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4 15:22
丁道衡(1899-1955),字仲良,贵州织金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同时也是贵州省第一位九三学社社员。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和马堡大学,获地质学博士学位,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曾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助教、云南省建设厅技正(总工程师)、武汉大学矿冶系主任,国立贵州大学矿冶系主任、地质学系主任、教授、文理学院院长,重庆大学地质学系主任、西南行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九三学社重庆分社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和九三学社重庆大学支社第一届主任委员等职务。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贵州省政商委员会(省政协前身)15位常委之一。1955年2月21日病逝于重庆。葬于重庆市小龙坎平顶山巅。
丁道衡(1899—1955年),号仲良,织金县人。幼年在私塾读书,1919年在贵阳省立模范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1921年升入本科地质系。1926年毕业时以成绩优异留校任助教,从事地质古生物研究。1927年,应本校徐炳昶教授领导的西北科学考察团邀请,负责地质古生物及沿途矿产的考察。由于欧洲国家没有参加这一考察团,某些驻华外交使团狂妄地散布流言说:“中国能懂得大沙漠是什么?只要走出包头不远,定将返回北京。”丁道衡及考察团成员闻知后,深感这是对我们国家及科学工作者的莫大侮辱,决心在这次考察中取得成果,回击挑衅者。1927年5月,考察团从北京出发,当时气候恶劣,征途艰险,他们横穿戈壁,翻越天山,直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历时3年,完成了西北科学考察任务。丁道衡在这次考察中首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绘制地质图一百多幅,采集地质实物标本35箱。经过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时,沿途收集当地风土物品3箱,为祖国开发西北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粉碎了那些轻视中国的驻华使团的流言蜚语。1930年10月,丁道衡仍回北大任助教。次年3月至8月,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学院讲师,同时整理发表了西北考察资料《新疆矿产志略》等论著。
1934年8月,丁道衡留学于德国柏林大学地质系,师从斯梯勒(Stine)教授攻地质构造。1935年转德国马堡大学随卫德肯(Wcdckina)教授研究无脊椎动物化石,完成古林海、十字珊瑚、波哈特贝及鄂头贝等研究,获博士学位,被英国皇家学会聘为会员。
1937年12月,丁道衡任云南省建设厅技正。1939年9月至1940年3月,为川康科学考察团专家,在四川、西康一带实地考察,中途遇匪,被洗劫一空,未达夙愿。1940年3月受聘于武汉大学任矿冶系教授,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失守,武汉大学迁四川乐山,矿冶系仅一绘图员无助教,所有六门地质课程(地质、矿物、岩石、矿床、光性矿物、地史学)均由丁道衡兼任。他上午教课,下午领学生实习,数年如一日。在此期间,发表论文《十字珊瑚之意义》。
1942年8月,丁道衡回到贵州,目睹贵州落后状态,遂矢志教育,培养家乡人才。他创建工农学院于安顺,并附设工业职业学校,亲任校长。后学院迁贵阳,改组并入贵州大学工学院,丁道衡任院长,与教授乐森积极建议设地质系。1946年贵大地质系成立,丁道衡任文理学院院长兼地质系主任。丁道衡为创建地质教育事业奔走,并亲自任课,同时还对西南石炭纪、二叠纪岩层中的铝矾土矿作首次研究,确定其层位和初步远景。1948年,丁道衡被选为贵州大学教授会主席。1949年初,丁道衡应重庆大学地质系邀请前往讲学,时值重庆人民反饥饿运动。回校后,师生邀请丁道衡介绍赴重庆大学讲学实况,当讲到“社会存在各种黑暗必须铲除”“师生温饱应该得到保障”“内战应该停止”时,听众掌声经久不息。旋即由贵州大学联系贵阳医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师生在贵阳举行示威游行,开展罢教罢课活动,引起国民党政府的仇视,以鼓动“学潮”和“宣传共产主义”的罪名,于1949年8月8日将其秘密拘留于贵州绥靖公署。其弟丁道谦(当时在贵州企业公司任职)致书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翁与道衡系北京大学同学)及英国皇家学会,经多方营救,丁道衡才于同年10月24日恢复自由。
贵州解放后,丁道衡被任命为贵州大学接管委员会主任委员,当选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丁道衡任委员兼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12月,丁道衡任重庆大学地质系主任、教授。1953年,丁道衡当选为重庆市第一届人民大表大会代表、重庆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兼重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重庆分会理事长。1954年,丁道衡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2月21日病逝于重庆。葬于重庆市小龙坎平顶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