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17
韦小宝刁钻聪敏,自小随母居扬州妓院,因偶然知悉宫中秘密,被迫冒充小太监留在宫中。后助少年皇帝康熙消灭奸臣成莫逆之交。韦小宝更误打误撞得天地会总舵主暗中收为弟子,要他伺机剌杀康,令韦小宝感左右为难。
韦小宝无意得悉神龙教派人假扮太后潜服宫中十多年,企图盗取大清命脉藏宝图,真太后则被囚禁,康熙遂联合韦小宝,几经艰险,救出太后。另一方面,韦小宝惊悉老皇帝顺治仍健在,往拜见途中,巧遇少女阿珂,神魂颠倒。韦小宝施妙计令康熙父子团聚,又挑拨神龙教人自相残杀,再建一功。
韦小宝衣锦还乡,重遇阿珂,辗转更得七女同时下嫁,尽享齐人之福。不久,江山大统,康熙命韦小宝消灭天地会,韦小宝始知康熙早洞悉自己的秘密。
分集剧情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该剧于1998年6月1日-7月31日在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播出期间平均收视29点。2006年7月31日在湖南卫视《金鹰剧场》播出以来,第一周和第二周在广东的收视率分别为0.8%和1.0%;第四周在北京和成都的收视率达到2.1%和1.5%。
创新桥段
该剧改编自金庸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金庸最后一部作品,篇幅最长,出场人物最多的小说。编剧基于原著原创出鳌拜杀御马、大兴明史文字狱、杀御前侍卫、救汤若望等冲突桥段,同时自然引出“假太后”、罗刹国,营造出康熙空有满腔报复,却腹背受敌、孤立无援的寂寞场景,如此与小桂子的相识,才显得那么“雪中送炭”而难能可贵。直到结局,还增加了韦小宝舍身脱宝甲给康熙穿的桥段,将原著台词里“咱君臣有恩有义,有始有终”,改成了“有情有义”,甚至还以一场不分君臣主仆的架收尾照应,称得上“有始有终”。
人物关系
在编剧改编后,特意增强关键人物之间的联系,如双儿提前出场增进男女主人公感情羁绊,茅十八约会对象改成吴六奇,韦小宝茅十八路上偶遇的沐王府人士改为沐剑屏、方怡等人并增加了互动。一些小说的纰漏,比如为何其他太监认不出韦小宝假扮的小桂子,年纪尚幼的小宝为何千里迢迢上京,刘一舟为何不向吴三桂出卖韦小宝天地会的身份,也都一一作了修整,几个老婆与韦小宝之间的情感基础,也尽可能去完善。
创意呈现
原著中小宝一双灵动活泼的眼睛,而剧中韦小宝不是在用眼神、动作或者说演技来告诉观众他的所思所想,而是通过两个方式,一是内心独白,二是内心影像。当小宝想到智计时,观众会看到韦小宝在影像框里把想到的内容预演了一遍,观众看到这里注意力已经被影像中的内容吸引了,完全忽略了小宝身上应该具备而且独有的灵气。这版对原著的改动相当大,从第一集开始就大刀阔斧,之后的每集几乎都有小改动,但是改编后的故事内容完整而顺滑,而且巧妙的把原著阐述历史背景的第一章也融化在剧情里,虽然磨灭了故事的历史冲突感,但不可否认很有可看性。
该剧地理格局很宏大,剧组用最精简的资源,置景也比较简陋,拍摄的北京胡同场景也没有那么原汁原味。该剧在摄影方面多使用中景、近景,有关场景镜头的雕画比较少,而是集中在人物表演身上。
该剧主打温情叙事线路,致力于凸显康熙及韦小宝之间的兄弟情谊。迥然于小说韦小宝的单一视角,一开场,便以双线并进,康熙提前出场,编剧原创出鳌拜杀御马、大兴明史文字狱、杀御前侍卫、救汤若望等冲突桥段,同时自然引出“假太后”、罗刹国,营造出康熙空有满腔报复,却腹背受敌、孤立无援的寂寞场景。
该剧中陈小春饰演的韦小宝不同于其他版本,该版尽可能将韦小宝“正面化”,尽可能提炼其优点,所有污言秽语,基本弱化为“你爷爷的”,许多内心活动腹诽,也以“小剧场”的舞台形式呈现,增强喜剧效果。剧里尽可能体现了“黑吃黑”的一面,陈小春各种逢场作戏、溜须拍马,也都以插科打诨式的表演方式(如重复台词),各种官场现形的阴暗,都以喜剧桥段消解。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个“和谐过”的韦小宝。
该剧的编剧对原著的每一处改编皆有深意,他是在准确判断观众喜恶的基础之上的改编,使这部通俗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更加贴合观众的口味。该剧是金庸的,同时也是大众的。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并不是指影视作品表层的故事本体,而是指影视作品故事的内涵,应该是具有人性深度的、符合大众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的、与大众情感同频共振,并且能对大众情感世界产生强大召唤力量的深度模式。该剧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该剧没有不自量力胆敢在思想深度上与原著一较高下,所以它另辟蹊径,它表达宣扬的是爱,最后发挥到极至的也是爱。(搜狐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