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1 13:25
小说的女主人公浪子因是中将片冈毅前室所生而不被后母喜欢。浪子由姨母做媒,嫁给了海军少尉川岛武男,夫妇恩爱甚笃。而武男的母亲性情乖张,不喜欢浪子。军人武男又常常征战在外,浪子抑郁成疾得了肺结核。爱慕浪子的武男表弟千千岩怂恿浪子的婆婆以不治传染肺病会毁灭川岛家族为由,将浪子休回娘家。而武男因家庭纠纷决然参加中日甲午海战,后负伤卧病于医院中。浪子因受辱肺病加重,其父亲全力照料才免于一死。命运捉弄,浪子和她的父亲外出在火车站上竟迎头碰见重赴战地的武男。无情的火车汽笛一呜,将两个相爱的人带向不同的地方。浪子不久离世。
(以上目录为林纾译本目录)
浪子
浪子(なみこ)与日语眼泪(なみだ)的发音相似,看似温婉的名字,从另一层面上来看却象征着表面物质生活优越而内心精神苦痛的女主人公,以在流泪这一形式来传递这一寓意。
她八岁丧母,小小年纪就在继母的阴影下过着“不被爱是不幸的,不能爱更加不幸”的无奈生活。
浪子嫁到川岛家不久,便处处受到婆婆的讥讽。浪子虽然有着与丈夫短暂的幸福新婚生活,但肺结核病病发的同时,被庆子以此为借口让他们离婚,最终,浪子大叫着“太痛苦了!太痛苦了!再也不做女人啦!”而痛苦地死去了。
川岛武男
与柔弱似水的浪子相对,武男是以海军中尉的职业军人身份出现的,字面上就强调了与他相关的武力、军人这些特定效果。纵使他如何地深爱浪子,但对男性来说工作、地位永远是第一。
浪子继母
继母是有名的仕宦人家出身,早年留学英国,但她却不肯对男子让步,又染上了西洋风习。凡是留有浪子生母痕迹的地方,都想要要彻底改掉,仿佛要把它们全部打消。对浪子父亲也件件事情都毫不客气地评长道短。
这继母不通世故,刚愎自用,炫耀学问,再加上猜疑和嫉妒,总是挤兑、怀疑温婉顺从的浪子。
庆子(武男母亲)
庆子是一个很传统的妇女,欺弱怕强。庆子丈夫在世时,庆子受尽丈夫的暴行,丈夫离世后,她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终于成了一家之主了。儿子结婚后,庆子一是担心儿子的爱被媳妇夺走,一是看到儿媳的软弱,于是对新婚不久的儿媳百般刁难。
有着传统观念的庆子,对传宗接代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在浪子患上了肺结核这种不治之症后,她对浪子的不满也越来越多,最后还私下休了浪子。
根据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2月印刷的第一百版《不如归》的卷首记载,德富芦花在相洲逗子的一个叫做“柳屋”的旅馆中养病的时候,遇到了福家静子,她是一个陆军中佐的遗孀。这个中佐是征清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的中将副官,是在日清战争中病死的。德富芦花从福家静子那里听到了以下这件事,由此创作了《不如归》。
作为小说人物的原型,陆军大臣大山岩的女儿信子与三岛弥太郎是一对恩爱夫妻。婚后,信子得了肺结核,回家养病期间接到夫家的离婚通知。信子不久病逝,年仅20岁。然而,信子婚姻的破裂并非丈夫的意愿,而是婆婆的命令。三岛弥太郎是日本银行的第八代总裁、子爵,曾留学美国,是新派知识分子,却依旧不能打破“家”的屏障。小说中浪子的继母的原型是山川舍松,她是日本最早的留美女学生,学习护士课程。因为她非常清楚肺结核的传染性,所以她将信子带到别墅疗养,所用物品都消毒使用。然而,在外人的眼里,将信子“隔离”于人间,无疑是冷酷的行为。信子过世一年半后,《国民新闻》上开始连载《不如归》。
尽管爱情的主题早已超越时代,但在明治维新后的特殊时代里,男女纯爱与封建伦理道德间的对立却越发醒目,由此所引发的家庭、爱情悲剧也越发深刻。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如此说来,《不如归》就是通过浪子与疾病、家庭问题的斗争来把她对爱的渴求与生的希望统统毁灭殆尽的一出充满“泪、苦、悲”的时代悲剧。
德富芦花的文笔优美,描写动人;而在这单纯的美与悲之外,又使读者感到兴奋,因为这作品中又富有社会性与启示性。他指出当时妇女处于听天由命状态;指出日本资产阶级的荒谬腐朽的道德。他所描写的不是偶然的个别的悲剧,而是典型的悲剧。读完了这部作品,可以分明感到上流社会的冷酷残忍、假仁假义和愚蠢顽固,正是该书中的女主角浪子惨遭天死的原因。
《不如归》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更是将浪子与武男真挚热烈的爱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春色黯然的山间风景以及武男夫妇间甜蜜的对话勾勒出“幸福而纯净的空间”。那些只存在闺房的对夫君的表述,明明白白表现浪子的“大胆”。武男看望患病的浪子,离别时充满离愁别绪。结局细腻地描写了武男与川岛中将在浪子坟前的伤心情景。
《不如归》比较情节化,故事发展跌宕曲折。在新婚夫妇勾勒出“幸福而纯净的空间”的时候,陷入危机的入侵者也同时登场,形成不详的预兆。在浪子进入困境的时候,武男总是因为军务不在现场。由于存在偶然的必然的原因,以至于浪子的悲剧越发深刻。
《不如归》是德富芦花的成名作,最初于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11月29日)到三十二年(1899年5月26日)连载于《国民新闻》。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由民友社出版发行其单行本,短短九年内(1909年)单行本已发行至第一百版,名副其实地成为明治最受欢迎的大众小说之一。
《不如归》中的问题,不是日本独有的问题,而是尚未摆脱封建桎梏的各国人民所共有的问题。因此该部作品不但在日本销行百版以上,改编成戏剧和电影;还被译成中、英、德、波兰、俄各种文字,广泛流传于全世界,成了世界文学杰作之一。
林纾在《〈不如归〉序》中评价说:“余译书近六十种,其最悲者,则《吁天录》,又次则《茶花女》,又次则是书矣。”
蒋瑞藻《小说考证·拾遗》中对《不如归》这样评价道:“此书为哀情小说中之杰出者,前后再数十次,汉英皆有译本,盖日本小说近来之最著名之作也。”
周作人在《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一文中讲道:“芦花的《不如归》最为有名,重版到一百多次;虽也是一种伤感的通俗文学,但态度很是真挚,所以特有可取。”
丰子恺1959年译著《不如归》后,在译后记提到:“《不如归》具有那样深刻的揭发性和抗议性,又具有这样美妙的文笔,因此思想性和艺术性并茂,成了日本近代文学的杰作。”
(中文译本参考)
德富芦花(1868—1927),日本现代作家。出身熊本县苇北郡水吴町,本名健次郎,芦花是他的号。芦花曾加入兄长德富苏峰创办的民友社,和兄长一起共事过。不过,长久以来,兄长在世人面前的出色表现一直使他感到自卑而苦恼,直到明治三十一年(1898)才以小说《不如归》在文坛确立独特的地位。明治三十四年(1901)他以社会小说《黑潮》和兄长苏峰断绝兄弟关系。芦花的言行虽稍过激烈,但因受俄国小说家兼思想家托尔斯泰的影响,使他始终立于基督教人道主义的立场。之后,他在粕谷(东京世田谷区)过着田园式的半农生活,以“生活即艺术”的文学为目标,而撰成主观且富浓厚宗教色彩的作品。芦花作品有随笔集《自然与人生》与《新春》、小说《不如归》、自传小说《富士》与《回忆录》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