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4 15:42
《最美的青春》是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完美建信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承德广播电视台、承德完美建信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出品,郭靖宇、杨勇编剧,巨兴茂执导,刘智扬、何雨虹、赵恒煊、贾宏伟领衔主演的绿色青春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减少沙尘暴危害,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定林业部牵头,河北省配合,在高原荒漠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防风阻沙蓄水源。冯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种树人,来到了坝上,在荒漠上营造起万顷林海,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塞罕坝人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的使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冯程和他的伙伴们同进退,共患难,在工作与生活中,彼此体贴、爱护、帮扶,由最初的战友情,同志情,慢慢蜕变成了友情和爱情。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剧本创作
《最美的青春》剧本创作历时7年,共集结了不同年龄段的6位编剧,采访了32位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老一辈创业者和上百名林业职工,几易其稿,直到播出前仍不断修改优化台词。因此,郭靖宇称之为“一次扎根生活的创作,也是持久不懈的创作”。
拍摄过程
2017年9月8日,该剧在承德塞罕坝开机,辗转北京、天津、杭州、承德塞罕坝,以及内蒙古乌拉盖、多伦、克什克腾旗、乌丹八地取景,全部实景拍摄,拍摄历时162天,跨越秋、冬、春三个季节。2018年2月28日,该剧在北京正式杀青。
场景选景
为真实还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环境,该剧剧组深入北京、天津、杭州、承德御道口、内蒙古乌拉盖、多伦、克什克腾旗、乌丹八地取景。
为真实还原塞罕坝高原荒漠的恶劣环境,剧组深入内蒙乌丹玉龙沙漠实地拍摄。剧组受到漫天黄沙的长期侵袭,对演职人员和摄制组的有了艰巨挑战。由于拍摄地点远离城区道路,设备器材需靠人力搬运,更有风沙不断破坏、侵扰着拍摄设备及道具。
由于长期“等雪”未果,剧组专门从北京运来造雪机造雪,只为真实再现塞罕坝的大雪。无奈经常光顾的大风将白天刚刚造好的大雪毁于一旦,剧组只能一边造雪,一边“等雪来”。即便在零下20多度的极寒气候下,拍摄工作每天都要在持续12小时以上。
另外,为了真实再现50多年前大规模机械造林的场景,由于长期找不到全自动植苗机进行拍摄,剧组在老机械师傅的帮助下,重新制作了四台植苗机用于拍摄。
制作发行
参考资料
前期宣传
2017年8月30日,该剧片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开机发布会。12月9日,该剧片方举行了首次探班活动。2018年7月25日,该剧发布先导海报预告。8月2日,该剧在北京举行开播发布会。
基本信息
收视情况参考资料
《最美的青春》聚焦于一群青年的成长轨迹,为观众展现了冯程、覃雪梅等青年模范是如何在自身的努力和外界力量的助推下完成了人生蜕变。可贵的是,尽管刻画的是青年模范,但该剧没有把人物脸谱化、扁平化,而是展现了“守望者”们有血有肉的一面。他们不断践行绿色发展观,用科学种植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同步增长,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发展了金山银山,完成了从物质拓荒到精神拓荒的巨变。这些“林一代”用青春书写了绿色传奇,用一生践行着荒漠里的绿色守望者誓言,带给观众的不仅是故事上的感动,更是灵魂上的净化与启迪。(《光明日报》评)
《最美的青春》以对祖国爱得深沉的主题立意,通过浓浓的情感表达,为观众奉献了一部讲格调、讲品位、讲责任的优秀青春剧。该剧赢在了原汁原味,赢在了年代剧的朴素真实,还赢在了对第一代塞罕坝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挖掘。无论是林场还是坝上,从搭建的实景到演员的服装用具,再到台词和角色塑造,都遵循了现实主义原则,即没有刻意拔高人物,放大角色的光环,也没有为了吸引眼球胡编乱造的狗血剧情。对于现实意义在于,青春的美丽并不在于它的五彩缤纷,而是青春的内涵。他们青年更多的在意个体价值的实现,在意这个社会给予他们在事业、工作、生活上的环境如何。(《光明日报》评)
《最美的青春》显示出杰出的美学品位。首先,作品以其独特艺术魅力,聚焦创造绿色奇迹的塞罕坝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历程,以人带事,让人物命运牵着建场造林事件走,因而一环扣一环地紧紧吸引观众目光。其次,作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遵循严谨的纪实美学原则,真实再现塞罕坝艰苦创业的历史环境和时代氛围,靠精巧情节环环相扣、精彩细节连连不断增强艺术魅力。再次,作品传承发展中华美学精神,彰显中华美学风范。(《人民日报》评)
《最美的青春》质朴得不能再质朴,真实得不能再真实,它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塞罕坝造林的那种时代环境还原到极致。该剧的成功给弘扬主旋律的英模题材、改革开放题材创作提供巨大启示,那就是一流精神指向必须与一流艺术魅力相辅相成。一部优秀的主旋律电视剧不仅要拥有坚实的主流价值观作精神支撑,也要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艺术手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英模人物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剧带给观众的是精神和艺术上的双重启示。(《人民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