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将金”号战列舰

更新时间:2023-08-06 18:59

“波将金”号战列舰,历史名舰之一。俄国黑海舰队的战舰。1904年建成。排水量1.25万吨,航速16节。装备305毫米舰炮4门,152毫米舰炮16门,457毫米鱼雷发射管5具。1905年6月27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组织舰员起义, “波将金”号驶抵举行总罢工的敖德萨港。6月30日沙皇政府派出分舰队进行镇压,未果。7月1日晚驶往罗马尼亚的康士坦察港。因得不到补给品,起义者将舰交给罗马尼亚当局。之后,罗将其交还沙皇政府。同年10月改名“圣潘特莱蒙”号,11月参加塞瓦斯托波尔起义。1917年4月恢复原名,5月又更名“自由战士”号。

建造概况

1882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批准了一项为期20年的海军扩军计划,准备依靠本国的造船工业建造19艘舰队装甲舰和4艘岸防装甲舰。按照这个庞大的计划,俄国海军于1895年9月决定再为黑海舰队建造第8艘装甲舰。海军部注意到,黑海的尼古拉耶夫罗斯季斯拉夫

阿列克赛大公自己也对新舰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意见,他要求采用首楼舰型以增加军舰的适航性,但这样必将增加舰体前部的重量,而且伴随着前主炮炮位的升高,也会恶化军舰的稳性。对于这点,大公认为可以采用较轻的炮廓式主炮来代替炮塔;防护系统应使用德国克虏伯式装甲,并且在主装甲带后设置倾斜的穹甲:各152毫米副炮炮位应用装甲板隔开,这样会拉大炮位间的距离,在舰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使主炮塔的位置偏向两端;为了降低成本,放弃在舰上使用贝尔维尔水管锅炉

海军技术委员会的各部门理所当然地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机械处对机舱和燃油舱的通风系统设计发出了警告;鱼水雷处则希望放弃水上鱼雷管,改为一对水下鱼雷发射管;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置疑也令肖特疲惫不堪。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要求设计师对各系统及装载物的重量和舰体稳性进行重新核算。肖特本来以为只消在圣彼得堡呆几天就能够回去,结果却被技术委员会留了足足6个月,委员会的头头们似乎认为把设计师留在自己身边进行工作才让人放心。

总体布置

武器装备

1915年6月,上甲板上又安装了2门57毫米高射炮,后来还加装了2门75毫米高射炮。过去装备的75毫米防鱼雷艇炮在大战期间被拆掉。

防护系统

侧装甲带上方是一道152毫米厚的上装甲带,这层装甲板一直向上延伸到主甲板的高度,长47.55米,用来防护动力舱的上部。再向上是主甲板副炮炮位的152毫米装甲列板。首楼甲板上的4门152毫米炮也有152毫米的装甲板防护,但是由于首楼甲板副炮位间隔较大,中间是不太重要的75毫米炮,因此没有在这里敷设整条装甲带。主炮塔侧壁厚254毫米,顶部51毫米;内部支撑筒壁厚亦为254毫米,但外围有穹甲和侧装甲带遮蔽的部分厚度分别为122和107毫米。司令塔侧面厚229毫米,顶部51毫米。

推进系统

燃煤锅炉后,重油舱亦改为煤舱,续航力降低到3200海里/10节;给水允许的自持力为14天,食品则可供全体舰员60天之用。

服役历程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