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仁堂

更新时间:2024-06-14 23:18

丁仁堂,吉林德惠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编辑,代表作品有《猎雁记》。

人物介绍

1952年起历任德惠县二区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工农文教报》编辑,《吉林扫盲报》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专职作家兼大安县大灰镇副镇长。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传记

1932年出生于德惠市天台镇何家村一户贫苦农民家中。他自幼就非常聪慧,喜闻故事,爱猜谜语,淳朴的乡风和淳朴的乡亲们,给他的童年以无私哺育和很大影响。1939年起,他先后在何家堡国民学校、德惠县国民高等学校、德惠中学、松北联合中学读书。1945年,丁仁堂在德惠中学被选为校自治会会长。

1949年1月,丁仁堂参加革命工作,任小学教师、教导主任。经领导允许,他自己办了《天台教育》杂志,受到县教育科的表扬。1951年1月,他调到吉林省文教厅《吉林扫盲报》任编辑。在做好编辑工作之余,他大量地涉猎古今中外的书籍,加上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让他萌生了写农民,做乡土文学作家的志向。1954年,他满怀激情地创作了6篇小说,10首诗。但这些作品投出后,都遭到了退稿。这使他懂得,写作不仅要有生活,有热情,还要有一定的功力。经过不懈努力,1956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春夜》。同年,短篇小说《猎雁记》问世。他用充盈的抒情表现生活,把浓郁的诗意注入笔端,清新秀逸的艺术风格,深得读者的喜爱,让他在文坛崭露头角。1958年发表的小说《嫩江风雪》,更得到了茅盾的好评。

1959年,丁仁堂调到省作家协会《长春》编辑部任编辑,后为省作协专业作家。1962年,他深入生活,到大安县大赉镇任兼职副镇长。“文革”中,丁仁堂被当作“黑作家”扫地出门,到扶余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插队落户。当了解到一位全国著名的林业模范在“文革”中遭到磨难,仍勇敢地保卫林木的事迹后,本已搁笔了的丁仁堂又毅然拿起了笔,创作了小说《绿海雄鹰》。小说中肯定了植树造林的带头人不是“走资派”,而是造林英雄。这让他遭到错误的批判,使他痛心疾首,曾气愤地说今后再也不写东西了。

1978年4月,吉林省文联和各协会相继恢复,丁仁堂重新成为省作家协会的专职作家,1979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0月,作为吉林省文学界代表之一,参加全国第四次文代会。1980年7月,他再次下农村深入生活,兼任大安县革委会副主任。1981年1月,在吉林省第四次文代会上,他被选为省文联委员、省作协常务理事。翌年被补选为省作协副主席。

丁仁堂是从东北黑土地上走出的作家,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和普通老百姓打成一片。在他近3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竟有20年生活在嫩江两岸的农民和渔民当中。每每在黎明时分,他就和渔民一起下江,摇船撒网。到傍晚才收网归船,炒菜煎鱼,和渔民大碗喝酒,同炕而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渔民们质朴淳厚的品质,豪爽侠义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人们都说他是作家,又不像作家,活像嫩江边上的一个朴实的渔民。饱满的激情,执著的使命感,深厚的生活基础,让丁仁堂的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很有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著有短篇小说集《猎雁记》《嫩江风雪》《红叶》《在柳林里》《难忘的冬天》《昨夜东风》,中篇小说《火起三江》和长篇小说《渔》等。其中《昨夜东风》获省作协第二届优秀文学作品奖。他作品中的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淳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突出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短篇小说集《嫩江风雪》和《红叶》,是丁仁堂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的代表作。《嫩江风雪》曾被译为日文、法文和印尼文出版。长篇小说《渔》最初在文学期刊《绿野》连载,受到了读者的好评。经过修改润色后,1982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这是他计划创作的《嫩江三部曲》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一部,也是他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建立个人艺术风格的乡土文学力作。小说描写了解放前夕,嫩江一带的贫苦渔民,在中共地下县委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动派及渔霸进行英勇斗争的故事。完成《渔》的创作后,他又踌躇满志地准备创作三部曲的第二部《船》和第三部《网》。当《船》写到半部的时候,他却竟然像一棵突然遭到雷击的大树,轰然倒下了。

1982年7月,正处创作盛年的丁仁堂,因患脑溢血,倒在了吉林省业余文艺创作经验报告会的讲台上,终年50岁。丁仁堂的英年早逝,给读者留下了永远的遗憾,给亲友留下了无尽的哀痛。但他留下的200万字的作品,将与世长存,他的名字也已刻在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作家上官缨撰写的一副挽联,可说是对丁仁堂的一生作了很好的总结:“毕生从事乡土文学篇篇皆为心血结晶;一世写作农村题材字字都是汗水凝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