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2 10:31
根据邓小平同志在深圳搞特区的指示精神,建设特区的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南鹏镇。顿时,这个与香港毗邻的弹丸小镇吸引了国内外大批企业家、投资客商、金融巨子前来参观、洽谈生意。各式各样的人才如潮水般滚滚涌来,南鹏的开发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机遇。香港女企业家冯洁仪小姐迈着坚定自信的步子来到南鹏,成为第一个来特区投资的港商。在特区人才交流市场上,北方汉子王海鹏自荐要搞海港建设,他那一口流利英语和博大的志向,深受市委书记郝国良的青睐。叶青小姐与自行车厂厂长严子良相识,她用能言善辩的口才,自荐当上了自行车厂的公关部长。江汉市长赴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他风趣、真诚的发言,引起外商们的阵阵掌声。工程师韩玉在建筑工地上坚持对不符合标准的路面返工重修,这得到江汉市长的全力支持。王海鹏率领工人们日夜奋战,终将海港建成,上级决定任命他为伶丁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游船上,王海鹏向港商们详细介绍着海港发展的远大前景。不料,在伶洋公司准备接船时,因手续问题,有关部门迟迟不放行,为此,伶丁洋公司损失了10万美金的赔偿费。王海鹏等人在赵副省长的帮助下,才使“总统号”货船进港。市政府针对“总统号”事件召开口岸扩建和整顿会议,江汉市长让各部门搞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大胆在旧体制下开刀。南鹏举办国际经济研讨会,与会代表对当前的国际关系和经济贸易格局进行了精辟的论证。他们希望南鹏经济特区应当建成外向型和多功能的国际化城市,真正起到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龙头和枢纽作用。人民大会堂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提请审议授权南鹏市制定南鹏经济特区法规的议案,以多数票通过。赵副省长向南鹏市的领导们提出:再创一个南鹏效益。对此,南鹏市领导郝国良、江汉、郑一鸣满怀信心。转眼10年过去了,在庆祝特区成立10年的文艺晚会上,一曲豪迈的《祖国颂》飘荡特区上空,响彻祖国大地。
(以上参考资料)
(以上参考资料)
如果说电影艺术不仅仅是以往生活现象的单纯展示,而自有它的现实意义,那就不难看出,该片的创作者是试图告诉观众在改革开放时代南鹏特区人的希望和困惑,机遇和风险,成就和代价。为了强化艺术效果并适应内容的需要,该片把叙事、写人、抒情、阐理等多种要求融为一体,采用大跨度、多视点、快节奏的叙述,典型化的人物刻画,塑造了南鹏特区人从领导者到打工妹的群象。在以纪实和大写意手法表现南鹏特区人遇到的诸如用人、现代化管理、劳资关系、土地商品化和股票等一系列尖锐问题的挑战时,揭示了新旧思维方式,新旧观念的矛盾冲突。其中,不但有特区人开拓创新、轰轰烈烈、催人泪下的事迹,而且有影片创作者由衷的热情和难以抑制的激情,还有神圣的庄严感和严肃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部兼具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美感作用的影片(《电影评介》评)。
该片采用散点透视式的结构,全景式地记录了南鹏经济特区通过引进外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过程,它不在着意刻划人物,而是重于叙述事件,那些活动于银幕之上的人物,与那些鳞次栉比的楼房一样,都在体现着编导的意念(《电影评介》评)。
该片以深圳特区开发建设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作为影片再现生活的背景,以纪实的手法颂扬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并表现了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省市各级领导人,投资客商、企业家以及在各个行业中奋斗的特区人的整体形象(《人民画报》评)。
该片将特区十年坎坷曲折、千百万民众的开拓献身、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纪实的手法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尤其值得称颂的是创作者紧紧把握住特区设计者、建设者的思想本质:为了共和国的前途,他们有胆有识、不畏风险,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国家民族趟开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影片开头以极为精练的几笔勾画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及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提出建设新征途上的新延安——广东特区后,在再现十年重大事件的基础上,刻画了一批含辛茹苦的开拓者、蜂拥而至的内地各类建设人才、闻讯而来的国内外投资商、国际金融巨头、大批怀着梦想的打工仔、打工妹的群像,为了收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影片集中笔力塑造了担负特区建设“现场总指挥”的市长江汉和他的支持者市委书记郝国昌,冲破旧观念、旧体制的层层阻力,为特区发展蹚出一条新路来(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审朱小鸥评)。
该片并不像它所反映的生活本身那样,拨人心弦、引人关注。特区的发展成就已被世人公认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范例,人民在特区建设中创造了惊世之业,而电影工作却没有创作出惊人之作。其原因是该片在以纪实和写意风格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时,镜头的焦点失之空泛。影片中江市长、郝书记终日风风火火、马不停蹄地奔波劳碌,所到之处慷慨陈词,自然也是领导者的一种“风范”。但缺少了些运筹帷幄,深入细致和踏踏实实。从打工妹,到的士司机,再到大饭店接待部经理的边惠,是影片创作者予以浓墨重彩的人物之一。她的三次出现,含意深刻、丰富,给人一滴水包蕴着大海的感觉。但缺少了些对她内心世界的开掘和展示,而显得含蓄、朦胧有余,而鲜明生动不足。从影片的整体看,创作者没有拘泥于编排叙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而是试图把握南鹏特区10年改革开放的壮阔框架,在全景式的立场上审视和剪裁史料,将思想性、艺术性统一起来。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既有一个历史把握的功力问题,又有一个电影表现的才情问题。缺乏前者,才情的投影就难免空泛;缺少后者,历史的铺叙又会显得滞重。如影片末尾,庆祝大会上的“合唱”做了平白冗长的记录,对特区建设的成就的展示是浮光掠影,少了几分生动感人和凝重深厚(《电影评介》评)。
该片从表面来看,画面宏观,立意甚高,笔涉历史哲学,阔论社会人生,针眨改革时弊,给人以大手笔之感,但由于要在一个半小时内表现那么庞杂的内容,只好匆匆把一件件事实赶快交待,这就无法契入很深,从而难以体现影片本应具备的历史深度和强烈的情感冲击力。该片存在突出改革题材影片的个性时,忽视了其作为艺术作品的共性;重视了叙事结构的完整,忽视了人性内容的深层开掘;只关注改革者的社会行为,忽视对群体心理的深入剖析等三个方面的审美把握失重(《电影评介》评)。
在该片中,尽管编导极力想让作品更有深度,力图体现一座城市改革的历史进程。但影片缺少一条贯通的情节线,每当一个改革项目出台,就伴随着激烈的争论,缠绕着纵横交错的人事关系,最终往往是靠上级领导的裁决或红头文件的保障,使得问题迎刃而解。影片中反映的承包问题、股票问题、土地使用权的拍卖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于是又来如此这般一个循环往复。当然这些情节是改革者们在探索过程中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勇气去付诸实践的生活现实。但情节的实现不是要忠实地复写生活,而是要通过高度凝练的艺术真实去唤起观众的共鸣,影片缺少的正是这一点。繁杂的事件恰似浮光掠影地堆积起来,在影片中一闪而过。“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的贫乏必然随之带来人物形象的苍白无力。编导忽略了这一点,即改革人物形象也必须有血有肉,能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不是逞英雄一时之威,而是时代选择了他们,把他们推上了改革峰巅。该片在人物塑造方面基本上是重蹈过去“改革片”的复辙(《电影评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