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8 14:58

药(读yào)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本义是治疗疾病的植物。后又泛指可治病之物;引申又指用药治疗疾病。

字源演变

“药”字最初见于战国时期文字(图1)。发展到《说文》小篆文字(图2)阶段,其上方变成了像两棵小草的形状。随后,发展到汉代文字(图3)阶段,其上方变成了“艹”,其下方完全变成了“”字。

简化字的“药”源自于“葯”。1932年《国音常用字汇》和1935年《简体字表》都把“藥”简化为“葯”。属于同音假借。新中国的汉字规范整理中,吸收前者经验,又依据偏旁类推简化为“药”。

“药”是形声会意字,“”用作形旁,表示植物,“”表声,也表义,有使人快乐的含义。可见,其本义是指可以医治疾病、消除病痛从而使人舒适快乐的草木植物。草本植物可用来制药,引申出药物之义,后又泛指可治病之物。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药”也特指火药。“药”也用作动词,表示用药治疗。也用作姓。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以勺切(yào)

治病艸。从艸乐声。

说文解字注

治病艸。玉篇引作治疾病之艸緫名。

从艸乐声。以勺切。二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韵》以灼切。《韵会》弋约切。𠀤音跃。《说文》:治病草。《史记·三皇本纪》:神农氏甞百草,始有医药。《急就篇注》:草木、金石、鸟兽、虫鱼之类,堪愈疾者,总名为药。

又《本草》:芍药。详芍字注。

又疗也。《诗·大雅》: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庄子·天地篇》:有虞氏之药疡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药氏,望出河内,后汉南阳太守药崧,晋有牙门药冲。

又《韵会》:式灼切,音铄。灼药,热貌。丘迟《思贤赋》:心灼药如伤。

又旅灼切,音略。张衡《南都赋》:归雁鸣鵽,黄稻鲜鱼,以为勺药。注:勺药,五味之和。药音略。《西溪丛语》:言勺药者,乃以鱼肉等物为醢食也。韩退之《郾城联句诗》:五鼎调勺药。

又难祈却老药。上药旅酌切,下药以灼切,二药不同音。

又《唐韵古音》:医药之药去声,音効。

又《字汇补》:与籞苑之籞同。李正己曰:园亭中药阑,阑卽药,药卽阑,犹言围援,非花药之阑。《汉书·宣帝纪》:池药未幸者,假与贫民。凡《汉书》阑入宫禁,阑字多从艸,则药阑字义尤分明也。

字形书法

异体字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草字头横画长短适中两竖居中。“约”左部两个撇折平行,右部边竖端正,点画稍靠.上安放。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