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2:12
即按即通(push-to-talk,简称:PTT),也叫一键通,实际上就是集成了对讲机功能的手机,用户按下手机上的对讲键,就可以与任何地方的群组或个人直接进行通话。 即按即通,融合了手机与对讲机的功能,它用的是手机的网络。PTT手机与一般对讲机有所不同,一是对讲机毋需通过网络, 二是和普通对讲机只能在短距离内,靠功率发射通话相比,这一业务有强大优势,包括可以漫游。
即按即通(PTT)功能是一种全新的移动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通话,就像使用对讲通话机一样。这一功能适合需要频繁联系的小型和中型企业以及需要同朋友和家人聊天的个人用户。但是必须使用内置这种功能的手机,普通手机无法使用PTT功能。
手机开通PTT以后,只要按一下手机的相应按钮,就能用自己的手机与被选择的组群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通话。
与对讲机只能近距离通话不同,一键通服务可以通达至手机网络可以覆盖到的地方,几乎没有距离的限制。而PTT服务可以按照时长、时段和流量来计费,也可以包月,这取决于运营商。
除了自如漫游、远程通话、方便使用、费用较低等优势之外,增加运营商收益及减少沟通成本也是“一键通”的主要卖点。但是,“一键通”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短板。从技术而言,POC并没有多高的技术门槛。事实上,从反应时间等技术指标来看,这种在手机上实现集群对讲功能的技术也不能与集群通信技术相抗衡。从目前的情况看,一般的POC时延都需要两三秒。从美国一些运营商的经验来看,此业务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时延问题。因此,将时延控制在用户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是该业务推广的技术核心所在。
此外,如果PTT想定位高端商务人士,则在保密性、通话质量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如果想定位低端蓝领,则不仅能否获大利润是一个问题,是否能顺利培养起他们的使用习惯也是一个疑问,因为,即便是“一键通”也仅是一键能说话,但在被动接收消息、发送语音信息等方面都需要一定操作,更何况培养一种新的习惯本来就有难度。
业内专家预测,“如果定价和定位准确,PTT应该首先在年轻人市场取得成功。”
手机要求:普通手机无法使用PTT功能。但一部分手机将来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支持PTT技术。
使用:手机开通PTT以后,只要按一下手机的相应按钮,就能用自己的手机与被选择的组群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通话。
应用:一键通一对多的特性,适合需要时时协调工作关系的同事间使用,比如快递公司、住宅小区保安等。一键通具有“即按即通”的特性,好友间可以通过一键通实行类似QQ、MSN的即时聊天,每次只需发送一个较短的信息。
范围:与对讲机只能近距离通话不同,一键通服务可以通达至手机网络可以覆盖到的地方,几乎没有距离的限制。
计费:PTT服务可以按照时长、时段和流量来计费,也可以包月,这取决于运营商。
互联互通:一键通跨运营商使用的可能性很小,各运营商、设备商、手机厂商尚未出台统一标准。
呼叫延时:基于GPRS的PTT服务,理论上的呼叫延时时间为1至2秒,也可能因为条件改变长达数秒;基于CDMA1X的PTT服务接入延时理论上为3秒左右,呼叫延时为1秒左右。
漫游:PTT在城际漫游时的自动注册仍然是一个难题。一个PTT群组的成员如果从A城漫游到B城,系统必须回到A城注册才能和原来的群组伙伴建立联系。这样信息连接的过程就会延长。
信息产业部调查估计国内数字集群的潜在市场需求为800万-900万个,2000年到2005年,产值达到500亿元。随着市场容量的增长,一键通不但可以用于手机中,也可以应用在汽车导航的产业之中,这说明了市场容量的增加可以从侧面促进科技的高速发展。
信息产业部调查估计国内数字集群的潜在市场需求为800万-900万个,2000年到2005年,产值达到500亿元。按照国际通行的专业用户对移动用户1∶10的比例,到2005年,按照3亿公众网用户计算,专业移动网的用户将达到3000万户。
尽管如此,也有人并不表示乐观,因为要实现不同运营商、各个终端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标准问题仍是瓶颈。
虽然几家都是“移动开放联盟”(即OpenMobileAlliance,简称OMA)的成员,但是鉴于该项技术极具诱惑力的前景,它们却依然走着各自不同的道路,并且已经迫不及待地纷纷制定了各自的标准。
技术不兼容是业内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如果标准不同,那么该市场注定要进入一种支离破碎的状态,其标准上的分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市场的有序发展。
“只有大家达成共识,实现技术相互兼容,从而使不同运营商的手机相互之间可以沟通。一键通要想插入市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业内专家认为。
虽然“一键通”技术获得普遍赞誉,但能否在通信市场站稳脚跟,还存在诸多变数。
市场需求就是争论的重点。虽然即按即通的概念很实用,但是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把手机当作“对讲机”使用?如果将“一键通”业务的服务对象定位于政府机关、消防、防汛、紧急救助部门以及企业内部的话,那么该业务可能会因该技术的覆盖范围广而得到很好的响应。但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应用需求市场毕竟有限,而大众市场中,又有多少人会“玩”这种服务?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北美“一键通”业务仍然集中在零售、交通、物流等行业用户,真正的个人用户市场还需要运营商进一步发掘潜力。
另一摆在正式商用之前的大问题则是用户定位。如果即按即通想定位高端商务人士,则在保密性、通话质量等问题还有一定差距;如果想定位低端蓝领,则不仅能否获大利润是一个问题,而且是否能顺利培养起他们的使用习惯也是一个疑问。因为,即便是一键通也仅是一键能说话,但在被动接收消息、发送语音信息等方面都需要一定操作,更何况,培养一种新的习惯本来就有难度。值得提醒的是,当中国人已经完全熟悉并接受短信的时候,“一键通”是否还有市场空间,值得思量。
再者,合理的资费水平也将对“一键通”业务的普及至关重要。对此目前国内各方尚无明确说法,不过按照美国的商用先例来看,包月制费用在15-30美元之间。当然美国的生活水平高于中国,运营商要是将这一标准照搬到中国,估计将把大批的用户隔离在“一键通”的门外。因此,如何定价,还值得商家权衡。
不可否认,“一键通”是一项迎新技术,但新技术难免有不足之处。据一些有过使用经验的人士介绍,“一键通”通话过程中的时延问题仍然存在。而且,由于“一键通”采用数据包传送方式,其延时比一般的对讲机还要大,一般时延都在数秒以内,由此带来的话音传送过程给人感觉不太舒服。当然,有的厂商号称能将时延控制在一秒之内,但是在大规模网络传输过程中,其真实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此外,“一键通”业务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具备一些特殊功能。比如这样的手机要有在大街上也能放大话音的扬声器、即按即讲的特殊按钮、满足“对讲机”需求的超长待机时间等:比如为了在不同网络中能实现互通互用,“一键通”技术必须具备其统一的技术标准。可它的统一标准也许还得到明年一季度才能推出。没有统一标准,用户就搞不明白谁能接受“一键通”信息,谁又不能。再比如,“一键通”的语音速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流畅,可这一指标至今还没有定数。当你到真正使用它时,也许会从理论上的117 Kbit/s下降到20 Kbit/s。
市场终归是由需求驱动的,但令人感到费解的是,即使面临如此多的变数,商家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消退。就目前的情况看, 如果该业务能提供的特色差异服务有限,而用户又不得不为此业务换手机,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因此,技术新不新不是关键,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如何找准这个市场的切入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