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更新时间:2024-10-18 12:18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创刊于1889年,以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这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着重在财经新闻的报道,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华尔街日报》的读者主要为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人士,金融大亨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其中包括20万名的董事长、总经理。美国500家最大企业的经理人员绝大部分订阅此报。

报社简介

《华尔街日报》是一家以财经报道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侧重金融、商业领域的报道,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日发行量达200万份。同时出版了亚洲版、欧洲版、网络版,每天的读者大概有2000多万人。《华尔街日报》新闻舆论通过尖利的笔锋净化着商业市场,正是它的舆论监督让商业公司不能为所欲为。

《华尔街日报》的报导风格以严肃见长。报纸上绝大部分为文字报导,插图新闻很少,相比以活泼著称的《今日美国》形成鲜明对照。《华尔街日报》始终是美国最高端的报纸,其读者群的平均家庭年收入是15万美金。

《华尔街日报》以深度报导见长,对题材的选择也非常谨慎。该报的记者选题的平均周期为六个礼拜。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评选“走向21世纪的美国21种最佳报纸”,《华尔街日报》名列第三,原因在于“其调查行报导所保持的高品质和挖掘精神”。到2004年底,《华尔街日报》的日均发行量约为180万份。

历史沿革

创立初期

1882年,三位年轻的记者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爱德华·琼斯(Edward Jones)和查尔斯 ·博格斯特莱斯(Charles Bergstresser) 创立了道琼斯公司。1889年,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职员增加到了50位,于是决定将原来的仅编写《致读者下午信》的小规模经营改变为出版报纸,并且依照华尔街命名为《华尔街日报》。就这样,《华尔街日报》于1889年7月8日问世,它有4个版面,当时每份的售价为两美分

巴伦/班克罗夫特时代

1902年,已在道琼斯工作多年,并曾经是第一位驻外记者的克莱伦斯·巴伦(Clarence W. Barron)在查尔斯 ·道过世后买下了公司的控制权。当时《华尔街日报》的日发行量为7000份。

1920年,报刊的发行量增至18,750份。随后,巴伦先生又引进了全套现代化的印刷设备,拓展了新闻收集业务。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华尔街日报》的日发行量已达5万份之多。

1928年,克莱伦斯·巴伦的女婿休·班克罗夫特(Hugh Bancroft)接管杂志的经营。

1929年,《华尔街日报》太平洋海岸版开始发行,8天之后美国股市崩盘

1931年,巴尼·基尔格尔担任该报主编,《华尔街日报》正式进入了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这位主编在任期间,对报纸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内容包括:在不影响表意的前提下,用平实的语言报导商业信息;提供对来自政府的新闻的详细报导;避免使用艰深晦涩的商业术语和行话;扩大报道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报道等等。这些改革措施奠定了《华尔街日报》后来发展中的一贯风格。基尔格尔去世的时候,报纸的日均发行量超过了100万份,并且成为全国性的主流大报,对美国和全世界的商业、金融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持续的影响。

吉尔格里革命

1941年,伯纳德·吉尔格里(Bernard Kilgore)被任命为《华尔街日报》主编,当时年仅32岁。在任期之内,吉尔格里创作了现代首页设计,并将出版范围扩大至全美。

1947年,《华尔街日报》获得自己的首项普利策文学奖

1948年,《华尔街日报》推出了西南部版。

1951年,《华尔街日报》推出了中西部版。

1953年,《华尔街日报》停止发行周六版,因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周六休市

1966年,《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超过了100万,增加了对社会问题、科技、教育和外交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对商业新闻的报道也有所改进。

菲利普的扩张

20世纪70年代,道琼斯跨入了电子出版的新领域,收购奥特维报系大大提高了其在美国出版界的声誉。于1976年出版了《亚洲华尔街日报》。《亚洲华尔街日报》是第一份面向广大亚洲读者的、以商业经济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日报。 1979年:《华尔街日报》成为美国订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超过了200万份。接着,通过购买德励财经着力推出了数据库、电视报道和实时市场数据传递等一系列服务。此外,《华尔街日报欧洲版》于1983年在布鲁塞尔创刊。截至1985年,11人获普利策奖。读者主要为企业界和金融界高、中层管理人员及个人拥有有价证券总额在6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者。订户平均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

皮特·卡恩时代

1992年与赫斯特集团合作出版《财智月刊》(SmartMoney)-《华尔街日报》的个人理财杂志;1994年出版的《华尔街日报专刊》以及1996年启动的华尔街日报网络版。

1999年6月, 道琼斯公司和Von Holtzbrinck 集团就 《华尔街日报欧洲版》和德国商业报刊Handelsblatt换股事宜达成协议。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公司全球化发行计划的重要举措。

1999年9月,着重转载《华尔街日报》有关个人投资理财职业生涯文章的《华尔街日报周日版》开始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周日报刊上发行。2005年,道琼斯以5.28亿美元价格收购了MarketWatch;同年9月17日《华尔街日报》重新推出周末版,并对海外版进行改版。

2007年,《华尔街日报》获得两项普利策奖,总数达到33项。马库斯·布兰奇利(Marcus W. Brauchli)取代保罗·斯特格尔就任主编;默多克提交每股60美元的收购报价。

被收购(2007年-)

2007年6月28日,《华尔街日报》记者和编辑拒绝上班。此举是在抗议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收购母公司道琼斯以及公司修改劳动契约的计划。据该报一名记者称,150-175名记者参加此次抗议行动。报纸在亚特兰大波士顿芝加哥、达拉斯及其它地方的编辑部几乎没人来上班。该记者拒绝透露他的姓名,他担心如果道琼斯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买下后会遭到报复。但其他一些记者已经公开对默多克的收购行为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新闻集团很可能难以保证《华尔街日报》今后的新闻报道客观公正性。然而,被新闻集团大亨默多克收购之后,《华尔街日报》并没有如预想中销量大跌,新闻质量下降,相反,在他的带领下,《华尔街日报》如默多克所预期的那样和《纽约时报》在全方位展开了正面竞争。在保留绝大部分编辑骨干的同时,汤姆逊擢升热拉尔·贝克成为自己的副手,他们两人一并推进了《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传统变革。这份报纸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传统的长篇分析评论文章,转而成为默多克一直所期望的那种关注突发新闻和头版冲击力的媒体形态。凭借这一平台,默多克在美国新闻和社会界迅速建立影响力。默多克通过《华尔街日报》对《纽约时报》以及其他传统美国新闻媒体带来强劲的冲击,具有标志意义的传统分析性报道在其他媒体也迅速变得销声匿迹。到2009年第三季度,《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正式超过《今日美国》,达到惊人的202万份,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媒体。

内容现状

报纸版

结构

通常《华尔街日报》共有96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美国特写、国际商业新闻、美国政治经济报导;

第二部分:健康、媒体、工业、科技领域的报导;

第三部分:理财与投资,国际金融市场分析;

第四部分:个人投资,文化报道(星期二至星期四刊印);

第五部分:各类咨询,包括房地产、旅游等(星期五刊印)。

风格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风格严肃。报纸上绝大部分为文字报道,图片新闻较少,和以活泼著称的《今日美国》形成鲜明对照。该报以深度报道见长,对题材的选择也非常谨慎,其记者选题的平均周期为6周。1999年,《华尔街日报》以“其调查性报道所保持的高品质和挖掘精神”入选《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评选的“走向21世纪的美国21种最佳报纸”。

改版

《华尔街日报》曾于2005年和2007年进行改版。改版后报纸的一个显著改变是更为强调独家、独到,80%的新闻内容将集中于“意义何在”,超越了仅仅报道“何时发生”的层面。

改版后,《华尔街日报》的内容和版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内容方面:新增的内容包括前瞻性的“即日日程”,提醒读者当日晚些时候将要发生的时间的意义;还有“灵通读者”,提供华尔街日报之外的重要视点;另外为增强读者群体的参与,扩大了“编辑信箱”的版面,“个人生活与理财”版对文化的报道将扩大一倍。版式方面:报纸的大小更易于携带和拿在手中阅读,更为突出的标题帮助读者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概要框更加一目了然,示意图的改善增强了视觉交流。另外改版后的报纸与网络形成了更好的融合:报纸将精简记录昨日之事的报道,将更详尽的版本放在网络版上。从报纸金融数据中精选出的数据将可以免费从网上获取。创新性的功能包括股票和指数的快速扫描和绘图功能,嵌入式新闻标题,以及重要市场消息的电子邮件提示,另外,网上还推出一系列免费博客。

网络版

1993年,《华尔街日报》电子互动版正式启动。1996年推出第一个栏目“金融与投资”,接着创建了“网络听闻”频道,这标志着其第二代网络版的诞生。随后《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开始涵盖其纸媒的所有版面——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全部内容,以及道琼斯通讯社实时新闻的大量内容。其全球1600多名采编人员每天提供1000多篇稿件支持《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使其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出竞争对手。除此之外,该网站还提供数千家公司的深层次背景介绍以及大量特写,每天24小时更新。

1996年8月起,《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订户每年需交纳49美元的订阅费。2003年5月,网络版第二个行业专栏“媒体和市场版”出台,专门面向广告、市场、娱乐和媒体行业的专业人士。两个专栏的订户可以浏览《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所有内容。

运营理念

《华尔街日报》自1889年开始出版,至今已走过了将近130年的历程,其在财经新闻方面构建起了强有力的品牌,甚至能够对国际经济活动产生直接影响。2009年,《华尔街日报》以超过202万份的发行量问鼎全美日报发行量排行榜。

重度垂直

《华尔街日报》的专业性为其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良好的企业画像。它强调专业性的创作文化,使每一篇文章都能够直击读者心灵,并为他们带来极具价值的信息资讯。据了解,《华尔街日报》的记者选题平均周期长达6周。

以在《华尔街日报》主管战略创新的副主编加布里埃拉·斯特为例,他带领的团队专门负责生产针对“C - level”级别用户的专业产品,该群体主要包括首席执行官( CE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运营官( COO)等。并且《华尔街日报》还推出了面向物流领域专家学者的定制报告产品。

内容产品化

对新闻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获取更多的独家资源,并推出品质过硬的优质产品,在实体报纸端、PC互联网端和移动APP端,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

内容收费

采取收费模式的数字版《华尔街日报》能够实现盈利,最为关键的就是其内容的独特性。截至2015年底,《华尔街日报》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600名内容创作者,每天可以为其供应超过1000篇优质稿件。凭借着严肃、有深度的报道风格,《华尔街日报》打造了强有力的品牌,并沉淀了海量忠实读者。

《华尔街日报》在数字内容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致力于提升产品的深度和广度,其收费产品主要是独家新闻资源及业内专业人士的深入分析,有着极高的性价比,同时还能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经济数据、财经报道等优质内容。此外,为了维护创作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华尔街日报》还聘请了专业的律师团队。

收费阅读

《华尔街日报》在培养数字平台用户的付费习惯时,采用了打折优惠、打包捆绑等营销策略,积极挖掘潜在目标群体,使用户从单一平台订阅变为多平台订阅。

细分用户

《华尔街日报》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制定了不同的营销策略。对于那些沉淀下来的忠实用户,《华尔街日报》根据其兴趣爱好,推出更专业、更有深度的优质内容;而对那些潜在的目标群体,《华尔街日报》则通过体验式营销,为这些用户免费提供部分内容资源,那些独家新闻内容则采取收费制度。

内容细分

《华尔街日报》根据不同阅读平台的用户习惯,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发出了针对各种主流PC端和移动端产品的应用软件,能够全方位地为财经新闻读者提供优质内容资源。《华尔街日报》在面向不同的平台与读者群体时,还推出了差异化的新闻产品,如标题、导语、部分或完整文章、扩展阅读等。

特色

专栏作家

写作特点

华尔街日报体——是《华尔街日报》头版上常见的一种新闻写作形式,即在报道非事件性新闻时,开头往往先讲一个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通过这个人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进而一步步展开、深化新闻主题,使本来抽象、枯燥的非事件性新闻,因人物的介入变得容易赢得读者的注意,以人情味提高传播效果

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

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

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南方周末》的很多文章都有华尔街日报体的风格和特点。

读者人群

《华尔街日报》的读者绝大多数属高收入、高学历、高职位一类,定位是比较高的。从教育水平来看,读者最少应具有大学毕业文凭;从行业来看,读者应包括企业主管、金融专业人士、学术研究界人士、政府官员等。据《华尔街日报》的全球新闻编辑布罗奇称,《华尔街日报》读者的平均年龄大约在40至50岁,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通常会经过几乎很固定的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成长之路,所以尽管也有一些年轻的读者,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事业固定、中年以上的企业管理者。布罗奇曾到一些知名的研究机构、大企业及金融机构采访时发现,他们接待室里摆放较多的是《华尔街日报》(主要是供来客等人时阅读),这从一个方面也体现了有关机构的档次。

美国有些重点商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甚至要求MBA学生在校期间每人必须订阅一份《华尔街日报》。学校要求这样做不是出于与《华尔街日报》订有什么合作协议和从《华尔街日报》那里得到什么好处,而完全是自发行为,因为学校觉得《华尔街日报》的许多内容都是MBA学生课外阅读的好材料。

办报理念

无论如何改版,有一个理念却是《华尔街日报》从未改变过的,那就是“独立办报”,从道·琼斯创始初期至今,报纸一直恪守“正确使用真理”的座右铭。日报的编辑誓言是:“不为广告或任何投机、宣传的利益控制”。正是这种理念使得日报的影响力与《纽约时报》不相上下,成为主流报纸的典范。

作为一家享誉全球一百多年的财经类报纸,质量是制胜的根本,《华尔街日报》在追求新闻质量上可谓不遗余力。日报头版上每天都有一篇几千字的长篇报道。据该报副总编辑介绍,这些长文章都是花费几个月做出来的。一般的专题报道需要一到三个月,有的需要半年时间,还有的需要几个人合作去做。初稿写成后,要几经改写才能最终定稿。报社对新闻写作手法要求历来非常严格,从巴伦时期提出的写作原则到基尔格尔成立“写作线”,形成了文风严谨又不艰涩的报道,“华尔街日报体”为众多新闻从业者推崇备至。

信息源是新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新闻源的高度可信性,《华尔街日报》的信息来源于美国和世界上著名的证券交易机构,权威的政府发布部门或著名信息发布部门,言论分析来自权威人士

为了培养市场,抓住未来的读者,《华尔街日报》放下身段,从娃娃抓起。自1991年起,该报设立《华尔街日报》教室版,每月一期,专门刊登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截至2009年,全美国有5200所中学的学生参加学习《华尔街日报》教室版,其发行量达16万4000份。

全球报系

道琼斯的旗舰出版物《华尔街日报》报系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业新闻报系,尤其以对商业和财经领域的深度分析报道著称。报系分别在三个地区—美国、亚洲和欧洲—编辑出版,另外还包括《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华尔街日报》报系的办报宗旨是面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和商界决策者,提供公正准确独立的财经新闻。截止至2007年,报系在全球设立了42个分社,拥有近600名记者和编辑。整个报系全球付费发行量超过1900万份。

亚洲华尔街日报

亚洲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创刊于1976年,总部设在香港,截至2007年,在亚洲拥有15个分社及近70名新闻从业人员,并分别在香港、新加坡、东京、曼谷吉隆坡首尔台北马尼拉雅加达设有分印点,发行遍及整个亚太地区,截止2005年上半年,发行量超过8万份。《亚洲华尔街日报》于2005年10月17日改为小开版,独家推出印刷版与网络版的整合。

华尔街日报欧洲版

华尔街日报欧洲版(The Wall Street Journal Europe )创刊于 1983年,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是一份包括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商业报纸。截止2005年上半年,发行量超过8万份,共有编辑记者近70人,分别在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西班牙、英国、土耳其爱尔兰以色列设有分印点。《华尔街日报欧洲版》于2005年10月17日改为小开版,独家推出印刷版与网络版的整合。

华尔街日报网络版

1996年4月正式推出,到2005年上半年为止,付费订户已超过76万。在《华尔街日报》和道琼斯通讯社全球报道资源的支持下,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具备了不间断更新以及全面覆盖全球商业新闻的特点,用户可随时查阅各类最新商业新闻和分析报道。除此之外,网络版还提供独特的服务,诸如定制个性化界面和突发新闻邮件,以及为读者提供跟踪个人投资组合信息的功能。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hinese Online Edition)是道琼斯公司旗下的唯一在线中文财经出版物,向全球华语读者提供最重要的商业与财经资讯,并于每个工作日全天24小时更新。《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刊登的内容来自公司旗下的《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巴伦周刊》、财智月刊以及Market Watch等。

华尔街日报专版

为了服务于不同地区的读者,道琼斯与遍布全球的各种主要报纸合作,以当地语言推出了一系列《华尔街日报》专版(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pecial Editions ),其中首推随同18种主要拉美国家报纸出版的《华尔街日报》美洲版,它们分别以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在16个不同的国家发行。截止2005年上半年,《华尔街日报》各个专版以10种不同的语言出现在35个不同国家的38种报纸中,总发行量为550万份。1999年,《华尔街日报周日版》开始随同美国十种都市报纸发行附带发行该版的美国都市报纸已达82种,每期发行量总计超过1000万份。

华尔街日报教室版

华尔街日报教室版(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lassroom Edition) 于 1991年推出,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5月间出版,是一份以大、中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月报,定期提供商业、经济、就业、创业、科技、个人理财和全球发展报道,文章大部分直接摘自《华尔街日报》,同时辅以彩色图表和插图以便学生理解。每个月阅读《华尔街日报教室版》的人数达75万人。

华尔街日报手机版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是道琼斯公司旗下的中文在线商业出版物,依托备受尊崇的《华尔街日报》的丰富资源,向全球华语读者提供商业新闻和深度分析,并于每个工作日全天24小时更新。

本应用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的Windows Phone 非官方客户端。内容包括:最新资讯,中国要闻,金融市场,中国实时报,最新专栏,博客圈等频道。

便捷的手势操作:

- 阅读文章时左右划动屏幕会转到下/上一篇文章;

- 点击屏幕下方区域会向下翻一页,点击上方则向上翻页;

- 双击屏幕回到文章头部;

系统要求: wp7.0、wp7.8、wp8.0

巴伦周刊

《巴伦周刊》(Barron's )创刊于1921年,发行量超过30万份。作为专业财经周刊,《巴伦周刊》以帮助美国专业及机构投资者把握金融市场发展方向为宗旨,以准确的判断和透彻的分析为特色。

财经新闻网站

于1997年创立的MarketWatch是一家一流的财经新闻网站,提供商业新闻、金融信息和财经分析工具。MarketWatch在全球互联网网站用户数排名中一直位列前100名。MarketWatch的产品除知名的MarketWatch免费网站外,还包括股票制图应用软件网站BigCharts,该网站曾多次获奖。道琼斯公司于2004年底收购MarketWatch。2005年10月,网站增加了一系列功能,使用户能够更好的实时追踪市场行情和数据。

远东经济评论

远东经济评论》(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于1946年在香港创刊,提供有关亚洲商业、经济和政治的最新、最权威的报道分析,是亚洲一流的商业新闻周刊。2004年底改版后的《远东经济评论》成为一本关注亚洲事务的月刊,致力于提供原创、独立的关于亚洲事务的深层分析和评论,许多杂志供稿人是知名政要、学者和商业领袖

新闻事件

涉嫌诽谤

人民网2015年7月5日报道,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将采取法律行动对付美国《华尔街日报》。 纳吉布政治秘书莫哈末凯仑告诉马来文《阳光日报》,《华尔街日报》有关指纳吉布私吞一马公司7亿美元的报道是一项刑事诽谤。

采访主席

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在回答有关中国互联网政策、网络安全和互联网管理等问题时,习近平强调,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国是黑客攻击的受害国。中国政府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鼓励或支持企业从事窃取商业秘密行为。不论是网络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该根据法律和相关国际公约予以打击。中美双方在网络安全上有共同关切,我们愿同美方加强合作。

习近平强调,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但是,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充分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这也是为了更好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我们欢迎外国企业在华发展,尊重和保护外国企业合法利益。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虚假新闻

2019年1月21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发布报道,宣称喀麦隆总统在1月19日时宣布,中国方面免除了该国3万亿中非法郎(约合52亿美元)的债务。喀麦隆官方则在当地时间1月20日晚间和21日,通过媒体澄清了这一假新闻,表示中方免除的仅是450亿中非法郎的一笔无息贷款,即约合7800万美元,并不存在免除3万亿中非法郎(约合52亿美元)债务的事情。1月28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也终于承认他们的报道“表述有误”。

同年,《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华为公司利用其技术和产品协助乌干达赞比亚非洲国家“监视其国内政治对手”,对此,乌干达和赞比亚等非洲国家都予以正式回应,认为《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是虚假报道。8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有关技术在美国能用,为什么在别的国家使用就被描述成了“监视政治对手”了呢?《华尔街日报》作为一家国际主流媒体,发布不负责任的报道,水准堪忧。

2021年10月8日消息,美国知名专栏作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迈克尔·希尔齐克在《洛杉矶时报》网络版撰文,揭露《华尔街日报》为了抹黑中国,仍在恶意散布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这一伪科学理论。

发表辱华文章

2020年2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发美国巴德学院教授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撰写的评论文章。该文诋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努力,报社编辑还为文章加上了《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这种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耸人听闻标题,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国际社会广泛谴责。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称,中方已就此多次向《华尔街日报》提出严正交涉,阐明中方的严正立场,要求《华尔街日报》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公开正式道歉并查处相关责任人,同时保留对该报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但遗憾的是,《华尔街日报》迄今(至2020年2月19日)仍在推诿、搪塞,既未公开正式道歉,也未查处相关责任人。耿爽表示,中方依法依规处理外国记者事务。对于发表种族歧视言论、恶意抹黑攻击中国的媒体,中国人民不欢迎。鉴此,中方决定从即日起,吊销《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的记者证。中方将继续按照国际惯例,依法为各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支持和便利。

2020年2月20日,《华尔街日报》53名员工联名发邮件给该报管理层,要求修改此前发表的《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评论标题,并向被冒犯者道歉。这些员工在邮件说,这并非编辑独立性的问题,也不是新闻报道和评论之间划分的问题,这是一个错误的标题,它深深地冒犯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许多人。

2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涉及《华尔街日报》的提问时表示,面对恶意侮辱抹黑,中国不做“沉默的羔羊”,《华尔街日报》既然一意孤行,就应当承担相应后果。对此,赵立坚表示,面对恶意侮辱抹黑,中国不做“沉默的羔羊”。他说,该报以新闻报道和评论相互独立为由推诿没有道理。

新闻造假

2021年5月,《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武汉病毒所研究人员染疫”后,一些美国政客再次呼吁对所谓的“实验室泄漏”展开溯源调查。但仔细看看这篇文章,就会发现它的报道毫无根据。

5月23日《华尔街日报》刊登的文章称,武汉病毒研究所(WIV)的三名工作人员于2019年11月就已患病,随后美国总统拜登下令对新冠病毒进行溯源情报调查。

2021年年初,世卫组织任命的专家小组飞抵武汉,在那里逗留了12天,其中包括参观武汉病毒研究所。最终,该小组得出结论,实验室发生病毒泄漏的可能性“极低”。

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专家组组长彼得·本·恩巴雷克(Peter Ben Embarek)说,武汉病毒研究所“极不可能”与2019年底新冠疫情相关。他说:“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假设。”

裁员风波

2024年1月31日,《华尔街日报》据悉计划本周重组其华盛顿分社,此次调整将包括少量裁员。

社会评价

2016年,华尔街日报进入美国发行量前10名。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华尔街日报排名第182。

管理团体

主编 Matt Murray(2018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