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台湾

更新时间:2023-02-10 19:35

《七子之歌·台湾》是由闻一多于1925年创作于美国,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音乐人袁忠宜谱写成曲后,被新华网、人民网、CCTV网等众多媒体大力推介。成曲后,袁忠宜特意选择内地唱作小生谢华来完成歌曲演唱,袁忠宜认为,无论从曲调的整体把握,还是歌曲内涵的表达抑或是嗓音及唱功上高难度要求,谢华都能很好的完成歌曲,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歌曲版本

较为知名的《七子之歌·台湾》有2个版本,一个是电视剧《郑成功》片尾曲(香港演员陈庭威饰演郑成功);一个是2006年湖北宜昌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宜都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袁忠宜谱曲的版本。2个版本均采用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作为歌词。此外,还存在其他改编版本。

歌词文本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 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 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

母亲 我要回来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 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 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

母亲 我要回来

演绎传唱

本世纪初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郑成功》,亦选用了此组诗《七子之歌·台湾》,作剧集之片尾曲。在该版本电视剧中,香港陈庭威饰演郑成功。

2006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湖北宜昌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宜都市音协主席袁忠宜在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上听到首次搬上舞台的诗朗诵《七子之歌·台湾》,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冲动油然而生。《七子之歌·台湾》先由宜都地方歌手试唱。9月12日,香港雍哲明星娱乐事业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丁雍哲联系袁忠宜,表示愿意推荐台湾著名歌手罗大佑演绎,以更好地为世人所传唱。

闻一多研究专家、曾任民盟浠水支部主委的陈玉能对此激动不已:“《七子之歌》留下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铁证,也为中华民族复兴留下了一支进行曲。家乡人民早就期待着高歌猛进的这一天了,这将极大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据了解,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已表示,将对《七子之歌·台湾》曲谱原件永久性收藏。此前,福建厦门老年艺术团已索取曲谱,准备在2007年纪念台湾光复活动中演唱。

2007年9月,新华网、人民网、CCTV网、中国台湾网、新浪、搜狐、网易、湖北人民政府、湖北日报、天府热线等等各大媒体纷纷以“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被谱曲传唱 引起共鸣”;“楚人诗 楚人曲 震撼中华儿女心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被谱曲传唱”等为题,介绍了《七子之歌·台湾》谱曲传唱一事。台湾的《中央日报》也刊载此消息。

背景资料

琉球的主权未定

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中国对琉球的藩属关系持续了五个世纪。而日本对琉球的侵略始于1609年,至1872年日本将琉球纳入日本的“内藩”,1879年才正式侵占琉球。甲午战争前,清政府与日本曾就琉球问题多番谈判未果,直到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不仅对琉球失去发言权,还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开罗宣言》和《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必须放弃侵略所得土地,只能保留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随后美国对中国钓鱼岛及琉球实施“托管”,但1970年美日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私相授受,日本窃取琉球(今冲绳)及钓鱼岛。琉球群岛的主权未定,中国从未承认日本对其主权,而二战后也一直存在“琉球复国运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