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7 11:42
《夏景山口待渡图》是五代南唐时期画家董源创作的绢本淡设色画作,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夏景山口待渡图》描写江南夏天景色。起首沙坡剔细草,塌下溪流萦绕,布景空灵。中幅结构缜密,山峰层丘叠壑,焦墨大披麻皴,高厚雄壮。山麓溪回径折,为山家出入沙路;迤左则村墟烟落,夏木阴阴;鸥渚渔汀,犬牙相错;缘溪小柳鬈鬈,画法尤异;渡艇东西往来,摇曳于沧波窈霭间;待渡人物,有著红衣者。
客观地描绘山水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和主观感受,在六朝山水画独立时就已经为画家所注意,所以才有“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之说的提出,将春、秋等四季山水作为畅神、怡性的工具来对待。李思训、李昭道也有《春山图》的绘制。但如何能自如地描绘出四时山水的不同特色,并能自如地抒发情感,在技法和观念上则显然要经历相当长的探索才能摸索出成功的道路,从“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断进行经验总结,终于在五代时期结出累累硕果,迎来了历史上山水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董源、巨然等人以江南山水为蓝本,荆浩、关全、李成等人以关陕地区、山东地区山水为蓝本,创造出我中国山水画的第一个经典时代, 《夏景山口待渡图》毫无疑问就是这一时代的文化产物。
《夏景山口待渡图》描绘江南夏季的山水景色,只见峰峦层层远去,河面碧波荡漾,远处草木蒙茸,水气若蒸,岸边芦苇丛生,近处岸坡错落,绿树成荫。在河流旁,一渔翁肩扛鱼网和鱼篓沿岸徐行。江面一渡船行至江心,而垂柳纤纤的渡口,二客官在等候待渡,对面渡口之凉亭也隐隐若现。整个画面宁静中见动势,既和谐又统一。
绘画技巧极为精妙,画山以披麻皴为主,兼点子皴法,山峦拖淡色渲染。林木竹丛不作曲杆,不画夹叶,前浓后淡,质感强烈。
《夏景山口待渡图》近景部分作坡岸逶迤,丛林叠映,几丛茂密的竹林、耐林连续向远景展开,层次分明,拉大了画面空间。近景树木的处理是董源最为关注的地方,杂木与竹林互为穿插、映衬,阔叫树与针叶树交互成林,郁郁葱葱,由之描绘了一片繁盛的夏日景象。
画家对林间坡岸景物的处理,更见精彩。如果凝神细看,仔细观察,林间碎影斑驳,几让人感受到睛午阳光泻落的情形恍惚间在限前出现。坡岗、小径明亮细净,与背阴处的幽深凄邃形成鲜明对比。
图中沙滩、山坡、近山、远山的画法有别,近树、远树、灌木、柳树、芦苇、竹丛的画法也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组合有节奏、有变化,又十分的和谐,真可以称作一首视觉的“交响曲”。值得重视的是,这些画法笔墨,都与江南风光的特点很合拍,既是江南山水孕育了它们,同样它们创造了山水的江南风格。特定的造化自然是赖以创造特定笔墨技巧的客体根源,特定的笔墨技巧又是创造地域风格的基本手段。但笔墨技巧、风格乃至整个艺术的图式又是承传下来的,董源山水画产生于对李思训、王维山水画图式、技巧的修正改造,但这种修正改造又是在江南真山真水的启示下完成的。
宋代书画家米芾:唐无此品。
元代书画家柯九思:真神品也。
《夏景山口待渡图》用笔草草,物象与笔法的可离可合,在董源的手中第一次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山水画笔墨、意境的两向分离,可能就在这里寻找到初始的源头。这也许是董源最为独特的创造,并带动后来“米氏云山”的出现。
《夏景山口待渡图》曾入南宋内府、元内府,后相继为明代项元汴、清代耿昭忠、索额图和清内府收藏,民初被末代皇帝溥仪挟逃出宫,今藏辽宁省博物馆。
2017年4月18日,《夏景山口待渡图》在辽宁省博物馆进行的“咫尺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中展出。
董源 (934-约 962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