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报

更新时间:2024-09-25 08:22

《红星》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

历史沿革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最早的机关报,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1931年12月创刊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当时由邓小平同志主编。这份办得很有特色的党报先后共有《列宁室》、《军事常识》、《军事测验》、《卫生常识》、《俱乐部》和《红板》、《铁锤》《法厅》等专栏和文艺副刊17个。其中的《列宁室》是指导革命理论学习的,还开展过“战争问题”和“巴黎公社问题”讨论。《法厅》副刊是宣传革命的法律知识,报道受军法处罚的案件,这是我党我军最早的法制宣传。文艺副刊还有《山歌》、《红军歌曲》等。《红星》报在邓小平同志的努力下,办得生动活泼,深受红军指战员与人民群众的欢迎。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广大军民亲切地称《红星》报为“大无线电台”。

报刊版面

在瑞金出刊的3年中,办得丰富多采,通俗生动,被称为“战士的良友”,“革命战争的一只有力喇叭”。版面的编排有社论、要闻、专电、消息、前线通讯、战绩、捷报、国际时事等栏目。

报刊职能

《红星报》创刊号《见面话》宣布担负的使命是“加强红军里的一切政治工作(党的,战斗员群众的,地方工农的),提高红军的政治水平线,文化水平线,实现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大会的决议,完成使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

组织机构

编辑部三五个人。邓小平主编,只有一个助手。中央军委负责人周恩来、红军总政治部负责人王稼祥、副主任贺昌等审定重要社论和理论文章。大部分社论出自中央党政军领导人之手。署名文章有周恩来、王稼祥、贺昌、博古、洛甫、罗迈、朱德、聂荣臻、陈云、李富春、陈毅、彭德怀等人。毛泽东以子任的笔名写了总结经验的重要通讯故事《吉安的占领》。通讯员有包括党和军队的各级领导者罗荣桓、袁国平、彭加伦、罗瑞卿、萧华、张爱萍、向仲华、张际春、舒同等以及连队干部和战士500余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