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1 00:37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是由杨德昌执导,赖铭堂、杨德昌、杨顺清担任编剧,张震、杨静怡、张国柱、金燕玲等人主演的一部现实主义电影。影片已于1991年7月27日在中国台湾上映。
60年代初,台北。建国中学夜间部男生小四(张震饰)是个置身学校帮派对立之外的好学生,父亲(张国柱饰)是奉公守法的公务员,母亲(金燕玲饰)在小学代课。小四与家世不幸的小明(杨静怡饰)(林鸿铭饰)也倾心于她,小明同时周旋于几个男生之间。
数学考试,因滑头(陈宏宇饰)抄袭,小四被记大过。哈尼回台北,要小四好好照看小明。哈尼被“217”眷村帮老大山东(杨顺清饰)害死,小四参与了围剿“小公园帮”替哈尼复仇的行动,山东被杀。小四父亲涉嫌政治被带走写交待材料并被解聘。小四冲撞学校被勒令退学,转学日间部。小明母亲到小马(谭志刚饰)家帮佣,小明又移情于小马。小四陷入友情和爱情的矛盾,与小马吵翻,在牯岭街旧书市遇见小明,再次表明心迹,小明断然拒绝,小四接连向小明捅了七刀,小明当场死去。小四被拘捕。朋友小猫王(王启赞饰)录了他唱的英文歌《阳光灿烂的夏日》送给小四,被警员随手丢进垃圾桶。
以上参考:
以上参考:
以上参考:
导演杨德昌生于1947年的上海,一岁多随父母到台湾。他的电影对于现代社会的疏离经验,或许与其简单得近乎孤寂的早岁人际关系有较大关系。“小四”的故事根据杨德昌学生时代的校友茅武的真实事件改编,茅武是建国中学夜间部初二的学生,因女友拒绝他,在1961年6月15日晚上与女友来到牯岭街谈判,谈判不成,他将她连刺七刀,致使女友当场毙命。事件发生后,轰动台湾,报刊以“不良少年行凶情杀”来概括这件事件。 与茅武同校的杨德昌对这一概括“耿耿于怀”,在他看来杀人事件不单是孤立的暴力案例,而是时代集体的悲剧。
从之前的《海滩的一天》(1983)、《青梅竹马》(1985)、《恐怖分子》(1986)“现代都会三部曲”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杨德昌停了五年的时间,对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样切身的素材,杨德昌有一层特殊的慎重,影片中烙印着比以前作品更复杂的情感关系。
全片92个需要修改、重建的场景,片中定妆的演员有90人,资金预算从1300万扩充到2700万。 在杨德昌的创作生涯中,鲜有如此庞大的制作架构,尤其是对年代写实性的努力加工,应该说没有创作者们自身的成长经验以及虔诚的感情是无法完成的。
在筹备《牯岭街》时,小四的扮演者迟迟未定。导演听说张国柱有两个儿子,就叫来试镜。结果他一眼就相中了的张震。而张震在片中扮演的正好也是张国柱的儿子。
女主角杨静怡是在美国长大的,有一年回来过暑假在东丰街的一间咖啡店被杨导看见,觉得她很适合,便说服她出任小明这个角色。
以上参考:
截至2017年11月23日,该片全球总票房7.73万美元。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目的在“溯旧”而非“怀旧”。电影从一桩简单的少年杀人案件出发,牵连出整个六十年代台湾的社会图景和人物群像。通过对社会底层的人性探索和现实矛盾的刻画,引发了观众对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电影以一个真实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们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挣扎和追求,小四的悲剧不单只是一个孤立的暴力案例,它更且成了一九六零年代闭锁社会氛围下的集体悲剧。。
杨德昌就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用纪录片似的纪实手法来记录那个时代人们的焦虑。他的电影揭示了作者的精妙与技巧,既有影像空间的展开、画面构图,又富有经典作家电影的哲理性思维。而《牯岭街》正是杨德昌影片创作风格最鲜明的体现。
杨德昌很善于运用光影来构图、叙事,他让影片中的人都处在阴暗中,特别是 217 帮、小公园帮。阴暗的色调一方面奠定了影片的主基调,一方面由于黑暗环境的局限,让影片中的人物看不清真相就造成了误认。同时,影片《牯岭街》中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方言,也引发了对于地域的焦虑。
时代的动荡反映到人的内心。人与历史狭路相逢,人想夺路而逃,历史寸步未让,最后两败俱伤。小四们的青春就像他们从片场偷来的手电筒,行夜路时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不过是暴露出行路者自己的孤独与无助罢了。其实,这种青春期题材真拍好了,就应该是最不平淡的。少男是痴男少女是怨女,天天爱恨交织,天天爱不成爱,恨不成恨——多少曲折幻灭挣扎和激变!(著名影评人史航 评)
和杨德昌的其他影片一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结构严谨,细节生动,有着庞杂但是清晰的人物、繁芜但不凌乱的叙事。(金鹰娱乐评)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从这个角度看,目的在“溯旧”而非“怀旧”,杨德昌仍然是一位相当知性化的创作者,他企图从旧日经验中,寻取一个属于九O年代的历史批评观点,事实上,在整部电影中的风格导向上仍然保持相当适度的距离和客观性。(搜狐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