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更新时间:2024-01-08 00:42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是唐代李显所作的一首诗。

作品原文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①联句

润色鸿业寄贤才,--李显

叨居右弼②愧盐梅③。--李峤④

运筹帷幄荷时来,--宗楚客⑤

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⑥

两司谬忝谢⑦钟裴,--崔湜⑧

礼乐铨管效涓埃⑨。--郑愔⑩

陈师振旅清九垓⑪,--赵彦昭⑫

欣承顾问侍天杯。--李适⑬

衔恩献寿柏梁台,--苏颋⑭

黄缣⑮青简奉康哉。--卢藏用⑯

鲰生⑰侍忝王枚⑱,--李乂⑲

右掖司言实不才。--马怀素⑳

宗伯秩礼天地开,--薛稷㉑

帝歌难续仰昭回。--宋之问㉒

微臣捧日寒灰,--陆景初㉓

远惭班左愧游陪。--上官婕妤㉔

注释

柏梁体:一种句句用韵的特殊的七言诗体,又称“柏梁诗”或者“柏梁台体”。

②右弼:右相。弼:辅佐君王的大臣。唐朝的右相为中书令,当时李峤是中书令。

③盐梅:盐和梅子。盐的味道咸,梅子味道酸,均为调味所需。《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时殷高宗命傅说作相之词。说他是国家极需要之人。后比喻国家所需的贤才,常用来称赞宰相重臣。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人。年少成名。20岁时进士及第。屡居相位,封赵国公。后迁怀州刺史。贬改庐州别驾。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宗楚客(?一710):唐代诗人。字叔敖,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人。武则天之侄。高宗时举进士,曾任宰相、中书令,景龙四年(710),李隆基率兵诛韦后.楚客亦伏诛。《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刘宪(?一711):字元度,宋州宁陵人。弱冠举进士。调河南尉。累进左台监察御史。后为太仆少卿,兼修国史,加修文馆学士。景龙初(710)为太子詹事。宪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⑦谢:愧。

崔湜(671—713):字澄澜,定州人。擢进士第,累转左补阙。曾任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襄州刺史。华州刺史,太子詹事、中书令等职。明皇立,流岭外。以尝预逆谋,追及荆州,赐死。诗三十二首。

⑨涓埃:细流,微尘。比喻微小。

郑愔(?一710):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十七岁举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宣州司户、宰相、江州司马等职。《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九首,编一卷。

⑪九垓:亦作“九咳”、“九陔”。中央至八极之地。九州之地,喻全国。

赵彦昭(?-714):唐代诗人。字奂然,甘州张掖人。少豪迈,风骨秀爽。及迸士第,调南部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时,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容宗立,出为宋州刺史。后人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寻贬江州别驾,卒。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传于世。

李适(742—805):唐肃宗的长孙、唐代宗的长子,母为睿真沈皇后。779年至805年在位。庙号德宗,谥号神武孝文皇帝。

苏颋(670一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间居相位时,与宋琛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后罢为益州长史,复入知吏部选事。卒谥文宪。擅长于诗文,与燕国公张说齐名。时称“燕许大手笔”。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卷。

⑮黄缣;微带黄色的细绢。

卢藏用(664-713):字子潜,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少以文辞才学著称,举进士,不得调,与兄征明偕隐终南山。曾任左拾遗、神龙中、礼部侍郎、昭文馆学士。后流放岭南。有文集三十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

⑰鲰生:犹小生。多作自称的谦词。

⑱王枚;王褒和枚皋,都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经常侍从游宴。

李乂(647—714):字尚真,赵州房子人。少孤。举进士,累调万年尉,擢监察御史,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后除刑部尚书。卒,谥自贞。义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郡尉,四迁左台监察御史。

薛稷(649—713):唐代画家,书法家。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后被赐死狱中。工书法,师承楮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无作品传世。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陆景初: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陆元方之子,由扬州参军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少保,封兖国公。卒。赠尚书左丞相。

㉔上官婕妤:即上官婉儿(664—7lo),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宫廷柏梁体诗,中宗李显与臣子效法汉武帝君臣,以柏梁体联句,一人七言一句,句式工整,句句押韵。中宗李显以“润色鸿业寄贤才”起句,表达对国之栋梁的赞许,而臣子或以自惭形秽,不敢以奇才自居,谨慎谦卑之意联句,或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要尽忠尽职之意联句。君臣相合,高卑定位,或谦或恭.隐显适会,情信词巧。

李峤以“叨居右弼愧盐梅”连中宗李显句。在前一首诗歌太宗李世民的《执契静三边》中,我们已经对“盐梅”一词做过解释,那首诗歌是从帝王的角度出发,表达对辅佐自己的良将贤臣的渴望、满意或者夸赞,而这首诗歌中李峤却是站在臣子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谦逊。“盐梅”或成或酸,是调味必需,这里也喻指能辅佐君主治国的贤才,虽贵为权重位尊的右相,李峤仍用“叨居”自谦,足显其恭卑,对于“盐梅”的贤才之称觉得惭愧。既明职责,又暗表恪尽职守的忠心。整首诗歌也体现了君臣和谐、齐心协力的氛围。

作者简介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位,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次年,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并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被则天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起兵发动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等,拥中宗复位,废周为唐。即位后,放宫女3000余人出宫,仍旧重用武三思等人,武三思与韦后勾结,将反对武氏集团的张柬之等人排挤出朝。朝政被皇后韦氏把持。景龙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发兵诛武三思等人,事败被杀。中宗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害,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