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更新时间:2024-11-03 11:53

《红楼梦》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王扶林执导, 曹雪芹原著,周雷周岭刘耕路编剧,欧阳奋强陈晓旭张莉邓婕、孙梦泉、李志新、杨俊勇、吴晓东、王羊、战爱霞等主演的古装电视剧。

剧情介绍

剧情简介

姑苏城仁清巷内的葫芦庙住着一名叫贾雨村的穷书生,他受乡宦甄士隐的资助,上京赴考,中了进士,做了官。只因他贪赃枉法,不上一年就被革了官职。他来到扬州,做了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幕客,教林黛玉念书。过了一年,林如海的妻子去世,林黛玉由贾雨村护送,到了京都荣国府。贾雨村因此得到黛玉舅父贾政的帮助,不上两月,便复职选任金陵应天府,从此,官运亨通。

京都贾家是显赫的贵族,有荣国府宁国府两座府邸。黛玉住进荣国府后,外祖母贾母疼爱她,与表兄贾宝玉相处得也十分亲密,晚上住在一起,白天也一道玩耍,过后不久,薛姨妈带着儿子和女儿薛宝钗进了荣国府。

薛宝钗贾宝玉年长一些,有一只能同宝玉的通灵玉配对的金锁。她到贾府后处处随分从时,不像黛玉孤僻自傲,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贾府上下的喜欢。黛玉对此很苦恼,常与宝玉发生口角,暗中伤心落泪。

元春回家省亲,赐省亲别院名为“大观园”,对园内房舍也赐了名称,并叫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大观园。大观园外,贾府上下安富尊荣,荒淫享乐,但经济状况已大不如前。

大观园的生活表面上看十分平静,姐妹们成天吟诗作画,猜谜逗趣,实际上危机四伏:丫鬟金钏不堪羞辱跳井自尽;贾宝玉不愿意作仕途文章,遭到父亲贾政的杖责;王熙凤遭人嫉恨重病缠身;尤二姐被逼无奈吞金自杀。邢、王二夫人后又听信谗言,将大观园大肆抄检一番,从此群芳流散,大观园一片萧条,宝玉不免时时幽叹伤感。

南安郡王出征被虏,南安太妃倚势将探春认作义女,代替郡主去和亲。宝玉送别探春,又被父亲贾政命令去西海沿子见识一番,不料途中遇盗,下落不明。黛玉闻得此信,哭得肝肠寸断,病势日重,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宝玉回来,泪尽而逝。黛玉逝后,宝玉和宝钗奉旨完婚,但宝玉意中只有一个林妹妹,二人虽相敬如宾,“到底意难平”。

贾家终因官场争斗被政敌击败,贾府被抄,王熙凤贾宝玉等人下狱。贾母在打击中去世,从此贾家全面败落,史湘云流落烟花巷,凤姐的女儿巧姐嫁到平民家庭做了普通的农妇。一朝显赫的钟鸣鼎食之家,顷刻间大厦倾倒,只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分集剧情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剧本编写

本剧剧本由刘耕路周雷周岭三位编剧参考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进行编写。基于当时“曹雪芹原著,高鹗续写”的主流观点,总体原则为“忠于原著,重视续作”。对于后四十回,合理处就采用,悖谬处则摒弃,并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线和脂砚斋的提示,参考红学探佚学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些修改和重新创作。限于20世纪80年代电视剧拍摄的技术水平,原著中的不少内容被略过,比如“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等都没有在电视剧上反映出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剧本于1983年3月6日起稿,当年底完成初稿,1984年3月完成二稿,直到1986年1月才最终定稿,历时两年零二个月。在此期间,周汝昌吴世昌朱家溍杨乃济阮若琳王立平戴临风王扶林等人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全剧本最终由周岭统一修改并定稿。

拍摄过程

1984年2月,《红楼梦》在北京试拍,同年9月正式开机,在安徽黄山拍下第一组镜头;1986年9月,经过两年零八个月,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近一万个镜头的拍摄,该剧拍摄全部完成。

1981年11月,中央电视台召开了关于《红楼梦》拍摄成电视剧的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改编问题。1983年2月筹备组成立,5月编剧组成立,8月剧组顾问委员会成立,《红楼梦》电视剧拍摄进入实质性阶段。12月,剧本初稿正式确定。同时,剧组采取海选形式在全国各地选拔演员,引起热烈反响,一百多个演员席位争夺的异常激烈。

1984年春夏期间,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红楼梦剧组演员学习班,主要学习内容为研究原著,分析角色,亦学习琴棋书画,增强艺术修养。通过学习,才慢慢确定了最终的演员人选。同时,剧组为了拍摄的需要,按照原著的描述,在北京市宣武区建立了大观园,即北京大观园;出于北京用地紧张的考虑,剧组另外在河北正定县建造了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等景址,现都成为旅游风景区。同年2月9日,开始试拍。

1984年9月10日,该剧在安徽黄山正式开机,录下了第一组镜头,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摄,总投资为680万人民币。整个拍摄过程历时三年之久,剧组先后走遍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拍摄镜头近万个。

音乐创作

《红楼梦》的音乐是由著名词曲作家王立平创作而成。1984年,王立平向《红楼梦》剧组自荐获准,此后历时四年,耗尽心力完成了《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红豆曲》《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题帕三绝》《好了歌》13首歌曲,其中仅一首《葬花吟》就费时一年零九个月,用他自己的话形容“这是我投入感情最多、面临压力最大、遇到困难最多的一次创作”。

歌曲《序曲》以古筝开篇,用一段幽怨、婉转的女声独唱,表达了一段催人泪下的嗟叹情感,其后用弦乐的变调引出红楼梦的主旋律;《引子》则秉承《序曲》的基调,注重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演绎了金陵十二钗的哀怨之声;《枉凝眉》的主题是宝黛悲剧爱情,其曲调极为哀怨,有动人魂魄之感。

歌曲的女声原唱者是陈力,男声原唱者是王洁实叶茅,当时的陈力仅是一名普通的女工歌手,因其嗓音符合王立平对音乐的要求,故被选中。陈力当时丈夫因意外过世,或许是设身处地的感怀身世,她将自己的特殊情感完全注入到歌声之中,唱出了沧桑凄感、动人魂魄的天籁悲音。这亦是陈力的绝唱,之后因为人生变故,她不再从事歌唱事业。

音乐原声

获奖记录

剧集特色

主题特色

《红楼梦》沿袭原著的文学灵性和生活灵性,在主题表现上力求精准还原原著的精髓和内涵,剧集通过对原著“诗美意”的传达,在更大范围内宣扬了“红学”。

叙事特色

87年版红楼梦的超叙事层与主叙事层界限非常清晰,干净紧凑的镜语叙事拉近主叙述与受众的距离,87年版《红楼梦》整体是由界限明晰的超叙述与主叙述交替讲述的两层镜语叙事体系。

服饰特色

在沈从文、邓云乡等民俗专家的指导下,87年版《红楼梦》最终确定了以明末清初人物造型作为设计的基础。女性角色的外衣样式主要以宋时的直身褙子为主,搭配着绣花虫地长裙,裙子有百褶式、围裙式、直筒式等。而男性角色的衣着则多为直身长袍,注重从面料的选择运用方面表现不同人物的特征。

播出信息

剧集评价

大众评分

统计截止时间:2024年05月12日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说到古装剧的用心,87版《红楼梦》是一部中国电视剧创作史上绕不开去的高峰。当年的化妆老师杨树云读了七遍原著,才有了林黛玉的“似蹙非蹙罥烟眉”,之后甚至出了一本书——《装点红楼梦》。(《新华日报》 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从方方面面做到极致并被广泛认可的,87版《红楼梦》有红学家把关,做到了对名著的敬畏,成就了自己的经典。(《齐鲁晚报》 评)

1987年版《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影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首先,在主创团队上广纳贤才、求教方家。其次,在创作理念上忠于原著。最后,艺术制作精益求精,画面、台词、音乐等均达到了较高水准。(南开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周才庶 评)

负面评价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在“探佚”得来的八十回后剧情的处理上,没能从宝黛爱情悲剧的内在意蕴做更深的开掘,找到宝黛爱情的悲剧冲突以及致黛玉之死的合理的生活真实的根据,因此使得该剧局限于诸如遣宝玉送探春远嫁,致使黛玉相思病故这些太浅薄、表面的东西。(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李希凡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