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黑暗

更新时间:2023-08-31 03:26

《一切都是黑暗》是法国诗人皮埃尔·勒韦迪所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中,诗人的视角是全方位的,无所不包的,他笔下构造出来的阴森、怪诞的世界立体感十足,并且涵盖一切,令人产生人人身在其中无处可逃的感觉。

作品译文

一切都是黑暗

风儿歌唱着吹过

树木颤抖着

动物都已死亡

再也没有人活着

看吧

星星停止闪烁

地球不再旋转

一颗头倾斜着

它的发拂拭着黑暗

最后一座钟楼还伫立在那里

夜半钟声响起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中,诗人的视角是全方位的,无所不包的,因此,他笔下构造出来的阴森、怪诞的世界立体感十足,并且涵盖一切,令人产生人人身在其中无处可逃的感觉。诗的1、2两节的视角是平视,写大地陷入黑暗、生机全无的景象;第3节的视角转为从太空俯瞰,进一步强化万物失去生机、一切归于零之感,“头”的意象则加重了画面的阴森恐怖,同时又把读者的意识由太空拉回到对人类自身的关注上;第4节仍然写人间的景象,“钟楼”的意象增加了这首诗构造的画面的真实感,而半夜响起的钟声余音不绝,向四处撒播着荒凉。

阅读时,注意诗中采用的现代派技巧。如“一颗头倾斜着/它的发拂拭着黑暗”两句,现代派味道十足:首先,“头”的意象单独出现,显得很突出;其次,“头”的意象紧跟在“星星”“地球”之后,由此它也获得了太空的背景,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再次,诗人的笔触忽然细微至极,捕捉到“它的发拂拭着黑暗”的景象,如此描写,大大增添了“头”的实感。

一般认为,这首诗所描绘的世界末日图,是对“一战”后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颓败凋敝的生动写照,笼罩着强烈的世纪末色彩。值得玩味的是,“钟楼”可以说是整个现代文明社会的象征,而夜半的钟声,是过去时代的丧钟,还是预兆新时代的黄钟大吕,这需要读者自己细心揣摩、体会。

作者简介

皮埃尔·勒韦迪(1889—1960),法国诗人,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他的诗追求洞察力,富有神秘感和孤独感。他生于纳博讷,1910年定居巴黎,与毕加索、阿波里奈、雅各布等人一起参加立体派活动,1917年至1919年创办并主编杂志《北方--南方》,该刊聚集了后来发起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几位重要人物,并大量发表实验性新诗。他所著诗集总共有二十多卷,以《散文诗》(1915)、《椭圆形天窗》(1916)、《屋顶上的石板》(1918)、《入睡的吉它》(1919)、《青天的碎片》(1924)、《风源》(1929)、《破烂铁件》(1939)、《大部分时间》(1945)、《劳动力》(1949)、《彩绘之星》、《死者之歌》等知名;散文集有《自卫》(1919)、《屋顶航海日记》(1948)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