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19:55
一核一带一区是2019年7月提出的发展战略。
2019年7月,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印发《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以功能区战略定位为引领,加快构建形成由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核”即珠三角地区,是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该区域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重点对标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推进区域深度一体化,加快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携手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东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加快发展。
“一带”即沿海经济带,是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该区域包括珠三角沿海7市和东西两翼地区7市。东翼以汕头市为中心,包括汕头、汕尾、揭阳、潮州4市;西翼以湛江市为中心,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市。重点推进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都市区加快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产业布局,疏通联系东西、连接省外的交通大通道,拓展国际航空和海运航线,对接海西经济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北部湾城市群,把东西两翼地区打造成全省新的增长极,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共同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构建沿海生态屏障。
“一区”即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域包括韶关、梅州、清远、河源、云浮5市。重点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大力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构建和巩固北部生态屏障。合理引导常住人口向珠三角地区和区域城市及城镇转移,允许区域内地级市城区、县城以及各类省级以上区域重大发展平台和开发区(含高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下同)点状集聚开发,发展与生态功能相适应的生态型产业,增强对珠三角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以及对外部消费人群的吸聚能力,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实现绿色发展。
2020年,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初步确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基本扭转,珠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东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2年,“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更加完善,珠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一体化水平和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横贯东西两翼地区和珠三角沿海地区的沿海经济带基本形成,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全省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可及,交通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东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035年,全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引领下,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区域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全省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东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成为各自功能“引领者”,与全省一道迈入全国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