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2 19:49
远古时期,由于黎族先民生产力低下和对自然的崇拜,认为死后灵魂能够升天,信仰灵魂不灭,因此并不以人的死而过分悲伤和痛苦,相反为其舞之,一安亡灵,二慰生者,三请求死去的祖先保佑子孙平安。打柴舞最初就是黎族先人用以祭祀的跳丧舞,用来保护尸体、驱赶野兽,压惊祭祖,起源于古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是黎族古老、传之久远的舞种,受到黎族人民的普遍喜爱,是黎族人民劳动智慧和历史记忆的体现。
清代《崖州志》记载:“丧葬……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请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来奠……作八,心分花木,跳击杵。”“跳击杵”则指跳打柴舞。当代海南三亚市崖城镇和乐东黎族自治县干家镇的黎族人仍保持着这一习俗,老人正常死亡后,在入柩的当天晚上,死者家属一般要举办酒席,宴请前来共商治丧事宜的亲戚和众乡邻。这时无论亲戚还是众乡邻都要聚集丧,一是跳打柴舞,二是帮忙。因此,打柴舞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巫术色彩,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逐渐形成的。
20世纪50年代,黎族地区的打柴舞体现了打柴舞的近代形态。从当时黎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看,跳打柴舞是黎族青年们喜爱的文娱活动。海南很多黎族地区都跳打柴舞,如乐东县、保亭县等。这一时期的打柴舞由于其活动目的是娱乐和庆祝,已从严肃的丧葬祭祀活动走向黎族人们日常的喜庆庆祝活动之中。这一时期的打柴舞多在春节等节日中跳,跳时没有音乐伴奏,“跳柴”是男人的特权,“打柴”是女人的专利。
1957年,打柴舞被海南舞蹈工作者进行了改编,并进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受到了赞誉,被称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后来又到罗马尼亚、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从此,打柴舞被搬上了舞台。经过舞台艺术加工后的打柴舞,舞具用青翠的竹竿代替了红色的红铃木柴,名称也由“打柴舞”改称为“竹竿舞”、“ 跳竹竿”等,同时,“女打柴男跳柴”的习规变成了“男女混合打柴跳柴”的形式。
20世纪80年代,原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文宣处朱庆元对打柴舞进行了编排,打柴舞的跳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穿人墙”、“情人上路”、“扑火海”、“闯刀山”、“跳龙门”等多种跳法。之后经过民间打柴舞爱好者的不断编排和加工,创造了各种跳法,当代打柴舞的跳法可以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由两条垫木(长约3.5米,直径约12厘米)和数对细木杆(长约2.5米, 直径约3厘米)组成。跳打柴舞时,先将两条垫木平行相对隔开3米左右摆放于晒谷场或空旷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细木杆。
打柴舞中,男子的服饰颜色主要以红与黄为主色调:上衣为红色的背心,以黄色为线条,两边对称,裤子为黄色,以红色线条两边对称;而女子一般跳打柴舞时都统一穿黑色圆领上衣,带有图纹,超短有图纹的简裙,头发都梳成球于脑后,再插各种头饰,胸前佩戴似月亮的银饰,随着跳动时发出有清脆的声音,无形中给舞蹈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打柴舞由数对持杆者双手各执握一根木杆尾端,两两相对,随着每组舞步的改变,或蹲身、或站立、或移步、或拾起,多样变化。舞的全程中,双手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让木杆与垫架、木杆与木杆间有规律的相互碰触击打,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声,如同“打柴”。
打柴舞由磨刀步、参差步、小青蛙步、槎步、大青蛙步、鹿步、筛米步、猴子步、乌鸦步等九组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
第一式,磨刀步。击木者将小木放在大木上分合磨击,因发出磨大刀般的声响,故名。舞者列队在小圆木之上踩踏而过。
第二式,参差步。击木者将小圆木间隔错落地分合、拍击于大木上,击出参差的节奏声,舞者列队在其上踩踏,先以一脚在张开的小圆木中跳两下,再轮换一脚跳两下,来回换步。
第三式,小青蛙步。击木者将小圆木交错击于大木上,奏出如田间小青蛙群鸣叫一般的声响,故名。跳法如第一式。
第四式,槎步。击木者将小圆木相交错拍击于空中后再下击于大木上,形如人们槎麻绳,故名。跳法如第一式。
第五式,大青蛙步。击法、跳法与第二式同。
第六式,鹿步。击木者将手中一小圆木高举过头,来回往下敲击另一小圆木,舞者则两两相逐而跳,模仿围猎情景,前者扮鹿后者仿狗,四肢着地向前蹲伏、窜跳而去。扮鹿者慌慌张张,而仿狗者则且追且叫,形象生动。
第七式,筛米步。将两对小圆木呈井字状架于大木上,由4人执木相对击拍,舞者列队逆时针方向在“井”字形的小圆木上踩踏,形似妇女筛米,故名。
第八式,猴子步。击木者变地下击拍为肩上击拍。即先由4人将两条小圆木扛于肩上,相对而立,然后在扛着的两条平行的小圆木上架两对小圆木,摆成井字,再由4人执其端而有节奏地分合击拍,由一人手执稻穗(或其他物品)在“井”口上方摆摆摇摇,进行“引诱”,舞者则仿猴去偷吃“谷物”,在一张一合的惊险击拍中,快速地在“井”口窜上窜下,躲过小圆木的夹击。
第九式,乌鸦步。 将一术白置于舞场中央,两对小圆木成井字摆放于白口,以数人坐于小圆木上以牢其白。“井” 口上再直竖一根小圆木,小圆木四侧再斜插4根小木,由4人分别紧握以固定直竖着的小圆木并逆时针方向进行运转。舞者由一人攀上竖着的小圆木顶端,以腹部顶着木端,张开四肢,仿乌鸦展翅飞翔,同时鸣叫,推木者则和声而转之。
文化教育价值:打柴舞展示了黎族的自然风貌、风俗习惯、生产生活,体现了浓厚的黎族文化,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 具有潜在可挖掘的文化教育价值。
历史价值:打柴舞与黎族丧葬习俗联系如此紧密,其对研究黎族历史特别是舞蹈历史,丧葬演变史源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参考价值。
艺术价值:黎族打柴舞有固定和成套的跳法、内容并配有专有名词和各种称呼,其艺术价值也是可圈可点的。
健身价值:黎族打柴舞运动对身心健康极为有益。它主要是靠人利用竹竿的分合来做各种动作,由此可见,跳竹竿是一项全身运动。人们在进行娱乐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政治价值:黎族打柴舞艺术属黎族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意识形形态属性,对增进黎族团结,提高黎族自信心,增强与外界的联系,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经济价值:黎族打柴舞文化是海南经济、旅游产业的一份子,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打造海南黎族艺术文化优秀品牌,发挥黎族打柴舞的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当代,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仍保留着这一古俗。因此,抢救和保护黎族民间打柴舞已迫在眉睫。
黄家近,男,黎族,1923年生,海南三亚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打柴舞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三亚市申报。
2018年,三亚市政府对打柴舞进行专项资金扶持。
在传统“三月三”节、戏水节、慰问演出、景区景点娱乐等活动中,打柴舞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郎典村成立了黎族打柴舞传习所,由村民自主成立学习和演示队伍,至今已培训58人。
乐东黎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把黎族的传统舞蹈“打柴舞”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三亚市群众艺术馆获得“黎族打柴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黎族打柴舞”项目保护单位三亚市群众艺术馆评估合格。
1957年,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黎族打柴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5年6月25日,在拉萨举行的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西藏”展活动中,黎族打柴舞等大批海南国家级非遗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8年4月15日,湖南卫视王牌音乐节目《歌手》摄制组专程来到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为最新播出节目录制音乐场景素材,黎族打柴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世纪70年代初, 黎族打柴舞走出国门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家演出,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被称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2013年,乐东黎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编排的“打柴舞”获得海南省中小学舞蹈大赛二等奖。
2019年4月8日,在陵水文化广场举行的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活动暨陵水县第二届竹竿舞大赛中,陵水中学代表队表演的《黎族打柴舞》获大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