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02 13:21
《城乡纪事(套装共2册)》开篇文章《最后一季麦子》,写的是自己的父亲,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秋后,我们弟兄第一次独立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播下了麦种,没有了父亲的呵斥声,没有了木耧中吊斗的咣当声,八月的麦地比往年清冷了许多。我知道,父亲和与我们生计有关的麦子将彻底离我们而去。望着没有牛马的田野,我突然发现,现代化竟然让农业变得这么单调和枯燥,说不定哪一天,粮食可能会从那些冰冷的机器中直接生产出来。那一刻,我真的希望父亲从那个黑洞洞的世界里站起来,痛痛快快地骂我们一嗓子。”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可以说,天下文章,唯真情不破。 《城乡纪事(套装共2册)》写人写事,娓娓道来,带着“些微的感伤”与爱以及亲情,把生命的印记铭刻在朴实的白纸黑字之中。我喜欢这样的书写,喜欢这样平实如水的叙述,正如我喜欢清淡的菜蔬和微苦的茶以及世俗的喜怒哀乐与人间的挚爱真情。也许因为这样的写作逃避了宏大的叙事,作者才能在于自己的天地里做精神的漫游。
《城乡纪事(套装共2册)》共散文卷和小说卷。主要内容为风吹往事,最后一季麦子,与一头毽牛有关的农事,父亲的果园,艰难岁月中的穿衣接力,缠绕在辘轳上的井水,炉火煨热的日子,家有小店,走过严冬,闲话冬天,有些东西注定要成为记忆,梦里梦外,同赴七月,生命中永远的几缕青色,头巾上的牙痕,刻在头巾上的牙痕,高中老师三忆……
傅兴奎,甘肃省宁县人,毕业于庆阳师专中文系,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先后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出版《与清风对坐》《高考作文应试与写作》《作文知识能力点训练》等著作。先后获得改革开放三十年报告文学金奖,“中储粮杯”朗诵诗创作一等奖,首届庆阳优秀图书奖等多项奖励。现为甘肃作协会员、庆阳作协理事。
《城乡纪事—散文卷》目录:
风吹往事
最后一季麦子
与一头毽牛有关的农事
父亲的果园
艰难岁月中的穿衣接力
缠绕在辘轳上的井水
炉火煨热的日子
家有小店
走过严冬
闲话冬天
有些东西注定要成为记忆
梦里梦外
同赴七月
生命中永远的几缕青色
头巾上的牙痕
刻在头巾上的牙痕
高中老师三忆
无法拾起的记忆
我的先生张剑
痛苦的碎片
记忆的碎片
温暖的声音
董志塬漫笔
冬雪大年
春风里的荠菜
曾经为粮的苜蓿
温暖或遥远的声音
山中独户
牛皮灯影里的环县
荷包飘香
铰花花
行走的感觉
窗子外面
看云听水
九寨沟看水
岳麓漫品
桥山拾翠
静候春天的到来
被雪弥漫
风中的叶子
被乌鸦啄伤的果子
在秋天的原野上寻觅
九龙川桃花
逝水年华
心中有方洁白的纸
闲来翻腾
油印刊物
被诗歌叫醒或者镀亮
感谢高考
学生或学生时代
我的非教学课件
彼黍离离
《青白盐》的新历史主义倾向解构
从《味道》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看当代农民工的情感缺失
怀揣星辰真心问情——萧萧眉儿散文品读
寻找根的感觉——读何鸿政的《走过森林》
《残红》悲剧精神浅析
黄土地上的情结——读彭金山《象背上的童话》
平常的天空——陈默乡土诗品质浅谈
……
《城乡纪事—小说卷》
大约在2005年上半年,受一些文朋旧友的鼓动和网络文章的启发,自己中断了十年的写作终于得以延续,由于长时间没有动笔,除开始几篇有点艰涩之外,接下来一段时间写得竟非常顺手,大有一种枯木逢春的感觉。一些在博客上看过我文章的朋友都评价我文笔不错,纷纷建议我编一本散文或随笔集子。为此,我心动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我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并且把出书的事情一推再推,主要是对自己在匆忙之中鼓捣出来的那些鸡零狗碎的文字缺乏应有的自信。记得著名作家莫言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会唱歌的墙》时,就曾谦虚的称自己的作品为一盘羊杂碎,说自己多年来除了写小说和剧本之外,还写了这么多的胡言乱语,是为了版税和衬托其他作家的散文而出版的。阎连科先生在他的散文自序中同样也表达了自己在散文面前的恐惧感和敬畏感。有成就的大作家尚且如此,我就更没有理由认真对待自己笔下的这些文字。
前代文学家告诫过我们,文章之学,先工而后巧。诗歌的语言要高度凝练,要有物境、情境和意境,小说要有人物和故事情节,要有矛盾冲突和细节刻画,谈到散文时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了句形散神不散就没有了下文,至于随笔,更是无人为其定义写作规则。于是,很多人就把小说和诗歌之外的那些凡事俗物全都归入了散文或者随笔行列以冒充文学。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误区,也抹杀了散文和随笔的艺术价值。
谙熟写作之法的人都知道,一篇散文或者随笔的产生其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是一种看上去亲近思考起来悠远的文体,优秀的散文既有诗歌的神韵,也有小说的细节。既是人生百味,也是物象事理。讲求意境,却万万不可如诗,需要思辨,却又不是哲学随笔。和风淡云,细水流韵,俨然一幅浓淡适当的山水画:碧玉沉江,清纯悠远,犹如一壶至清至醇的功夫茶。
比之小说的浑厚和诗歌的洗练。散文更富生活的气息和不俗的价值。由于自己性格粗放,遇事容易激动,很多东西还没有在自己。中酝酿成熟,就急乎乎地写了出来。这种做法与散文和随笔写作时所要求的淡定和深沉相去甚远。所以,缺少有分量的作品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多年的写作生活,使自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文字如同草木,之所以枯荣更替,都是因为生命的轮回,如同石头泥巴,貌似死物,但也有产生和消亡的时候。这些很难称为散文的文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个人的心路轨迹和情感历程,如果把它烂在肚子里等待机会成熟,可能会成为一种偷懒或者拒绝接受批评的托辞。我之所以将其和盘托给大家,就是希望自己今后再写这类东西的时候,能够克服因为冲动带来的肤浅、鲁莽和粗疏,神笔慎言,求工求整,争取为读者奉上满意的文字。
修改,校对,再修改,再校对。从3月到现在,这些杂草丛生的文字藤萝纠缠着我,小修小补不济事,伤筋动骨没精力。为此,我几乎耗去了半年多的时间,怪只怪自己当初用心不专,下笔太过随意。也罢,近六个月的煎熬算是文学给自己的一次严厉的惩罚和一个深刻的教训。往后写文章的时候,说什么再也不敢那么率性和粗心了。
傅兴奎
2010年6月于嘉馨园新居
发现日常生活的美——傅兴奎散文一瞥
朴素(天涯文学主编)
对散文下定义是个危险的事,譬如所谓的新散文写作,实实在在看不出新在哪里。故而对那些炒作的概念散文一向不感兴趣。法国学者罗兰·巴特曾经宣称“揭穿资产者社会制造神话的幻想”,拒绝为“胜利的意识形态”所利用。在一个遍地散文的娱乐年代里,我们也要警惕那些插着各种标签的伪散文,揭穿伪散文所制造的神话幻象。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自从这个世界有了人类,散文便如影随形,融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的散文,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里发现美,发现惊喜,发现被遗忘的人与事。已经有多年创作经历的傅兴奎并不以散文家自称,但实实在在地写出了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散文。他的散文集《城乡纪事》就是这样一部记录了个人灵与肉生长的痕迹,记录了往事,记录了自身的灵魂安顿的好作品。
翻阅《城乡纪事》,随着作者的笔墨走入“风吹往事”,感受“温暖的声音”,看到“头巾上的牙痕”,写下自己的“学生时代”。“说来很惭愧,生在世代耕耘的农家,身在号称粮仓的陇东,我却一点也不喜欢麦子收获的过程。”作者对乡村的态度很直率。并不像那种伪乡村写作者一味地靠编造对农事的热爱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城乡纪事》写人写事,娓娓道来,带着“些微的感伤”与爱以及亲情,把生命的印记铭刻在朴实的白纸黑字之中。我喜欢这样的书写,喜欢这样平实如水的叙述,正如我喜欢清淡的菜蔬和微苦的茶以及世俗的喜怒哀乐与人间的挚爱真情。也许因为这样的写作逃避了宏大的叙事,作者才能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做精神的漫游。
写作缘于对生命的敬畏。世上那些会写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傅兴奎对写作却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深知写作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他才能凭着一己的兴趣随意书写。他的文章少有故弄的玄虚,少有欺人的大话,少有浮泛的油滑。作者所谈,皆能从自己切身感受出发,洗尽铅华,独具慧眼,以卓越细笔,描绘人间生活情态,常有惕然惊,心的刻画。譬如他在《家有小店》一文里这样写道:“当然也有背后说不是的,说态度不好钱赚腻了,说为富不仁气高了,有说我不讲人情宰熟人的,有说我缺乏道德骗小孩的,不满意见足足能填一大本。”这就是他对人生世相有切身的体验。生活里有欢喜也有悲伤,真正的散文就是不拒绝对一切现实的书写。
散文需要真情的灌注,譬如朱自清的《背影》,譬如鲁迅的《藤野先生》等。没有真情,仅仅只是浮华的文字,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城乡纪事》开篇文章《最后一季麦子》,写的是自己的父亲,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秋后,我们弟兄第一次独立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播下了麦种,没有了父亲的呵斥声,没有了木耧中吊斗的咣当声,八月的麦地比往年清冷了许多。我知道,父亲和与我们生计有关的麦子将彻底离我们而去。望着没有牛马的田野,我突然发现,现代化竟然让农业变得这么单调和枯燥,说不定哪一天,粮食可能会从那些冰冷的机器中直接生产出来。那一刻,我真的希望父亲从那个黑洞洞的世界里站起来,痛痛快快地骂我们一嗓子。”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可以说,天下文章,唯真情不破。
风吹往事,我们对那些过去的人与事往往有着难以忘怀的记忆。这种记忆一旦化为文字,就会成为百看不厌的好文章。譬如此书里的《高中老师三忆》《心中有方洁白的纸》《春风里的荠菜》等等,文字清淡如水,读来别具味道。散文之大,包容一切。反抗黑暗,张扬独立之思自是一等一的文章。不过每个人的性情与思想不同,傅兴奎笔墨所及,都是身边的小事,却灌注了一己的深情,往往打动我们柔软的内心。大道至简,在没有花哨的架子里,作者写出了细微的感悟,深深地穿透了事物的表面,是对事物内质的剖析。浏览这样的文字,读者的心就会变得温柔明亮。我们已经习惯于“革命不是谈情说爱”的教育了,当粗糙与暴力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与温柔就有了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我们一下笔,凌厉的杀气已经透散出来,化作匕首、投枪。傅兴奎这种简洁深情的文字,正好驱散了文字的暴力,把人拉回到世俗的生活情怀里,其创作之功,实莫大焉。
散文是一种极其随意的文学题材,唯其随意,容易写而最难写好。在《城乡纪事》里,作者把生活的体验细致化,譬如《春风里的荠菜》一文里,作者写道:“时令尚旱,可怜的荠菜芽儿刚刚冒出土皮,看上去虽然细碎恬淡,但却精神抖擞。荠菜长着齿状的叶子,或青绿或墨绿带褐色,与麦苗和其它杂草的区别非常明显,因为生长稠密的原因,荠菜挖起来不算太费劲,往往一铲子下去,就是一大把荠菜。”我们都经历过那个年代。在地头里挖野菜,对这样充满生活细节的文字有一种共鸣。生活需要常识,文字需要真实。散文不是为了歌功颂德,而是写出生活里的阜微、希望、哀伤、欢喜,这样的文字就是好散文。
在世俗的情怀里说长道短,但并非拒绝精神的交流。在《城乡纪事》的第六辑,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精神深度的关注。譬如在小说《青白盐》里发现“新历史主义倾向的解构”,从小说《味道》中的人物形象来看“当代农民工的情感缺失”,甚至把目光凝注在网络博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的每一篇散文从最原始的生活层出发,穿越情感层、性灵层,直达生命意识,体现出罕见的语言穿透能力,洋溢着一种先天很足的灵气,她无意追求深刻,但却清澈见底,她用轻巧而富有韵致的语言涵盖了一切。”(《萧萧眉儿散文品读》)
前人说过,文章要有曲折,不可作直头布袋。傅兴奎的散文固然真实,但并非没有曲折。他的曲折在于对情感的反复追问,“姐姐们做的寿衣尽管不大不小,可在我们看来,它穿在您的身上,却是那么的别扭和生硬,因为它压根就不是属于母亲您的色彩。那双表姐花了大功夫做的绣花鞋,还有鞋底上那些浓艳的花朵,像一朵朵燃烧的火苗,烧灼着我们的感情。”(《刻在头巾上的牙痕》)在这种情感的强烈追问里,作者写出了人间的挚爱与深情的记忆。《城乡纪事》仿佛一杯洁净的水,没有花哨的包装,没有伪饰的巧语,对于寻找平凡生活之美的人却是不可缺少的。风吹往事,发现日常生活的美。读完《城乡纪事》,你的内。会产生一种平常的感动,我对这样的散文写作抱以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