔学术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探讨科学领域新课题和诺贝尔“造福于人类”的学术思想。纪念馆里保留着诺贝尔生前活动的照片、他获得的各种技术发明专利证书、金质奖章和遗嘱。
瑞典皇宫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斯德哥尔摩主要旅游景点。坐落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建于17世纪,是瑞典建筑学家特里亚尔的作品。正门由两只石雕狮子分立两旁,两名头戴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服装的卫士持枪而立,显得威武森严。皇宫四壁有许多精美的浮雕,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场院。南半阙的王宫教堂和国家厅以及北半阙的宴会厅保持着原有陈设,对公众开放。皇宫华丽的大厅里,壁上挂着大幅的历代国王和皇后的肖像画,穹顶饰有磁埋和雕刻和绚丽的绘画。据说大多出自17世纪德国美术家之手。有的室内还陈设着古代的战车兵器、珠宝饰物、金银器皿和手持长矛、全身披挂着铜盔铁甲的中世纪骑士的实体模型。王宫卫队每天中午按古老传统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遗嘱中他提出将其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诺贝尔基金会。
奥洛夫·帕尔梅,瑞典已故首相。1980年11月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特使调停两伊战争。1986年2月28日在斯德哥尔摩遇刺身亡。
拉格洛夫,瑞典作家。因“成功地呼唤人类心声”于19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被选为瑞典学院第一名女院士,是瑞典19世纪90年代浪漫派文学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