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2 16:05
一府二鹿三艋舺,或做一府二鹿三艋,为一句台湾谚语,描述清领时期全岛三大港市的盛况。一府为今台南市中西区与安平区,二鹿为今彰化县鹿港镇,艋舺则为今台北市万华区。此句反映台湾的由南至北的开垦史,以及各城仰赖海洋贸易的情况。
台南为台湾最早开垦的地区。除了台湾少数民族以外,在15世纪即有仰赖海洋维生的渔民、船员甚至海贼倭寇在此定居。事实上,台湾之名最早仅指台南安平附近,后来才扩及全岛。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随即1604年、1622年两次出兵台湾海峡中的澎湖,欲作为东亚贸易基地,但遭明朝反对。东印度公司祇得在明朝默许下,转至当时不属于明朝版图的东番(即台湾)。连横所著《台湾通史》序中写道“台湾固无史也,荷人启之…”,即反应台湾近代史系由荷兰人起始,地点则在今台南市。台南市作为全岛政经中心长达200余年。
1644年,明朝灭亡、满清入关。当时反清势力蜂起,明郑郑成功(国姓爷)即为其中一股强大的势力。唯经过几场败仗后,决定改取台湾,作为之后为反清的基地。1662年,郑氏攻下荷人政治中枢热兰遮城,以祖籍地赋名安平镇,设置承天府。明郑时期此焉开始,汉人亦跃升成为台湾开发的主导势力。
1683年,清提督施琅攻下台湾,明郑王朝灭亡。台湾设一府三县,府衙门位于台南(台湾县),是故该地亦有府城之别称。台南此后继续成为全岛首府百余年,是为一府。之后港口淤塞,清末至日据时期交通地位逐渐被高雄港(打狗港)所取代,战后台南虽新筑安平港,但今日仅为高雄港之辅助港。
二鹿即彰化县鹿港镇,其发达肇因于1784年(清高宗乾隆49年)清朝政府仿鹿耳门及厦门模式设立专员管理,开放“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所属蚶江口”与“台湾府彰化县鹿仔港”来往通商。此后行郊云集、商务发达,迅速成为中部第一大港。
鹿港的兴起,系掌握许多交通便利性。首先,鹿港为河港城市,但可直接出入台湾海峡。鹿港也距唐山比其他大城近得多。当时浊水溪由鹿港出海,亦可使船只上溯航行。
然而,鹿港的港口优势却因为泥沙淤积而快速没落。嘉庆中叶后,来往商船已渐改由南方的王功港,道光年间,王功港步上淤塞后尘,再改从番仔挖(今芳苑乡)出入。同治年间,番仔挖复告淤塞,祇得在光绪年间,在鹿港以西4公里处新开冲西港。
日据以后1898年(明治31年),冲西港再因浊水溪泛滥再告淤塞,于是又在鹿港街西北方6开福隆港。但此港十分克难,戎克船仅能在满潮时出入,复以竹筏运至鹿港街。
日时初期兴建纵贯铁道,鹿港则被摒除在外。后虽有糖业糖道兼办客运通往彰化及员林(战后称为员西线),通衢地位仍然不再。日据末期,鹿港近郊已完全陆化,连小船也不能进入。爆发的中日战争又使得对中贸易终止。战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由于同由国民政府统治,而一度恢复海峡两岸贸易,但随即又因为国共内战、两岸分治而终止。鹿港地位一落千丈,出外谋生的居民称为鹿侨。其港口地位后来被新筑之台中港(日据时期称新高港)所取代。
三艋舺,指今台北市万华区,为台北早期街市之一。艋舺位于大嵙崁溪(今大汉溪)、新店溪及淡水河交汇处,水运优越,可通达台北盆地大小聚落(如淡水、松山、景美、新店、新庄、板桥等地)。嘉庆以后,北台湾因物产丰富、人口增加快,使得台湾的的经济重心渐向北移,艋舺便借此而兴起,艋舺虽在内河,但淡水河水量充沛,货船可直航唐山互市。公家亦将衙门机构由新庄、淡水转移此地,奠定今日台北发展的根基。
艋舺没落后由大稻埕接替。两地的消长与以下几点有关:
分类械斗:艋舺人分类意识强烈,时爆发严重分类械斗,导致市况日趋凋敝。人口遂外流至北方的大稻埕发展。
交通地位:新店溪及大嵙崁溪日渐改道,合流点改至大稻埕附近。而清代兴筑的台湾铁路,车站也座落于大稻埕。
艋舺的河港地位,在清末至日据初期逐渐为沪尾(今淡水区)所取代,日据中期至战后沪尾又被基隆港所取代,今日八里台北港的兴筑,未来亦有可能取代基隆港的地位。
除一府二鹿三艋舺外,尚有其他说法:
一府二笨:笨即笨港,今云林县北港镇。北港开发甚早,曾因近海而繁荣一时。但后因陆化而没落。
一府二鹿三新庄:新庄即今新北市新庄区,后被同属淡水河流域的艋舺取代。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月津为今台南市盐水区,曾繁荣一时。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宝斗:宝斗为今彰化县北斗镇。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宝斗五番挖:番挖为今彰化县芳苑乡芳苑、王功一带。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堑五诸罗六大里杙:竹堑为今新竹市北区,诸罗县为今嘉义市,大里杙为今台中市大里区。
一府二鹿三竹堑
府城
鹿港
艋舺
笨港
新庄
月津
宝斗
番仔挖
竹堑
诸罗
清代台湾主要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