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角池

更新时间:2022-06-27 14:51

揭西县塔头镇有一行政村,名叫龙光村,是由龙角池、涂港、潭尾三个自然村合成的。现有人口2800多人,属中等村落,主村龙角池。上世纪50年代前是个织造床席的乡村,家家户户都是织席厂,人人都是织席工人。

龙角池村

龙角池村,外人一律称之为“牛角池”。因为村之前,有一个像钩镰弯的长池塘,面积近20亩,从村南一直绕至村北,这个池塘南头宽,北端尖,形状酷似一只水牛的长角,人称之为“牛角池”。村子也因池而得名,但本村人却认为称“牛”不雅,有点蛮横之意,应称为“龙”才高贵。故自称为“龙角池村”。往后便各有叫法,沿用至今。

林氏一姓

村中居住林氏一姓,上世纪50年代初,还不满千人,据说村创于清初,从何而来未得其详。从其辈序看,可能不是同一地方来的,村民品性淳朴,待人接物带有豪爽之气,有尚武精神。村中设有武术馆,聘南枝拳师。村民夜间及闲暇,多来此练习武技,故男人多会舞刀弄棍。春节期间,村民组成舞狮队到村内外拜年及表演。队员个个拳脚灵活,出手迅猛,越高窜低,轻灵快捷。尤其是尖串与藤牌对打,翻滚跳跃,进退敏捷,场面又惊险又精彩。他们练武,为了自强,也为了健身。故虽身怀武技,从不惹事凌人,邻里和睦相处。 龙角池村地处小平原,但耕地有限,虽每年三造仍是缺粮,故以祖传织床席为副业。全村户户都有织席规(机),织出的草席销售揭阳县内外。揭阳有二村织造床席 ,梅云赉畔和龙角池村。赉畔专织整(淡)水草席,但龙角池产量多,名气大。龙角池村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织草席。草席的主要材料是咸草,咸草产于炮台、地都榕江出海的河滩上,有一米七八高,每年收割两次,初割的咸草青绿色,比筷子还粗,长条无杈。割后按其长短分类,越长越值钱。用薄刀把它破均匀两片,晒干后成淡黄色,捆成把,每把50斤左右。不够一米长不能织席的咸草,卖给市场捆绑货物。龙角池人有专门购销者,用木船到出草地方购买,载到村中零售给村民。村民拆开后再按长短分类,分成大床、中床、小床各级,又按草质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上规(机)。织草席的另一材料是小麻绳,用作草席的“经线”,咸草则作“纬线”,其原理与织土黄麻布一般,不过更为简单。小麻绳经过木梳,绑在木机上下方成经线,咸草喷湿作纬线,不用棱子,用一根长竹子引带咸草穿过经线,用木梳扣紧,咸草头尾两条相间,以便席面平衡。一机两人操作,工艺简单,一天能织两张席。织成的席坯,经晒干后再上机把它催紧密,不留小缝隙,剪去两边余草,头尾麻绳结实,便成为一张草席。有的还印上花纹、图案作为结婚床席之用。这种草席,称为“咸水席”,还有一种“整水席 ”,就是当地村民于海边滩地挖来咸草头,在农田中培植,经两年后,咸草去掉咸质,成为“整水草”,织成的床席,不会潮湿,经久耐用,又能保护人体皮肤,但价钱要比咸水席贵三几倍。

习武避病

龙角池人天天半坐半蹲在席规旁,怕对骨骼生长有影响,故夜间练武以为调节。妇女们则多纺小麻绳,终日无歇,有时邻居几人,在一起谈笑,手纺麻速度很快,小孩则将麻皮撕裂成麻丝,供纺“经”用。解放初,多社会运动,多开群众大会。汽灯一亮,妇女们带纺车、麻丝,利用开会前纺起“经”来,小孩也带麻皮来撕,边听会,边工作,十分珍惜时间,龙角池人真是十分勤劳。由于乡村副业收入较多,成为周围比较有钱的农村。织席副业,至上世纪70年代,外地蒲草软席传入,便大受影响。

龙角池村地处五经富河下游,地势较低,每逢北山暴雨,五经富河容纳不下,山洪横溢,塔头、东园、棉湖郊区便成泽国。所以龙角池村人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悉水性,会游泳。村中房屋,全是三合土结构,且有木板楼,以防备洪水,减少损失。

每年春汛,河水漫上麦田,有各种鱼类都涌上田中产卵,大的10斤20斤,小的也有5斤左右。龙角池村人平时准备好罩,趁雌雄鱼在产卵时,便把鱼罩罩下,有时遇到大鱼,罩它不住,一挣扎便罩翻人仰。水只没膝,人便抢着大鱼在田中翻滚。有人用镰刀乱砍,有人用鱼标投掷,场面十分紧张。引来许多看捕鱼的,买鱼的,乡间骤然便热闹了起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