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7 23:50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河南豫剧选段。讲述了窦娥的冤情,以及窦娥的父亲为窦娥洗清冤案的故事。
书生窦天章上京赶考,临行时将独生女儿窦娥托付给蔡婆婆,窦娥与蔡公子完婚。窦娥命苦,婚后不久,蔡公子病逝,窦娥与婆婆相依为命。蔡婆婆靠放些债度日,赛卢医借钱不还,蔡婆婆上门讨债,赛卢医欺她孤儿寡母想要赖账,并欲加害蔡家婆婆,幸被邻居张驴儿相救。张驴儿父子乃市井小人,见到窦娥貌美,便生歹意,欲图谋不轨,张驴儿欲娶窦娥为妻,被窦娥严词拒绝。蔡婆婆一气之下卧床不起。张驴儿逼婚不成,恼羞成怒,与赛卢医合谋,企图毒死蔡婆婆,霸占窦娥。不料,张驴儿之父嘴馋,误食了张驴儿给蔡婆婆做的放了毒药的汤,中毒身亡。张驴儿恶人先告状,并贿赂贪官,告窦娥害死张驴儿之父。贪官姚杭对窦娥严刑拷打,并以蔡婆婆相逼。窦娥为救婆婆性命,被迫屈招,身陷囹圄。六月初三,窦娥血撒斩台,临刑前她对天发誓,若窦娥蒙冤,天降三尺瑞雪掩我清白之躯。顿时大雪覆盖了法场。窦天章京试高中,出任朝廷廉使,得女儿托梦,知窦娥冤死,决心铲除贪官,为女儿昭雪。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合唱:六月飞雪千古冤 血溅白绫三年旱 何时借得屠龙剑 斩尽不平天地宽 窦:仰望夜天月如钩 后厅寂静听更漏 离乡已有十六载 桩桩件件藏心头 十多年坎坷有谁知 十多年苦熬我出了头 当年一介穷书生 如今是戴乌纱 穿锦绣前呼后拥 窦天章官居巡按 奉旨赈灾回楚州 楚州府三年大旱 黎民苦 我民间察访查由头 都说是 三年大旱为冤狱 屈斩窦娥天也愁 案情虽疑无凭据 欲想翻案难下手 回后厅思念亲生女 难驱心头千万愁 四处打听无踪影 十六年思念付东流 蔡家庄不见她婆媳俩 蓬蒿淹没那旧门楼 莫不是 遭荒遇灾人离散 莫不是 飞来横祸人夭寿 莫不是 流落异乡渺无影 看来是 梦难圆来愿难酬 且把这 万千思绪一边放 阅案卷 聊解老夫一腔愁 娥:孤凄凄 离开了望乡台 晃悠悠 按院署中冤魂来 血和泪 铭心刻骨三长载 三长载 仇恨未报心儿碎 回首看 云锁雾埋阴阳界 侧耳听 鼓漏声声把人催 急切切 借得阴风送儿归 慢腾腾 十六年后怕相会 老爹爹 我与你呀 人鬼陌路怎聚首 见爹爹 双鬓斑斑发已灰 一声端云思念重 万语千言两行泪 悄悄儿 月照东墙花移影 雾蒙蒙 寒风刺骨透心冷 阴阳界 难隔骨肉血缘情 盼父伸冤思女心切 两样的心思一样情 父,女:日思念 夜思念 盼爹盼儿 盼了十六年 十六年泪水汇成河 十六年就盼这一天 这一天 窦:今日里 父女相聚天伦乐 娥:为什么 这一天不在三年前 窦:从今后 苦尽甜来春光好 娥:恨只恨 阴阳阻隔两重天。 娥:叫一声 老爹爹且罢虎威 听女儿 诉往事倾吐苦水 女儿我 三岁丧母爹做娘 未想到 七岁离父父不归 你把儿 送与蔡家当童养媳 夫早亡 流不尽薄命千行泪 老爹爹 你一十三载无音讯 我孤婆寡媳谁关爱 任人欺任人宰 张家父子怀鬼胎 羊肚汤一案起祸端 爹呀爹 窦娥女错上断头台 山阳县 不分皂白不听辩 毒刑之下鲜血溅 婆母年迈难受刑 婆媳情深心相连 为保婆婆一条命 窦娥甘愿赴九泉 法场罚下无头愿 不告官府只告天 爹爹啊 不求爹爹复我生 还我清白在人间 窦:蔡婆一番辛酸言 字字句句似利剑 我心头流血肝肠断 咬碎苦楚腹中咽 儿啊儿 为父我 只求光耀龙虎榜 如今是 戴上乌纱破了家 耳畔边 似闻女儿喊冤声 冥空间 端云两眼看着爹 罢罢罢 我这里 架上请出尚方剑 平冤昭雪 惩腐肃贪拨开迷雾 求得公正在人间 合唱:留下了恨山怨海 铸就了千古血泪 纵然平反惩腐恶 可叹是 秋花凋零魂不归 魂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