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遗产

更新时间:2023-01-04 22:57

《文学遗产》创刊于1954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学理论刊物。

历史沿革

1954年,经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以及何其芳、冯雪峰、聂绀弩等人倡议、组织,由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主办,在《光明日报》以周刊的形式创办了一个学术副刊——《文学遗产》。同年3月1目,《文学遗产》第一期出版,在《发刊词》中明确指出:“运用科学的观点与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对我们的文学遗产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同时也指出:“容许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并不要求每一篇文章都成为最后的结论。我们希望有些重要的问题,能够在这个刊物上展开活泼的自由论辩。”

1956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撤消,《文学遗产》改由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主办,以后文学研究所划归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文学遗产》自此隶属学部文学研究所领导,仍以《光明日报》副刊的形式出版,每周日出刊。

1963年6月,《文学遗产》副刊停止出刊。

1964年,《文学遗产》改由《光明日报》主办,文学研究所不再参与编刊事务,内容也从古典文学研究变为包括中外文学研究的综合性文学研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文学遗产》副刊被迫停刊。

1980年,《文学遗产》以学术杂志形式复刊,为季刊。

1981年,《光明日报》应读者要求恢复《文学遗产》副刊,双周出版。

1984年,《文学遗产》副刊停刊。

1987年,为了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增加信息量,《文学遗产》改为双月刊,还增加了“论文摘编”“博士新人谱”“学者研究”“雪鸿录”“海外学术信息”等栏目。

1989年,《文学遗产》改为季刊。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物价不断上涨而经费又不断紧缩等各种经济原因,《文学遗产》面临着财政上的困境,乃至一度濒于停刊,因此期刊不得不在出版、发行方面做了多次改变,先后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理出版事务和山西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文学遗产增刊》十八期等。

1992年,《文学遗产》与江苏古籍出版社签约并合作出版。

1994年,《文学遗产》改为双月刊。

2014年12月,《文学遗产》入选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文学遗产》主要栏目包括论文、书评、学者研究、海内外学者访谈、学术动态等。

《文学遗产》以发表古典文学研究论文为主,同时也报导该专业学术动态,交流学术信息。

《文学遗产》的读者对象是大学文科师生,各学术研究部门、文化事业单位专业人员,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

人员编制

据2020年3月《文学遗产》官网所示,《文学遗产》编委会有编委40人,编辑部有责任编辑3人。

学术交流

1982年,《文学遗产》在开封(河南师范大学)召开“近代文学研讨会”。

1983年,《文学遗产》在苏州(江苏师范学院)召开“清诗讨论会”。

1985年,《文学遗产》在成都召开“宋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1987年,《文学遗产》在杭州大学召开“宏观文学研究会”。

1989年,《文学遗产》在信阳召开“四十年古典文学研究回顾反思研讨会”。

1990年,《文学遗产》在桂林召开“文学史观研讨会”。

1989至1991年间,《文学遗产》召开一系列古典文学专题研究回顾与反思研讨会。

1994年,《文学遗产》在曲阜召开“儒学与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

2013年4月,《文学遗产》与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了“2013年学术期刊与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8月份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合作举办了“宋代文史青年学者论坛”;12月,《文学遗产》编辑部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了“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前沿问题中青年学者研讨会”。

2014年1月,《文学遗产》编辑部主办了“《明清钓鱼岛诗歌及其相关文献考述》座谈会”。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从1954年3月1日创刊到1963年6月停止出刊,《文学遗产》副刊共出刊463期,共发表了近两千篇文章,每期近一万字,由于当时稿件多,而报纸的篇幅有限,一些较长的论文和以资料、考据为主的文章,就另编入《文学遗产增刊》出版,其中一些有影响的文章又辑入《文学遗产选刊》。

据2020年3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文学遗产》共出版文献5568篇。

据2020年3月2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文学遗产》共载文2510篇,基金论文量为465篇。

影响因子

据2020年3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文学遗产》总下载2173299次、总被引34483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05、(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91。

据2020年3月2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文学遗产》被引量为14045次、下载量为16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33,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6362名。

收录情况

《文学遗产》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CSTPCD中国科技论文来源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收录。。

荣誉表彰

《文学遗产》曾被评为社科双效期刊。

2014年,《文学遗产》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文学类权威期刊。

文化传统

办刊理念

《文学遗产》以深入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和经验为基本任务,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重要参照。

形象标识

《文学遗产》标识左侧为一个圆形标志,外圈为墨痕组成的圆圈,圆内中间从上到下为“文学遗产”的繁体字,四周分布着许多墨痕;右侧为“文学遗产”的中文艺术字,下面为“文学遗产”的英文名称。

期刊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社会评价

《文学遗产》几乎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同步,其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意义,不仅仅是如前所说的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同时还发挥了组织学术研究、引导学术研究走向、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作用。《文学遗产》正因为如此,逐渐确立了它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受到学人的热爱和崇敬。《文学遗产》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任常务副馆长詹福瑞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