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8 18:10
1933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组建东方军入闽作战,在闽西松毛岭地区连续作战,一支由平凡的闽西子弟临时组建的地方武装赤卫队,在余光明、马青山等优秀红军指挥员的训练和指挥下,成长为一支无坚不摧的百战之师,最后在松毛岭阵地上鏖战七天七夜,保证了中央红军顺利转移开始长征,以青春的生命践行了革命信仰。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创作背景
松毛岭战役是红军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中在闽的最后一战,这一战以牺牲上万人的代价,守住了中央苏区的东大门,保障了中央红军的安全转移。该剧立足于这一真实的历史背景进行创作,由于史料中对于松毛岭战役的记载并不算多,制作团队在剧本创作之初就深入战役遗址广泛开展实地考察,对当地的老红军和他们的后代进行采访座谈。在演员的选择上,导演刘雪松表示完全是以剧中人物的形象和个性为标准,在服装、造型、美术等方面坚持求真求实。该剧把战争场面的呈现重点落在对战役战术的刻画上,运用先进的拍摄技术和特效手段把每一场战争讲明白,从中体现红军队伍的军事智慧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拍摄过程
2021年8月18日,该片在横店开机;10月10日,该剧在横店杀青。
制作出品
参考资料
前期宣传
2020年7月23日,该剧剧本大纲研讨会在福建省文联举行;2022年9月21日,优酷在年度推介会上发布2023片单,该剧在剧集片单中;10月25日,该剧定档;11月1日,该剧亮相2022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
播出信息
《血战松毛岭》创新了革命题材历史题材的表达,在“小而精”的道路上树立了样本,用一场鲜为人知的战役展现了红军战士与老百姓团结一心、生死相依,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坚定信仰、英勇顽强的英雄群像,展现了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更折射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百折不挠的坚毅品格(光明网评)。
《血战松毛岭》在人物设计和角色塑造上力求创新,塑造出不同于以往“伟光正”的形象,更接地气的表现手法让革命英雄变得更加可爱可亲、鲜活立体,强烈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也让青年观众从这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身上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该剧以青春的视角和青春化的表达方式紧紧扣住年轻红军战士的成长故事,将剧中青年的光与热传达至青年观众群体,为两代年轻人的隔空对话提供了契机,进而消弭剧中人物与年轻观众之间的隔阂。无论是在视觉呈现层面还是在内容立意层面,该剧都着力于用影像书写青春党史,尤其是剧中时刻充盈的青春气息,用跨越时空的青春化和年轻态架起了与观众情感沟通和精神交流的桥梁(《人民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