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鳞半爪

更新时间:2024-11-01 08:28

一鳞半爪(拼音:yī lín bàn zhǎo)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苏涣》。

成语出处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一鳞半爪”。

成语典故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他的晚年生活十分安适。他在东都洛阳任职时,常常以诗酒自娱。当时的尚书卢简辞在伊水旁有一座别墅,曾在冬天和他的子侄登高远眺嵩山洛水。不一会儿,下起了小雪。他们看见两个身穿蓑笠的纤夫,拖着一只小船走来。船头上覆盖着青色帐幕,帐幕下有一个白衣人与僧人对坐。船后立一小灶,灶上架着铜锅,水汽袅袅、香气扑鼻,显然在烹鱼煮茗。小船溯流而行,在卢尚书面前经过,只听到船上正欢快地吟诗说笑。

卢尚书被眼前如诗般的情景吸引了,忙使人询问白衣人是谁。有人告诉他,这是白居易和僧人伟光正从建春门向香山精舍而去。“啊,这般情趣,何等高雅!”卢尚书十分感叹。

白居易一次与元稹刘禹锡、韦楚客等人在香山精舍饮酒做诗。大家就坐以后,白居易提议道:“今日各位难得幸会,若不赋诗饮酒,岂不有失雅兴?”见众人表示一致赞成,又说:“那我们就以《怀古》为题目作诗,如何?”众人表示赞同。

于是众人纷纷提笔静思,刘禹锡是位饱经风霜的政治家,想起了当年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路过长江边西塞山时的情景。他的脑海里腾现出了西晋司马炎派大将王清伐吴,吴王孙皓投降以及东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分争割据相继灭亡的情景,也联想到当今北方三镇割据,国家统一面临威胁,一种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他端起了一杯酒,一饮而尽,然后提笔在纸上一挥而就,一首题为《西塞山怀古》的诗很快跃然纸上:

王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意味深长。白居易读罢,脱口赞叹道:“真乃绝妙好诗,我本欲一块儿下海探骊龙,你却先得到了龙珠,余下的一鳞半爪还有什么用呢?”元稹和韦楚客也都附和着说:“我们不必再献丑了,精华都被你掳去了,就是再写出来,也没什么味了。”

成语寓意

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成语启示人们,现察事物要务求看到全面,不能仅凭一鳞半爪就妄下结论,不看清全貌,容易使人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

成语运用

“一鳞半爪”本指龙在云中,偶见其一鳞或半爪,难见全貌;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断,残缺不全。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一鳞半爪”也作“一鳞半甲”“一鳞片甲”“一鳞一爪”。

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鸣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清·蒋寅《诗征序》:“搜采三十年来人物之一鳞一爪,辑录成书。”

清·叶廷珀《欧陂渔话·莪洲公诗》:“身后著作,年久多散佚,余遍为搜罗,仅得诗三帙,丛残不具首尾,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

古华芙蓉镇》一章:“在本地工作了多年,四乡百姓,大凡出身历史不大干净、社会关系有个一鳞半爪的,他心里都有个谱,有一本阶级成分的账。”

李洱花腔》三部:“没错,我承认纸包不住火,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别人知道的都是一鳞半爪。”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