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30 11:03
“阮氏三雄”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并称。阮氏兄弟原是北宋末年山东济州府石碣村的渔民,三人功夫出众,胆气过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后来三人受“智多星”吴用之邀,与晁盖为首的一群好汉劫取了送给太师蔡京的“生辰纲”。案发后,众好汉一同上了梁山,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后世留下了他们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三人的事迹最早可追溯到南宋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元朝《大宋宣和遗事》。
籍贯:山东郓城
居住地:石碣村
绰号:立地太岁(《宋江三十六人赞》、《宣和遗事》中为短命二郎;《水浒传》中为立地太岁)
梁山最终排名:第27位
主要事迹:劫生辰纲,上梁山,劫江州法场,三打祝家庄,大破高俅水军,征方腊等
《水浒传》登场回目: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外貌描写:生得眍兜脸两眉竖起,略绰口四面连拳,胸前一带盖胆黄毛,背上两枝横生板肋,绰号立地太岁,为天剑星下凡。
阮小二,梁山三十六天罡星之天剑星,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军头领第四位。原为山东济州府石碣村渔民,武艺出众,义气当先,敢为兄弟赴汤蹈火。在吴用的盛情邀请下。在梁山水寨任水军头领,水性好,武艺高,临危不乱,反对招安,高俅等几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军大出风头,建立奇功伟业。在征讨方腊攻取乌龙岭时失利,逃生无路,自刎身亡,后被朝廷追封为忠武郎。
籍贯:山东郓城
居住地:石碣村
绰号:短命二郎
梁山最终排名:第29位
主要事迹:劫生辰纲,上梁山,劫江州法场,三打祝家庄,大破高俅水军,征方腊等
《水浒传》登场回目: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外貌描写:一双手浑如铁棒,两只眼有似铜铃,胸前刺着一只青郁郁的豹子,绰号短命二郎,为天罪星下凡。
阮小五,梁山三十六天罡星之天罪星,排名第二十九位,梁山八大水军头领第五位。原为山东济州府石碣村渔民,水性好,武艺高。在吴用的盛情相邀下,他参与了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事发后杀退追捕的官军,随众投奔梁山,任水军头领。他水上功夫十分高强,精明强悍,反对招安,他与童威一起驻守梁山东北水寨,高俅率大军围断梁山,阮小五在水中奋勇杀敌,屡次挫败敌军。在征讨方腊攻取清溪县时被娄敏中所杀,后被朝廷追封为忠武郎。
籍贯:山东郓城
居住地:石碣村
绰号:活阎罗
梁山最终排名:第31位
主要事迹:劫生辰纲,上梁山,劫江州法场,三打祝家庄,破高俅水军,换御酒,征方腊等
《水浒传》登场回目: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外貌描写:疙瘩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腮边长短淡黄须,身上交加乌黑点,绰号活阎罗,为天败星下凡。
阮小七,梁山三十六天罡星之天败星,排名第三十一位,梁山水军八员头领第六位。原为山东济州府石碣村渔民。阮小七在阮氏三雄中年纪最小,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黄泥冈和晁盖等用药酒麻倒青面兽杨志,劫了生辰纲。浔阳江上救宋江,打败官军。梁山泊里驾舟踏浪,先打败何涛,再打败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汉们刮目相看。他与童猛一起驻守梁山泊西北水寨。受招安后,阮小七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未及数月,因穿着龙袍戏耍,得罪朝廷官员,被剥夺官职,贬成平民,重回石碣村打鱼,侍奉年迈的老母亲,活到六十无病而终。
关于阮小七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众家说法不一,但是绝大一部分,还是认为这个人物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自己杜撰的这么一个人物。但是,他为什么要设计出这样的一个人出来,其实,我们还得从水浒传当中,对于人物本身的相关描写,以及诗词的评断,来诉说这个人物本身存在的意义。
1、
爷爷生在石碣村!禀性生来要杀人!
先斩何涛巡检首!再杀东京鸟官人!
英雄不会读诗书!只在梁山泊里住!
虽然生得泼皮身!杀贼原来不杀人!
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怕朝廷不怕官!
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求富贵不做官!
梁山泊里过一世!好吃好喝赛神仙!
2、
爷爷生在天地间!杀贼杀官把命玩!
阎王大帝奈我何?观音菩萨又怎般!
难忍世间无义事,只为生平性情刚!
举刀乱杀随我心,明朝便死又何妨?
阮氏三雄都是性格豪爽,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爱好抱打不平之人,然而仔细分析三人又有各自不同的鲜明性格。
阮小二在三个兄弟中居长,性格比较沉稳,这与他个人已经有了家室有关。阮小五好赌,性格层面有些抑郁。阮小七则是最为心直口快的一个,按照吴用的话说“七郎只是性快”。做事爽快,常常有惊人的举动。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时,对阮氏三雄做以下评论:
“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写得另是一样气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个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都销尽。
如此看来,阮氏三雄在《水浒传》都属性格较为鲜明,皆是读者喜欢的人物。尤其阮小七最为爽快,从来不俗套世故,敢作敢为,再加上一首脍炙人口的《阮小七渔歌》,让读者深深将其铭记于心。
另,金圣叹读批《水浒传》,评到“吴学究说三阮撞筹”这一段时,对阮氏三雄又有精彩品读:
阮氏之言曰:“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嗟乎!意尽乎言矣。夫人生世间,以七十年为大凡,亦可谓至暂也。乃此七十年也者,又夜居其半,日仅居其半焉。
抑又不宁惟是而已,在十五岁以前,蒙无所识知,则犹掷之也。
至于五十岁以后,耳目渐废,腰髋不随,则亦不如掷之也。中间仅仅三十五年,而风雨占之,疾病占之,忧虑占之,饥寒又占之,然则如阮氏所谓论秤秤金银,成套穿衣服,大碗吃酒,大块吃肉者,亦有几日乎耶!而又况乎有终其身曾不得一日也者!故作者特于三阮名姓,深致叹焉:曰“立地太岁”,曰“活阎罗”,中间则曰“短命二郎”。嗟乎!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
打方腊时,在乌龙岭战役,阮小二等乘驾船只,从急流下水,摇上滩去。方腊手下四个总管准备下五十连火排,上面堆放草把,草把里暗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把竹索编住,排在滩头。只见乌龙岭上把红旗一招,金鼓齐鸣,火排一齐点着,望下滩顺风冲将下来。背后大船一声喊起,都是长枪挠钩,尽随火排下来。阮小二急下水时,后船赶上,一挠钩搭住。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了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
在清溪县战役,李俊叫阮小五、阮小七扮作梢公,童威、童猛扮作随行水手,乘驾六十只粮船,船上都插着新换的献粮旗号,却从大溪里使将上去。向方腊诈降。方腊封李俊为水军都总管,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为水军副总管。宋江军马攻城甚急,方腊出阵督战。只听得大内城中喊杀连天,火光遍地,兵马交加,却是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在清溪城里放起火来。方腊见了,大驱御林军马,来救城中,入城混战。阮小五被方腊左丞相娄敏中所杀。
阮小七杀入方腊内苑深宫里面,搜出一箱,却是方腊伪造的平天冠、衮龙袍、碧玉带、白玉圭、无忧履。阮小七看见里面都是珍珠异宝,龙凤锦文,心里想道:“这是方腊穿的,我便着一着也不打紧。”便把衮龙袍穿了,系上碧玉带,着了无忧履,戴起平天冠,却把白玉圭插放怀里,跳上马,手执鞭,跑出宫前。三军众将,只道是方腊,一齐闹动。抢将拢来看时,却是阮小七,众皆大笑。早有童枢密带来的大将王禀、赵谭看见,骂道:“你这厮莫非要学方腊,做这等样子!”阮小七大怒,指着王禀、赵谭道:“你这两个直得甚鸟!若不是俺哥哥宋公明时,你这两个驴马头,早被方腊已都砍下了。今日我等众弟兄成了功劳,你们颠倒来欺负!朝廷不知备细,只道是两员大将来协助成功。”王禀、赵谭大怒,便要和阮小七火并。自有军校报知宋江,飞马到来。见阮小七穿着御衣服,宋江、吴用喝下马来,剥下违禁衣服,丢在一边。宋江陪话解劝。王禀、赵谭二人虽被宋江并众将劝和了,只是记恨于心。平方腊后,阮小七虽然受了诰命,往盖天军做都统制,未及数日,王禀、赵谭怀挟帮源洞辱骂旧恨,累累于童枢密前诉说阮小七的过失。童贯把此事达知蔡京,奏过天子,请降了圣旨,行移公文到彼处,追夺阮小七本身的官诰,复为庶民,60岁无病而终。
石碣村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镇,与子路村为邻,它就是梁山好汉“阮氏三雄”的故里。
北宋时期,东平湖与梁山泊一脉相通,统称“八百里水泊”。石碣村就在这依山傍水,周围茫茫的芦苇中,阮氏三雄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据考证,当年的石碣村与南栾付、北栾村毗邻,明朝万历年间,在石碣村修建了七间全是石头结构的庙宇,颇有特色,当地人习惯称这里叫石庙,久而久之,原来三村的名称渐渐被后人遗忘,而石庙村名称,却流传至今。
当年阮氏四兄弟死后埋在铁岭东北角的一个僻静处,并垒石筑上,修了四个坟墓。后来被宋朝官兵掘开坟墓,抛尸撤骨,只剩下四个墓坑,依稀可见。
当地百姓对阮氏兄弟一直非常怀念,曾修“七圣堂”和“三贤殿”,表示纪念。“七圣堂”和“三贤殿”建在石碣村东头。当年“七圣堂”内竖有阮氏七兄弟的塑像,“三贤殿”内竖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塑像,中间的一尊个头最大,最年轻,那是阮小七。因为他功劳最大,所以放在当中。而这两处遗迹现已荡然无存,遗址尚在。
随若岁月的流逝,当年的石碣湖早巳干涸,如今大部已变成了良田沃上.只有东面的东平湖,还保留着古石碣湖的风貌。最新统计:石庙村共六一千三百八十人,二百八十户,姓阮的占四分之一,作为阮氏兄弟的后辈一一石庙村的人们,也不再以打鱼为生,而主要是种地,开山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