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坦克

更新时间:2024-11-03 15:19

T-34坦克(英文:T-34 Medium Tank,俄文:T-34 ТАН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领导设计的中型坦克。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艰难起步

20世纪初期,苏联刚刚成立时,根本没有完整的重工业体系,更谈不上坦克制造。国内工业企业至多只能偶尔完成一些修理工作。但是,在外国干涉下风雨飘摇的红色政权又迫切需要装备战斗车辆来加强红军的战斗力。1924年5月6日,苏联国防工业中央管理局在莫斯科成立,这是苏联国家坦克制造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苏联关于正式研制和生产坦克的官方文件最早出自1927年12月1日动员委员会的决议,当时国防工业中央管理局在1928年1月7日发布了第1159/128号文件,文件规定“……应当立即考虑在哈尔科夫地区建立坦克和拖拉机生产线……”

1928年秋天,哈尔科夫机车厂赢得了一辆BT系列快速坦克的原型车(1-12-32项目)的制造任务。这辆快速坦克原型车就是T-12坦克。T-12坦克是一种双炮塔坦克——主炮塔上方有1个小型的机枪塔,可独立旋转。主炮塔装有1门45毫米火炮,火炮两侧的球状机枪座上各安装1挺7.62毫米机枪。哈尔科夫机车厂在制造T-12坦克之前只生产过拖拉机,所有生产坦克必需的特种制造设备他们都没有,工人们也没有制造坦克的经验,但尽管条件艰苦且缺乏经验,T-12原型车的制造工作仍然进展很快。1929年底,T-12坦克原型车下线,1930年1月开始工厂测试。

苏联早期的坦克研制,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批量制造坦克奠定了基础。

早期试制

T-34中型坦克是苏联30年代末在T-32坦克基础上改进发展的一代中型坦克,最早的型号装有M1938/39(L-11)76.2毫米短管坦克炮,1940年9月开始在哈尔科夫坦克厂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坦克又有许多改进,最重要的改进是用85毫米坦克炮替换了76.2毫米坦克炮,称为T-34/85坦克,于1943年在3个坦克厂开始生产。后期苏联还利用用T-34底盘制造反坦克歼击车,如著名的SU-85、SU-100和SU-122。

30年代的苏联有两个坦克生产基地,一个位于列宁格勒,是由基洛夫工厂和红十月工厂等组成的生产基地,负责生产T-28、T-35和T-26等坦克。另一个是哈尔科夫机械厂,负责生产BT系列快速坦克。苏军提出设计新坦克,指标为在近距离内抵御37毫米火炮的直射,在中远距离内要抵御75毫米火炮斜射。列宁格勒方面提出的3个方案都是简单的增强装甲,之后也就发展出了KV系列重型坦克。而哈尔科夫工厂新到任的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在带领的年轻团队考虑的是通过防弹外形,用倾斜装甲来增加坦克的防护能力。

1938年5月4日,在苏联最高国防会议上,科什金将A-32(又称T-32)坦克的设计提交了上去,受到包括斯大林在内的领导认可。科什金随即表示A-32坦克可以作为通用坦克,集成BT系列坦克的高速、T-28的火力和T-26的小巧于一身,通用坦克的出现可以节约部队的成本。从1939年开始,A-32做了很多实验,最终于9月在库宾卡获得肯定。

在国防委员会对哈尔科夫工厂设计出的A-20不是太满意的情况下,科什金又提出用新型的BD-2柴油发动机安装在新的坦克上,在速度更快的前提下兼顾装甲防护。而BD-2发动机功率高达540马力,是后来著名的V-2坦克发动机的前身,同时悬挂部分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使A-32达到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也有着每秒40度的转向能力。最后,再加上L-10U型76.2毫米火炮,火力也很出色。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斯大林表示对新坦克进一步提高防护就可以投入量产,在装甲加强、火炮换为L-11型76毫米火炮的A-32坦克,拥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T-34中型坦克,以纪念苏联1934年发布的大规模发展装甲部队的法令。

研制历程

测试定型

哈尔科夫工厂按照国防委员会的要求,对T-34坦克采用比A-32坦克更厚的装甲以及更加强力的火炮和更加可靠的传动装置。1940年1月,工厂生产出两辆T-34坦克的原型车。科什金为了测试这款坦克,亲自率领2辆T-34坦克进行哈尔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辅-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给在莫斯科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由于积劳成疾,科什金因患肺炎于1940年9月26日病逝,最终没有看到绝笔之作T-34的精彩表现。其助手莫洛佐夫接替了他的工作,最终完成了研制。

随后,这两辆原型车又被送到苏芬战争的前线。但在这两辆原型车抵达之前战事就已经结束。不过设计组还是在芬兰,通过用T-34原型车火炮轰击已为苏军所占领的碉堡来展示T-34坦克武器系统的威力。随后,T-34坦克的原型车又在明斯克、基辅、哈尔科夫接受了进一步的测试。T-34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相对较高可靠性和易于大批量生产特点。终于T-34坦克1940年6月完成生产图纸,随即大批量生产。尽管有些车辆的转向系统需要用铁锤敲打才可以转向,但总体性能不错。

T-34按照火炮口径,主要分为T-34/76型和T-34/85型两大系列,其中T-34/76又分为1940年型、1941/1942年型和1943年型。

列装入役

1942年的T-34按炮塔不同,主要分为采用简易炮塔和新式六角形炮塔两种,后者又分为铸造型和焊接型,各厂制造方式也有不同。两种炮塔均采用F34型火炮,简易炮塔型一般被称为1941/1942年型,六角炮塔型在1943年成为统一生产制式,后来被称为1943年型。各类T-34在1942年总产量达12553辆。

进入1943年,苏联坦克面对德国层出不穷的新型坦克,性能方面已处于劣势。苏联一方面研制更新型的坦克,另一方面在T-34、T-70和KV坦克底盘基础上研发新型的自行火炮和坦克歼击车,作为对抗德国新型坦克的手段。

在1943年,T-34的各生产工厂统一了生产标准,以六角形炮塔型为标准,采用统一的履带、附加油箱等部件,在1943年夏季装备了新的车长观察塔。六角形炮塔型因此称为1943年型,也成为T-34/76的最终型号。当年,T-34/76产量超过1.58万辆,创下年产量的最高峰。

进入1944年,T-34/85的正式生产型亮相,以53倍口径的ZIS-S-53取代了早期型的D-5T。

与T-34/76相比,T-34/85采用了3人制的大炮塔,增加了炮长位置,使T-34车长从兼任炮长的重担下解放出来,从而大幅提高了T-34的作战能力。

T-34/85虽然在火力、防护上相对于德军坦克并没有多少优势,但改进3人制炮塔并普遍配备无线电后,比早期型号更有利于发挥坦克乘员的个人能力。再加上均衡的火力、装甲和机动性能,T-34/85的实战发挥能力有很大提高。

在1944年8月11日爆发的奥格莱德村战斗中,第53近卫坦克旅的奥什金中尉,驾驶T-34/85,以出色的机动战术,在200米距离上一连击毁三辆最新投入战场的“虎王”坦克。

1944年,T-34/85共生产了10449辆,另外还生产了3500辆T-34/76,总数比1943年都下降,而同年的德国中型坦克产量却提高到约6900辆,苏德双方的产量差距达到最小,苏联坦克还改善了以往的主要缺陷,从而能够充分发挥数量上的优势。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T-34坦克车体是焊接制成的,共分3部分,驾驶员和机电员位于车体前部,战斗舱上车体中部,车体后部装有发动机和传动装置。

炮塔为铸造结构,位于车体中部上方。T-34/85炮塔里有3名乘员,车长在左边,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在右边。炮塔顶部后边有两个带圆顶盖的通风口。T-34/76采用空间狭小的双人炮塔,一般为炮手兼任车长,其他也有装填手,甚至驾驶兼任车长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战斗效率。后期随着T-34/85坦克无线通讯设备的改善(同时增加一名无线电通讯员),这个弱点才逐步改观。

防护系统

T-34坦克使用了倾斜装甲设计,车体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炮塔也是倾斜装甲设计。

倾斜装甲提高了坦克的防御能力,一来可以大大提高跳弹的几率,二来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7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

德军Ⅲ、Ⅳ号坦克装备的早期37毫米、50毫米、75毫米火炮穿甲能力,都无法击穿T-34坦克的正面装甲。

火炮系统

当欧洲各国的坦克炮还停留在37~50毫米的水平,只有法国B1和德国IV号装备了75毫米短管炮时,T-34坦克就装备了一门76毫米L/30.5 L-11坦克炮,到1941年又换装了76毫米F-34型L/42加农炮。F-34型加农炮使用普通穿甲弹时,500米距离上可穿透69毫米均质钢板,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1毫米钢板,当时的德国坦克没有任何一款型号能够抵挡这样猛烈的火力。F-34加农炮还可发射高爆和破片弹攻击软目标,因此具备支援步兵进攻的能力。一辆T-34坦克通常备弹77发,包括19发穿甲弹,53发高爆弹,和5发破甲弹。1943年改进型T-34的容弹量增至108发。

动力系统

苏联设计师莫罗佐夫特地为T-34研制了著名的12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500马力,使其公路最高时速达到55千米/小时。V-2柴油机的体积为1.87立方米,整个马达部分体积为4.4立方米,其发动机辅助设备和散热器布置较为紧凑。V-2柴油发动机的另一个优点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460升,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39升的后备油箱,行程可达540千米。相比之下,德国IV号坦克只有160千米的最大行程,而虎式坦克跑100千米就得加油。另外柴油挥发性差,故常温下不能被普通火焰点燃大大提高了可靠性。

同时柴油机动力强劲,柴油机转速均低于汽油机,出力远强于汽油机,现代重型车辆基本都采用柴油机。T-34主机虽然功率为500马力,但是转速低达1800转/分钟,而德国虎式搭载的迈巴赫230-P30汽油机空有700马力,转速却高达3000转/分钟。所以T-34具备高达2653牛·米的强大扭矩以及轮周功率,而德国的虎式只有区区2228牛·米而已。500马力柴油机动力远胜700马力汽油机。

T-34坦克使用美国专利的克里斯蒂悬挂。克里斯蒂悬挂是一种拥有大直径负重轮,使用螺旋弹簧的独立式悬挂装置。这种悬挂均是由前后两个互相连接的圆柱形螺旋弹簧构成。位于前方的为可调式水平螺旋弹簧,后方的则是垂直螺旋弹簧,这种设计有更长的避震行程,可承受剧烈的上下颠簸,强化越野性能。T-34的履带将近50厘米宽,而德国坦克的履带通常只有30厘米宽。以上优点使T-34具有超强的越野机动能力,这是苏军装甲部队大纵深攻击战术的硬件基础。在冰天雪地的东线战场,T-34的宽履带使其可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驰骋,被德军称为“雪地之王”。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T-34/76系列

苏联人最初只是称其为T-34,后来苏联人为了将装备76.2毫米火炮的T-34与装备85毫米火炮的T-34区别开,分别称之为T-34/76,T-34/85。后来西方采用字母A~F区分T-34/76的亚型(当然这也是不准确的)。T-34/85的所谓43、44、45年型只不过是事后的一种描述,用工厂+ABCD类炮塔+炮+年份基本可以区分95%的T-34/85,同理T-34/76也是。

A、 1940年型,主要特征为一门型号为L-11,倍径30.5的76.2毫米火炮被猪鼻状的防盾保护着,炮塔扁平,分焊接,铸造两种;

B、 1941年型,一门型号为F-34,倍径41.2的76.2毫米火炮,部分A型使用了这种火炮,盒装防盾与40年型明显不同;

C、 1942年型,主要特征驾驶员舱盖更换,航向机枪加装外防盾;

D、 1942年型,主要特征为大型六角炮塔,两个圆形炮塔舱盖,舱盖打开状态因类似米老鼠的耳朵而得名;

E、 1943年型,在六角炮塔左侧加装了车长指挥塔;

F、 1943年型,铸造炮塔(实际是UZTM的冲压工艺炮塔)。

T-34/57

T-34/57坦克安装的是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这种身管长度达到73倍径的反坦克炮,是ZIS-4型坦克炮的原型。1940年,针对德国可能出现的重型坦克的威胁,苏联军方提出了多个反坦克炮的研制计划,F-31型57毫米超长身管反坦克炮就在其中。

1940年10月,F-31型反坦克炮的原型制造完成,并顺利通过了工厂和军方的测试,1941年初,F-31获准服役并改名为ZIS-2型反坦克炮,这种火炮可以以近1000米/秒的初速发射重3.14千克的BR-271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9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在1500米距离上仍然有75毫米的穿甲威力。

初期的T-34/57坦克刚刚生产出来便投入莫斯科保卫战,因其强大的反坦克火力,很快获得了“坦克猎手”的称号。而影响T-34/57使用的最大因素是弹药不足问题,使这种威力强大的坦克无法正常作战。当时苏军缺乏无线电设备(一般车辆都没有配备电台,指挥车才有)也使T -34/57的作战效能无法完全发挥。另外,部分火炮的生产质量问题也令部队不满。

1943年重新开始生产的T-34/57 Model 1943的装备情况不详,但由于生产批量小,似乎也分散装备了一些独立的部队或分队,加强某些方向上对德军重型坦克的作战能力。T-34/57 Model 1943第一次投入战场是在1943年8月,没能赶上一个 月前进行的库尔斯克大会战。T-34/57坦克,在新的T-34/85坦克出现后停产。

T-34M

T-34M坦克(开始称为A-43),是二战前苏联在T-34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衍生的采用扭杆悬挂系统的坦克。

虽然T-34M型坦克优势众多,但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其垂直弹簧式悬架就是一个,这种悬架加装在30吨重坦克时已经导致各种问题出现,更不用提日后更重的坦克型号了。

1940年10月,苏联仍下令把T-34坦克的弹簧式悬架更换为扭力杆式悬架,而改装后的坦克就被更名为T-34T型坦克。新型坦克只有部分零部件与T-34型坦克共用。该项目代号为A-43,项目在哈尔科夫第183工厂进行。

T-34M坦克研制专门开发一种新的V-5型柴油发动机,其优点在于可以使坦克实现90度转向。四挡变速箱仍旧设置在左侧,但加装了一个新的增效器,于是T-34M拥有了8个前进挡,2个倒车挡。

T-34M改成了扭杆悬挂装置,使越障高度增加了50毫米。改进后的坦克炮塔更狭小,装有一个指挥塔和两个圆形舱盖。无线电从炮塔改到了车体内,使得弹药仓加大,携弹量从77发反坦克炮弹增加到100发,机枪子弹也从2898发加大到4536发。

苏联人计划在1941年3月生产两辆T-34M原型车。改进后的坦克优越性并不明显,最终这款试验品仅仅制造了一个木质模型就不了了之。

OT-34

1941年前,苏联喷火坦克采用的是T-26轻型坦克的底盘。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后苏联坦克损失惨重,苏军急需新的喷火坦克。于是,苏联设计组在T-34坦克上增加了一个喷火装置ATO-41,这是T-34坦克第一种喷火坦克变型车。

战争后期,苏联发展出更复杂精致的喷火器,T-34坦克即使在完全执行喷火器任务时,也依然保留其主炮。1943年根据盟军协助条约,一套英国的邱吉尔“鳄鱼”式喷火坦克作出改进,将喷火器重新命名为ATO-42。装有这种喷火器的坦克被称为OT-34(有时也叫TO-34),于1944年首次投入使用。

OT-34喷火坦克携带燃料200升,通过压缩空气操纵。用稀薄燃料时,喷射距离为75-90米,用胶装燃料时可达109米。喷火炮装置于T-34坦克斜装甲右侧的一个装甲铸件上,两边各可旋转5度,通过电泵击发一发20毫米炮弹开始操作。整个过程总共可击发六次,每次持续两秒钟。由于要装置喷火器,只好把无线电通信设备移至坦克后炮塔内,OT-34坦克的外观因此很特别。

OT-34坦克主要用于攻击德军的堑壕阵地,使用喷火坦克能挫伤那些防御地的德军步兵的士气。但是OT-34坦克有限的燃料储存制约了其作用,因为坦克只能点射10次。

PT-34

苏联最初的扫雷坦克是战前的PT-3扫雷坦克,两套钢制滚轮通过一种回转式桁架装置挂在坦克上。1942年5月,工厂为T-34坦克开发了两种扫雷装置:一种的单个轮轴有“A”字形的脱粒滚筒挂在轮缘上;另一种有一个分离轴。

1942年8月对这种被称为PT-34的扫雷坦克进行了首次试验。在沃罗涅什附近的战斗中,第86坦克旅第223坦克营用两辆PT-34试验扫雷坦克捣毁了德军雷区。PT-34坦克还曾出现于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最著名的是在苏军合围斯大林格勒的“天王星”大反攻中。当时第16近卫坦克营在袭击德军机场时使用了PT-34扫雷坦克。这些早期的扫雷坦克存在着很多问题,而T-34扫雷坦克直到1943年夏才被较多地应用于战斗中。

PT-34坦克最多能清除压发10个5~10千克的反坦克地雷,然后,滚轮就得更换。这相对于一般的战术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以往只能派标准T-34 坦克独立清除雷场,而乘员们也只能祈祷坦克能有较好的抗爆性能。在1944年夏的巴格拉季奥诺进攻中,苏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PT-34坦克捣毁德国集团军群中心。

PT-34扫雷器是现代俄罗斯扫雷装置设计的基础。甚至是参加“沙漠风暴”行动的美国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所用的扫雷装置也参考了1942年首次使用的苏联PT-34扫雷装置。

T-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随着德国新一代和反坦克火炮量产装备,尤其是88毫米高射炮批量使用于反坦克作战中,T-34坦克面临防护能力相对不足的局面。苏方决定研制加强防护能力的新型中型坦克。该项目由第183工厂的520设计局负责,于1942年年初启动,新的坦克被命名为T-43坦克,工程负责人A·A·莫洛佐夫。

T-43型坦克75%零件都沿用了T-34的设计,主要改进有:

首先,T-43坦克增大了炮塔座圈的直径,在炮塔顶部左后位置设置了一个车长用指挥塔,可以进行全向观察,还取消了无线电员;

其次,为了能够抵御88毫米炮在1000米距离上的直射,铸造炮塔的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90毫米,车体正面装甲则采用75毫米厚度/55度倾角的布局。全车重量保持在了34.1吨,因此机动性依旧可以达到T-34的水平。

T-43型坦克的试验车于1943年2月制造完成,3月开始进行测试。但是就在这时,苏军在前线第一次缴获了一辆完整的“虎”式坦克,其正面100~150毫米的装甲厚度和88毫米主炮,使苏方异常震惊。因而T-34和T-43所用的F-34型76.2毫米主炮显得火力不足。另外德国将在1943年夏天开始,将装备70倍口径75毫米炮“豹”式坦克大量投入使用。这些情况,要求苏联坦克工业,一方面加强T-34坦克的火力作为应急措施,一方面抓紧时间研制火力、防护力都能上一个层次的新型中型坦克。前者的结果就是T-34/85型坦克的出现,后者则成为后来T-54坦克的缘起。

实际上,经过3000千米的行走试验,以及各种使用试验,T-43坦克上的种种改进被证明是有效的。只是由于设计时的情报工作和预见性不足,才没有认识到加强火力的必要性。结果由于主炮没有变化,火力不足,使得该车一出生就已经过时,缺乏投入量产的意义,只能作为下一代坦克的原型车使用了。

T-34/85

随着卫国战争的进行,德军开始将诸如黑豹、虎式这样的先进装备投入战争中。而苏联的T-34/76坦克所装备的76毫米火炮对付这些坦克时难免显得疲软。而且,苏军猛然发现现役坦克中竟然无一可在正常作战距离对虎式坦克构成正面威胁。同时,苏军发现T-34/76坦克的双人炮塔的作战效率并不高(在双人炮塔里车长要在负责指挥的同时为主炮装填炮弹)。因此,苏联人决定对T-34坦克进行火力升级。

1942年虎式坦克出现后,苏军发现现役坦克中无一可在正常作战距离对虎式坦克构成正面威胁,因此作为主力坦克的T-34的改装85毫米火炮的T-34/85坦克研制计划立即提上日程。

1943年年中,准备了四种不同型号的85毫米火炮参加测试,分别是D-5T,S-53,S-50和LB-85。两轮冗长的评测后,S-53测试胜出。但最早的要求是将S-53安装在标准的T-34/76炮塔(座圈直径1420毫米)。尝试显然失败了。随之产生了对新炮塔的需要,112厂,183厂都参与设计。

新炮塔参考而非抄袭了T-43的炮塔。112厂首先作好了准备,但是紧接着发现要将S-53装入,要作大的修改。在此期间安装D-5T作为临时解决办法。新的型号采用了源于52K M1939 85毫米高射炮的D-5T型85毫米坦克炮,倍径51.5(最早在第112厂生产的装备此种火炮的型号被称为T-34/85 M1943,其实1944年1月才走下生产线),同期S-53炮后来进一步改进,改良了驻退机,身管壁更薄,称为ZIS-S-53,倍径54.6(T-34/85 M1944,同样是52K高炮的衍生型号,根据资料来源的不同,ZIS-S-53的批产时间有说是1944年的3月,有说是夏季,有说是10月),但不管怎么说85毫米坦克炮大大加强了T-34的火力,从而得以对虎式坦克构成一定威胁(但就攻防而言仍处于劣势,需要抵近到虎式坦克500米内才能击毁)。

T-34/85对装甲也有一定的改进,上部车体全向45毫米(原来T-34上车体侧部,后部为40毫米)。T-34/85的另一项重要改进便是那重新设计的新型炮塔(源于流产T-43,座圈直径1600毫米),炮塔空间大增,正面炮塔厚度也增厚到90毫米,并根据战斗中得到的经验增加了装填手从而将车长从指挥-装填的双重任务中解放出来,极大提高了作战效率。由于加大的炮塔,德军常把T-34/85称为“大脑袋T-34”。T-34/85量产前仅生产了100辆。

T-34/85M

T-34/85投产后,改进工作也在持续进行。在T-34/100之前,还有一个试验型号,183厂研发的T-34/85M1944年5月,进行测试的T-34/85M。车体正面装甲厚度达到75毫米,驾驶员舱盖厚度达到90毫米。

从外观上看,与T-34/85最大的区别在于车体后部结构,排气管所在位置类似于BT系列坦克。但最终T-34/85M只生产了几辆试验原型,由于试验过程中车辆悬挂出现承重问题,车辆整体重量分配又有严重缺陷,且当时IS-2重型坦克投入生产,这种坦克已无较大实战价值,便没有了后文。

T-34/100

通过不断总结战场上的经验,T-34坦克也在不断地改进中,其中有些改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如T-34/85。但其中也有不少失败的型号,采用100毫米火炮的T-34/100无疑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种。

1944年7月,两份分别来自KB92和KB183设计局的改造计划被提交了上去,最后KB92的设计师A.Savin的计划获得了通过,他被命令用ZIS-100型100毫米坦克炮(这种坦克炮是在ZIS-S-53的基础上研制而来的)取代T-34/85上面的85毫米坦克炮。但因100毫米坦克炮的体积过于庞大,T-34/85的炮塔根本无法容纳,因此苏联工程师只能重新设计了一种炮塔,新的T-34/100样车的车体已经加长,而炮塔座圈则加大到1700毫米,但还是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1945年2-3月间,苏联人在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开始打算用D-10-34型100毫米坦克炮代替ZIS-100坦克炮,D-10是苏联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其发射的BR-412B穿甲弹初达到895米/秒,弹重15.59千克,在1500米距离上以60度命中目标时穿甲厚度为100毫米以上,1000米穿深185毫米(高速穿甲弹可达200毫米),理论上可在1500米击毁所有德军坦克,而且射速可达4-6发/分,这些数字看起来的确是让人动心。但在实际使用中却被发现是不合适的,由于D-10使用的是定装弹药,因此炮弹长度近一米,因此在装填时会限制装填角度,反过来又影响射速,也会影响炮手对目标的追踪与瞄准,因此这种改进型号最后也没能投入生产。

其他的型号还有装有100毫米LB-1火炮的T-34/100,D-10最终没有安装在T-34上,而LB-1则安装在T-34上进行了实验。但可惜的是由于与D-10一样的问题,LB-1同样被放弃。

服役动态

初期作战

最早一批的T-34/76A坦克于1940年完成115辆,并将一部分派往芬兰实战试验,但未能来得及参加战斗。到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共制造了T-34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德国IV号坦克的数量。而在莫斯科会战前夕,已有1853辆T-34交付部队使用。面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苏军西部特别军区,装备了266辆T-34,面对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基辅特别军区,有494辆T-34。当时苏联最新型的KV重型坦克已经有508辆装备部队,分别装备于六个机械化军。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正式爆发。战争爆发初期,苏联拥有坦克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全苏拥有坦克25000辆,主要包括T-26、BT系列轻型坦克,T-28中型坦克、T-35重型坦克,以及最新型的T-34中型坦克,KV-1、KV-2重型坦克。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其绝大多数为T-26、BT等旧式坦克。与苏联相比,德国投入进攻的3600辆坦克,大多数为I号、II号、35t、38t轻型坦克,基本不具备坦克战能力。而德军较为先进的III号坦克在东线战场只有960辆左右,IV号坦克在东线则只有400余辆。但德军战术得当,在初期给苏军造成了巨大损失。

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德军竟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这就是“T-34危机”,导致了德军大量坦克的过时,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应付局面。双方坦克性能相比,T-34和KV-1都拥有76毫米炮,可在500米外击穿德军III号、IV号坦克30-50毫米的前装甲。德军反坦克威力最大的III号坦克50毫米L/42炮,要在100米内才能对T-34的45毫米倾斜装甲造成威胁。KV-1坦克正面装甲达75-90毫米,侧后方装甲也有60-75毫米,令当时德国任何坦克炮都无能为力。至于IV号坦克的75毫米L/24短管炮,威力更加贫弱,100米内也难以威胁T-34。

德军改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是苏制T-34坦克最大的非盟军用户。值得指出的是,1941年德军第一次遇见T-34时,他们为之震惊,随后总是尽可能多的使用缴获的T-34。T-34 由于它浑圆双炮塔舱盖经常被同时打开,所以被德军战士戏称为“米老鼠”。

在1941年到1945年的东线战斗中,德军缴获了几百辆各种型号的T-34。大多数是T-34/76(A型至F型),相反只有少量T-34/85。在1941年至1943年早期,由于德军经常处于攻势而苏军经常处于守势,许多T-34/76被缴获。由于装甲部队的补充时断时续,一旦德国人获得完整的T-34就立即刷上铁十字加入德军服役。

在1943年夏季,甚至一些意大利乘员组也使用了缴获的T-34/76。1943年冬季,第20装甲师的21装甲营缴获了很大数量的1943型的T-34并很快投入了使用。1944年12月,一些“帝国师团”的T-34/76被交给了第100雪地猎兵师。1944年,第5党卫队装甲师“维京师团”在波兰中部的战斗中缴获了第一辆新的T-34/85并很快将它投入了使用。

1942年,T-34开始使用一种六角形的炮塔,大大减少了炮塔被炸毁的情况。1943年,在1942型的基础上,新的T-34又加装了一个指挥塔。而到了后来,为了装备85毫米炮,炮塔再次被重新设计。

作为对T-34的回应,1942年德军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PzKpfw V“黑豹”坦克(参照了许多T-34的特点)。德军高度评价T-34,他们使用它并不只是临时措施,例如精锐的“大德意志”装甲师直到战争结束还在使用T-34。

从1941年晚些时候起,缴获的T-34通常被送往里加的工厂进行修理和改进。从1943年起,梅塞德斯-奔驰和魏玛的工厂也开始进行T-34的修理和改进工作,对被缴获的T-34的修改包括改换指挥塔,无线电设备等等。T-34/76s坦克并且被当作火炮拖拉机和弹药车使用。严重损坏的坦克被当作训练、测试和靶车使用。T-34/76 上半部的炮塔指挥塔也会被拆下来安装在火车上改装为Panzerzug (装甲列车)、Streckenschutzug (铁道防御列车)。

德军将缴获的T-34/76和T-34/85重新命名为Panzerkampfwagen T-34 747(r)。德军的改进包括安装从损坏的PzKpfw III 和 PzKpfw IV 型坦克上拆下来的指挥塔,安装装甲裙板使T-34看起来更像PzKpfw V“黑豹”坦克等等,而其它一些小变化如车头灯、储物箱、工具、通讯设备/天线等等经常由战地工厂甚至乘员自己来改装。最有趣的变型车之一是在1943型的T-34底盘上改装而成的T-34型对空战车(德军编号Flakpanzer T-34-r)。它装备38型四联装20毫米高炮,布置在一个由野战修理工厂用损坏的半履带车装甲板焊接而成的炮塔中,弹药则用金属盒装着布置在车体后部。1944年早/中期,这种车辆随国防军第653独立猎坦克营在东线作战。1944年中期,这个营还使用过另一种T-34/76的变型车T-34(r)型弹药载运车。

事实上缴获的T-34很少被真正用于坦克战,他们太容易被其他德军坦克误认了。为解决这个问题,德军将缴获的T-34常被用作步兵支援,相对而言这种情况下识别问题还不是最大。为使识别更容易,乘员们常在炮塔上喷上一个很大的铁十字甚至是纳粹党的符号。同时,很常见的另一个做法是在车顶的座舱盖上同样喷上铁十字或是纳粹党的符号,或者是覆盖一面纳粹旗子以通知空中的伙伴——德国空军。

二战后期

随着德军投入全新的虎式、黑豹、携带长身管坦克炮的IV号坦克,T-34/76在面对德军装甲部队时显得越来越脆弱。为了对付德国出现的新型坦克,1943年秋T-34坦克开始改装85毫米火炮,并增设一名炮手,取代原本车长兼任的炮手工作,让车长专注于指挥与敌情的搜索上。T-34/85的炮塔随装甲和火力的提升变的更大,被德国坦克兵称为“大脑袋T-34”。同年12月15日T-34/85被批准投入大批量生产,该年共生产283辆,1944年就猛增至11000辆。

T-34/85是苏联人最值得骄傲的中型坦克,机动性能良好,耐用性是德军坦克所达不到的。T-34/85中型坦克装备一门85毫米/56倍口径ZIS S-53式坦克炮,威力巨大,可以在1000米的情况下击穿102毫米的钢板(用碎甲弹时穿甲力达到110毫米),远远强过美国人的装备短管76毫米炮的M4谢尔曼(M4穿深为89毫米,后期M4A3长身管76毫米炮威力与85毫米火炮相当),而85毫米坦克炮也是二战德军最为恐惧的中型坦克炮之一。T-34/85坦克还有2挺7.62毫米的DT机枪,具备了强有力的近战能力,连德军的反坦克步兵也很难接近T-34坦克。

T-34/85成为后期苏联坦克部队的主要装备,同“黑豹”相比,火力和装甲虽然稍有不及,但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全重也大大小于豹式,战时产量多达18000辆以上,因此从整体作战能力上压倒了德国坦克。

各型T-34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产量超过5万辆,是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产量最大的坦克类型。远远超过德国所有坦克的总和,成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保证。

战后运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军中T-34坦克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T-54/T-55中型坦克取代。波兰在1951~1956年间生产的M1型和M2型T-34/85坦克有如下改进:改进了发动起动装置,乘员从5人减为4人,增加了弹药基数,装有较好的涉水设备,增大了行程,改进了电台和光学设备。

朝鲜战争中,朝鲜人民军大量装备T-34/85坦克。开始,美军准备不足,调动驻军日本的装备M24“霞飞”式轻型坦克三个坦克营。战争开始不久3个营就在军隅里遇上了T-34/85坦克,M24坦克对于T-34/85的火力和防护力都显的明显不足,这似乎成了一场一边倒的猎杀。很快美军派出M26坦克火速增援,而M26的改进火炮和发动机型的M46坦克也加入战争,同时进行过大幅改造的M4A3E8坦克则更像是T-34/85旗鼓相当的对手。而盟友们也提供了黑亲王、百夫长等强大的战车。

1950年8月,M26第一次和T-34/85交手打出了4比0的战绩。统计表明在朝鲜战争中119次坦克战中有104次是美国坦克参加。在这些遭遇战中M26和M46参战次数几乎占了一半。美军击毁了97~115辆T34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其中5成以上战绩要算在M26和M46上)。而自己损失的M26和M46仅为14辆。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又对T-34/85坦克作了改进,采用了T-54主战坦克的负重轮和发动机,还增设了潜渡通气管。这种型号被称为T-34/85 Mod.1960。

此外T-34也装备很多国家的军队,曾在朝鲜、越南、苏联、中东、波黑等战场参战。

红场阅兵

2021年5月9日,俄罗斯红场阅兵,在接受检阅的地面装备方队中,打头阵的依然是被誉为“传奇坦克”的T-34坦克。

2022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红场阅兵,在接受检阅的地面装备方队中,打头阵的依然是被誉为“传奇坦克”的T-34坦克。T-34坦克因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深受好评,曾在二战中立下汗马功劳。

修复参战

乌克兰内战中,“新俄罗斯”民兵使用的两辆T-34/85是世界上最新继续参加实战的二战坦克。

第一辆被修复的坦克编号为237,该坦克当时是由一对在集体农庄工作的父子捐款建造的。服役后,237号坦克参加了两次雅西-基什尼奥夫、贝尔格莱德、布拉格等一系列战役,为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解放和纳粹德国的灭亡立下了不朽功勋。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后,237号坦克被调往东线,参与了歼灭日本关东军的“八月风暴”行动。该坦克在二战结束后被放置于水泥基座上成为了一座城市纪念碑,当地宣布独立后,经过一昼夜的维修后这辆放置了近七十年的坦克再次行驶在了卢甘斯克街头,并参加了5月9日的卫国战争纪念日。随后这辆坦克参加了乌克兰内战。

外国装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下40个国家使用了T-34坦克,其中带“*”记号的27个国家T-34坦克在1996以后仍为现役装备。

欧洲美洲

阿尔巴尼亚*、奥地利、塞浦路斯、古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芬兰、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

亚洲

阿富汗*、伊拉克、印度尼西亚、北也门、朝鲜*、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蒙古*、老挝、黎巴嫩*;

非洲

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刚果共和国*、津巴布韦*、苏丹*、赤道几内亚*、索马里*、多哥*、马里*、莫桑比克*。

总体评价

存在缺陷

苏联的T-34中型坦克被公认为二战最好的坦克。T-34的火力、防护、机动以及易生产性,达到最佳的均衡状态。在1941~1942年间,T-34的性能全面压倒当时德国大多数坦克。

但是,在T-34相对优势最为突出的1941~1942年间,T-34坦克依然遭遇惨重损失,战场损失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德军坦克(1942年苏军坦克损失15000辆,六倍于德军)。除苏军指挥能力差,以及维护整备力量薄弱等客观因素外,T-34自身的一些弱点也是损失惨重的原因。(“东方网”评)

第一,T-34的双人炮塔存在设计缺陷。T-34的四人车组中,车长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车长同时肩负炮长的职责,这就造成车长负担过重。在激烈战况下,坦克车组指挥和火炮射击都十分重要,前者负责掌控全局,后者决定攻击能力,两个人分工处理远比一个人更加有效率。

事实证明,双人炮塔设计大幅降低了T-34火炮的实战射速。与三人炮塔的德国IV号坦克相比,T-34/76的理论射速并不算太差,但实战中的射速往往只有前者的1/3甚至1/4。尽管76毫米炮远远强于超过1942年以前的德国50毫米、75毫米坦克炮,但指挥和射击效率失调,导致T-34难以充分发挥其火炮威力。

T-34/76的改进型号,一直试图改变这个先天缺陷,但几种设计均未能投产。直到1943年底,T-34/85才真正改装为三人炮塔,炮长和车长实现了有效分工。

第二,T-34/76严重缺乏无线电装置。在原始设计时,T-34就考虑到安装无线电通讯装置。但由于苏联电子工业生产能力不足,T-34/76在最初一两年尽管产量过万,却只有少量战车可配备无线电装置。由于缺乏无线电通讯能力,T-34进行编队战斗时,几乎无法形成有效指挥,车辆之间甚至只能采用旗语通话。在车际通讯恶劣的情况下,T-34编队的作战方法非常呆板,只能依照指挥坦克的行动而行动,灵活性极差。

在遇到伏击战、遭遇战时,T-34缺乏无线通讯的缺陷最为致命。少数发现目标或遇袭的坦克无法通知整个编队,造成苏军整个T-34编队被各个击破。与大编队表现不佳相比,反倒是一些T-34小部队常有较出色发挥。

随着苏联坦克工业的不断完善,T-34/76逐步被T-34/85取代,并且基本弥补了上述两大缺陷。在1944-1945年间,T-34/85相对于德国新型坦克已没有多少性能优势,但战场表现却有了很大进步。可见,决定坦克性能的不仅仅是火力、装甲和机动三个指标,很多设计细节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东方网、中华网、凤凰网 评)

历史留名

T-34采用具有多气门技术的12缸V型柴油发动机,动力性能更为优异。此外,T-34的发动机重量轻,因为苏联人使用的是铝合金铸件。

T-34坦克具有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相对较高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尽管有些车辆的转向系统需要用铁锤敲打才可以转向,但总体性能不错。

T-34坦克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著名的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T-34是二战坦克中的成功者,是战术标准、成本、综合设计的典范,在坦克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T-34坦克因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深受好评,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中国军网、俄罗斯“坦克大师网”、北京晚报、环球网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