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协平

更新时间:2023-01-11 16:38

丁协平(1938年4月16日—2020年1月4日),男,四川自贡人,教授,数学家。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

人物经历

1938年4月16日,丁协平出生于四川自贡的一个乡村之家。他从小就体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

195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数学系。从1956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重点大学,本科生的学制都是 5 年。他在校期间,承蒙柯召教授、张鼎铭教授、蒲保明教授等数学大师的教诲,打下了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

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

1961-1964年在原成都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64年历任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任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2年起任成都市第九届,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1993年任四 川省第七届政协委员。

1984年任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1986年任《应用数学和力学》 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理科)编委。

1990年起任四川省数学会常务理事。

1986年批准为国家 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8-1989,1991-1992,1993, 1997,2000.05-2001.05分别应加拿大Dalhousic大学,Mouant Saint Vincent大学,澳大利亚 Queensland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韩国Pusan国立大学邀请前往开展合作研究,任访问教授。

2003.09-2003.10,2005.05-2005.06 和2006.10-2006-11应台湾中山大学邀请前往开展合作研 究,任访问教授。

丁协平教授在为历届本科生讲授相关课程的同时,还培养了4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进修学者。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分方程、非线性泛函分析、随机分析、变分不等式及应用等。

主要贡献

长期在《非线性分析及应用》和《随机分析及应用》领域内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四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次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基金项目。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 《数学年刊》,《Nonlinear Anal》、《JOTA》、《JMAA》、《CMA》、《AML》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有100余篇被国际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刊物《SCI》和《EI》检索。

研究成果已获国内外学者公认和好评并被广泛引用,对促进非线性分析理论和应用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已直接用于研究生和访问学者的教学工作,使他(她)们能尽快进入学科前沿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已培养了4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进修学者。许多学生已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博士导师,成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骨干。因此,研究成果在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8年以来,先后应邀前往美国数学会、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和Mount Saint Vincent大学,澳大利亚Queensland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出席国际会议,担任客座教授和开展合作科研工作。对促进我校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提升学校的声誉做出了贡献。

主要任职

曾任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四川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数学会常务理事。

1986年批准为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四川省《师德标兵》称号,200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起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7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984年任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1990年起任四川省数学会常务理事,1986年任《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

2002-2005年受聘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 2004年受聘为“成都市第八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学术评审委员,曾任成都市第九届,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四川省第七届政协委员。

获奖记录

科研成果六次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次,二等奖2次),两次获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获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 1998-2008年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十佳(排名第一或第二,第十),1999年2000年分别获《SCI》收录论文数数学类个人全国第一名,2000年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颁发的《经典引文奖》(三篇论文获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