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17:54
花鼓是我国各民族共有的一种传统乐器,利用它来作为舞蹈的道具是许多民族人民的习俗。由花鼓为主角形成的花鼓舞也在许多地方盛行。
花鼓舞是一种中国民间歌舞。又称地花鼓、花鼓小锣等,主要流行于、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
南宋吴自牧著《梦梁录》中有临安节日中百戏艺人表演花鼓的记载。明代传奇《红梅记》中有扮演安徽人打花鼓唱曲的情节;清代柯煜的《燕九竹枝词》中有“小鼓花腔说凤阳”之句。从这些记载中得知在元宵或其他节日,花鼓常与秧歌、花灯、采茶等一起表演。
花鼓的表演形式通常是1男1女,男执锣,女背鼓,以锣鼓伴奏,边歌边舞。花鼓的曲调是在当地小调和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流畅,节奏鲜明,富有歌唱性和舞蹈性。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花鼓调,各有不同的风格。
秭归汉族花鼓舞
“秭归花鼓舞”俗称打花鼓子,是广泛流传于秭归地区的汉族民间艺术,历史有140余年。据老艺人陈怀柱讲,他们的师父武天阶曾组建花鼓班子,为乡邻的红事打花鼓子。民国时期,武天阶的班子周游兴山、长阳等地,兼演建东花鼓戏,一直传承至今。 上世纪80年代,秭归县开始对“秭归花鼓舞”进行搜集整理并着手改编。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对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力度。2002年,秭归县政府拨付60多万元,专门抢救、保护和改编“秭归花鼓舞”。县文化馆一班人在调查中发现,茅坪建东的花鼓子表演有固定的服饰,动作舒展,唱腔优美;水田坝乡的花鼓以“踮跳”、“崴”和“颤”为基本动作特点,动作表演直白,情感表现夸张;屈原三闾和归州的花鼓子以诙谐、幽默见长。这些花鼓,不论从唱词、曲牌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是一脉相承,充分体现出山区地形下的动作特点和风格特征。此次对花鼓舞素材的系统性收集整理,为新编“秭归花鼓舞”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年10月,县里组织200人的花鼓舞表演队参加宜昌市三峡国际旅游节的展演,首次展示了“秭归花鼓舞”的独特魅力。
山西汉族花鼓舞
山西“花鼓舞”以运城、临汾地区为盛。如万荣县十七个乡就有十三个乡有花鼓舞队。有的镇上每条街都有一垛花鼓,因而被称为“花鼓之乡”。
磨皮彝族花鼓舞
彝语称“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和峨山彝族自治区的新平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表演。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就请花鼓班子来跳。他们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所以办丧事要跳花鼓,相反办喜事是不能跳的。
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磨皮大寨的花鼓舞,再现了磨盘山彝族祖先的征战和与敌人格斗、厮杀的壮烈场面,用武打的舞蹈动作和风格独具、古色古香的彝族展现出磨皮花鼓的独创与的魅力,歌颂了彝家祖先为了保护家乡、热爱和平、勇猛杀敌的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据矣瑞华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资料卷》记载:“花鼓舞必须要有15人以上方能进行。表演时男性持兵器舞蹈,所用兵器有大刀、双刀、二节棍、枪、三尖叉戟、钩镰、所有兵器上都扎有红绿布条。女性腰系红绸、身背花鼓、手执鼓棒、白毛巾,由1名左手持1根捆扎有白鹇翎、适合雉鸡尾的,右手执白毛巾的男子领舞表演。整个舞蹈用事先规定的哨子声音的长短、次数的多少指挥变换场面。据说过去是用牛角号指挥,现在已失传不用。
花鼓舞前先用锣鼓作为前奏,烘托气氛,激发热情,振奋人心,继而哨声频频,喝声阵阵。兵器队右手持兵器在前,花鼓队右手击鼓,左手甩毛巾随后,在持大刀者的带领下围圆场用颠跑步走卷菜心队形,每走1遍兵器队就将手中所持的兵器换1次手,走若干遍后在打击乐队前分开:打击乐队居中、兵器队站右、花鼓队站左,摆成八字状。
其次,花鼓队击鼓挥毛巾原地颠跳,兵器队以舞大刀者为首,单独依次出列用手中的兵器在队列前表演。第1个出去表演,第2个即移动补充前1个的位置、右手执兵器原地颠跳,保持队形不变。待所有持兵器者单独表演完毕,紧接着由执大刀者与执双刀者互相对打,然后退归队伍末位,执双刀者又与下1个队员对打,以此循环类推。以上无论单独出列还是两人对打表演,一般只需轮流转团1遍即可。
再次,兵器队原地颠跳,花鼓队由领舞者带头围小圆圈逆时针方向边转边舞,待花鼓队表演数遍套路后;兵器队又插入花鼓队的舞圈之中而形成1个大圆圈再逆时针方向舞蹈,到高潮时整个表演一下结束。
花鼓队与兵器队表演时,脚上的动作基本相同,多数用颠跑步或右脚吸起前蹬2至4下。手上的功夫却各有所异,花鼓队领舞者(男性)双手分别执彩棍和白毛巾用大臂挥舞,妇女用小臂带动双手击鼓,同时甩动毛巾,动作整齐刚劲、清新活拨。兵器队则根据各自所执兵器而动作,同时脚、腰、头等部位大幅度摇摆晃动,动作干净利索,气势磅礴。总之整个表演比较认真严肃、节奏铿锵、舞姿优美、动作豪放,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勇敢强悍、耿直爽朗的性格和气质。
花鼓舞自始至终用打击乐器大鼓、腰鼓、锣、铭、大钹、小镲伴奏。伴奏者在场边站成横队,队形及位置一般固定不变。要求伴奏声音清晰响亮,拍子均匀,速度的快、根据表演者的情绪、兴致而定,但多数庄重平稳,极少出现乱套现象。
据磨皮大寨的老艺人易正和、李开福介绍说“听老人讲,磨皮花鼓在120多年前就有了,流传到今天己有好几代人......为什么这朵彝族之花能永不凋零呢?因为它所表达的主题是彝家祖先热爱家乡、团结一致、勇猛杀敌的民族意志,它风格独具、内容健康、向上而极富有感染魅力,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所获荣誉
1953年,磨皮花鼓队代表新平的彝族歌舞到昆明参加演出,荣获红旗1面,并邀请他们上北京参与全国的民族民间歌舞汇演;1980年,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成立时,在盛大的演出中第I次上了电视,受到县委副书记方有接见,他说“你们的花鼓舞很有特色,演出很成功,县上要给予你们扶持......”;1982年,由易学昌带队,到玉溪灯光球场参加全区的民族民间文艺调演,为新平县争得了荣誉;1988年,县体委、县文化局、县民委3个部门各补助300元,增添了部分道具后,参加了玉溪地区少数民族运动会,到元江比赛,获3等奖,奖镜框I块,奖金270元;1990年,参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成立10周年汇演获得奖金300元,且上了电视;1995年,到峨山县参加3县主办的神奇哀牢音乐会演出,县庆15周年和国庆50周年到县上汇演,也上了电视。
峨山彝族花鼓舞
这是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流传最广和最主要的一种民间舞蹈,清末就在县内广泛传播,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花鼓舞过去主要是丧葬时跳的一种祭祀性歌舞,以歌为主,舞蹈为辅,后逐渐演变为以舞为主、歌为辅,成为逢年过节、拜年贺喜、联欢、开新街、庆典、丧事等活动场合必不可少的舞蹈。
苗族花鼓舞
“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欢度农历“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有的自娱性舞蹈。届时,在举行盛会的广场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负责敲击的大鼓。由两人持双槌敲击鼓皮,一人持单鼓槌敲击鼓梆,参加集体作舞的人们,没有人数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击鼓者用本民族语言歌颂发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为对祖先的祭奠。然后,众人便在鼓点的伴奏下围鼓成圈翩跹起舞。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来于各类生活动作的模拟,其中还加入一些武术成分,使舞蹈动作柔美而刚劲。表演样式多变,男女舞蹈动作有别,贴近生活,大致分为劳动生产动作、生活动作、武术动作和模仿动物动作四类。男子的鼓舞动作主要有“鸡公啄米”、“鳖鸳伸腿”、“肩荷担”等,女子的鼓舞动作有“美女梳头”、“穿衣整容”、“烧茶煮饭”、“铺床理被”等。其中,凤凰花鼓舞最为有名。两女或两男表演“双人鼓舞”时,同打一端鼓,要求两人的动作对称、鼓点一致;一男一女“双人舞”时,则是两人同打一端鼓,两人虽动作一致,但一人打鼓一人陪衬。《花鼓舞》的特点,是两位击鼓者在旋转、翻身或跳跃下表演多种对称性舞姿的同时,还能敲奏出和谐而统一的鼓乐。花鼓舞伴奏也有区别,分双敲边和音敲边两种,有的地方还会用锣或锑、大号、琐呐、二胡等乐器伴奏,演奏时气氛热烈,能将舞蹈推向高潮。
小尧苗族花鼓舞
小尧苗寨是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寨,但是这里的苗族舞蹈花鼓舞却是非常有名。男的吹芦笙,女的敲花鼓,互相穿梭,配上节奏不时跳跃,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花鼓舞的女式装扮很是绚丽,底色是蓝色,五彩的绣花是村民们自己动手绣制的传统图案,头上还有一个头饰——“牌帕”,算是这舞蹈的一大特色吧。每当正月,村民们就跳起这个舞蹈,庆贺节日。而在苗家人“跳花场”的时候,村民们也会走出村寨,和附近的苗族同胞一起舞蹈。老人们说,“跳花场”是他们真正融入贵州的一个渠道。
迁徙的舞蹈
小尧花鼓舞是小尧寨苗家人代代相传的传统舞蹈。小尧寨苗家人最爱跳这个被称为“绑抓哽”的花鼓舞。关于“绑抓哽”,这里的苗家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时代,小尧苗家人的祖先在长途迁徙中跨过一条巨浪滔天的大江时,江中有位名叫阿勇的苗族青年为救同胞父老姐妹,跳入江中与恶鱼死斗,苦斗了三天三夜,杀死恶鱼,救出鱼腹中人。大家将恶鱼拖上岸,风干后取下鱼皮,砍下一节鱼尾,送给阿勇,阿勇将一小节鱼皮挂在门后,风吹过,鱼鼓鸣鸣作响。他又将鱼皮放在一棵干枯大空树上,飞鸟投石抛到鱼皮上也咚咚作响。阿勇大受启发,他砍来竹子,照鱼尾做成“哽”,就是芦笙,又拿出祭祀牛皮蒙在空树上,做成“绑抓”就是鼓。后来,每逢节日,他领头教人吹“哽”,击“绑抓”。(胡卡妮 张兴涛)
松桃苗族花鼓舞
贵州省松桃县苗族的四面花鼓舞是苗族花鼓的鼓中之王,同时也是松桃苗族花鼓艺术的主要象征。他们时而敲击鼓面、时而并肩舞动,舞步对应、豪放不羁。场面恢弘热烈、气势博大、彩绸交织、色彩缤纷、激情澎湃。 据了解,松桃花鼓的足迹已经遍及了神州大地、蜚声世界。自1989年起,随着贵州省和国家的有关艺术团成功出访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得到了中外观赏者的高度赞誉,被中外学者和游客称赞为“当代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