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书

更新时间:2023-11-09 01:33

《沈氏尊生书》,中医丛书。清代沈金鳌编撰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收有《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幼科释谜》《妇科玉尺》《要药分剂》等5种。

流传版本

现存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无锡沈氏师俭堂刻本,以及清代道光、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多种刻本,通行本为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作者简介

沈金鳌(1717~1776)清代医学家。字芊绿,号汲门,晚号尊生老人。无锡(今属江苏)人。少举孝廉,从华希闵、秦蕙田、顾楝高等学,博通经史,著有《尚书随笔》等。中年后潜心医学,遍读仲景以下诸名家医著。或论伤寒,或言杂病,或明脉法,或详药性,分门别户,各有师承。因就平日所读方书,研审其理,参互考订,辑为《脉象统类》一卷、《诸病主脉诗》一卷、《杂病源流犀烛》三十卷、《伤寒论纲目》十八卷、《妇科玉尺》六卷、《幼科释谜》六卷、《要药分剂》十卷,共七种计七十二卷,总名《沈氏尊生书》(1773年)。此书包括药物、脉象、伤寒、杂病、妇儿科等内容,广辑前贤名论,采集各家之长,间附己意。内容赅博,论述精辟,为学者所宗,流传较广。

内容简介

沈氏认为“人之生至重,不知其重而有以尊之,庶不致草菅人命也。”故以尊生为书名。全书包括七种,《脉象统类》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脉为纲,阐明各类脉象。《诸脉主病诗》一卷。内容系二十七脉主病诗,间有注解,“欲知病必先知脉,既知脉方可识病”。《杂病源流犀烛》三十卷。本书为《沈氏尊生书》重要组成不嗯,全书列脏腑、奇经八脉、六淫、内伤外感、面部、身形等六门,每门介绍若干病证,以杂病为主。每病证有源流一篇,然后详述病证,“究其原委,悉其症形,考其方法”,因病用方,并附导引等治法。援引古人论说,皆载明书目,病结合沈氏经验,论述完备,本书是一部交友影响的杂病著述。《伤寒论纲目》十六卷。外卷首一卷。卷首为总论,记述脉症总论、六经主证、阴阳、表里、传变、愈解等篇。卷一至卷十五编列《伤寒论》原文为纲,选辑历代医家注释为目,其分属六经次第者,以柯韵伯之说为主;其不得分属六经者,如伤寒后证即辨脉、平面等篇,悉列于卷十六中。书中引录诸说,侧重于临床证治,沈氏按语页多中肯。《幼科释谜》六卷。卷一至卷四述总论即诊断,列儿科二十四门症候,各著四言韵语,探源析流,义尚简括。每病证各采前人议论。卷五至卷六载诸病应用方。《妇科玉尺》六卷。沈氏以玉尺所刻分寸“坚久不磨”作为准绳。故书名“玉尺”。卷一列求嗣、月经。卷二列胎前。卷三列临产、小产。卷四列产后。卷五列崩漏带下。卷六列杂病。每卷病先述总论、治法;次录各家学说及附方等。《要药方剂》十卷。书中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分类。选药四百二十种,每药记叙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前人所论、禁忌等,并附沈氏按语。

影响评价

全书包括脉象、经络、脏腑、伤寒、杂病、妇科、儿科等内容,广辑名家医论,博采前贤之长,结合沈氏经验,论述完备,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