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

更新时间:2024-11-05 01:16

《我这一辈子》是中国文华影片公司摄制的剧情片,由石挥执导并主演,于1950年上映。

剧情简介

“我”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北京老巡警。清末,二十多岁的“我”失业后,由邻居巡警赵大爷介绍,当上了清政府的警察,目睹了清兵的腐败。“我”曾被派到秦大人家当门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秦大人倒台,“我”升了巡警,并结识了学生领袖申远且成为好朋友。几年以后,秦大人又上台了,“我”又被派往秦公馆当门警。秦大人的官愈做愈大,老百姓却愈过愈穷,“我”被降为三等警察。“我”的妻子病死,留下了女儿大妞和儿子海福。紧急关头,“我”救助了地下共产党申远。抗战时,“我”让儿子参加了八路军。后来“我”因儿子之故被关进了监狱,狱中又与申远相逢,在他的教育启发下,“我”对自己过去糊里糊涂的一生有了认识,但未及解放,“我”便在街头冻饿而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与原作差异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剧本创作

该片署名编剧“杨柳青”是石挥的哥哥,但他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主要担任执笔,实际发挥主导作用的人是石挥,剧本完全体现了石挥的意图和构思。石挥从小就喜欢老舍的作品,《我这一辈子》的小说仅从前清写到1921年,影片的后半部分是石挥自己加进去的,在创作时他尽力保持原作的精神。

开拍风波

该片还处于剧本筹备阶段时,于上海解放前夕迁居香港的文华公司老板吴性栽曾动员石挥去香港继续拍电影,但被石挥婉拒。到了该片开拍时,由于吴性栽不再投资,文华公司经营陷入困境,不能维持电影拍摄。后来中央电影局领导出面邀吴性栽去北京面谈,承诺给予政策支持,吴同意调拨资金,文华公司的电影拍摄才得以继续,《我这一辈子》于是就成为文华公司1949年10月重整旗鼓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外景拍摄

石挥率队赴北京拍摄外景,因财力所限,他只带了副导演杨柳青、摄景师葛伟卿和美工王月白三人。为追求环境氛围的真实感,体现北京特有的风韵,凡是影片中出现的北京街头的景象,都采取实景抢拍。摄制组每天一大早就赶往拍摄地,每个人都是多面手,连导演也帮着扛机器,一直干到很晚才收工。他们在北京工作了12天,完成了50多个镜头。

在拍摄外景的同时,石挥还为服装、道具做准备。为了给主人公准备一套40年前的警服,他跑遍了北京的旧衣铺,又向公安部门求助,均无果。最后,通过文物局查阅了有关资料和老照片,仿做了一套警服。而主人公晚年沦为乞丐时穿的破旧的棉褡子,是石挥用一件旧皮袄和一件棉背心向要饭的老人换来的。

结尾缺憾

石挥原来为电影设计的结尾是,北平解放,主人公在入城的解放军队伍中看到儿子,父子激动地拥抱,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一同前进。但在当时情况下,私营电影公司无法组织拍摄声势浩大的解放军入城式。石挥想向新闻纪录片厂商借入城式纪录片,以穿插于片中,却未能如愿。他只好将结尾改为主人公在饥寒交迫中死去。石挥不甘心“我”就此死去,回到上海继续拍摄时又到上海郊区寻找外景地,仍找不到合适的空地再现解放军入城式,他还想借用机场,但因蒋军飞机时来轰炸,无法动用。最终,石挥只能让主人公在结尾死去。

影片评价

石挥在改编中强化、发展了原作的结构。景片从满清统治写到国共两党决战,头绪繁多,内容庞杂,但剪裁得当,繁简适宜,脉络清晰,转换自然。影片既有史诗般的构架,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又能抓住几个主要人物的生活遭遇中的具体事件深入展开,既有高屋建瓴,又有细致入微;既有总体把握,又有细部描绘。影片是散文式结构,但形散神不散,繁而不乱,足见石挥驾驭历史题材的能力和组织影片情节结构的才能。(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舒晓鸣评)

石挥在创作上极大程度地忠实甚至可以说发展了原作,以一个老实善良甚至有些窝囊的老巡警的视角去听、去看、去想40多年经历的一切,不仅真实可信,而且所显现的事实,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全片展示的是一个人的悲惨命运,映射的却是时代的历史沧桑。个人命运和民族历史相融合,让观众在悲剧世界里品味到悲剧的人生,在诙谐中体味到生活的种种辛酸、苦痛和沉重。整部影片完全是悲剧的人生在悲剧的世界里的真实展现。从影片一开始那“北京的老百姓,真苦啊”的一声感叹;从窄窄的街道上,灰暗的天空里,苍老无力衣着褴褛的“我”孤独地站着的画面里;到电影结束,在老年的“我”天问式的慨叹中,观众感受到的是深刻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力量。(太原晚报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