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6 09:41
全书共20卷,其中包括说经八卷,内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春秋》、《公羊》、《孝经》、《孟子》,小学、经总等;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评诗文三卷。杂识一卷。作者一生博洽多闻,有宋一代诸儒罕与其伦比,学术渊源虽亦出自朱熹,但对朱子之舛误却敢于辨证,并不为师门所讳,坚持门户之见。如《论语注》“不舍昼夜”“舍”字之音;《孟子注》“曹交曹君之弟”及谓《大戴礼》为郑康成注之类,皆考辨是非,不阿附朱子观点。
《四库全书总目》称赞曰:“盖学问既深,意气自平。能知汉唐诸儒本本原原。具有根柢。未可妄诋以空言。又能知洛,闽诸儒亦非全无心得,未可概视为鄙陋。故能兼收并取,绝无党同伐异之私。所考率切实可据,良有由也。”翁元圻注此书序称:“《纪闻》一书,盖晚年所著也。先生博极群书,入元后寓居甬上,足迹不下楼者凡三十年,益沈潜先儒之说而贯通之。于汉唐则取其核,于两宋则取其纯,不主一说,不名一家,而实集谣儒之大成。”书行以后,后世儒者均深以为重。入清,阎若璩、全祖望、程瑶田、何焯、钱大昕、屠继绪、万希槐七人为其作笺注,世称“七笺本”,后翁元圻更为作详注,称《翁注困学纪闻》。伟本甚多,主要有明弘治刊本,清乾隆间祁门马氏刊阎笺本,桐乡汪氏刊何笺本,金氏刊七笺本及《四部备要》本等。
《困学纪闻》一书博涉经史子集,展示了其精湛的考据学功力,确立了该书在中国古文献学史上的卓越地位,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并称“宋代考据笔记三大家”。
作者王应麟一生著述宏富,除《困学纪闻》外,还有《汉艺文志考证》、《汉制考》、《玉海》、《集解周书王会篇》、《词学指南》等二十余种著作,约六百多卷。
王应麟(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是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经史学者以及文字学家。其父王㧑是楼昉学生,曾任温州知州。
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七月十九日王应麟出生于鄞县,从小受其培养教育,淳祐元年(1241年)进士,21岁在衢州任主薄,受到程朱学派王野、真德秀等人影响,任官同时勤于读经史,宝祐四年考上博学宏词科,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时蒙古入侵,内有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等主政,他曾上书论边防和批判当时政治。宋亡后(1276年)他在家乡隐居讲述经史二十年。宋亡后不出。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六月十二日卒。
其著作学甚多且学术价值甚高,到清朝时才开始较为人所重视,其中《玉海》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为其准备博学宏词考试时所整理的。《困学纪闻》是笔记类的著作,集合其大量经史研究的心得成果。《汉制考》为历史著作。《通鉴地理通释》是历史地理学的著作。《小学绀珠》则是关于文字学的著作。另有人说其亦为《三字经》、《百家姓》之作者,但并无足够之证据可供考证。
《困学纪闻》卷一 易
《困学纪闻》卷二 书
《困学纪闻》卷三 诗
《困学纪闻》卷四 周礼
《困学纪闻》卷五 仪礼
《困学纪闻》卷六 春秋
《困学纪闻》卷七 公羊传
《困学纪闻》卷八 孟子
《困学纪闻》卷九 天道
《困学纪闻》卷十 地理
《困学纪闻》卷十一 考史
《困学纪闻》卷十二 考史
《困学纪闻》卷十三 考史
《困学纪闻》卷十四 考史
《困学纪闻》卷十五 考史
《困学纪闻》卷十六 考史
《困学纪闻》卷十七 评文
《困学纪闻》卷十八 评诗
《困学纪闻》卷十九 评文
《困学纪闻》卷二十 杂识
《困学纪闻》校勘记
《困学纪闻》在元代尝有刻本,现知有牟应龙至治二年(1322年)序本、袁桷泰定二年(1325年)序本,以及傅增湘所藏无序跋元刻本。明代亦有刊刻,如正统间刊本、万历三十一年刊本等。到了清代,由于朴学中兴,诸儒纷纷笺注,多有刊印,流布甚广。其中影响较大者有:阎若璩笺本;何焯增补阎注并加评语,世称二笺本;乾隆七年全祖望对阎、何二氏注评,重加考订笺释,世称三笺本。
嘉庆十二年万希槐既钞撮三笺本,复辑入钱大昕手评校本内容,并援经传著明其义,编为《集证》。因该书包括阎若璩、何焯、全祖望、钱大昕四家及三笺本原采录的程瑶田、屠继绪二家,加上万希槐,共有七家笺释,故世称七笺本。道光五年翁元圻采辑以上诸家之说,复为详析按断,成为注释《困学纪闻》诸书中较为详备的本子。
《困学纪闻》采用笔记形式,分类编排,对文献典籍、学术渊源、文化现象,进行疏理、考证、鉴定与评介。凡说经八卷,天文、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评诗文三卷,杂识一卷,共二十卷。由此可见内容广博,“九经旨趣,历代史传之事要,制度名物之原委,以至宗工巨儒之诗文议论”(牟应龙 序),凡属后学所当知当学的方方面面,均有所发明,有所创见,其文辞简约而道理融通,探奥穷源而真知洞见,成为学子视为珍宝的案头书。历代治学者,对《困学纪闻》极为重视,特别是清末民初以来从事古籍整理的专家学者,每每利用该书的原始资料与考据成果。当然,对于今人研究传统文化,也是一本当知当读的书。
笔记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笔记作为一种文体,乃随笔记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笔记叙事或有侧重,然其内部并无严密体系,各条记事互不相关。或许因其芜杂,笔记在传统的四部分类中并没有作为独立的门类文体予以分立,这与笔记的学术价值并不匹配。
宋代是中国古代笔记成熟期。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重要变迁,社会流动频率加快,人际交往范围进一步扩大。入宋以后,宽松的政治和文化氛围,科举规模的扩大,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使读书人急剧增加,宋代社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有力促进了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笔记体散文的大量涌现。这种不拘一格、随笔记事的文体深受大众喜好——上至宰相重臣,下至平民僧侣,都加入了笔记的写作行列。写作者用不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无需关注“春秋笔法”,兴致所至,将其所见、所闻、所思随手札录——笔记成为知识分子展现思想和学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宋代笔记中,原先的志怪传奇内容趋于淡化,注重现实成为主流。有学者指出,宋代笔记已是晚明小品的先驱。此外,宋代笔记也开启了后世考据辨证笔记的先河。《容斋随笔》、《困学纪闻》是其代表作。笔记以其质朴、不事雕琢的特色全方位保存了宋代社会生活场景,既有对社会重大事件的记录,也有对微观生活的叙述,蕴含的信息是多元的。笔记在文化史、社会史、学术史、科技史等领域的研究价值也是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梦溪笔谈》、《涑水记闻》、《东京梦华录》等宋人笔记历经千年,至今仍闪烁着光芒。
宋代笔记数量庞大,据统计,传世的宋人笔记有500余种,绝大多数分散在各种丛书中。有些书十分稀少,寻觅极为不便,且版本芜杂,在近千年的编辑刻印流传中,相当一部分笔记著作已非原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散佚,或因后人重辑而混乱不堪、错讹丛生,给使用者带来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宋人笔记进行系统整理。只是尚未见学术界有全面系统的同类整理著作问世。关于宋人笔记的研究成果,学界主要集中于某些笔记的内容、作者和文字考辨订正等方面,关注的是某些笔记史料在相关文史研究中的价值。就整个宋代笔记研究而言,已有成果还存在诸多缺失——将整个宋代笔记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难以反映宋代笔记的整体面貌,缺乏对宋代笔记学术价值的综合研究评价。因此,笔记小说在文献发掘上仍有较大余地,在研究深度上尚有推进的空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计划系统整理宋人笔记并编纂出版一部大型总集《全宋笔记》。《全宋笔记》整理出齐后,宋代经整理的文献资料基本上能呈现出完整的概貌,它将连同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编纂整理的《全宋诗》、《全宋文》、《全宋词》,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宋代研究资料库。这对发掘古代文献价值,传承祖国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均有重大的学术和社会意义。
课题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宋人笔记编纂整理。将传世并散见于各类丛书的500余种宋人笔记搜集起来,按统一体例整理编纂。对因版刻流传过程中散佚的笔记条文尽可能做到收罗无遗,予以辑补。对原书已不存,但尚有部分文字留存于其他文献的100多种笔记进行钩稽辑校。全书不作繁琐校勘,以是非校为主。本项目所编辑整理者,以宋人著述的笔记专集为限,未成专集的、散见的单条笔记不在整理之列,与学术界已出版的《全宋文》错开收文。所收笔记以宋人所撰为限,与宋朝同时的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所属作者之笔记不收。第二部分为宋人笔记研究。包括“《全宋笔记》五百种提要”、“宋代笔记研究”、“宋人笔记视域下的唐五代社会”、“《全宋笔记》所见宋代社会生活研究”、“宋代笔记的文学史研究”和“宋代笔记语言研究”等。通过6个专题研究,深度挖掘宋人笔记的学术价值,探求中古时期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轨迹,对宋代文化遗产做全面开发与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